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视域下的学校德育变革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价值观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与道德生活的重要社会因素,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社会变量。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不断彰显,而功利主义、相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价值观,亦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世界与学校德育变革的成效。学校德育必须深化自我革新的机制、路径与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并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分析与批判不良社会价值观,用教育的力量抵制、防范不良價值观对学生的侵害,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理解、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学校德育变革;社会价值观;社会基础
  学校德育受制于社会道德风气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优良的社会道德风气和社会价值观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营养液”,而不良的社会道德风气和社会价值观则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污染源”,是其不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社会道德风气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由此,社会的价值观图景及其取向,就成为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背景与社会基础。若不充分考虑社会价值观对学生道德世界的影响,那么,学校德育变革只能是劳而无功,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均无裨益。
  一、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层次社会因素
  新时代,学校德育变革的任务日趋繁重。无论是德育目标、课程、过程,还是德育活动与评价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不管学校德育如何变革,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观都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任务。道德观涉及儿童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未来公民生活所需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些道德的生成都不是在学校生活中单纯通过课堂教学或校内模拟就能完成的,其深受社会风气特别是社会价值观的浸染。社会价值观的优良与否,成为制约学校德育变革是否有效的重要社会变量。
  1.社会价值观是人的道德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
  道德,作为生活世界中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历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循的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深刻地制约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道德是一种价值性存在。道德价值是判断事物以及人的行为之好坏、可欲与不可欲的标准,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抽象且概化的原则,并提供了判断行为和目标的标准”。1 道德价值观是制约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为其言行提供正当理由的观念,是社会共同体普遍公允并遵守的社会观念,而这种社会观念又反过来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与社会的道德风气产生持久的熏染与教化作用。“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来说,道德价值体系往往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表达着某一个文化中的所有人对诸如自由、幸福、善恶这些重大价值的信念;它支撑着人们的自尊、自信和对未来的预期。”2
  社会价值观是影响社会道德风气与民众道德生活的、带有社会背景意蕴的重要社会变量,也是制约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价值观反映社会的价值风向,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表现。置身于社会变革进程中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躲避社会价值观的浸染;生活于其中的青少年学生,其道德观念、道德追求与道德行为亦无时不受客观存在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
  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及市场逻辑的普遍展开,人们的道德生活处于“两不着边”的困境——适用于市场经济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而传统的道德规则与德性伦理则逐渐式微。这导致“当代中国人在道德的精神生活中,承受着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分裂的、两极世界的拉扯和煎熬的痛苦,左脚站在现代世界,右脚却在传统社会中徘徊”。3 社会的不良价值观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定向、道德选择。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力量,直面社会的道德风尚与价值变化,沉着冷静地予以应对,使社会价值观成为学校德育变革善加利用的资源与背景。
  2.社会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社会基础
  特定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不仅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也影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置身于社会变革境遇中的学校德育变革,其价值取向、课程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式等都深受社会价值观的浸润。正如杜威所言:“学校体制的道德规则和价值从总体上要根据其社会价值加以衡量,这一观点无疑是人所共知的见解。”4 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勇于正视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变化与矛盾,使优良社会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价值指示,使不良社会价值观成为其道德批判与价值反思的反面案例与道德警示。
  客观而言,当下学校德育的困境之一恰恰来自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教育问题、道德难题等,几乎都与不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有关。“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强大的抵牾力——教学内容与教师言行、学校与社会、书本与现实矛盾太多,可以说是处处矛盾。这种内外环境中的教育的效果就不能不是微弱甚至是负效果的。”5 青少年学生身上存在的道德问题,无一不是不良社会价值观长期影响的结果。因此,必须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整体视域中分析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中解决德育问题,建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与对策。
