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曾几何时,我们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分析课文,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收效甚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常采用生活显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吾家有女初长成》时,我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表演“实话实说”:请一位同学扮演作家,另一位同学扮演作家的女儿。设计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采取这种表演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用心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都能由一般性复述变为创造性的复述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
设置教学情境,我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教学《苏州园林》,我就先播放苏州园林的四季景色录像,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苏州园林中。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思维的火花也就自然而然地迸發出来了。
角色扮演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又驱使他们认真地去学习。
教学中我常尝试两种教学方法:第一,导入新课要能打动学生的心,把表演引入课堂。第二,采取角色表演的形式。如学习《羚羊木雕》、《核舟记》等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挑选角色,挑选内容,上台演一演、比一比,看谁演得好。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弄懂了故事情节,又把握了人物性格,对课文中词句理解也很到位。
二、重在导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导“思”的过程。语文教师运用透彻、精微而又妥帖的语言,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首先,设问要有启发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例如,《风筝》一课,因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所以对作者的了解十分重要。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鲁迅是我崇拜的一个偶像,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能透过他的故事,来撩开他神秘的面纱吗?
其次,设问要有放有收。比如,教学中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最打动心弦的句子,这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设计就显示出课堂的开放性,可以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对文本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可有时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回答常常不着边际,教师能“放”而不能“收”,课堂虽热闹,可依然低效。
再次,要言之有情,以情动人。比如,我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用语言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发挥能动性,自主构建文本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鹤群翔空》时,我设计了一个对话的过程,即在研究和赏析文章时,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在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找自己喜欢的语句,畅所欲言。他们或陶醉于鹤群在蓝天中飞翔的壮丽;或惊叹于文章语言的优美……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构建、创造意义,从而获得对文本的真切体验。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教师应充分利用主阵地——课堂,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巧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
(责任编辑 吕 行)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常采用生活显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吾家有女初长成》时,我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表演“实话实说”:请一位同学扮演作家,另一位同学扮演作家的女儿。设计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采取这种表演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用心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都能由一般性复述变为创造性的复述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
设置教学情境,我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教学《苏州园林》,我就先播放苏州园林的四季景色录像,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苏州园林中。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思维的火花也就自然而然地迸發出来了。
角色扮演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又驱使他们认真地去学习。
教学中我常尝试两种教学方法:第一,导入新课要能打动学生的心,把表演引入课堂。第二,采取角色表演的形式。如学习《羚羊木雕》、《核舟记》等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挑选角色,挑选内容,上台演一演、比一比,看谁演得好。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弄懂了故事情节,又把握了人物性格,对课文中词句理解也很到位。
二、重在导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导“思”的过程。语文教师运用透彻、精微而又妥帖的语言,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首先,设问要有启发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例如,《风筝》一课,因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所以对作者的了解十分重要。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鲁迅是我崇拜的一个偶像,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能透过他的故事,来撩开他神秘的面纱吗?
其次,设问要有放有收。比如,教学中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最打动心弦的句子,这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设计就显示出课堂的开放性,可以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对文本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可有时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回答常常不着边际,教师能“放”而不能“收”,课堂虽热闹,可依然低效。
再次,要言之有情,以情动人。比如,我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用语言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发挥能动性,自主构建文本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鹤群翔空》时,我设计了一个对话的过程,即在研究和赏析文章时,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在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找自己喜欢的语句,畅所欲言。他们或陶醉于鹤群在蓝天中飞翔的壮丽;或惊叹于文章语言的优美……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构建、创造意义,从而获得对文本的真切体验。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教师应充分利用主阵地——课堂,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巧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