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都市区域范围内紧密依托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是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载体,以现代科学技术、物质装备、人才队伍、经营方式为保障,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形态。
在城镇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都市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也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下,农业正不断由“一产”向“三产”延伸,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愈发紧密,由此更引出了一系列对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按情生产:都市农业新理念
都市农业将农业生产同都市生活相结合,在生产经营上与传统农业有很大区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陈奕捷告诉记者:“都市农业所需要我们从农业的产出端到受众端去认识我们的农业。通俗地讲,就是要从传统农业的‘种啥吃啥’,向‘吃啥种啥’转变。”农产品的功能正在扩大,从满足人们填饱肚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到满足娱乐需求、情感需求、养生需求等多种需求于一体。在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同时,农产品的价值一定是伴随着产品外延而提升的,不仅仅依靠农产品本身,农产品背后的故事、生产过程的体验、养生保健功能等,都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台湾勤益科技大学教授郭春敏风趣地说:“台湾的都市农业就是比特色,拼创意。现在要讲蓝海策略,不要在红海里自相残杀。”据了解,自制果酱、挤牛奶、割水稻等体验式农业项目在台湾已经不新鲜,转变为生态体验、文化体验、景观体验等围绕农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都市农业已经从纯粹的生产走向生产、生活、生态了。”陈奕捷说,“伴随城市需求的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地域限制已经扁平化了,都市农业不再是都市周边的农业了。”
“农业和农产品一定要与都市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连接并融合。农产品生产要考虑到客户终端的需求。”陈奕捷指出:成功的都市农业都是从农产品走出来,配合休闲度假、特色产业、科技教育、民俗文化等,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同时,满足了情感、娱乐、养生等多种需求。
健康养生:都市农业新功能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古国,农医同源,药膳的历史悠久,而靠饮食来养生保健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有年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应该是向着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命融合的方向发展的现代农业。
2008年以后,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王有年告诉记者:健康养生成为都市人群对都市农业的新需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亲近自然的宜居环境变得更加重要。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时候,更看重收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因此,现阶段都市农业的健康养生要同实现农民生产、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行。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内的健康养生农业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王有年介绍,如今部分地区对健康养生农业未来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布局和规划,导致农业庄园和设施农业的扎堆建设。农家乐、社区农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彼此之间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都市农业的健康养生功能是一个拉动内需的有力支撑。首先要整合农户的资源,将分散的农户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合作组织,从而降低风险,提高实体竞争力。要通过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整合资源技术培训过程中把我们的健康养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丰富的地方特色是发展都市农业健康养生的重要推手。目前,北京有52种特色农产品,平谷的桃、昌平的苹果、怀柔的板栗等,营养价值各不相同;通过熏衣草,迭迭香、罗乐等芳香植物提取物而进行的理疗项目,由于植物的不同功效也各不相同,美容、美发、足疗、推拿、针灸等适用于不同群体。
农业和医药结合,都市农业在给人观光、旅游、美食等享受的同时,带来养生、保健的功效,让人们玩得健康,吃得养生。
会展农业:都市农业新模式
去年3~5月在北京昌平区举办的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是目前最成功的一次农业会展。此次嘉年华具有狂欢和交流两大功能,包含10大主题活动,有4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6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400多种农业优新品种和优质农产品得到分享,超过100万游客进入了园区参观,“自然、融合、参与、共享”的主题得到充分诠释,成功实现了与农业、民生、科技、文化的共赢。
北京农业嘉年华组委会主任陈卫文告诉记者:“在51天的活动中,园区通过门票、销售农产品、互动体验和特许经营纪念品的直接收入是3300万元。”政府举办活动的直接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更多的是带动了市民对郊区产业的参与,提升昌平区乃至北京市的整体农业形象。同时,带动了地方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增收1.17亿元,包装成礼盒后的草莓每斤价格高达三四百元。
在嘉年华活动中,既有大师制作的精美工艺品,也有民间艺人用心雕琢的民俗展品,北京民俗特色得到深层次的诠释。除了美味的农产品外,嘉年华的美食坊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露天广场上的炫舞音乐节通过流行乐、摇滚乐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脚步。
农业嘉年华模式的成功,拓展了都市农业的内涵,都市农业不单单是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要通过会展农业的形式补充和支撑农业,通过观赏、科普、体验、娱乐等多种新形式将都市人群和现代农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民、市民、企业家、科技人员、服务人员共同结合,共同受益。
河南:都市农业初长成
站在河南郑州邙山孤柏嘴,放眼望去,鱼塘连片,蔚为壮观。
走进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创意农科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姜山”:碧水环绕的石头山表层,错落有致地铺满经过处理的生姜,一丛丛绿色小草点缀其间,平添几分情趣。
三面环水一面临路,占地面积1万亩,总投资35亿元,由欢乐农庄馆、农科快轨馆、番茄迷宫馆、乐活园艺馆、梦幻花香馆、百舸争流馆、未来农业科普馆、精品农业展销馆8个场馆组成,代表了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
“农业公园临近黄河,以前是滩涂、沼泽地,农作物收成很低。”郑州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书勤介绍,农业公园包括农业观光休闲、农耕文化展示等内容,不仅能提供都市休闲的好去处,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提出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目标的都市农业发展方针,并结合郑州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丰富完善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依托城市、服务城乡,具有保障城市果蔬供应、改善城市生态、提供观光休闲、保进农民增收等综合功能,基本思路是“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标准、层次比较高,能够与城市和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目前,农业大省河南已确定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6个市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发展都市农业圈,为生活在都市中的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条件。
