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概述了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影响青海省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对策建议;青海大通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1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因此,研究制定有效的农牧民增收措施,对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7.79万人,其中,乡村297.49万人,占51.5%。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96.39元,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列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47.46元,增长18.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570.33元,增长15.7%;人均财产性收入165.93元,增长74.2%;人均转移性收入1112.67元,增长5.2%。
  青海省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通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万人,占总人口的78.1%;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7%。近年来,全县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农民生活稳步提高。
  2 青海省大通县农民现金收入构成特点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962.99元,增长23.7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981.49元,增长8.77%;人均财产性收入90.05元,增长16.12%;人均转移性收入327.62元,增长-3.50%。
  2.1 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各乡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北川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用工的需求量大增,在打工人数与工资水平共同的拉动作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2 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各乡镇不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开拓农业产业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粮食、蔬菜、畜牧和经济作物均取得了较大丰收和增产,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各项投资项目的开展,大量农村居民在务农之余积极从事运输、商贸、加工等非农产业。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休闲餐饮、旅游观光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增加,使得农民拥有的财产不断增值,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2.4 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来源
  随着国家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低保面扩大,医保标准提高等,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
  3 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和优势分析
  3.1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本部分以四个方面来阐述制约因素。
  3.1.1 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长效增收机制欠缺。
  一是在农作物种植、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下,粮食继续增产难度较大。二是农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体呈现不断波动的特点,难以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因素。三是农业生产基础仍很薄弱。近年来,大通县农业基础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有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抗灾避灾能力依然较弱。
  3.1.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一方面,农村土地没有打破传统的流转机制,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比较脆弱,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小范围生产,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造成农产品的雷同。即使某些乡镇有一些特色和亮点,但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偏小,难以做大做强,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造成农村劳动生产整体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由于农民相对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手段粗放,农业生产只限于农业种植,而且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3.1.3 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小
  从2013年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构成的四部分看,目前全县农民从劳务中获得的工资性现金收入占23.75%,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转移性现金收入和财产性现金收入所占份额很小。这一现状既说明大通县劳务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立足当地资源发展家庭经济和地方产业的能力较弱,缺乏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就劳务收入而言,一旦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就会发生波动性下降。
  3.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增收部分被抵消
  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虽然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可以领取到一定的补贴,但农资价格的增长速度仍大于相应的补贴额。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畜牧业养殖成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构成一定影响。   3.2 农民增收的优势
  第一,从政策导向上看,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机遇。
  第二,从发展基础来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十二五”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大通县地处河湟谷地,毗邻省会西宁市,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这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三,从发展现状来看,全县已培育形成油菜、马铃薯、蚕豆、饲料、苗木等优势产业和生猪、牛羊育肥等区域特色产业,产业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农业竞争优势。
  第四,从区位优势来看,大通县毗邻省会西宁,处于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国道、高速公路、兰新高铁穿境而过,是全省交通最便利地区之一。
  4 促进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4.1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挖农业增收潜力
  一要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高附加值农作物,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二要继续调整农林牧业产出结构,结合区域经济布局优势,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和经济效益的种养殖业,进一步发挥在农业中具有一定优势的蔬菜、畜禽、花卉等生产能力,调整提升内在品质,开拓国内外市场。三要强化区域结构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达到地区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以取得较大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增收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确保鲜活农产品外销畅通。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大通县农产品能走出去,创造更大收益。
  4.3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
  随着“大美青海”品牌的大力宣传,全县旅游产业及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旅游的国内外人数大幅增加,拉动了农民以“农家乐”为主的餐饮业和以各景点附近短途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收入。虽然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基础,但重点是将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长效渠道,从而要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化养殖业、设施农业、特色生态种植业和草畜业,以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4 继续加大富农政策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保障
  一要认真落实好粮食、生猪、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不折不扣条条兑现,不缩不减项项到位,保证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努力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林地使用权流转,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
  参考文献:
  [1] 徐振宇,谢志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反思与建议[J].中国市场,2013(6).
  [2]许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民增收[J].中国市场,2013(7).
  [3]戴兼弟.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4 (8).
  [作者简介] 王洪平(1966—)男,土族,青海省大通县委党校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公共政策为解决公共问题而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公共问题解决程度的变化,公共政策应当修正或终结,以更好的适应公共问题的变化。本文主要基于对郑州市民跨区用盐被罚事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盐业政策及时更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政策;时效性;及时更新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115  1 政策更新严重滞后的典型案例  2014年10月15
期刊
[摘要]每个人都生活在博弈中,决策是人们不断做出的行为。面对处于优势的竞争对手,人们往往不甘落后,争先而上,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文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总结出“先行者处于不利地位”的结论,以此指导完全信息下决策者的最佳决策行为。  [关键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决策策略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123  1 引 言  每个人都生活在永无止
期刊
[摘要]中国行业垄断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侵害了经济效率和人民利益,也威胁着改革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行政垄断行业改革举步维艰。本文引入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作为小集团的行政垄断行业相比于作为大集团的民营企业和消费者在博弈中更易采取集体行动维持其垄断地位,并有动力向规制机构等其他分利联盟渗透。外资企业的竞争威胁虽有可能倒逼中国行业行政垄断的改革,但打破行业行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学校得到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收入也得到较大提高。本文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的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及适用税率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减轻高校教师的税收负担,增加实际收入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69  近年来,高等学校得到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收入也得到较大提高。国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方式,分析了宅基地整治中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并不了解宅基地整治相关政策,缺乏参与宅基地整治项目的途径;农民比较关心整治中补偿标准与安置方式,普遍认为现行补偿标准偏低,希望能集中安置;影响农民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安置地址的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及住房情况,其中家庭经济状况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宅基地整理;
期刊
[摘要] 公司治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中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的问题在公司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创业板在我国上市五年多,治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创业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11—2013年年报数据为样本进行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的研究。研究得出: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加强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管,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代理成
期刊
[摘要] 城市配送是指服务于城区以及市近郊的货物配送活动,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山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其物流地位与其经济地位非常不匹配,其中物流功能之一的配送更是相对落后。本文阐明了山东省的城市配送的状况,并以济南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山东省各地市城市配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 城市配送;问题;现状
期刊
[摘要]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很多人提出变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为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分析,一是没有读懂凯恩斯理论成立的前提,二是不了解中国面临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不能用这样的政策来指导中国经济。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对于远没有达到稳态增长的中国,高储蓄是确保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根据莱布辛斯基定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治本之策在于积累资本,提高人力资本。经济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来出清产出
期刊
[摘要] 在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的群体也随之崛起。在扩大内需的经济转型中,中国中产阶级释放的消费能力举世瞩目,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特征。通过与西方中产阶级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特征,以此得出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行为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消费呈现超前性;二是消费追求个性化,品味化,向往西方品牌;三是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消费具有不确定性。  [
期刊
[摘要]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金融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个指标。以河北省为研究重点,选取了10个省市作为对照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产业竞争力进行计量分析和排序。结果认为,河北省金融产业竞争力在全国来看处于中游位置,金融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最后,提出提高河北省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产业;竞争力评价;主成分分析  [D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