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田喜会已经是记者在卢氏县的第四天。在兴贤里社区采访间隙,社区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去快结婚的田喜会家看看。
  走进田喜会家,虽然装修简单、只有基本的家具,但整洁的家里充满生活气息。田喜会今年38岁,家中还有父亲和两个兄弟。前些年,父亲因为脑梗卧床,两兄弟则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田喜会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这个家。或许也正因如此,他迟迟未婚。38岁单身在城市里虽说并不少见,但在农村却是个大事。他曾经有过准备结婚的对象,却因为一次意外,准备好的新房被一把火烧掉,而女方家又打了退堂鼓。
  田喜会是一位就业联络员,主要为村民寻找就业机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宣传相关政策。近几年,在他的帮助下,很多人在大城市的企业找到工作。
  2018年10月,田喜会搬进了兴贤里社区。
  2019年3月,田喜会与比自己大8岁的“同行”郭留文相识。郭留文丈夫因车祸过世,她独自带大两个孩子。两人本就是老乡,朋友开始有意撮合二人。田父生病住院期间,郭留文作为田喜会的朋友经常去医院帮忙照看,为他分担压力,两人也越走越近。
  拍婚纱照、租婚车、布置婚房……春节前,田喜会与郭留文在新家举办了自己的婚礼。
  在兴贤里采访的一周时间里,记者认识了许多像田喜会这样踏实肯干的人。搬到县城,住上楼房,生活条件有了不小的改善。这让他们对更好的生活有了向往,很多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其实有了更多的选择。
  “挣钱了,我现在想买啥买啥。”在服装加工厂上班的冯润花透露出的一句看似很简单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对生活改善的最真实感受,而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搬出了深山。
  通过不同途径,人们寻找工作机会。有些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到外省,就选择在社区附近找一份时间相对灵活的工作,可以照看家里的同时贴补家用;有些则通过不同的招工渠道,在县城服装厂、菌菇厂等地务工,收入可观;还有一些则通过社区内劳动技能培训班的学习,考取相关“上岗证”,外出务工,无论男女都有可以养家的能力……
田喜会(左)与未婚妻郭留文前往婚庆用品店挑选婚礼需要的装饰品。田喜会居住在兴贤里易地搬迁社区,今年38岁的他因为家人身体状况不好,迟迟未婚。他与郭留文本就是老乡,此前二人都从事就业联络员的工作,为村民寻找就业机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宣传相关政策,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机会,二人在2019年3月相识,2020年春节前夕,两人在新社区举办了婚礼。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田喜會与郭留文前往婚纱店取此前拍摄的婚纱照。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因为二人要在过年前举办婚礼,郭留文认真挑选结婚时要穿的中式礼服。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田喜会与亲属一同布置新房。婚礼定在腊月二十五,他们在社区内布置了流水席。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田喜会与郭留文在家中查看婚礼用品的准备情况。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其他文献
“神农溪11号”,船龄27年,全长约27米,在20世纪90年代是当地不可多见的客运“庞然大物”。  在1月15日我们第一次登上“神农溪11号”之前,它已经在三峡神农溪上航行了17年。它帮助许许多多湖北巴东人完成了出行与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这个全部船体都透出金属材质的班轮,在乘客步伐的所到之处都发出与金属碰撞的“咚咚声”。船有两层,每层都有门,但常开,所以即使坐在船舱依然会有冷风阵阵。发动机舱
期刊
2020年2月14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向武汉市3所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紧急支援医疗设备,捐赠的医疗设备由学会会员单位西贝寰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  一直以来,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扎实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领全国学会党员科技工作者和学会党组织在国家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聚力凝心,激励全国学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忱。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各学会发挥专长,
期刊
女拖拉机手梁军(左)和她的助手 《人民画报》1950年8月刊封面  在《人民画报》近900期的封面中,女性形象封面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呈现不同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女性以“能顶半边天”的干劲儿活跃在各行各业中。1950年8月刊,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与助手登上了《人民画报》封面。自此到20世纪70年代,画报封面中的女性多以这类新时代劳动女性为主。如1960年第20期(半月刊)
期刊
南岗村 摄于2006年  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独具特色的瑶族聚居县,也是当地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和脱贫的重点难点地区之一。2004年,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梁厚祥到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参加扶贫工作,对瑶寨的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帮扶。  第一次来到连南瑶寨。当热爱摄影的他来看到连南瑶族独特的生活景象和人文传统后,产生了以“原生态”影像为这片土地留下 “可见”历史的想法。  从此,去连南,拍瑶寨,几
期刊
4000多个山头,2400多条河流涧溪,在卢氏县这个河南省深度贫困的山区县,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2016年初,卢氏县有贫困人口19645户6313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8.9%。吃水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成了很多贫困户致贫的根源。要想彻底拔穷根,搬出深山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今在距离县城4公里的兴贤里社区,可以看到一幢
期刊
东西狼社区位于中牟县狼城岗镇,是中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社区,2019年4月,从黄河滩区搬迁的东狼村和西狼村村民居住于此。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黄河发水人跑光,黄水退了再开荒。”狼城岗镇属于黄河淤积地质,土质松软,平坦肥沃,水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区。然而,由于地处黄河滩区,水患时刻威胁着滩区群众。2014年,河南省便決定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让黄河滩区的群众搬出迁到安全的区域,彻底解决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来,中国外文局充分发挥局属出版社特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战“疫”图书选题与活动,策划了18个战“疫”选题并陆续出版,对外讲好抗击疫情故事,对内提供多种形式文化产品和服务。  2月14日,新星出版社出版了国内首部以融合联动方式呈现的多语种抗疫主题图书《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2月15日,海豚出版社的《直面“黑天鹅”—危机时刻的青少年心理疏导》出版,作为疫情发生后
期刊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应花大力气学习研究我国民族的戏曲艺术传统。对从事话剧艺术的人来讲,更有一个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有中国的导演学派、表演学派,使得话剧更加完美地表现我们民族的感情,民族的气派。”  —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始人之一1979年版《茶馆》剧照。《茶馆》第一幕茶客众多,聚集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为了强调艺术的真实,焦菊隐和导演夏淳、设计王文冲反复琢磨茶桌的摆放,使之与剧情呼应,达
期刊
漆画作品《共处和平》 126cmX129cm 1999年  时隔五十余载,扬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刘南平仍然好奇,当年读小学的自己是如何看画看得“出了神”。  那天放学后,他看见文化馆的老师在作油画,画面上56个民族的人物面孔鲜活,簇拥着毛主席。刘南平背着书包呆呆看着,竟忘了回家吃饭。“当时看到这幅《各族人民大团结》,觉得这位老师太了不起了,太神奇了,我要是也能画都好!”自那天起,刘南平总随身带着一个
期刊
湖北恩施巴东县种植柑橘、茶叶的历史悠久,却曾一度因无交通、无渠道而无法推入市场。  长江和清江自西向东将巴东县截为3段,其北面有大巴山余脉和“华中屋脊”小神农,中部是巫山山脉的高寒山区,南有武陵山余脉。境内崇山峻岭、峡谷深沟。2013年以来,沪(上海)蓉(成都)G42高速公路巴东段、巴(巴东)野(巴东野三关)等公路相继建设,巴东得以在此基础上推进物流、发展电商,并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以规模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