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实施美育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三点措施:美在语文课堂;美在课外阅读;美在自我创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课外阅读 自我创造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设施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强调美育是一种世界观的教育,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给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与教育、智育、德育、美育相互联系与渗透。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是不可思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美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是教给人语言感受,培养人对文字的品味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实施美育呢?
一、美在语文课堂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美文,都能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体验。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说:“青年们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融美于心灵。”由此可见,优秀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那么,怎样让学生感知作品中的美呢?
1.品味语言。文章的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洗练简明,有的朴实无华。要想让学生体会出它们各自的特色,就要通过反复诵读、赏析的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领略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提高学生辨别语言美丑的能力。
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这篇课文时,就采用了一系列美文朗读法: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品味春天的多姿多彩;再进行分组赛读,四个同学为一组,你一段他一段,比一比谁读得精彩,谁读出了作者笔下那个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的春天;最后男女生穿插读,听一听春天是具有女生的阴柔之美,还是具有男生的阳刚之美。这样的反复朗读,同学们不仅没有觉得枯燥,反而激起了朗读的兴趣,在读中初步感知了那春天的美好,仿佛就在眼前。进行了这样的训练,整个课堂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想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美的词语、句段的品味。一位同学说,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句中,“坐、躺、打、踢、赛、捉”这几个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人们在初春到来之时的喜悦之情、活泼之态。一位同学说,作者在描绘春天的花儿时,抓住了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最让他喜欢的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春花的颜色的艳丽。说完他又情不自禁地朗读了起来,是那么投入,那么声情并茂,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这样,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在琅琅书声中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看到他们满脸的春色,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
朗读课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还要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面带表情,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课文。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增强,又感知了优美的语言,就会获得美不胜收的快感。
2.分析情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比如议论文中论证结构的天衣无缝,层层递进,给人以心悦诚服的逻辑美。小说中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千变万化,给人以扣人心弦的构思美。说明文描写事物的各自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给人以严谨缜密的简练美。像《珠宝》这篇小说,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们读过课文后对莫泊桑更加钦佩。莫泊桑的小说,常常在“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叙述中营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成了自然和精巧统一的叙事风格,极富艺术魅力。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小说叙述朗丹夫人爱珠宝,朗丹先生卖珠宝的故事,朗丹夫人有完美无缺的好相貌、好性格、好人品、好名声。结婚后,她勤俭持家,热爱丈夫,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她不听朗丹的劝告,常常得意地夸耀那些假珠宝。不料,好景不长,朗丹夫人突然“害肺炎死了”。朗丹悲痛欲绝,生活陷于困窘,面临饥饿的威胁。情急之中,他不得不变卖那些假珠宝。岂料,那些“便宜货”竟是昂贵的真珠宝。朗丹大喜过望,虽然他明白这是妻子出卖肉体乃至生命的代价,也知道人们在讥笑他,但他仍然不顾廉耻、得意洋洋地靠这笔财产过上了阔人的生活,又娶了妻子。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在高潮处逆转——真相大白:假珠宝实为真珠宝,规矩正派的夫人实为娼妇,令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这样巧妙的情节构思,使同学们在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在笑过之后,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魅力。
3.领悟感情。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如温馨难舍的亲情,真挚纯洁的友情,纯真浪漫的爱情,浓郁伤感的乡情,深沉浓厚的爱国之情,等等。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了各种情感的可贵,这样比道德说教更能滋润他们的心田,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美的心灵、健全的人格,从而懂得珍惜身边爱他们的每一个人,感恩教育也不再是空话。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要站在美育的高度,潜心钻研教材,探索教材中美的事物,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就能让他们获益匪浅。
