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内部控制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事业单位取得更高效的工作质量。然而,多数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故基层事业单位需充分结合国家政策与本单位的发展现状,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建设,为单位的发展规避风险与漏洞。基于此,文章先分析了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解决策略,最后详细给出了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一、引言
内部控制在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基层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充分结合单位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特征,形成有效的内控措施,提高内控管理效果,保障单位的稳定发展。
二、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基层事业单位发挥着科学管理和应用国有资源的职责,内部控制的建设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资金的配置效率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需要做好内部控制,才能进一步削减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强化内控管理,从而提高单位管理实力和风险抵抗能力,维护单位资金与国有资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遇到的困难
(一)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
调查发现,当前国内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缺乏的问题,影响着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自身并没有树立准确的内部控制观念,觉得内部控制只是对上级指令的响应,走个过场就行了,无需过多关注。其次,事业单位的大多数普通职员觉得内部控制建设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并不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当然也有些非财务部门职员感觉实施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太过繁杂,参与的积极性较差。最后,单位内的财务工作者表示自己在财务监管方面做得挺全面的,根本没有必要展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总的来说,基层事业单位是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的。
(二)内控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
调查还发现,基层事业单位的内控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比如,单位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与能力缺乏,展开内部控制工作时,思想懒惰,无进取精神,而且,碰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故障,不懂得进行深度探索,处理问题的角度比较片面等。此外,单位有些财务工作者在社会工作经验与专业管理方面是欠缺的,他们往往难以准确地识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对基层事业单位有效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都是不利的。
(三)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有效的内控监督制度是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建设的关键保障。然而,当前的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着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的缺陷,阻碍了内控体系的顺利实施。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能够有效监督单位的工作开展。但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不独立,机构职员多由单位领导直接任命,其经济利益与附属关系并没有完全独立,造成了部门功能的弱化。而且,也有的事业单位未对审计人员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制度,不利于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四、改进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事业单位所有成员的内控意识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单位成员具备内控意识,故增强单位所有成员的内控意识很有必要。首先,基层事业单位领导自身一定要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不将其当成可做可不做的形式主义,而后通过大力宣传与相关培训,使单位成员对内部控制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此外,事业单位相关主管部门应针对内控建设实施状况,定期与各个科室职员展开探讨,认真听取他们的看法与建议,对一些对内控建设有帮助的建议给予支持与采纳,从各个方面来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氛围与环境,有助于推动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努力提升内控人员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
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有效建设还需努力提升内控人员的管理技能与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内控建设团队。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首先,可定期为单位财务部门员工安排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便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其次,可选聘一些较为年轻又优秀的人士来担任财务部门相关职务,组建年轻的财务工作队伍,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活力,进而逐步增强工作能力。最后,可通过构建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和工作内容关联在一起,激发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进而增强他们的管理技能。此外,对于单位内控人员而言,也应强化自身对业务知識的学习,多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培训或讲座,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技能。
(三)强化对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强化对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首先,应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比如,内部审计部门等,增强其部门职责,以便更好地监督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开展。其次,不断改进与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机制,使每位员工均可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将职员的工作业绩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状况连接在一起,以此提升单位内控建设的执行力度。最后,单位领导应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状况与有关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察,随时监督单位的内控建设,并给出宝贵意见,大力推动单位内控建设的有效进展。
五、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预算管理
