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响应了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具有循环高效的特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林业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林下经济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技术示范园区的建设也没有普及,对于科技的落地还缺乏相应的环境。本文参考相关的资料以及工作经验,对现阶段贵州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做出了研究,提出了大规模发展林下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贵州省林下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帮助,进而促进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贵州省;现状;問题;对策
[引言]: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该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循环农业的理念,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给林农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对于建设文明社会有重要作用,具有极其深远和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下经济的特点
林下经济具有立体性、复杂性、广泛性的特征,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结构模式。首先,林下经济具有立体性,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高层是高大的树木,其下是农牧业产业,可以种植一些喜阴的农作物或者养殖家禽。其次,林下经济具有复杂性。林下经济融合了林业、农业、畜牧业等多种产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模式,使得产业结构更加高效。林下经济产业较传统的农林业相比具有高效性、综合性等特点,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可以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业资源的生产效率。
2、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扶持林下经济的利好政策出台,贵州林下经济发展迅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从现在起全省将重点打造木竹原材料基地等林业十大产业,到2017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2015年度林业总产值810亿元。培育出许多林下种植养殖的专业村、专业户,林业附加值大幅提升,林下经济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林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林业招商引资累计签约总金额达到332.38亿元。其中,大方县申报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项目”得到国家财政部、林业局审批,成为首个国家级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3、贵州省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尽管贵州林下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基础设施不配套,抵抗风险能力弱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山地省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地区大多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全省首批6个林下经济试点县中,凤冈县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大方县和赫章县属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区,麻江县、锦屏县和黎平县属于真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区。由于这些贫困区离经济发展中心较远,一般都在省周边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也不畅通。另外,由于传统林业生产模式弊端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一般都是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林农缺乏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配套产品缺乏,这一系列原因都导致了贵州林下经济的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弱。
3.2规模偏小,发展缺乏资金
当前,贵州林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正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与周边邻省的发展差距较大。全省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集体林地面积334余万hm2,但目前发展面积58.94万hm2,仅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1.0%。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年来贵州省林业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缓慢,政府对于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待增加,在林业中技术及资金的投入都不够,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其次是虽然有一些规定来规范林业的发展,尤其是林业厅和农行等金融机构制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贷款评估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了优惠政策没有应用到实际中来。
3.3技术研发缺后劲,培训力度不够
现阶段,贵州省林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市县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对于森林的资料和适宜的种养殖品种缺乏对应的研究,林下经济循环系统中缺乏具体的技术指导,动植物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技术支持,对于林农的培训力度不够,林农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缺乏具体的研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市场组织能力不足,从生产到销售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人们对于林下产品还缺乏认可,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示范园区建设对于其他地区的建设没有带动作用。
4、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1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造林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随着林改的全面启动空前高涨。“三农”工作应该主要围绕怎样充分利用丰富资源、大自然的优越条件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各级领导要加强学习当下经济政策和技术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林下经济政策宣传,多渠道多方式地营造舆论氛围为林下经济发展。
4.2制定扶持政策,拉动产业发展
首先,建立专管部门,负责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有针对性的扶持当地林下经济的进步。其次,不断加大技术扶持力度,通过请相关的专家对林农进行专业的辅导,定期举报相关的技术培训班,有必要时可以请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为林农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林农的种植技术。再次,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择适宜的生产模式,从而有效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4.3品牌意识加强,生产特色产品
林下产品的生产要有特色,在前期规划中,要做好精准定位,把握市场动向,充分发挥品牌力量,建立以品牌为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倡导绿色产品的生产,从外包装上加大力度,形成有品质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占据优势。
5、结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农复合经营方式,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林下经济需要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道路,站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战略高度,引领林下经济发展。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可持续、全方面的进行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莉,顾开军,浅谈如何促进林下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2(4):6.
[2]潘忠虎.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及效益评价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8~139.
[关键词]:林下经济;贵州省;现状;問题;对策
[引言]: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该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循环农业的理念,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给林农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对于建设文明社会有重要作用,具有极其深远和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下经济的特点
林下经济具有立体性、复杂性、广泛性的特征,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结构模式。首先,林下经济具有立体性,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高层是高大的树木,其下是农牧业产业,可以种植一些喜阴的农作物或者养殖家禽。其次,林下经济具有复杂性。林下经济融合了林业、农业、畜牧业等多种产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模式,使得产业结构更加高效。林下经济产业较传统的农林业相比具有高效性、综合性等特点,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可以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业资源的生产效率。
2、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扶持林下经济的利好政策出台,贵州林下经济发展迅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从现在起全省将重点打造木竹原材料基地等林业十大产业,到2017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2015年度林业总产值810亿元。培育出许多林下种植养殖的专业村、专业户,林业附加值大幅提升,林下经济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林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林业招商引资累计签约总金额达到332.38亿元。其中,大方县申报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项目”得到国家财政部、林业局审批,成为首个国家级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3、贵州省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尽管贵州林下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基础设施不配套,抵抗风险能力弱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山地省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地区大多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全省首批6个林下经济试点县中,凤冈县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大方县和赫章县属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区,麻江县、锦屏县和黎平县属于真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区。由于这些贫困区离经济发展中心较远,一般都在省周边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也不畅通。另外,由于传统林业生产模式弊端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一般都是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林农缺乏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配套产品缺乏,这一系列原因都导致了贵州林下经济的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弱。
3.2规模偏小,发展缺乏资金
当前,贵州林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正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与周边邻省的发展差距较大。全省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集体林地面积334余万hm2,但目前发展面积58.94万hm2,仅占全省森林面积的11.0%。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年来贵州省林业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缓慢,政府对于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待增加,在林业中技术及资金的投入都不够,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其次是虽然有一些规定来规范林业的发展,尤其是林业厅和农行等金融机构制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贷款评估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了优惠政策没有应用到实际中来。
3.3技术研发缺后劲,培训力度不够
现阶段,贵州省林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市县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对于森林的资料和适宜的种养殖品种缺乏对应的研究,林下经济循环系统中缺乏具体的技术指导,动植物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技术支持,对于林农的培训力度不够,林农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缺乏具体的研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市场组织能力不足,从生产到销售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人们对于林下产品还缺乏认可,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示范园区建设对于其他地区的建设没有带动作用。
4、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1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造林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随着林改的全面启动空前高涨。“三农”工作应该主要围绕怎样充分利用丰富资源、大自然的优越条件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各级领导要加强学习当下经济政策和技术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林下经济政策宣传,多渠道多方式地营造舆论氛围为林下经济发展。
4.2制定扶持政策,拉动产业发展
首先,建立专管部门,负责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有针对性的扶持当地林下经济的进步。其次,不断加大技术扶持力度,通过请相关的专家对林农进行专业的辅导,定期举报相关的技术培训班,有必要时可以请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为林农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林农的种植技术。再次,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择适宜的生产模式,从而有效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4.3品牌意识加强,生产特色产品
林下产品的生产要有特色,在前期规划中,要做好精准定位,把握市场动向,充分发挥品牌力量,建立以品牌为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倡导绿色产品的生产,从外包装上加大力度,形成有品质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占据优势。
5、结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农复合经营方式,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林下经济需要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道路,站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战略高度,引领林下经济发展。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可持续、全方面的进行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莉,顾开军,浅谈如何促进林下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2(4):6.
[2]潘忠虎.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及效益评价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