二、美在课外阅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书,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诗人、学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历史积淀出来的,它们最能给人奋进的动力,催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有的使人痛惜、愤恨,有的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催人泪下。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把内心深处的复杂多变的情感释放出来。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摇曳多姿的情节结构,意蕴深刻的思想内容,无不给人精神上的愉悦美。
我安排学生在课余、节假日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和报刊,像鲁迅、老舍、巴金、冰心、茅盾等名家的作品,像《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小小说》等优秀刊物,在读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久而久之,这种方法既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发现美的能力。
例如,一位同学在读了朱自清的《匆匆》后,情不自禁地在日记中写道:“读了《匆匆》一文,我知道了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这几句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是啊,曾经的我,因为痴迷于网络,有多少次逃课,有多少次没有完成作业,又有多少次因贪玩而对父母撒了谎。时间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我再也不能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我要重新振作起来,把过去浪费的时光都找回来。我还要告诉我的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时间,要抓住分分秒秒来学习,不要再虚度光阴了。浪费时间就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亵渎。”多好的誓词啊,这个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短暂,对自己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悔改之意,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真的远离了网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我真为他高兴,与名著结缘,他才从泥淖中走了出来,才找回了自己,才能睁大眼睛发现生命的美好、世界的精彩。
另一位同学在读《红楼梦》后,对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甚为惋惜,同时也看清了封建社会家长制度的真实面目,认识了冷漠无情的人际关系。在讲到《贾芸谋差》这篇课文时,她口若悬河地评价王熙凤:“她精明干练,敢做敢当,有女子的尖锐和男子的豪迈,处事得体,我很佩服她。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女性,我们要有她身上的这些可贵之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熙凤喜欢别人奉承,又擅权,当触及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会变得很有防备,并且做出一些心狠手辣的事情。她的狠毒比泼辣更令人心惊胆寒。兴儿给了她一个概括而又生动的评价:‘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贾瑞只是偶然对她起了不轨之心,伤了她的自尊心,她就设计害死了他。这样的女人真是让人觉得可怕,我们还是要做一个善良之人。不过总体来说,凤姐还是很不错的,与其他姐妹友好相处。其实她也是被那个时代逼迫的,作为一个弱女子,要想在那个大家族中站稳脚跟,就要狠点,谁说不是呢?”听完这个学生的评价,我有些感慨:一部名著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丑、人性的善恶,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激起了同学们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热爱。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提高了美感能力,进而更加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三、美在自我创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智慧、才能、技巧等所达到的程度,创造自己所能达到的美。感知美、发现美的最终目标是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给予肯定和支持,虽然它还不那么美,但它毕竟是学生的大胆构想,要鼓励他们去创造,热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
我班一个女生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是名列前茅,可是她的作文水平却一般。为此她很苦恼,经常来找我诉说。我建议她多读优秀的作品,并且研究它们的成功之处;也要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每一天的变化。一个星期后,我问她:“有收获吗?”她无奈地摇摇头。我让她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作文交上来,我发现文中都是一些大话,什么感谢大自然,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养育自己的父母,等等,没有任何的描绘,充斥着大量的说教之类的语句,缺少发自内心的情感。我没有对她进行批评,只是指出了一些不足,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让她去观察父母的一天,然后写成作文。当她把作文交给我的时候,脸庞漾成了一朵花,是的,她成功了。她把对父母的感激,都倾注在每一个眼神、动作的描绘上,这样,文章不再空洞无物,而是有血有肉、可读可感的,感恩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我又让她以“一道风景线”为题进行写作,她高兴地去了。这次她以初三同学迎接中考、奋战不息为素材,展现了一个个可感的镜头:上课时专注的目光,老师走到哪儿目光跟到哪儿;下课找不到打闹的身影,而是为一道习题互相争得面红耳赤;办公室,也成了题海大战的战场,甚至为了一个答案而不顾师生情面……这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线啊,只有体会到了生活的美,才能创造更美的作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鼓励她继续在文学的长河里徜徉,写出越来越多的美的东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去感知美的形象,发现美的魅力,而且要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和乐趣。只有坚持不懈地给他们提供体验美的机会,他们才能逐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相信在教学中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美的创造者。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课外阅读 自我创造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设施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强调美育是一种世界观的教育,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给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与教育、智育、德育、美育相互联系与渗透。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是不可思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美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是教给人语言感受,培养人对文字的品味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实施美育呢?
