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人是一个颇具英雄主义色彩的职业。说到军人,人们就会联想到“勇敢”、“无畏”和“牺牲”等这样一些词汇。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通常都是最危险的。且不说军人在战场上意味着流血牺牲,即使在和平年代,像抢险救灾这样的工作,军人也常常是冲在最前面的。艰难和危险的环境容易产生英雄,所以,历史上令人敬仰的英雄多数都有从军的背景。然而,军人的这种勇敢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其实,军队在招募新兵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评价“勇敢”的手段,虽然有些国家的军队在征兵时采用了心理测验,但其是如何培养的?
目的也主要是对某种潜在能力进行评估,为的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能够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显然,军人在“勇敢”这一素质上,并不比老百姓具有更多的先天优势。也就是说,勇敢的军人不是挑选出来的,而是军队这一特殊环境造就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军队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也从各类媒体上看到过军人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情景,这其中既有行为习惯和技能的训练,也包括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平时的遵纪守法和吃苦耐劳,毫无疑问都会有助于提高战时的作战效能。但这对于战场上所需要的那种勇敢牺牲精神来说,还远远不够。
军人的勇敢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胆,胆大并不等于勇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曾从监狱在押的犯人中招募了一批执行特种任务的潜水艇艇员,但这一尝试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些罪犯在平时漠视国家的法律,在战场上他们也同样会漠视军队的纪律。而且这些胆大妄为之徒在战场上并不比别人表现得更勇敢。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客观存在的危险时,他对这种危险程度的判断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在旁观者看来是极其危险的情境,在当事人眼中却未必如此。所以,要断定某种行为是不是勇敢行为,必须考虑当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危险的。如果行为者没有知觉到其中的危险,不论他是没有能力预见到危险,还是因为他具有非常高的危险阈值,其行为都不能算做是真正的勇敢。因为无知而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预见性,再大胆的行为也只能称之为鲁莽。另外,即使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通过对情境和自身能力的评估,确认自己有能力应对,其行为虽然在旁观者看来十分大胆,但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军人的勇敢,是指充分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经过评估无法确认是否有能力应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牺牲精神。
从探险者的身上我们似乎也能看到这样一种勇敢精神,比如挑战极限。但探险者的勇敢精神主要来源于自身的个性特征,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天生就具有一种冒险需求。军人的勇敢不是发自于内心的需求,而是在某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所作出的一种抉择。
如果你被问道:“在战场上,最令人恐惧的是什么?”我想你一定会很快地作出回答:“当然是死亡或者受伤了。”然而,国外的实地调查却发现,结果并非如此。当军人们被要求对战场上的恐惧因素进行排序的时候,列居首位的竟然不是“死亡”和“受伤”,而是“辜负他人”。军官最害怕辜负他的下属,而士兵则最害怕辜负他的战友。在战场上因为胆小、怯懦或背弃战友而遭人鄙视,会使人感到生不如死。在一支士气高昂的队伍里,这样的群体压力尤其强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士兵的勇敢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所在部队的群体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相互依存性越高,群体中的成员就越有可能为了同伴而作出牺牲。
人是社会动物。当基本需要满足之后,对群体的归属感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自尊和价值感都建立在对群体的归属感之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心理障碍,无一不是以人际关系的失败为重要特征。失去了社会支持,在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以至于被群体所排斥,都足以令人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无助,甚至痛不欲生。而在群体中享有充分社会支持的人,不仅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价值感和力量感,还会对所隶属的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也会充满信赖和尊敬,并且能够为了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克制自我,为了信守对上级和对战友的承诺而自觉地作出自我牺牲。所以,军人的勇敢体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群体的凝聚力强,士气高,充满着团队精神,那么该群体的每一个成员的勇气都会成倍增长。
只有军队这一特殊群体才能培养出军人特有的勇敢精神。我们把军队的基层群体叫做面对面群体,学术界则称之为首属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共担风险,共同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他们甚至要共同分享一支香烟或者一壶水。这样的人际交往性质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由此产生群体的凝聚力。当群体的目标获得成员的广泛认同,多数成员都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时,就会产生高昂的士气。当首属群体成员向上一级群体——也就是次级群体——认同时,不仅接受上一级群体的目标,还将自己的自尊与该群体的荣誉相联系,以能够隶属于这样的群体为骄傲,这就形成了团队精神。在这样的部队里,其士兵常常能够以一当十。中外军队都有长期保留部队番号的做法,如“塔山英雄团”、“红一连”、“第一骑兵师”和“皇家威尔士步兵团”等,这其中就有强调荣誉感的用意。此外,外军有些营一级部队还拥有自己独特的徽标,除了作为识别标志外,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培养团队精神。
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不乏以少胜多和以弱胜强的战例。我们经常用“兵败如山倒”和“一触即溃”这样的成语来形容战败一方的颓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失败一方的士兵们个个胆小,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训练或者没有纪律约束,而是因为他们的群体是松散的,士气是低落的,人际关系是疏离的,组织目标是缺乏吸引力的。在这样的群体中,个体再勇敢,也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凝聚力、士气和团队精神,这三者被许多军事家并称为影响战斗效能的重要变量。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精通作战指挥,还要善于利用群体的功能培养属下的勇敢精神,通过增强凝聚力、提高士气和树立团队精神来挖掘属下的战斗潜能,使得每一个士兵都能因群体的作用而变得英勇无畏,从而使群体的战斗力得以倍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实,这一原理并不仅限于在军队中发挥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群体环境,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天资禀赋,没有群体作支撑,就很难成什么气候,个体只有依靠群体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作为群体的领导,要善于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凝聚、影响和改造个体;而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则要善于协调与群体的关系,从群体中获得支持,从群体中获得力量,充分利用群体的各种资源,在与群体成员的良好互动中健康成长,并依托群体这个大舞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目的也主要是对某种潜在能力进行评估,为的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能够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显然,军人在“勇敢”这一素质上,并不比老百姓具有更多的先天优势。