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却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这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无疑不能让学生全面的理解文本,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本文依托本文细读理论,以人教版必修三中的课文《祝福》为例,来探讨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说;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梁启超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可见小说其重要性,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小说更是小说之精华。陈思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说道:“我想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洞见人性的丰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丰富滋润起来。”小说作为百科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文本细读理论源于欧美新批评,是文学批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其进行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强调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运用到教学中,便更多的是为教学而服务,所以与 “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有区别的,实际可称为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本文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从细思语境、细品语言两方面来分析,力图探索文本细读在小说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1 由表及里,细思语境
语境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定义为“系统地作用于言语表述的理解的因素。”简单的来说语境就是用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又可将语境分为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我们主要来探讨它的社会文化语境。在我们通常的意识里,阅读一篇小说就是了解这篇小说给我们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至于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文化涵义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像《祝福》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祥林嫂由生到死的悲剧故事,那么小说是在怎样的一个语境中去构思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文章的表面深入到文章的背后,由表及里去思考。
小说的标题“祝福”背后的涵义。我们在读完这篇小说后会发现,这篇小说以祥林嫂为主人公,讲述了她的死亡过程,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和祝福会有什么关联?其实,作者正是用这种看似错位的精心安排将祝福与死亡的母题紧紧的扭在一起,二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悲剧效力才更震慑人心。“祝福”即为祭祀,祭祀也就代表着礼制,故“祝福”背后所隐藏的是封建的礼制文化。小说一开头,作者就写到整个鲁镇的人都在杀鸡宰鹅,准备“福礼”用来“祝福”,好一幅新年将至的热闹场面,而祥林嫂却是在这般看似喜庆的日子向我打听魂灵、地狱之事,可见她时刻活在对地狱的恐惧里。同时,在小说的结尾,作者也写到鲁镇人“祝福”时连绵不断的爆竹声,在这漫天的爆竹声中,祥林嫂却绝望而孤独的死去。与其说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的,不如说她是死在封建礼制的迫害下。
20年代的中国农村大地仍然处于封建迷信的笼罩之下,而小说中的鲁镇更是一个连一丝民主之风都未吹进的死水之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活在无形的封建礼制的管辖之下,活在封建理学的控制之下。祥林嫂所生活的这个鲁镇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鲁四可谓是整个镇上最有知识的人,可他所骂的“新党”竟是参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而康有为却早已成为保皇党,可见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这个死水之地没有半点冲击力。鲁四如此,其他人便更不可知也。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人才依旧如此的迷信,正如小说中所说:“致敬尽礼,迎接福神”,“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理学的严密控制,自觉维护着三纲五常。而理学对于女子从一而终的要求也正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所谓女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祥林嫂的再醮再寡,不仅在鲁四的眼里是败坏风俗,不节不烈,同时在整个鲁镇的人眼中也是不洁净的东西,一群愚昧而冷漠的看客把她悲惨的经历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话来咀嚼鉴赏,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麻木的看客。正是由于整个鲁镇的凉薄,才一步步逼死了祥林嫂。鲁镇的人为何会这样,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上的封建性。许寿裳说:“不惨在狼吃了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祥林嫂生活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封建礼教环境中,她的死是必然的。作者以“祝福”为题,将这部小说置于如此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谱出了这一部没有罪魁祸首的人间悲剧。
2 咬文嚼字,细品语言
