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艺术史上,自古就有“书画相通”之说,“书画相通”是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理论普遍认可的重要观点。本文对书法与中国画的源流和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诠释了书法与中国画“同笔同意”的共性特征。基于二者的相通之处,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大潮中,对中国画提出了四点启示。
关鍵词:书画相通;书法;中国画
上个世纪初,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中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中国现代史上另一位重要思想启蒙人物陈独秀则讲:“美术要革‘王画’的命。”以江丰为首的“虚无主义”认为山水画在新中国应该进入历史博物馆。可见,上个世纪,中国画一直在质疑批评声中艰难前行。
本世纪初,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艺术品市场的空前活跃,中国画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态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多样性也模糊了中国画的边界,丧失了中国画的表现特征与审美标准,呈现了一种极端的西化倾向。本文选取“书画相通”这一视角,旨在从中国书法出发,找寻中国画丢失的精神内核,以期对当代中国画有所启示。
一、“书画相通”之源流及核心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相通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文字)、画的区分来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字学六体中的鸟书也就是画。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中的象形,即是画的意思,由此可知书与画本是异名而同体的事物.张彦远的论述反映了早期对于书画同源的认识。
写实的中国画在唐宋两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后,到了元代便开始向写意的方向发展,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使元代绘画继宋代之后达到了另一个新高度,对后代影响很大。宋元以后,文人画家对于笔墨的重视,又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相通”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本身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题《古木竹石图》中说“石如吃白木如糟,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①他提倡“书画相通”,以书法入画,注重笔墨情趣,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由于书法用笔的介入,使宋朝崇尚写实的绘画到了元代开始向写意转变,人们不再把描绘现实世界作为绘画的惟一目标,同时还要求绘画具有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
现代画家黄宾虹也曾说:“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②这些论述主要强调了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的相通之处,并以此说明文人画家和书法家需具备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书画相通”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无论是唐代以来关于“书画相通”的讨论,还是现代书画家的艺术实践,“书画相通”的核心都在用笔和意境上。元赵孟顺《兰
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③书画中起笔、收笔都有一定规范,运笔、转笔都有一定要求,并不是用了毛笔来写来画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用笔,涂描添改等都不是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艺术讲究骨法用笔,其中,中锋用笔是书画用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中锋的笔法,圆润浑厚,古人形象地称为“折钗股”“屋漏痕”。这两种线都能表现书法的“骨力”,当今书画家在创作中往往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的说法。书法家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书写字的线条变化和总体构图之上,绘画家同样注重将情感藏于图画线条的飞动之间,以及构图的寓意之中。虽书与画二者形式不同,在创作技巧上各有侧重,但其追求的意境却是相通的。中国书家、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意境大多来源于对阴阳、人生、道、天人合一、宇宙等的思考。因此,当中国的画家而对美丽的自然山水时,他们不会像西方的画家那样尽可能再现纯粹的自然美,而是将自己对这些美丽自然风光的情感融进画中,正因为作者追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因此,其绘画本身并不太追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同时,书法家创作作品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进一笔一划中,他们讲究书法布局的“气”与运笔的“势”,单个字的美、字与字之间的连动以及通篇一气呵成,这些都宛如书家的情感舒畅淋漓地流淌在纸而上。由此可见,在中国书画艺术理论中,“书画相通”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指书和画所追求的艺术意境相同。
二、“书画相通”理论对当代中国画的启示
启示一重视笔墨
中国书画在世界美术中的特点是从以线描和墨色为表现基础的,但重要的是中国书画的线条与西方不同,如伍暴甫先生所说:“线条美的产生,首先是和墨,而不是和色相结合。通过墨法—墨的
浓、淡、干、湿、枯、润种种变化而表现出线条的美。 熊秉明曾言“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其实,笔墨又是中国书画核心的核心,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总结中国绘画史,中国画在比如构图、外在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上能取得一些成功,而唯独在笔墨这一核心上却失败了。所以中国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绘画思维。中国画的问题还需从中国自身内部去解决,借助外在任何思潮和形式都是外因,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观念的简单嫁接与混合去拯救中国画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代中国画走出困境,必须也只能走笔墨之路。
启示二画家要勤练书法
启示三是重视中国传统价值信仰的继承
传统是历史的积累 , 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传统艺术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感悟能力 。然而 , 当世界进人工业化时代以后 ,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使传统水墨赖以生存的 “天人合一 ”的人文理想和 “淡泊出世 ” 的文人情怀几乎消失殆尽 。由于普世价值信仰迷失,致使社会众生普遍陷入“物欲’、“名相”的怪圈不能自拔!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更是到处弥漫着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等浮躁之气,既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基因的坚守,又少有对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弘扬,消减了社会正义,污染着民众视听,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主流价值信仰的流失。艺术是人类展示精神神圣的最后净土,中国书画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作品中所蕴含的识心见性、至善至真的禅宗哲学和水墨淋漓的中华文化之美,才真正具有穿越古今、传递普世价值信仰的永恒魅力!在当代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 , 在大文化背景之下赢得文化身份和对现实问题的发言权 ,这是目前画家们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
启示四是书画结合,中西兼容。
书法和中国画都重视锤炼笔墨,又有写意的精神,重笔法,重气韵,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映照下,中国不能故步自封,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但对中国画的观照要求我们要站在本土文化的背景下看待西方绘画,不论是纯粹的西化还是纯粹的传统都不可能左右当代中国美术 。既是传统的又是中国的超越性观念 , 成为当代美术走出传统与现代 、本土与西方二元价值对立的思想选择 。“兼容 ”是当今中国画发展的一条好路 。
参考文献:
[1][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册)第1069页,115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
