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天然花朵作为材料,制作佩饰、扇坠、手串甚至小型陈设器物,今天说起来,像是唯有小说中才能虚构的情节。然而,在传统中国,香花制作的首饰曾经是日常可见的东西,存在了数百年之久。
清代乾隆年间,顾瑶光《虎丘竹枝词》中有这样一首诗咏:“篱畔寻芳花已稀,家家盆捣野蔷薇。雕成双宿鸳鸯坠,香透玉郎白袷衣。”野蔷薇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香料用花之一,诗中写到,在暮春时节的苏州,家家户户都有人忙于一项副业:把芳香浓郁的野蔷薇花堆在盆内,耐心捣成泥,然后塑成佩坠。制作当中,还需要运用技巧,给这些蔷薇花泥堆就的佩坠雕出鸳鸯等造型,其成品则是供人垂挂在衣内,让花香隐隐自衣襟向外飘散,作用类似香水。这首诗透露的情况相当惊人,在往昔的江南,利用鲜花制作散发香气的小饰品曾经十分普遍,普遍到人人擅长的程度!
从文献来看,最常用于制作散香饰品的花品是桂花,相关的历史也最长。南宋时代,人们成功发明了将桂花制成圆珠的方法,宋人称桂花为“木犀”,所以利用桂花制成的芳香圆珠在当时叫作“木犀香珠”。据传为宋人陈敬所撰的《陈氏香谱》中即详细记载了一款“孙廉访木犀香珠”的制法:
选中桂蕊初吐、尚未全然绽放的桂树,趁着清晨花上露水未干之时,在树下铺好干净的布幔,由人登上梯子,用长竿之类工具把带着露水的半开桂花打落;
将无数桂花一一去蒂,并对花朵加以精选;
利用石磨将这些桂花统统碾成花浆,再把花浆裹在纱布中榨净水分,之后,还要将花泥在研钵中进一步捣碾,令其匀细;
如此深度加工的花泥制成一颗颗均匀的小球,用竹签于当中刺出细孔,再经过三道细致的晾晒、风干程序,便得到成品。
据说,以这种方式制成的桂花香珠可以数年香气不灭。宋人会将十五颗桂花香珠串在一起,制成手串,像钏镯一样套在腕上,但也时兴以108颗桂花珠串成的长念珠,称为“木犀香数珠”。在我们今人看来,单纯以桂花做成的念珠颇有几分奇幻色彩,然而,在南宋时,它却不过是市井上司空见惯的寻常用物。《梦粱录》中就明确记载,每年夏秋,在临安的夜市上,“木犀香数珠”总是流动小贩随时提供的热卖品之一。
桂花制成的念珠长久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清代还见于词咏。在元代,随着玫瑰花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发展出了以玫瑰花制造香珠的方法,《墨娥小录》一书中即记录了其工艺:二十两鲜玫瑰花榨净花汁,捣烂成泥,兑入研成细粉的沉香一两二钱、金颜香半钱、龙脑半钱,每一两半湿花泥可以做二十颗香珠。
令人惊奇的是,《墨娥小录》中还有“合木犀香珠器物”一条,这就显示桂花的花泥不仅可以做念珠,还可以做其他物品。与宋代制法微有不同,该书所介绍的工艺是将桂花碾碎、晾干,依照给定的比例与大黄、黄檀香以及白土一起捣碾成细粉并拌匀,再以水调和成泥。所谓白土就是天然的细质白土,加入这种成分,大约是增强了花泥的可塑度以及晾干后的硬度,于是便能制出造型更为复杂的“器物”。可以推测,其中一些形态复杂的作品,会像做月饼那样,利用木模、陶模等模具来塑型,然后再凭手工雕刻进行精细加工。因此,桂花泥所做的“器物”在佩坠、扇坠一类小饰品之外,可能还包括小巧摆设品,甚至碗、碟、托盘、案头袖珍屏风之类。