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施特劳斯说:“在字里行间阅读。”在字里行间阅读也就是要理解文章中作者所选用的一字一词,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都是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需要我们认真揣摩,细读深思,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更要做到咬文嚼字。诗歌在创造中讲求"吟成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而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同样注重文章的语言艺术,也只有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会有《红楼梦》的伟大问世,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我们先来看人物的对话语言。鲁迅喜用白描,在人物对话上也不例外。白描手法使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华,所以《祝福》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短却精炼,以鲁四和四婶所说的话最具特色。小说中鲁四对于祥林嫂只说了6次话,分别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可恶!”“然而……”。作为祥林嫂做工的主人,祥林嫂由生到死发生这么多的事情,鲁四却只有几句话可说,可见,鲁四人性的冷漠。在这6句话中,有些是一句完整的话,有些只有半句,而有2句只有一个词,但是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外表文质彬彬,通情达理,内里却虚伪无情至极的一个伪善分子,可见鲁迅的锤字炼句功力之深。四婶对祥林嫂说的话一共有3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你放着罢,祥林嫂!”。以上的3句话重复而简明,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东西。同时四婶说话的语气也一次比一次更为急切。“慌忙的说”,“又慌忙的说”,“慌忙大声说”,和四婶说的话一样,鲁迅也只是稍微改动几个字,但却更具张力。从四婶的话和语气中我们读出了四婶对祥林嫂再醮再寡的忌讳,对她做事不得力的抱怨。四婶这3句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用品的三句话都说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节,从思想上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深渊,给予她精神上一次比一次更沉重的打击。 其次,是语言上修辞的使用。文中有两个描写面部神情的地方最为突出,一处是写柳妈向祥林嫂询问额头上的疤时,鲁迅这样写道:“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另一处是祥林嫂向我询问有无魂灵时的祥林嫂脸的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蹙缩”和“木刻”这两个比喻可谓一词传神,写出了两人背后不同的生活经历。柳妈是一个善女人,在大家的眼里自然是好的,她可以笑,也只有大笑才能让她的脸看起来像一个核桃。而祥林嫂却恰好相反,经历了2次丧夫之痛,丧子之痛,在鲁镇受尽了别人的嘲笑,还带着对地狱的恐惧,对生活,她已经没有半点的期望,“木刻”二字恰好勾勒了她即将走入死亡的状态。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妈这种假面善女人的厌恶和对祥林嫂的深深同情。
修辞格上反复的使用,也是语言上的一大亮点。反复即重复,指同一事物的层见叠出,语言上的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加强观点,强调感情,分清层次的修辞效果。祥林嫂二次来到鲁镇,多次向大家将起儿子阿毛的死亡,她的话总是以这句话开头:“我真傻,真的”,这句话一共出现了4次。古代要求女子“在家从夫,出家从夫,夫死从子”,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唯一的指望便就是儿子阿毛,作为一个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母亲,儿子却因为自己的疏忽照顾葬身狼肚,在祥林嫂看来这是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情。阿毛的死给祥林嫂带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巨大的悲伤和内疚让祥林嫂的精神和情感都变得呆滞、麻木,所以在向别人叙述时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再者是鲁迅在动词上的锤炼。小说中,鲁迅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用了大量的笔墨。祥林嫂的眼睛变化是:顺着——抬起——直着——瞪着——一轮,鲁迅用这几个简短的动词便将祥林嫂从一个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到将要走向死亡的乞丐婆的形象刻画了出来。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都是“顺着眼”,这说明她虽然经历不幸,但还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到后面她“抬起眼,直着眼,瞪着眼”的发展变化,是对鲁镇人对自己悲惨经历所表现出的嘲讽与冷漠的无言的反抗与控诉,以致最终消失了眼里的神情,逐步走向死亡。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讲述了祥林嫂悲惨的经历,也批判了整个没有人情味的鲁镇。另一组动词就是祥林嫂被婆婆抢走买给贺老六的场景。“抓、拖、捆、塞、抬、关”。这6个动词完完整整的向我们展示了祥林嫂被抢被卖的画面,可谓字字传神。从这当中也看出了祥林嫂自是不情愿的,但是作为祥林嫂的婆婆,她便有权这么做,出家从夫,她只能算作是婆家的一件物品,婆婆可以行使父权将她任意处置,可见那时妇女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也可见封建的礼制文化是如何摧残妇女的,这也是作者“哀其不幸”的地方。祥林嫂不情愿被卖,出格的闹,也正是因为她思想上“从一而终”的观念,可见她还是一个有着愚昧封建思想的传统妇女,这也是作者对祥林嫂“怒其不争”的无奈之处。
以上通过对小说《祝福》的语境、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本细读运用到小说教学中,更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正如陈思和所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帮助你阅读文学作品,帮助你透过文学式文字意象,探寻其所隐藏的精髓之处。”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小说教学对环境、人物、情节的分析,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方法更能透过现象见其本质。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细读,透过文章的表层去探寻文章背后的深层涵义,更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领悟作者透过文字想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新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3.
[3]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6.
[6]文静.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7]沈婷.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高超.宇文所安“安文本细读”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
[9]邓彤.细读对话: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J].中学语文教学,2011(6).