也就是说,勇敢的军人不是挑选出来的,而是军队这一特殊环境造就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军队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也从各类媒体上看到过军人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情景,这其中既有行为习惯和技能的训练,也包括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平时的遵纪守法和吃苦耐劳,毫无疑问都会有助于提高战时的作战效能。但这对于战场上所需要的那种勇敢牺牲精神来说,还远远不够。
军人的勇敢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胆,胆大并不等于勇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曾从监狱在押的犯人中招募了一批执行特种任务的潜水艇艇员,但这一尝试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些罪犯在平时漠视国家的法律,在战场上他们也同样会漠视军队的纪律。而且这些胆大妄为之徒在战场上并不比别人表现得更勇敢。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客观存在的危险时,他对这种危险程度的判断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在旁观者看来是极其危险的情境,在当事人眼中却未必如此。所以,要断定某种行为是不是勇敢行为,必须考虑当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危险的。如果行为者没有知觉到其中的危险,不论他是没有能力预见到危险,还是因为他具有非常高的危险阈值,其行为都不能算做是真正的勇敢。因为无知而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预见性,再大胆的行为也只能称之为鲁莽。另外,即使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通过对情境和自身能力的评估,确认自己有能力应对,其行为虽然在旁观者看来十分大胆,但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军人的勇敢,是指充分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经过评估无法确认是否有能力应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牺牲精神。
从探险者的身上我们似乎也能看到这样一种勇敢精神,比如挑战极限。但探险者的勇敢精神主要来源于自身的个性特征,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天生就具有一种冒险需求。军人的勇敢不是发自于内心的需求,而是在某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所作出的一种抉择。
如果你被问道:“在战场上,最令人恐惧的是什么?”我想你一定会很快地作出回答:“当然是死亡或者受伤了。”然而,国外的实地调查却发现,结果并非如此。当军人们被要求对战场上的恐惧因素进行排序的时候,列居首位的竟然不是“死亡”和“受伤”,而是“辜负他人”。军官最害怕辜负他的下属,而士兵则最害怕辜负他的战友。在战场上因为胆小、怯懦或背弃战友而遭人鄙视,会使人感到生不如死。在一支士气高昂的队伍里,这样的群体压力尤其强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士兵的勇敢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所在部队的群体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相互依存性越高,群体中的成员就越有可能为了同伴而作出牺牲。
人是社会动物。当基本需要满足之后,对群体的归属感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自尊和价值感都建立在对群体的归属感之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心理障碍,无一不是以人际关系的失败为重要特征。失去了社会支持,在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以至于被群体所排斥,都足以令人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无助,甚至痛不欲生。而在群体中享有充分社会支持的人,不仅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价值感和力量感,还会对所隶属的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也会充满信赖和尊敬,并且能够为了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克制自我,为了信守对上级和对战友的承诺而自觉地作出自我牺牲。所以,军人的勇敢体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群体的凝聚力强,士气高,充满着团队精神,那么该群体的每一个成员的勇气都会成倍增长。
只有军队这一特殊群体才能培养出军人特有的勇敢精神。我们把军队的基层群体叫做面对面群体,学术界则称之为首属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共担风险,共同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他们甚至要共同分享一支香烟或者一壶水。这样的人际交往性质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由此产生群体的凝聚力。当群体的目标获得成员的广泛认同,多数成员都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时,就会产生高昂的士气。当首属群体成员向上一级群体——也就是次级群体——认同时,不仅接受上一级群体的目标,还将自己的自尊与该群体的荣誉相联系,以能够隶属于这样的群体为骄傲,这就形成了团队精神。在这样的部队里,其士兵常常能够以一当十。中外军队都有长期保留部队番号的做法,如“塔山英雄团”、“红一连”、“第一骑兵师”和“皇家威尔士步兵团”等,这其中就有强调荣誉感的用意。此外,外军有些营一级部队还拥有自己独特的徽标,除了作为识别标志外,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培养团队精神。
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不乏以少胜多和以弱胜强的战例。我们经常用“兵败如山倒”和“一触即溃”这样的成语来形容战败一方的颓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失败一方的士兵们个个胆小,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训练或者没有纪律约束,而是因为他们的群体是松散的,士气是低落的,人际关系是疏离的,组织目标是缺乏吸引力的。在这样的群体中,个体再勇敢,也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凝聚力、士气和团队精神,这三者被许多军事家并称为影响战斗效能的重要变量。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精通作战指挥,还要善于利用群体的功能培养属下的勇敢精神,通过增强凝聚力、提高士气和树立团队精神来挖掘属下的战斗潜能,使得每一个士兵都能因群体的作用而变得英勇无畏,从而使群体的战斗力得以倍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实,这一原理并不仅限于在军队中发挥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群体环境,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天资禀赋,没有群体作支撑,就很难成什么气候,个体只有依靠群体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作为群体的领导,要善于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凝聚、影响和改造个体;而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则要善于协调与群体的关系,从群体中获得支持,从群体中获得力量,充分利用群体的各种资源,在与群体成员的良好互动中健康成长,并依托群体这个大舞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