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严歌苓,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等,本文节选自严歌苓2014年7月22日在“一席”的演讲稿《严歌苓:职业写作》,在此次演讲中她讲述了在美国接受职业写作训练时领悟到的动词的重要性。
我记得我跟王安忆有过这么一次讨论。她说,作家百分之三十靠天赋,百分之七十要靠后天的努力,我说我认为正好相反,我说作家要靠百分之七十的天赋,百分之三十的努力。但是现在我觉得我的想法有改变,我现在认为作家百分之五十靠天赋,然后我还要加入百分之二十的职业训练。
1988年,我被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的机构发现了。他们看到我这个作家势头还不错,于是请我到美国去访问,我在美国看到了他们怎么样训练职业作家。美国有一些写作中心,会邀请很年轻的作家在一起探讨,一起批评,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是写作家、小说家,也个个都是文学批评家。我非常羡慕,因为当时虽然中国有一些作家班,但是他们没有给过一个作家职业上的训练和规范式的教育。
后来我回到中国以后,我就下决心争取去美国留学。我非常努力,成为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学生。开始学习以后,我就感觉到他们的训练方式是非常科学的。上课时,我们的同学都是坐成一个圈,十二个同学,老师坐在中间,然后他就说,某某某,你出一个词儿。被点名的同学先出一个名词,然后老师叫第二个人说你接一个动词,接了一个动词以后他就说,用任何一个你想到的最最独特的一个动词来让这个名词动起来。这样一种训练就是首先他告诉你什么能使文章变得非常有活力的、非常有动作的、非常往前走的,走得比较快的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
比如,老师跟你说这里有个烟灰缸,我告诉你一个物体,然后让所有同学就用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一个东西,当场构思出一个故事来。轮到你来构思的时候,如果你想不出来,老师会让你用你脑子里的那双眼睛来看着这个东西。
如果想不出来,老师就让你脑子里的那个画面再往前走。所以这种训练也形成了我写作会有一种画面的感觉,如果我写不下去,我就对自己说:再看看会发生什么。老师老是教我们看着它,直到看见它,看见它的形状,你闻到了吗?你嗅到了吗?调动的是你所有的感官,来把这个故事往下进行。
我觉得这种写小说的训練在美国是独一家的。为什么我现在写小说的画面感很强,我觉得这跟我们学校的训练是很有很有关系的。写一个东西要有质感。这段文字你写出的一个场景,要有质感,最好还有触感,就是说六种感觉都有,六种感官都有。这种职业训练对我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因为它还有第一人称写作、第二人称写作、书信式写作、嘲讽小说等各种各样的小说的体裁的训练。
老师说,我不能给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话,我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的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我在这个学校读了三年得到艺术硕士及写作学位(MFA)出来以后,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如果你想转换一个视角,应该用什么转换,比如说用对话转换是最容易的,从一个女主人公转变到男主人公,或者从她的心理世界转换到他的心理世界,其实是非常有技巧在里面的,这个技巧学会了并不影响你的天才的发挥,那么你有天才也有技巧,所以写起来就省力一些。所以我从这个学校出来以后,就大量将这种技能运用在后来的写作里,写出了很多作品。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我记得我跟王安忆有过这么一次讨论。她说,作家百分之三十靠天赋,百分之七十要靠后天的努力,我说我认为正好相反,我说作家要靠百分之七十的天赋,百分之三十的努力。但是现在我觉得我的想法有改变,我现在认为作家百分之五十靠天赋,然后我还要加入百分之二十的职业训练。
1988年,我被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的机构发现了。他们看到我这个作家势头还不错,于是请我到美国去访问,我在美国看到了他们怎么样训练职业作家。美国有一些写作中心,会邀请很年轻的作家在一起探讨,一起批评,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是写作家、小说家,也个个都是文学批评家。我非常羡慕,因为当时虽然中国有一些作家班,但是他们没有给过一个作家职业上的训练和规范式的教育。
后来我回到中国以后,我就下决心争取去美国留学。我非常努力,成为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学生。开始学习以后,我就感觉到他们的训练方式是非常科学的。上课时,我们的同学都是坐成一个圈,十二个同学,老师坐在中间,然后他就说,某某某,你出一个词儿。被点名的同学先出一个名词,然后老师叫第二个人说你接一个动词,接了一个动词以后他就说,用任何一个你想到的最最独特的一个动词来让这个名词动起来。这样一种训练就是首先他告诉你什么能使文章变得非常有活力的、非常有动作的、非常往前走的,走得比较快的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
比如,老师跟你说这里有个烟灰缸,我告诉你一个物体,然后让所有同学就用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一个东西,当场构思出一个故事来。轮到你来构思的时候,如果你想不出来,老师会让你用你脑子里的那双眼睛来看着这个东西。
如果想不出来,老师就让你脑子里的那个画面再往前走。所以这种训练也形成了我写作会有一种画面的感觉,如果我写不下去,我就对自己说:再看看会发生什么。老师老是教我们看着它,直到看见它,看见它的形状,你闻到了吗?你嗅到了吗?调动的是你所有的感官,来把这个故事往下进行。
我觉得这种写小说的训練在美国是独一家的。为什么我现在写小说的画面感很强,我觉得这跟我们学校的训练是很有很有关系的。写一个东西要有质感。这段文字你写出的一个场景,要有质感,最好还有触感,就是说六种感觉都有,六种感官都有。这种职业训练对我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因为它还有第一人称写作、第二人称写作、书信式写作、嘲讽小说等各种各样的小说的体裁的训练。
老师说,我不能给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话,我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的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我在这个学校读了三年得到艺术硕士及写作学位(MFA)出来以后,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如果你想转换一个视角,应该用什么转换,比如说用对话转换是最容易的,从一个女主人公转变到男主人公,或者从她的心理世界转换到他的心理世界,其实是非常有技巧在里面的,这个技巧学会了并不影响你的天才的发挥,那么你有天才也有技巧,所以写起来就省力一些。所以我从这个学校出来以后,就大量将这种技能运用在后来的写作里,写出了很多作品。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