一、美在语文课堂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美文,都能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体验。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说:“青年们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融美于心灵。”由此可见,优秀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那么,怎样让学生感知作品中的美呢?
1.品味语言。文章的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洗练简明,有的朴实无华。要想让学生体会出它们各自的特色,就要通过反复诵读、赏析的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领略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提高学生辨别语言美丑的能力。
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这篇课文时,就采用了一系列美文朗读法: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品味春天的多姿多彩;再进行分组赛读,四个同学为一组,你一段他一段,比一比谁读得精彩,谁读出了作者笔下那个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的春天;最后男女生穿插读,听一听春天是具有女生的阴柔之美,还是具有男生的阳刚之美。这样的反复朗读,同学们不仅没有觉得枯燥,反而激起了朗读的兴趣,在读中初步感知了那春天的美好,仿佛就在眼前。进行了这样的训练,整个课堂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想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美的词语、句段的品味。一位同学说,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句中,“坐、躺、打、踢、赛、捉”这几个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人们在初春到来之时的喜悦之情、活泼之态。一位同学说,作者在描绘春天的花儿时,抓住了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最让他喜欢的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春花的颜色的艳丽。说完他又情不自禁地朗读了起来,是那么投入,那么声情并茂,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这样,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在琅琅书声中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看到他们满脸的春色,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
朗读课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还要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面带表情,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课文。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增强,又感知了优美的语言,就会获得美不胜收的快感。
2.分析情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比如议论文中论证结构的天衣无缝,层层递进,给人以心悦诚服的逻辑美。小说中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千变万化,给人以扣人心弦的构思美。说明文描写事物的各自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给人以严谨缜密的简练美。像《珠宝》这篇小说,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们读过课文后对莫泊桑更加钦佩。莫泊桑的小说,常常在“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叙述中营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成了自然和精巧统一的叙事风格,极富艺术魅力。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小说叙述朗丹夫人爱珠宝,朗丹先生卖珠宝的故事,朗丹夫人有完美无缺的好相貌、好性格、好人品、好名声。结婚后,她勤俭持家,热爱丈夫,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她不听朗丹的劝告,常常得意地夸耀那些假珠宝。不料,好景不长,朗丹夫人突然“害肺炎死了”。朗丹悲痛欲绝,生活陷于困窘,面临饥饿的威胁。情急之中,他不得不变卖那些假珠宝。岂料,那些“便宜货”竟是昂贵的真珠宝。朗丹大喜过望,虽然他明白这是妻子出卖肉体乃至生命的代价,也知道人们在讥笑他,但他仍然不顾廉耻、得意洋洋地靠这笔财产过上了阔人的生活,又娶了妻子。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在高潮处逆转——真相大白:假珠宝实为真珠宝,规矩正派的夫人实为娼妇,令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这样巧妙的情节构思,使同学们在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在笑过之后,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魅力。
3.领悟感情。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如温馨难舍的亲情,真挚纯洁的友情,纯真浪漫的爱情,浓郁伤感的乡情,深沉浓厚的爱国之情,等等。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了各种情感的可贵,这样比道德说教更能滋润他们的心田,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美的心灵、健全的人格,从而懂得珍惜身边爱他们的每一个人,感恩教育也不再是空话。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要站在美育的高度,潜心钻研教材,探索教材中美的事物,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就能让他们获益匪浅。
二、美在课外阅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书,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诗人、学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历史积淀出来的,它们最能给人奋进的动力,催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有的使人痛惜、愤恨,有的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催人泪下。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把内心深处的复杂多变的情感释放出来。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摇曳多姿的情节结构,意蕴深刻的思想内容,无不给人精神上的愉悦美。