基层单位需要结合三权分立基础原则,形成完善的管理框架,涵盖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决策以及考核等,预算决策机构主要是由单位中领导和各个科室以及部门负责人组成,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为了保障预算的全面真实性,引导各个部门参与,在党政办的引导下,相关财务人员指导、协调和督促各个科室、部门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并联系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相关财务数据合理进行财务预算,结合相应的财务需求,合理编制预算,促进预算编制的全面细化,将资金的具体用途和单位需求全面反应出来。 预算执行主要可以分为预算外、超预算和预算内三种状况,如果支出现金在预算内,相关部门可以在权限内进行合理审批,针对超出预算额度的需要按照额外审批流程执行,根据相关权限实施分级审批。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在审核中需对票据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合理检查,特别是各种特殊性质和大金额的费用支出。通过度各种费用细则进行详细制定,进一步明确相关支出标准和支出内容,确保审批工作有所参考。资金支付和费用支出,基层单位可以结合国库集中支出以及公务卡具体要求,通过银行进行转账支付,预防出现舞弊问题。
(二)收支管理
在收支业务方面的内控管理中,为了帮助基层单位有效应对资产收入方面的各种风险问题,需要准确分析描述预算管理相关业务风向,并科学设计应对措施,促进相关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明确各个主要风险点,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全面优化各种业务流程。针对收入挪用、截留、隐瞒等风险,可以针对单位收入形成定期审查制度,促进收缴责任的有效落实,对具体责任进行严格追究。形成收入征管系统,系统分析收入条件,党政办还需要和相关收入执行部门进行及时核对。加强票据管理,促进收款和开票分离,定期核对票据和收入。支出业务方面,主要涵盖支付、报销、审批等内容,相关申请人或部门联系现实需求上交用款申请,提供报销凭证,保证项目支出的合规性与合理性。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负责审核各种用款申请,结束审核后,联系金额大小,由单位领导或按照三重一大制度进行审批。在结束后妥善保管具体的单据凭证。党政办这一归口管理机构,需做好票据审核。
(三)采购管理
采购預算方面,需要创建预算编制,政府相关资产管理和采购部门之间形成协调沟通机制,协同编制单位采购预算。各个科室设计采购计划中,需要考虑到采购规模效益,在同一季度内,针对同一采购产品不能出现超出两次采购计划。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看是否需要把采购计划加入预算当中,和相关工作业务以及资产储备是否适应。
采购实施中,业务科室需要按照批复的采购计划提出申请,采购部门准确审核相关业务科室的采购申请,看其有没有超出预算范围,以及采购组织方式合格与否。针对政府采购变更和进口产品采购强化审批工作。按照相关要求选择资质优良的代理采购机构,交给领导小组审核。
采购验收入库管理中,应该按照具体的验收要求严格实施,创建质量检验小组,进行具体签字确认和验收,按照岗位分离基础原则实施,不能单纯通过一个人承担。验收货物后,办公室负责进行登记入库,如果是服务类的货物,可以由相关业务部门科学履行登记存档职责。
(四)资产管理
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以及处理等工作全面实施动态化管理,促进单位实现信息化建设,引导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进行全面管理,让各个部门能够互相传递信息。把固定资产相关管理责任合理分配到个人以及各个科室当中,保证责任清晰,明确分工。如果资产责任人发生改变,则需要立刻上报党政办,核对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记录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内容。资产应用人需要做好资产的维护工作,如果因为应用人自身原因,导致固定资产损失,则需要对相关责任进行严格追究。做好资产盘点工作,从而充分掌握财产应用状况,预防财产出现账实不符、损坏和丢失等问题出现,在政府的牵头下,联合资产应用部门共同形成资产盘点小组,形成相应的盘点方案,从而针对各种固定资产实施彻底盘点,最终结果由相关部门小组进行签字确认。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追查原因,实施账务处理,形成清查盘点总结报告。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促进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条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优化单位治理水平。为此基层事业单位需要联系自实际发展状况,形成适合的内控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改正。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和劳动社保局)
一、引言
内部控制在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基层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充分结合单位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特征,形成有效的内控措施,提高内控管理效果,保障单位的稳定发展。
二、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基层事业单位发挥着科学管理和应用国有资源的职责,内部控制的建设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资金的配置效率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需要做好内部控制,才能进一步削减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强化内控管理,从而提高单位管理实力和风险抵抗能力,维护单位资金与国有资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遇到的困难
(一)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
调查发现,当前国内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缺乏的问题,影响着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自身并没有树立准确的内部控制观念,觉得内部控制只是对上级指令的响应,走个过场就行了,无需过多关注。其次,事业单位的大多数普通职员觉得内部控制建设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并不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当然也有些非财务部门职员感觉实施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太过繁杂,参与的积极性较差。最后,单位内的财务工作者表示自己在财务监管方面做得挺全面的,根本没有必要展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总的来说,基层事业单位是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的。
(二)内控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
调查还发现,基层事业单位的内控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比如,单位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与能力缺乏,展开内部控制工作时,思想懒惰,无进取精神,而且,碰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故障,不懂得进行深度探索,处理问题的角度比较片面等。此外,单位有些财务工作者在社会工作经验与专业管理方面是欠缺的,他们往往难以准确地识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对基层事业单位有效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都是不利的。