清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一书也记载,康熙年间,用桂花与香料合在一起制成的扇坠非常流行,这种花扇坠的优点是价格便宜,轻巧好用。明人周嘉胄《香乘》一书里,记载了据说是从宫廷传出的“内府香衣香牌”的制法,正是利用桂花、玫瑰花制作纹饰巧丽的散香佩坠。由这个方子可以了解到,此类饰物中的高档精品竟是何等讲究:
桂花二两、玫瑰花四两、檀香八两、沉香四两、速香六两、排草一两、倭草二两、苓香三两、丁香二两、木香三两、官桂二两、麝香三钱、片脑五钱、苏合油四两、甘松六两以及榆末六两掺在一起,浇入滚沸的热水,拌匀之后,用石磨碾细,然后经过“窨”的程序变干。变干的香团还需经过“雕花”的处理,也就是修整外形,并在表面雕刻出纹饰,使之成为美观的佩饰品。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加入木炭末,让成品变为黑色,这样更适合男士配用。
显然,散发芳香、雕有精巧纹饰的“内府香衣香牌”是用于系挂在裙边或腰带之侧,或拴在内衣的襟带上,同时扮演“环佩”与“香水”的双重角色,既是饰品,也熏染着衣服,让人身上芬麝习习。
“内府香衣香牌”一方显示,制作花香珠、花香佩饰时,可以加入多款香料,让成品在花香中混合着多种香息,形成感受丰富的混合香型,由此形成上层社会所用的高档品。不过如顾瑶光《虎丘竹枝词》所咏的情况,每逢花季,民间的普通人家会以制作香花佩饰作为副业,这类生产活动当中肯定不会采用复杂且高成本的配方。不难推测,当时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花泥香珠、佩饰、小器物大多是采用类似《陈氏香谱》、《墨娥小录》所述的方法,以花瓣研成的香泥为主要材料,添加少许香料及其他成分,所以才能具有《在园杂志》称赞的优势,价格便宜,轻巧好用。
最有意思的是,清代著名食谱《调鼎集》中提到,玫瑰花和桂花“捣去汁而香乃不散,他花不能也”“野蔷薇及菊花叶亦可取汁”。制作香珠、香佩的过程中,桂花、玫瑰、野蔷薇恰恰都需经过榨净花汁的程序。显然,在勤劳节俭的中国古人那里,榨出来的花汁也不浪费,正好作为芳香调料,加入糕点、汤羹、饮料甚至菜肴当中。妙的是这几种香花即使榨干了汁液,香气却并不减弱,仍然是制作饰品的上佳材料。于是,自南宋以来的数百年中,桂花等芬芳的鲜花不仅可以化身为香珠,还能脱胎成小饰品甚至装饰性的器物,玲珑讨喜的,为日常生活奉上趣致。
不过,往昔岁月中,把芳香的鲜花加工成串珠、坠饰,全靠人手的灵巧劳作,费工费时,相当辛苦。如今,我们有理由想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将可以为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香料制品传统提供捷径。
清代乾隆年间,顾瑶光《虎丘竹枝词》中有这样一首诗咏:“篱畔寻芳花已稀,家家盆捣野蔷薇。雕成双宿鸳鸯坠,香透玉郎白袷衣。”野蔷薇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香料用花之一,诗中写到,在暮春时节的苏州,家家户户都有人忙于一项副业:把芳香浓郁的野蔷薇花堆在盆内,耐心捣成泥,然后塑成佩坠。制作当中,还需要运用技巧,给这些蔷薇花泥堆就的佩坠雕出鸳鸯等造型,其成品则是供人垂挂在衣内,让花香隐隐自衣襟向外飘散,作用类似香水。这首诗透露的情况相当惊人,在往昔的江南,利用鲜花制作散发香气的小饰品曾经十分普遍,普遍到人人擅长的程度!