关键词:小说;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梁启超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可见小说其重要性,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小说更是小说之精华。陈思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说道:“我想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洞见人性的丰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丰富滋润起来。”小说作为百科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文本细读理论源于欧美新批评,是文学批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其进行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强调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运用到教学中,便更多的是为教学而服务,所以与 “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有区别的,实际可称为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本文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从细思语境、细品语言两方面来分析,力图探索文本细读在小说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1 由表及里,细思语境
语境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定义为“系统地作用于言语表述的理解的因素。”简单的来说语境就是用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又可将语境分为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我们主要来探讨它的社会文化语境。在我们通常的意识里,阅读一篇小说就是了解这篇小说给我们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至于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文化涵义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像《祝福》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祥林嫂由生到死的悲剧故事,那么小说是在怎样的一个语境中去构思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文章的表面深入到文章的背后,由表及里去思考。
小说的标题“祝福”背后的涵义。我们在读完这篇小说后会发现,这篇小说以祥林嫂为主人公,讲述了她的死亡过程,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和祝福会有什么关联?其实,作者正是用这种看似错位的精心安排将祝福与死亡的母题紧紧的扭在一起,二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悲剧效力才更震慑人心。“祝福”即为祭祀,祭祀也就代表着礼制,故“祝福”背后所隐藏的是封建的礼制文化。小说一开头,作者就写到整个鲁镇的人都在杀鸡宰鹅,准备“福礼”用来“祝福”,好一幅新年将至的热闹场面,而祥林嫂却是在这般看似喜庆的日子向我打听魂灵、地狱之事,可见她时刻活在对地狱的恐惧里。同时,在小说的结尾,作者也写到鲁镇人“祝福”时连绵不断的爆竹声,在这漫天的爆竹声中,祥林嫂却绝望而孤独的死去。与其说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的,不如说她是死在封建礼制的迫害下。
20年代的中国农村大地仍然处于封建迷信的笼罩之下,而小说中的鲁镇更是一个连一丝民主之风都未吹进的死水之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活在无形的封建礼制的管辖之下,活在封建理学的控制之下。祥林嫂所生活的这个鲁镇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鲁四可谓是整个镇上最有知识的人,可他所骂的“新党”竟是参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而康有为却早已成为保皇党,可见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这个死水之地没有半点冲击力。鲁四如此,其他人便更不可知也。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人才依旧如此的迷信,正如小说中所说:“致敬尽礼,迎接福神”,“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理学的严密控制,自觉维护着三纲五常。而理学对于女子从一而终的要求也正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所谓女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祥林嫂的再醮再寡,不仅在鲁四的眼里是败坏风俗,不节不烈,同时在整个鲁镇的人眼中也是不洁净的东西,一群愚昧而冷漠的看客把她悲惨的经历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话来咀嚼鉴赏,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麻木的看客。正是由于整个鲁镇的凉薄,才一步步逼死了祥林嫂。鲁镇的人为何会这样,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上的封建性。许寿裳说:“不惨在狼吃了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祥林嫂生活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封建礼教环境中,她的死是必然的。作者以“祝福”为题,将这部小说置于如此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谱出了这一部没有罪魁祸首的人间悲剧。
2 咬文嚼字,细品语言