[3]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墨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关鍵词:书画相通;书法;中国画
上个世纪初,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中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中国现代史上另一位重要思想启蒙人物陈独秀则讲:“美术要革‘王画’的命。”以江丰为首的“虚无主义”认为山水画在新中国应该进入历史博物馆。可见,上个世纪,中国画一直在质疑批评声中艰难前行。
本世纪初,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艺术品市场的空前活跃,中国画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态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多样性也模糊了中国画的边界,丧失了中国画的表现特征与审美标准,呈现了一种极端的西化倾向。本文选取“书画相通”这一视角,旨在从中国书法出发,找寻中国画丢失的精神内核,以期对当代中国画有所启示。
一、“书画相通”之源流及核心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相通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文字)、画的区分来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字学六体中的鸟书也就是画。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中的象形,即是画的意思,由此可知书与画本是异名而同体的事物.张彦远的论述反映了早期对于书画同源的认识。
写实的中国画在唐宋两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后,到了元代便开始向写意的方向发展,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使元代绘画继宋代之后达到了另一个新高度,对后代影响很大。宋元以后,文人画家对于笔墨的重视,又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相通”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本身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题《古木竹石图》中说“石如吃白木如糟,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①他提倡“书画相通”,以书法入画,注重笔墨情趣,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由于书法用笔的介入,使宋朝崇尚写实的绘画到了元代开始向写意转变,人们不再把描绘现实世界作为绘画的惟一目标,同时还要求绘画具有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
现代画家黄宾虹也曾说:“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②这些论述主要强调了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的相通之处,并以此说明文人画家和书法家需具备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书画相通”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无论是唐代以来关于“书画相通”的讨论,还是现代书画家的艺术实践,“书画相通”的核心都在用笔和意境上。元赵孟顺《兰
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③书画中起笔、收笔都有一定规范,运笔、转笔都有一定要求,并不是用了毛笔来写来画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用笔,涂描添改等都不是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艺术讲究骨法用笔,其中,中锋用笔是书画用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中锋的笔法,圆润浑厚,古人形象地称为“折钗股”“屋漏痕”。这两种线都能表现书法的“骨力”,当今书画家在创作中往往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的说法。书法家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书写字的线条变化和总体构图之上,绘画家同样注重将情感藏于图画线条的飞动之间,以及构图的寓意之中。虽书与画二者形式不同,在创作技巧上各有侧重,但其追求的意境却是相通的。中国书家、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意境大多来源于对阴阳、人生、道、天人合一、宇宙等的思考。因此,当中国的画家而对美丽的自然山水时,他们不会像西方的画家那样尽可能再现纯粹的自然美,而是将自己对这些美丽自然风光的情感融进画中,正因为作者追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因此,其绘画本身并不太追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同时,书法家创作作品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进一笔一划中,他们讲究书法布局的“气”与运笔的“势”,单个字的美、字与字之间的连动以及通篇一气呵成,这些都宛如书家的情感舒畅淋漓地流淌在纸而上。由此可见,在中国书画艺术理论中,“书画相通”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指书和画所追求的艺术意境相同。
二、“书画相通”理论对当代中国画的启示
启示一重视笔墨
中国书画在世界美术中的特点是从以线描和墨色为表现基础的,但重要的是中国书画的线条与西方不同,如伍暴甫先生所说:“线条美的产生,首先是和墨,而不是和色相结合。通过墨法—墨的
浓、淡、干、湿、枯、润种种变化而表现出线条的美。 熊秉明曾言“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其实,笔墨又是中国书画核心的核心,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总结中国绘画史,中国画在比如构图、外在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上能取得一些成功,而唯独在笔墨这一核心上却失败了。所以中国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绘画思维。中国画的问题还需从中国自身内部去解决,借助外在任何思潮和形式都是外因,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观念的简单嫁接与混合去拯救中国画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代中国画走出困境,必须也只能走笔墨之路。
启示二画家要勤练书法
启示三是重视中国传统价值信仰的继承
传统是历史的积累 , 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传统艺术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感悟能力 。然而 , 当世界进人工业化时代以后 ,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使传统水墨赖以生存的 “天人合一 ”的人文理想和 “淡泊出世 ” 的文人情怀几乎消失殆尽 。由于普世价值信仰迷失,致使社会众生普遍陷入“物欲’、“名相”的怪圈不能自拔!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更是到处弥漫着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等浮躁之气,既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基因的坚守,又少有对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弘扬,消减了社会正义,污染着民众视听,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主流价值信仰的流失。艺术是人类展示精神神圣的最后净土,中国书画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作品中所蕴含的识心见性、至善至真的禅宗哲学和水墨淋漓的中华文化之美,才真正具有穿越古今、传递普世价值信仰的永恒魅力!在当代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 , 在大文化背景之下赢得文化身份和对现实问题的发言权 ,这是目前画家们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
启示四是书画结合,中西兼容。
书法和中国画都重视锤炼笔墨,又有写意的精神,重笔法,重气韵,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映照下,中国不能故步自封,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但对中国画的观照要求我们要站在本土文化的背景下看待西方绘画,不论是纯粹的西化还是纯粹的传统都不可能左右当代中国美术 。既是传统的又是中国的超越性观念 , 成为当代美术走出传统与现代 、本土与西方二元价值对立的思想选择 。“兼容 ”是当今中国画发展的一条好路 。
参考文献:
[1][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册)第1069页,115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
[3]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墨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