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作为“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发展为新思路,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心育为特色,不断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步伐,不断丰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做大做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促进师生在学校教育中共同成长。
一、加强领导,建立心育管理机制
⒈管理机制科学化
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由校长挂帅,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共同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心育课题研究组,由来自各年级组、教研组的十多名教师组成。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带头人,推动着我校心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⒉教师培训系统化
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有一支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掌握心育训练技能、具有强烈心育意识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我校先后选送了近十位教师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我们还选派学校心育课题研究组的六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成都市学校心理咨询员系统培训班”的学习,并通过了市学校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考试。这批骨干教师现已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二上午开设心育晨会课,双周周四下午的班会课为心育活动课。我校教师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了心育课程,并运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主要充当扶助者、引路人的角色,活动课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方式来进行。
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靠课外的单项活动来开展而脱离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收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渠道之中,才能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共同承担和配合起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我校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创设良好的心理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感悟,逐步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质。
三、走进孩子心灵的心育操——一剂健康情感的催化剂
音乐、舞蹈疗法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以此为原理编创了“心育操”。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心育操不同于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地方是:一般心理教育使用的是语言,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再影响人的观念和情绪;心育操则相反,它先改变人的情绪,在情绪好时再去潜移默化地改变认知,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它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人际适应障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尝试用不同的心育操,端正学生的社会认知,加深学生对社会情感的体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心育操《深呼吸》,学生们学会了情绪调节的方法;心育操《男儿当自强》使孩子们学会了用更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宣泄了郁闷的心情,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四、丰富多彩的“心育队会”——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平台
1. 互动式的“心育班级队会”,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我校还尝试开展了心育队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多种方法渗透其中,使少先队活动更人性化,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心育队会在活动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一,精心创设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在队会设计中,我们努力创设情景,用小品、心理剧等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发学生内心冲突。不但培养了学生洞察发生在身边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第二,在收集、整理、体验的过程中,找准学生问题的症结。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从而引发性格扭曲、精神压抑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寻求多种途径,找准学生问题的症结,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
第三,在交流体验的过程中, 分享社会经验。
我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展示,并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一起来分享和相互学习。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端正对自身体验的正确态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
第四,习得方法,再实践,形成社会技能。
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说:“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自己很烦躁,可以试着先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比如听音乐、画画什么的;或者去找好朋友聊天,不一定非要和大人发脾气。我照这样做了以后,发现确实烦躁的心情平息了很多。这样自己开心,爸爸妈妈也放心了。”
2. 模拟社会的“心育大队活动”,使学生体验社会角色
心育大队活动是少先队活动中参与面最广、最能全方位实施教育的形式。我们大胆地尝试在大队集会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将学校模拟为小社会——城市,引用社会的经营环节,为学生创设社会体验的氛围。我们还通过模拟城市的大型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真实体验社会生活,在自主营运中学习社会技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会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经营店铺,体验挫败感、成功感,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3. 走近社会的“心育实践”,使学生习得社会生活技能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学生创设走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常识、体验社会角色,培养其健康的社会情感。在活动中,我们辅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帮助学生习得真实的社会生活技能。
六(一)班的学生发现校门外76路车的安全隐患,开展了长达两个月的一系列体验活动。在市长“特事特办”的批示下,车站迁到了其他地点,解决了学校领导几年来都未解决的难题。
在对这件事的调查中,学生们走近了社会,走访了车站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和街道办事处,调查车站在此的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代表直接上访了成都市公交公司、成都市交管所等部门,利用网络给市长信箱写信。
在活动中,孩子们这样说:“在我们解决76路车站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平时学校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感受。我们第一次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居然引起了市长叔叔的关注,大家甭提多激动了!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学会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
我校的“心育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形式,以班队成员间的交互作用为教育载体,以角色扮演为技术特点,培养了学生们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了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大做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一、加强领导,建立心育管理机制
⒈管理机制科学化
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由校长挂帅,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共同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心育课题研究组,由来自各年级组、教研组的十多名教师组成。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带头人,推动着我校心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⒉教师培训系统化
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有一支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掌握心育训练技能、具有强烈心育意识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我校先后选送了近十位教师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我们还选派学校心育课题研究组的六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成都市学校心理咨询员系统培训班”的学习,并通过了市学校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考试。这批骨干教师现已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二上午开设心育晨会课,双周周四下午的班会课为心育活动课。我校教师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了心育课程,并运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主要充当扶助者、引路人的角色,活动课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方式来进行。
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靠课外的单项活动来开展而脱离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收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渠道之中,才能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共同承担和配合起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我校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创设良好的心理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感悟,逐步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质。
三、走进孩子心灵的心育操——一剂健康情感的催化剂
音乐、舞蹈疗法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以此为原理编创了“心育操”。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心育操不同于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地方是:一般心理教育使用的是语言,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再影响人的观念和情绪;心育操则相反,它先改变人的情绪,在情绪好时再去潜移默化地改变认知,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它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人际适应障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尝试用不同的心育操,端正学生的社会认知,加深学生对社会情感的体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心育操《深呼吸》,学生们学会了情绪调节的方法;心育操《男儿当自强》使孩子们学会了用更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宣泄了郁闷的心情,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四、丰富多彩的“心育队会”——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平台
1. 互动式的“心育班级队会”,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我校还尝试开展了心育队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多种方法渗透其中,使少先队活动更人性化,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心育队会在活动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一,精心创设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在队会设计中,我们努力创设情景,用小品、心理剧等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发学生内心冲突。不但培养了学生洞察发生在身边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第二,在收集、整理、体验的过程中,找准学生问题的症结。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从而引发性格扭曲、精神压抑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寻求多种途径,找准学生问题的症结,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
第三,在交流体验的过程中, 分享社会经验。
我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展示,并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一起来分享和相互学习。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端正对自身体验的正确态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
第四,习得方法,再实践,形成社会技能。
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说:“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自己很烦躁,可以试着先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比如听音乐、画画什么的;或者去找好朋友聊天,不一定非要和大人发脾气。我照这样做了以后,发现确实烦躁的心情平息了很多。这样自己开心,爸爸妈妈也放心了。”
2. 模拟社会的“心育大队活动”,使学生体验社会角色
心育大队活动是少先队活动中参与面最广、最能全方位实施教育的形式。我们大胆地尝试在大队集会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将学校模拟为小社会——城市,引用社会的经营环节,为学生创设社会体验的氛围。我们还通过模拟城市的大型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真实体验社会生活,在自主营运中学习社会技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会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经营店铺,体验挫败感、成功感,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3. 走近社会的“心育实践”,使学生习得社会生活技能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学生创设走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常识、体验社会角色,培养其健康的社会情感。在活动中,我们辅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帮助学生习得真实的社会生活技能。
六(一)班的学生发现校门外76路车的安全隐患,开展了长达两个月的一系列体验活动。在市长“特事特办”的批示下,车站迁到了其他地点,解决了学校领导几年来都未解决的难题。
在对这件事的调查中,学生们走近了社会,走访了车站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和街道办事处,调查车站在此的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代表直接上访了成都市公交公司、成都市交管所等部门,利用网络给市长信箱写信。
在活动中,孩子们这样说:“在我们解决76路车站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平时学校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感受。我们第一次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居然引起了市长叔叔的关注,大家甭提多激动了!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学会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
我校的“心育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形式,以班队成员间的交互作用为教育载体,以角色扮演为技术特点,培养了学生们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了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大做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