  对以塑造青少年道德人格为使命的学校德育而言,社会的力量往往大于学校的力量,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往往大于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因为,德育问题、道德发展的问题首先是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不良道德风气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不良影响尤为显著。学校教育要有所作为,学校德育要发挥其引领学生道德成长、人格成长、精神成长的正向作用,就必须充分考虑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社会不良风气、不良价值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学校德育的复杂性与艰难性,用教育的力量来消解、抵制不良社会的风气。唯此,教育之“立德树人”的使命方能得以彰显。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迁,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进程。“价值观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学校德育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价值观念的变迁,必然要求学校德育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1 价值观念的变迁是社会转型的深层次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的信念、信仰、精神追求、行为方式乃至民族心理都有重要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而且,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也是学校德育自身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德育变革必须重视价值观念的变迁对学生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观中寻找学校德育变革的契机与突破。   二、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速,各种社会价值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及行为方式产生了激烈冲击与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成为学校德育变革无法规避的社会背景与社会变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体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不断增强,民主平等、公平正义、国家观念、共同体意识等也在不断普及。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态势正在形成。“多元价值取向在给社会带来观念更新、思想活跃、主体作用增强的同时,也导致人们思想混乱、是非模糊,价值判断失去参照标准。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转型带来的精神冲击,人们常常难以用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协处理。”2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的繁荣、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催生了转型期的不良社会价值观。这些不良社会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冲击,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1.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肆虐
  对青少年学生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不良社会价值观,当推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一些领域、人群和时段,利益诉求、功利诉求成为一些人优先考量的选择,谋取功利的最大化成为一些人的生活目标,精神世界、道德需求、生活境界遭到严重挤压。功利化诉求其实也是一种实利化、物欲化诉求,是一种与道德教化相对立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它使人沉湎于功利谋算,而失去了自我批判、自我控制的意识。“现代人缺乏自律的这种致命性缺陷,正是我国面临道德危机和其他种种悲剧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3
  功利至上的价值观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而其一旦成为社会风气,则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价值定向与道德成长。“日益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情景也日益功利化,从整体上失去其精神陶冶的意义。其结果是,现代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要求,但是却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和德性上却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非道德人’。”4 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诉求,使得教育世界与教育生活沉迷于利益的考量,遮蔽了生活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功利主义价值观也严重危及教育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教育不仅日益变成人们用来追逐名利、升官发财、满足贪欲等外在人格的途径,而且由于教育使受教育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变成一架考试機器、一部活的教科书,使得今天的教育不是培养、塑造和增加自我,而是损害、破坏和剥夺自我。它不仅熄灭了人性中最真实的品质、最活力四射的意志、本能和无尽的潜质,也使教育的目标、手段和措施日益脱离人们扎根于其中的日常生活和赋予人类全部营养的大地。”5
  2.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相对主义价值观,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与精神取向,给民众的价值选择和学校的德育变革带来了困惑。这种困惑,最明显地体现在人们价值选择的无所适从,其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是“虚假的价值宽容或者相对主义”。1价值相对主义通常导致价值标准的消解、价值目标的多元,最终使人们陷入虚无主义困境中。这无疑增加了学校德育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难度。
  在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立场、生活方式、行为选择都处于心灵的煎熬与生活的困顿中;“得过且过”等成了一些人生活世界的价值指南;道德的判断标准、评价尺度模棱两可;随意性、消遣性、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有泛滥之势,道德的合法性与约束力趋于淡薄。随遇而安、因人而异的相对主义价值观,消解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道德权威,而“道德权威的丧失,不仅在理论上削弱了道德的价值和意义,也势必在实践中影响人们对道德的求索、守护和践履”。2相对主义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它割裂道德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价值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内在联系,遮蔽道德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颠覆道德通则存在的合理性,瓦解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性与合法性。3 相对主义价值观无法解决人的道德分歧与价值冲突,消解了判断学生道德优劣的标准与界限4,因而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必须使主流价值观成为学生价值选择与生活实践的根本遵循与价值指南。这也是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需着力加强的使命担当。
  3.享乐主义价值观的蔓延
  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当代中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追求,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社会人群中,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的享乐主义价值观仍然存在。享乐主义价值观以“追求物质消费、活在当下、娱乐至死、感官刺激、精神麻木”为突出表征,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致命的诱惑力。一些青少年或宅在家里,或沉迷于网吧,终日醉心于游戏世界与虚拟世界之中,陶醉于低级趣味的感官刺激,丧失了人生的目标与生活的理想。可以说,享乐主义已成为严重侵害甚至抵消学校德育成效的不良社会价值观。
  享乐主义往往与颓废主义相伴而生。沉迷于物质享受、感官快乐、及时行乐之中的青少年,其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是消沉、庸俗的,其生活方式是得过且过、低级趣味的,其价值观则是颓废无聊的。颓废主义价值观是道德生活的大敌,严重冲击着学校德育活动与德育课程,成为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勇于面对、亟须化解的来自社会环境的挑战与难题。
  应当承认,功利主义、相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价值观,只是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现象,并不占主流。这些不良社会价值观给社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思想混乱、价值困惑与精神迷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民众的行动目标、行为指向与道德准则。
  三、基于社会价值观视域的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施路径   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但也受到社会负面价值的侵蚀。因而,对学生进行明确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指导,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责。“学校和学校中的教育者,承担着一系列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是这个社会及其基本制度的监察员、评论员、裁判员。”5 学校德育变革要取得成效,成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主渠道,就必须充分考量社会价值观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不良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深化德育革新的机制、路径与方式。
