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教育”为指导,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生活化的思考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生活化作了认真的思考,对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内容的选定、组织策略等方面结合幼儿生活来开展作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角色游戏 生活化 农村资源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他的一生,始终坚持着不懈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仍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从一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有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游戏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幼儿生活的环境利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呢?于是我们在幼儿园角色游戏生活化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角色游戏环境生活化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玩得最多的一种游戏。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游戏环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非常重视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从而有利于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充分发展,同时,我们还重视游戏环境生活化,在开展游戏之前,我们会和孩子们商量游戏的内容,如这一游戏角放在哪个位置,需要什么材料布置,布置成什么样,为什么这样布置,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在老师的带动下设计这一游戏角的标记,讨论这一游戏的规则,并达成共识,操作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摆放,方便幼儿使用。我们的游戏环境已经不局限于在一个活动室内,如果孩子有需要,隔壁班的游戏角也会成为我们临时的活动场地。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是主人,创设游戏的环境后,孩子们玩的时候就更主动了,从中也能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氛围。
  我们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与环境、情境、问题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
  二、角色游戏材料生活化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现在的游戏材料很多都是现成的、塑料的,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其实这些现成的材料并不能适应孩子们活跃的思维发展,并且很浪费金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材料。
  在农村到处可以得到的自然物中,可以选择卫生、安全、适宜、低成本、无污染的材料来使用,如石头、小草、树枝、树叶等等,孩子们把石头当鸡蛋、小草当成海带,小树枝当成竹笋、小树叶当成小鱼……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菜场游戏啊!如果你需要的这里没有,孩子们也会从一些废旧材料中选择来取代,进行“以物代物”,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还主张孩子们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入游戏中,在我们曾经开设的“玩具店”游戏中,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利用纸盒、易拉罐等材料制成了小飞机、汽车、花篮等玩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很珍惜这些自制的玩具,改掉了那些乱丢乱放的坏习惯。同时,孩子们在亲子活动中同父母增进了感情。
  开发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游戏材料,需要教师和幼儿,包括家长以新的教育观点去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孩子们游戏的材料。
  三、角色游戏内容生活化
  要贯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使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经验,并由此产生自发的游戏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使生活和游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那么相应的游戏内容、形式都应该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
  游戏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幼儿发展和生活经验。幼儿的发展特点、需求与日常生活经验应成为孩子们游戏的首要资料。有的教师花大量时间开设新游戏,有的教师习惯运用于学习观摩到的新颖的游戏,而忽视了这些游戏是否适合于本班幼儿的需要,从而妨碍了孩子们游戏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我们地区孩子们乘车,接触地最多的是方便车,我们摒弃了“出租车”等游戏,开设通往市区的方便车游戏,让孩子们体验“方便车”真方便这一特点。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注重请幼儿来参与设计,当我们本地新开一个超市后,孩子们觉得我们玩游戏时也可以加入这样一个大型超市,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讨论得出的内容开设这一游戏,还模仿超市门口放上木马,因为这一游戏是孩子们日常经验接触的,所以玩的时候规则意识很强,不再需要教师经常嘱咐游戏规则。
  同时,我们还将游戏整合到一日生活中,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四、组织策略生活化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孩子在游戏中能获得经验知识,促进认识、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游戏更是幼儿创造思维的源泉。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在幼儿园中,幼儿不想、不能,甚至不敢主动和与教师自由、愉快地交往,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注重与幼儿进行生活化的交流,实现自由、平等,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一次“菜场”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地面上有许多游戏时掉下的材料,为此,我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发现平时街上有许多城管队员负责监督马路上的卫生工作,他们将这一角色引入到游戏中,解决在游戏中发生的许多问题。我们总是引导孩子们多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运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也反映出幼儿的游戏水平与生活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取必定会提高他们的角色游戏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社会中去实践、去发现、去归纳总结人们的生活活动,有效地帮助幼儿丰富社会生活经验。让我们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让角色游戏成为孩子们发展智力、锻炼能力的平台,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剪纸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正是由于人们对创造力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才能越发清楚地发现,创造力同样也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幼儿期也正是幼儿极富创造的时代。为此,我们进行一系列剪纸活动的实践,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够运用已有的
期刊
摘 要  在幼儿园游戏中引入,突出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尝试着把一些地方资源运用于游戏当中,并通过游戏这个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地方文化的辐射和熏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促进幼儿整体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本土资源 游戏 策略 特色产业    《纲要》提出: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盘活地方各种资源,让幼儿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他们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幼儿园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了》,组织大班孩子参观附近的小学,使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学习活动有大致的了解。本节课通过出示课表,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安排,从而自然过渡到课与课之间的10分钟休息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图片,进行讨论10分钟能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幼儿对10分钟做出科学的分配。活动的最后,我让孩子自己设计“课间十分钟
期刊
一、设计意图  在本班小农庄课程项目“亲近农具”的探究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对大型收割机、抽水机、拖拉机等现代化的农具产生兴趣,而且对这些现代化的机器生病后的修理工作也很好奇。孩子们在走进修理厂与农民修理师近距离的交流中,发现那么庞大的机器,原来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螺丝组合起来的,拆卸这些螺丝的工具竟是一把把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螺丝刀。看见孩子们围着修理师问这问那的热情劲,时不时地还想去试一试螺丝刀的用
期刊
设计意图:  莲湘来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亲和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通俗易懂,男女老少皆宜,表演时,那精彩的莲湘舞蹈,漂亮的服饰和节奏轻快的乐曲,加上莲湘两端的红绸条,击打时像盛开的红梅在青竹中飞舞,姿态优美,情调和谐,煞是好看,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莲湘的教学融入到课程中,因此,本节音乐课《快乐莲湘》便产生了。  活动目标:  1. 学习新的敲打莲湘的动作,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的确,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语言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用到,对于我们孩子来说也是如此,那怎样从小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我们通过实践,个人有以下几方面心得。  一、创设良好环境,引发积极讲述  我们都知道孩子并不需要“教”才会说话,因为孩子从“听”的过程中,就已学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即将毕业进入小学,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保护幼儿视力,养成幼儿用眼的卫生习惯,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操作,亲自体会眼睛的重要性,使幼儿自觉地爱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目标:  1. 认识眼睛的主要外部构成,知道眼睛对人的重要作用。  2. 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自我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镜子每人一面,小布条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猜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要引导幼儿学习时间概念,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作用。时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幼儿理解时间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借助了《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个别具匠心、内涵丰富的绘本故事。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故事中出现的糟糕的情况,来帮助幼儿体验时间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借助“国王的时间表”来引导幼儿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并学会记录时间。最后,让幼儿在自己制定时间表
期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与幸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的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的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特长班学习,心理负担较重,加上父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导致患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下3亿
期刊
摘 要  教师捕捉和倾听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的话语,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能够从中觉察出幼儿游戏时的语言不单纯是模仿别人的语言、假装成角色,还反映出幼儿游戏时的心理和真实状况,帮助我们从不经意的话语间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从而对角色游戏主题的确立、玩具材料的更替、游戏的水平与现状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如何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何评价幼儿提供依据。  关键词  角色语言 幼儿 游戏心理 秩序感 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