从文献来看,最常用于制作散香饰品的花品是桂花,相关的历史也最长。南宋时代,人们成功发明了将桂花制成圆珠的方法,宋人称桂花为“木犀”,所以利用桂花制成的芳香圆珠在当时叫作“木犀香珠”。据传为宋人陈敬所撰的《陈氏香谱》中即详细记载了一款“孙廉访木犀香珠”的制法:
选中桂蕊初吐、尚未全然绽放的桂树,趁着清晨花上露水未干之时,在树下铺好干净的布幔,由人登上梯子,用长竿之类工具把带着露水的半开桂花打落;
将无数桂花一一去蒂,并对花朵加以精选;
利用石磨将这些桂花统统碾成花浆,再把花浆裹在纱布中榨净水分,之后,还要将花泥在研钵中进一步捣碾,令其匀细;
如此深度加工的花泥制成一颗颗均匀的小球,用竹签于当中刺出细孔,再经过三道细致的晾晒、风干程序,便得到成品。
据说,以这种方式制成的桂花香珠可以数年香气不灭。宋人会将十五颗桂花香珠串在一起,制成手串,像钏镯一样套在腕上,但也时兴以108颗桂花珠串成的长念珠,称为“木犀香数珠”。在我们今人看来,单纯以桂花做成的念珠颇有几分奇幻色彩,然而,在南宋时,它却不过是市井上司空见惯的寻常用物。《梦粱录》中就明确记载,每年夏秋,在临安的夜市上,“木犀香数珠”总是流动小贩随时提供的热卖品之一。
桂花制成的念珠长久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清代还见于词咏。在元代,随着玫瑰花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发展出了以玫瑰花制造香珠的方法,《墨娥小录》一书中即记录了其工艺:二十两鲜玫瑰花榨净花汁,捣烂成泥,兑入研成细粉的沉香一两二钱、金颜香半钱、龙脑半钱,每一两半湿花泥可以做二十颗香珠。
令人惊奇的是,《墨娥小录》中还有“合木犀香珠器物”一条,这就显示桂花的花泥不仅可以做念珠,还可以做其他物品。与宋代制法微有不同,该书所介绍的工艺是将桂花碾碎、晾干,依照给定的比例与大黄、黄檀香以及白土一起捣碾成细粉并拌匀,再以水调和成泥。所谓白土就是天然的细质白土,加入这种成分,大约是增强了花泥的可塑度以及晾干后的硬度,于是便能制出造型更为复杂的“器物”。可以推测,其中一些形态复杂的作品,会像做月饼那样,利用木模、陶模等模具来塑型,然后再凭手工雕刻进行精细加工。因此,桂花泥所做的“器物”在佩坠、扇坠一类小饰品之外,可能还包括小巧摆设品,甚至碗、碟、托盘、案头袖珍屏风之类。
清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一书也记载,康熙年间,用桂花与香料合在一起制成的扇坠非常流行,这种花扇坠的优点是价格便宜,轻巧好用。明人周嘉胄《香乘》一书里,记载了据说是从宫廷传出的“内府香衣香牌”的制法,正是利用桂花、玫瑰花制作纹饰巧丽的散香佩坠。由这个方子可以了解到,此类饰物中的高档精品竟是何等讲究:
桂花二两、玫瑰花四两、檀香八两、沉香四两、速香六两、排草一两、倭草二两、苓香三两、丁香二两、木香三两、官桂二两、麝香三钱、片脑五钱、苏合油四两、甘松六两以及榆末六两掺在一起,浇入滚沸的热水,拌匀之后,用石磨碾细,然后经过“窨”的程序变干。变干的香团还需经过“雕花”的处理,也就是修整外形,并在表面雕刻出纹饰,使之成为美观的佩饰品。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加入木炭末,让成品变为黑色,这样更适合男士配用。
显然,散发芳香、雕有精巧纹饰的“内府香衣香牌”是用于系挂在裙边或腰带之侧,或拴在内衣的襟带上,同时扮演“环佩”与“香水”的双重角色,既是饰品,也熏染着衣服,让人身上芬麝习习。
“内府香衣香牌”一方显示,制作花香珠、花香佩饰时,可以加入多款香料,让成品在花香中混合着多种香息,形成感受丰富的混合香型,由此形成上层社会所用的高档品。不过如顾瑶光《虎丘竹枝词》所咏的情况,每逢花季,民间的普通人家会以制作香花佩饰作为副业,这类生产活动当中肯定不会采用复杂且高成本的配方。不难推测,当时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花泥香珠、佩饰、小器物大多是采用类似《陈氏香谱》、《墨娥小录》所述的方法,以花瓣研成的香泥为主要材料,添加少许香料及其他成分,所以才能具有《在园杂志》称赞的优势,价格便宜,轻巧好用。
最有意思的是,清代著名食谱《调鼎集》中提到,玫瑰花和桂花“捣去汁而香乃不散,他花不能也”“野蔷薇及菊花叶亦可取汁”。制作香珠、香佩的过程中,桂花、玫瑰、野蔷薇恰恰都需经过榨净花汁的程序。显然,在勤劳节俭的中国古人那里,榨出来的花汁也不浪费,正好作为芳香调料,加入糕点、汤羹、饮料甚至菜肴当中。妙的是这几种香花即使榨干了汁液,香气却并不减弱,仍然是制作饰品的上佳材料。于是,自南宋以来的数百年中,桂花等芬芳的鲜花不仅可以化身为香珠,还能脱胎成小饰品甚至装饰性的器物,玲珑讨喜的,为日常生活奉上趣致。
不过,往昔岁月中,把芳香的鲜花加工成串珠、坠饰,全靠人手的灵巧劳作,费工费时,相当辛苦。如今,我们有理由想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将可以为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香料制品传统提供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