我安排学生在课余、节假日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和报刊,像鲁迅、老舍、巴金、冰心、茅盾等名家的作品,像《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小小说》等优秀刊物,在读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久而久之,这种方法既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发现美的能力。
例如,一位同学在读了朱自清的《匆匆》后,情不自禁地在日记中写道:“读了《匆匆》一文,我知道了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这几句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是啊,曾经的我,因为痴迷于网络,有多少次逃课,有多少次没有完成作业,又有多少次因贪玩而对父母撒了谎。时间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我再也不能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我要重新振作起来,把过去浪费的时光都找回来。我还要告诉我的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时间,要抓住分分秒秒来学习,不要再虚度光阴了。浪费时间就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亵渎。”多好的誓词啊,这个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短暂,对自己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悔改之意,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真的远离了网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我真为他高兴,与名著结缘,他才从泥淖中走了出来,才找回了自己,才能睁大眼睛发现生命的美好、世界的精彩。
另一位同学在读《红楼梦》后,对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甚为惋惜,同时也看清了封建社会家长制度的真实面目,认识了冷漠无情的人际关系。在讲到《贾芸谋差》这篇课文时,她口若悬河地评价王熙凤:“她精明干练,敢做敢当,有女子的尖锐和男子的豪迈,处事得体,我很佩服她。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女性,我们要有她身上的这些可贵之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熙凤喜欢别人奉承,又擅权,当触及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会变得很有防备,并且做出一些心狠手辣的事情。她的狠毒比泼辣更令人心惊胆寒。兴儿给了她一个概括而又生动的评价:‘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贾瑞只是偶然对她起了不轨之心,伤了她的自尊心,她就设计害死了他。这样的女人真是让人觉得可怕,我们还是要做一个善良之人。不过总体来说,凤姐还是很不错的,与其他姐妹友好相处。其实她也是被那个时代逼迫的,作为一个弱女子,要想在那个大家族中站稳脚跟,就要狠点,谁说不是呢?”听完这个学生的评价,我有些感慨:一部名著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丑、人性的善恶,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激起了同学们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热爱。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提高了美感能力,进而更加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三、美在自我创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智慧、才能、技巧等所达到的程度,创造自己所能达到的美。感知美、发现美的最终目标是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给予肯定和支持,虽然它还不那么美,但它毕竟是学生的大胆构想,要鼓励他们去创造,热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
我班一个女生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是名列前茅,可是她的作文水平却一般。为此她很苦恼,经常来找我诉说。我建议她多读优秀的作品,并且研究它们的成功之处;也要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每一天的变化。一个星期后,我问她:“有收获吗?”她无奈地摇摇头。我让她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作文交上来,我发现文中都是一些大话,什么感谢大自然,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养育自己的父母,等等,没有任何的描绘,充斥着大量的说教之类的语句,缺少发自内心的情感。我没有对她进行批评,只是指出了一些不足,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让她去观察父母的一天,然后写成作文。当她把作文交给我的时候,脸庞漾成了一朵花,是的,她成功了。她把对父母的感激,都倾注在每一个眼神、动作的描绘上,这样,文章不再空洞无物,而是有血有肉、可读可感的,感恩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我又让她以“一道风景线”为题进行写作,她高兴地去了。这次她以初三同学迎接中考、奋战不息为素材,展现了一个个可感的镜头:上课时专注的目光,老师走到哪儿目光跟到哪儿;下课找不到打闹的身影,而是为一道习题互相争得面红耳赤;办公室,也成了题海大战的战场,甚至为了一个答案而不顾师生情面……这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线啊,只有体会到了生活的美,才能创造更美的作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鼓励她继续在文学的长河里徜徉,写出越来越多的美的东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去感知美的形象,发现美的魅力,而且要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和乐趣。只有坚持不懈地给他们提供体验美的机会,他们才能逐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相信在教学中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美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