(三)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有效的内控监督制度是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建设的关键保障。然而,当前的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着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的缺陷,阻碍了内控体系的顺利实施。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能够有效监督单位的工作开展。但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不独立,机构职员多由单位领导直接任命,其经济利益与附属关系并没有完全独立,造成了部门功能的弱化。而且,也有的事业单位未对审计人员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制度,不利于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四、改进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事业单位所有成员的内控意识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单位成员具备内控意识,故增强单位所有成员的内控意识很有必要。首先,基层事业单位领导自身一定要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不将其当成可做可不做的形式主义,而后通过大力宣传与相关培训,使单位成员对内部控制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此外,事业单位相关主管部门应针对内控建设实施状况,定期与各个科室职员展开探讨,认真听取他们的看法与建议,对一些对内控建设有帮助的建议给予支持与采纳,从各个方面来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氛围与环境,有助于推动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努力提升内控人员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素质
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有效建设还需努力提升内控人员的管理技能与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内控建设团队。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首先,可定期为单位财务部门员工安排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便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其次,可选聘一些较为年轻又优秀的人士来担任财务部门相关职务,组建年轻的财务工作队伍,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活力,进而逐步增强工作能力。最后,可通过构建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和工作内容关联在一起,激发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进而增强他们的管理技能。此外,对于单位内控人员而言,也应强化自身对业务知識的学习,多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培训或讲座,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技能。
(三)强化对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强化对基层单位的内部监督。首先,应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比如,内部审计部门等,增强其部门职责,以便更好地监督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开展。其次,不断改进与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机制,使每位员工均可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将职员的工作业绩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状况连接在一起,以此提升单位内控建设的执行力度。最后,单位领导应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状况与有关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察,随时监督单位的内控建设,并给出宝贵意见,大力推动单位内控建设的有效进展。
五、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预算管理
基层单位需要结合三权分立基础原则,形成完善的管理框架,涵盖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决策以及考核等,预算决策机构主要是由单位中领导和各个科室以及部门负责人组成,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为了保障预算的全面真实性,引导各个部门参与,在党政办的引导下,相关财务人员指导、协调和督促各个科室、部门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并联系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相关财务数据合理进行财务预算,结合相应的财务需求,合理编制预算,促进预算编制的全面细化,将资金的具体用途和单位需求全面反应出来。 预算执行主要可以分为预算外、超预算和预算内三种状况,如果支出现金在预算内,相关部门可以在权限内进行合理审批,针对超出预算额度的需要按照额外审批流程执行,根据相关权限实施分级审批。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在审核中需对票据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合理检查,特别是各种特殊性质和大金额的费用支出。通过度各种费用细则进行详细制定,进一步明确相关支出标准和支出内容,确保审批工作有所参考。资金支付和费用支出,基层单位可以结合国库集中支出以及公务卡具体要求,通过银行进行转账支付,预防出现舞弊问题。
(二)收支管理
在收支业务方面的内控管理中,为了帮助基层单位有效应对资产收入方面的各种风险问题,需要准确分析描述预算管理相关业务风向,并科学设计应对措施,促进相关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明确各个主要风险点,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全面优化各种业务流程。针对收入挪用、截留、隐瞒等风险,可以针对单位收入形成定期审查制度,促进收缴责任的有效落实,对具体责任进行严格追究。形成收入征管系统,系统分析收入条件,党政办还需要和相关收入执行部门进行及时核对。加强票据管理,促进收款和开票分离,定期核对票据和收入。支出业务方面,主要涵盖支付、报销、审批等内容,相关申请人或部门联系现实需求上交用款申请,提供报销凭证,保证项目支出的合规性与合理性。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负责审核各种用款申请,结束审核后,联系金额大小,由单位领导或按照三重一大制度进行审批。在结束后妥善保管具体的单据凭证。党政办这一归口管理机构,需做好票据审核。
(三)采购管理
采购預算方面,需要创建预算编制,政府相关资产管理和采购部门之间形成协调沟通机制,协同编制单位采购预算。各个科室设计采购计划中,需要考虑到采购规模效益,在同一季度内,针对同一采购产品不能出现超出两次采购计划。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看是否需要把采购计划加入预算当中,和相关工作业务以及资产储备是否适应。
采购实施中,业务科室需要按照批复的采购计划提出申请,采购部门准确审核相关业务科室的采购申请,看其有没有超出预算范围,以及采购组织方式合格与否。针对政府采购变更和进口产品采购强化审批工作。按照相关要求选择资质优良的代理采购机构,交给领导小组审核。
采购验收入库管理中,应该按照具体的验收要求严格实施,创建质量检验小组,进行具体签字确认和验收,按照岗位分离基础原则实施,不能单纯通过一个人承担。验收货物后,办公室负责进行登记入库,如果是服务类的货物,可以由相关业务部门科学履行登记存档职责。
(四)资产管理
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以及处理等工作全面实施动态化管理,促进单位实现信息化建设,引导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进行全面管理,让各个部门能够互相传递信息。把固定资产相关管理责任合理分配到个人以及各个科室当中,保证责任清晰,明确分工。如果资产责任人发生改变,则需要立刻上报党政办,核对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记录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内容。资产应用人需要做好资产的维护工作,如果因为应用人自身原因,导致固定资产损失,则需要对相关责任进行严格追究。做好资产盘点工作,从而充分掌握财产应用状况,预防财产出现账实不符、损坏和丢失等问题出现,在政府的牵头下,联合资产应用部门共同形成资产盘点小组,形成相应的盘点方案,从而针对各种固定资产实施彻底盘点,最终结果由相关部门小组进行签字确认。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追查原因,实施账务处理,形成清查盘点总结报告。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促进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条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优化单位治理水平。为此基层事业单位需要联系自实际发展状况,形成适合的内控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改正。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和劳动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