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施特劳斯说:“在字里行间阅读。”在字里行间阅读也就是要理解文章中作者所选用的一字一词,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都是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需要我们认真揣摩,细读深思,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更要做到咬文嚼字。诗歌在创造中讲求"吟成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而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同样注重文章的语言艺术,也只有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会有《红楼梦》的伟大问世,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我们先来看人物的对话语言。鲁迅喜用白描,在人物对话上也不例外。白描手法使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华,所以《祝福》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短却精炼,以鲁四和四婶所说的话最具特色。小说中鲁四对于祥林嫂只说了6次话,分别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可恶!”“然而……”。作为祥林嫂做工的主人,祥林嫂由生到死发生这么多的事情,鲁四却只有几句话可说,可见,鲁四人性的冷漠。在这6句话中,有些是一句完整的话,有些只有半句,而有2句只有一个词,但是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外表文质彬彬,通情达理,内里却虚伪无情至极的一个伪善分子,可见鲁迅的锤字炼句功力之深。四婶对祥林嫂说的话一共有3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你放着罢,祥林嫂!”。以上的3句话重复而简明,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东西。同时四婶说话的语气也一次比一次更为急切。“慌忙的说”,“又慌忙的说”,“慌忙大声说”,和四婶说的话一样,鲁迅也只是稍微改动几个字,但却更具张力。从四婶的话和语气中我们读出了四婶对祥林嫂再醮再寡的忌讳,对她做事不得力的抱怨。四婶这3句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用品的三句话都说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节,从思想上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深渊,给予她精神上一次比一次更沉重的打击。 其次,是语言上修辞的使用。文中有两个描写面部神情的地方最为突出,一处是写柳妈向祥林嫂询问额头上的疤时,鲁迅这样写道:“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另一处是祥林嫂向我询问有无魂灵时的祥林嫂脸的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蹙缩”和“木刻”这两个比喻可谓一词传神,写出了两人背后不同的生活经历。柳妈是一个善女人,在大家的眼里自然是好的,她可以笑,也只有大笑才能让她的脸看起来像一个核桃。而祥林嫂却恰好相反,经历了2次丧夫之痛,丧子之痛,在鲁镇受尽了别人的嘲笑,还带着对地狱的恐惧,对生活,她已经没有半点的期望,“木刻”二字恰好勾勒了她即将走入死亡的状态。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妈这种假面善女人的厌恶和对祥林嫂的深深同情。
修辞格上反复的使用,也是语言上的一大亮点。反复即重复,指同一事物的层见叠出,语言上的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加强观点,强调感情,分清层次的修辞效果。祥林嫂二次来到鲁镇,多次向大家将起儿子阿毛的死亡,她的话总是以这句话开头:“我真傻,真的”,这句话一共出现了4次。古代要求女子“在家从夫,出家从夫,夫死从子”,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唯一的指望便就是儿子阿毛,作为一个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母亲,儿子却因为自己的疏忽照顾葬身狼肚,在祥林嫂看来这是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情。阿毛的死给祥林嫂带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巨大的悲伤和内疚让祥林嫂的精神和情感都变得呆滞、麻木,所以在向别人叙述时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再者是鲁迅在动词上的锤炼。小说中,鲁迅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用了大量的笔墨。祥林嫂的眼睛变化是:顺着——抬起——直着——瞪着——一轮,鲁迅用这几个简短的动词便将祥林嫂从一个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到将要走向死亡的乞丐婆的形象刻画了出来。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都是“顺着眼”,这说明她虽然经历不幸,但还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到后面她“抬起眼,直着眼,瞪着眼”的发展变化,是对鲁镇人对自己悲惨经历所表现出的嘲讽与冷漠的无言的反抗与控诉,以致最终消失了眼里的神情,逐步走向死亡。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讲述了祥林嫂悲惨的经历,也批判了整个没有人情味的鲁镇。另一组动词就是祥林嫂被婆婆抢走买给贺老六的场景。“抓、拖、捆、塞、抬、关”。这6个动词完完整整的向我们展示了祥林嫂被抢被卖的画面,可谓字字传神。从这当中也看出了祥林嫂自是不情愿的,但是作为祥林嫂的婆婆,她便有权这么做,出家从夫,她只能算作是婆家的一件物品,婆婆可以行使父权将她任意处置,可见那时妇女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也可见封建的礼制文化是如何摧残妇女的,这也是作者“哀其不幸”的地方。祥林嫂不情愿被卖,出格的闹,也正是因为她思想上“从一而终”的观念,可见她还是一个有着愚昧封建思想的传统妇女,这也是作者对祥林嫂“怒其不争”的无奈之处。
以上通过对小说《祝福》的语境、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本细读运用到小说教学中,更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正如陈思和所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帮助你阅读文学作品,帮助你透过文学式文字意象,探寻其所隐藏的精髓之处。”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小说教学对环境、人物、情节的分析,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方法更能透过现象见其本质。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细读,透过文章的表层去探寻文章背后的深层涵义,更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领悟作者透过文字想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新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3.
[3]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6.
[6]文静.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7]沈婷.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高超.宇文所安“安文本细读”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
[9]邓彤.细读对话: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J].中学语文教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