  1.引领与持守:引导学生理解并树立主流社会价值观
  当代中国的多元价值体系中,既有主流价值观,也有非主流价值观;既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有消极庸俗的价值观;既有传统的价值观,也有现代的价值观。面对变动不居的社会和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学校德育“只有向年轻人开放、对话,并形成具有确定性的价值共识,道德教育所教授的‘道德’才能为新一代所真诚接纳”。1 在多元价值的世界中,学校德育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引导其学会在承认、尊重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对话、商讨,寻找价值交汇点或价值共识,达到求同存异。“求同的德育,就是要激励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寻求‘共享的价值观’;存异的德育,就是要启发学生尊重文化和价值的多样性,使学生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多样性。”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是指导学校德育变革的根本价值指南,各级各类学校也正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颁行的《中小学守则(修订版)》、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学校德育变革必须通过目标的调整、课程的优化、实践机制的革新等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学校德育体系。因此,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善于调动各方因素,利用来自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摄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各类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有效推进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熟知、理解、体认并自觉树立主流社会价值观,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价值准则与行为指南,成为学校德育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有效路径。
  2.反思与批判: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价值观
  处于价值选择与道德定向关键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有限的判断能力和生活阅历,容易受到各种面目新颖、光怪陆离的不良价值观的诱惑,会产生模仿、尝试的冲动。学校德育必须勇于面对现实,通过正面阐释、反面警示、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分析多元价值世界,学会在理性分析中批判错误的、低俗的社会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高尚的社会价值观。
  在多元价值涌动的时代,培养学生的价值批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极为重要。有学者将价值多元主义对学校德育的冲击概括为三个方面:多元价值观冲突导致道德失范,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学校德育遭遇两难困境。3 解决这些德育难题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革新学校德育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分析、合理区分社会价值观的意识与能力,以增强其面对多元价值世界的批判能力与抉择能力。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去创新、探索,而且还要引导其学会辨别、批判与选择。培养学生在复杂多样、良莠不齐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学会批判与甄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德育变革需要不断思考的紧要课题。价值辨别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一定的价值场景,例如,充分发挥国学社团活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坚定学生的价值自信,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功能与现实意义。
  3.实践与生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建构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一种社会价值观,无论其优劣与否,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有其稳定的社会实践基础。只有深入剖析一种社会价值观背后的社会生活背景与社会实践图景,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与意义。社会生活是社会价值观建构的源头活水。学校德育变革要获取稳定的、坚实的社会价值观基础,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辨析社会价值观的是非对错,理解其意涵与功能。
  价值观不能单靠课堂知识的教学来传授,而必须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感悟,才能真正得以理解,才能生发出生活的意义。即使对错误的社会价值观的批判,也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反思、对比、警示才能取得效果。新时代,学校教育要使学生理解、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塑造,就必须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现场观摩、社会志愿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鉴别、批判不良社会价值观,体认、理解、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此,才能收到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的德育效果。这也是学校德育变革合理观照社会价值观,进而获取坚实社会基础的根本举措。
其他文献
SQL解析过程中利用随机化进行SQL注入攻击(SQLIA)防御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攻击者不了解当前系统采用的具体随机化方法的基础上,因此,攻击者一旦掌握了当前系统的随机化形式,便能够实施有效的SQLIA。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变体执行设计出一种SQL注入运行时防御系统,多变体间采用互不相同的随机化方法,攻击者注入的非法SQL无法同时被所有变体解析成功,即使在攻击者掌握了随机化方法的情况下,非法SQL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诞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高净值人群,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独特性,高净值人群中以50—60周岁的准退休人群居多。在即将退休的
高职院校工会是高校工会的一种重要形态,但其工作缺乏独立性,干部队伍建设也严重不足。当前的高职院校工会,应加快从传统工会组织到职教高地新型工会的转型,利用智慧校园等技
煤炭作为一种能源矿产,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塌陷坑、排矸场等不仅破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
目的由于传统的自适应水印技术无法实现水印嵌入区域依据图像自身的特征而改变,且抵抗几何攻击的能力较弱,提出一种基于SIFT特征提取,结合DWT-SVD的水印嵌入方法。方法首先对
进入21世纪,以北美引导的页岩革命,在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方面取得战略突破,改变了世界能源分布格局。本文系统阐述了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差异,梳理了近年来
为了研究砂仁精油(Amomum villosum Lour.essential oil,AVEO)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在紫花苜蓿中添加了0.5%AVEO和1%AVEO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在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CSP)孕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CSP孕妇90例,均行TVCDS检查,分析TV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广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政策层面受到了高度关注。银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健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