河南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上述6个城市建设1小时都市农业圈,重点发展会展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抓好休闲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精品线路打造等工作,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和乡村风貌,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市民农园、民居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景区。同时,将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环城市游憩带。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兴业态,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它融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把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革新种植品种,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进来,同时要积极与花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集吃、玩、游、劳动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业链条,真正把都市农业做大做强。”许昌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宏宾说。
在城镇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都市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也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下,农业正不断由“一产”向“三产”延伸,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愈发紧密,由此更引出了一系列对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按情生产:都市农业新理念
都市农业将农业生产同都市生活相结合,在生产经营上与传统农业有很大区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陈奕捷告诉记者:“都市农业所需要我们从农业的产出端到受众端去认识我们的农业。通俗地讲,就是要从传统农业的‘种啥吃啥’,向‘吃啥种啥’转变。”农产品的功能正在扩大,从满足人们填饱肚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到满足娱乐需求、情感需求、养生需求等多种需求于一体。在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同时,农产品的价值一定是伴随着产品外延而提升的,不仅仅依靠农产品本身,农产品背后的故事、生产过程的体验、养生保健功能等,都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台湾勤益科技大学教授郭春敏风趣地说:“台湾的都市农业就是比特色,拼创意。现在要讲蓝海策略,不要在红海里自相残杀。”据了解,自制果酱、挤牛奶、割水稻等体验式农业项目在台湾已经不新鲜,转变为生态体验、文化体验、景观体验等围绕农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都市农业已经从纯粹的生产走向生产、生活、生态了。”陈奕捷说,“伴随城市需求的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地域限制已经扁平化了,都市农业不再是都市周边的农业了。”
“农业和农产品一定要与都市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连接并融合。农产品生产要考虑到客户终端的需求。”陈奕捷指出:成功的都市农业都是从农产品走出来,配合休闲度假、特色产业、科技教育、民俗文化等,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同时,满足了情感、娱乐、养生等多种需求。
健康养生:都市农业新功能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古国,农医同源,药膳的历史悠久,而靠饮食来养生保健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有年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应该是向着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命融合的方向发展的现代农业。
2008年以后,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王有年告诉记者:健康养生成为都市人群对都市农业的新需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亲近自然的宜居环境变得更加重要。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时候,更看重收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因此,现阶段都市农业的健康养生要同实现农民生产、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行。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内的健康养生农业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王有年介绍,如今部分地区对健康养生农业未来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布局和规划,导致农业庄园和设施农业的扎堆建设。农家乐、社区农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彼此之间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都市农业的健康养生功能是一个拉动内需的有力支撑。首先要整合农户的资源,将分散的农户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合作组织,从而降低风险,提高实体竞争力。要通过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整合资源技术培训过程中把我们的健康养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丰富的地方特色是发展都市农业健康养生的重要推手。目前,北京有52种特色农产品,平谷的桃、昌平的苹果、怀柔的板栗等,营养价值各不相同;通过熏衣草,迭迭香、罗乐等芳香植物提取物而进行的理疗项目,由于植物的不同功效也各不相同,美容、美发、足疗、推拿、针灸等适用于不同群体。
农业和医药结合,都市农业在给人观光、旅游、美食等享受的同时,带来养生、保健的功效,让人们玩得健康,吃得养生。
会展农业:都市农业新模式
去年3~5月在北京昌平区举办的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是目前最成功的一次农业会展。此次嘉年华具有狂欢和交流两大功能,包含10大主题活动,有4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6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400多种农业优新品种和优质农产品得到分享,超过100万游客进入了园区参观,“自然、融合、参与、共享”的主题得到充分诠释,成功实现了与农业、民生、科技、文化的共赢。
北京农业嘉年华组委会主任陈卫文告诉记者:“在51天的活动中,园区通过门票、销售农产品、互动体验和特许经营纪念品的直接收入是3300万元。”政府举办活动的直接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更多的是带动了市民对郊区产业的参与,提升昌平区乃至北京市的整体农业形象。同时,带动了地方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增收1.17亿元,包装成礼盒后的草莓每斤价格高达三四百元。
在嘉年华活动中,既有大师制作的精美工艺品,也有民间艺人用心雕琢的民俗展品,北京民俗特色得到深层次的诠释。除了美味的农产品外,嘉年华的美食坊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露天广场上的炫舞音乐节通过流行乐、摇滚乐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脚步。
农业嘉年华模式的成功,拓展了都市农业的内涵,都市农业不单单是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要通过会展农业的形式补充和支撑农业,通过观赏、科普、体验、娱乐等多种新形式将都市人群和现代农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民、市民、企业家、科技人员、服务人员共同结合,共同受益。
河南:都市农业初长成
站在河南郑州邙山孤柏嘴,放眼望去,鱼塘连片,蔚为壮观。
走进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创意农科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姜山”:碧水环绕的石头山表层,错落有致地铺满经过处理的生姜,一丛丛绿色小草点缀其间,平添几分情趣。
三面环水一面临路,占地面积1万亩,总投资35亿元,由欢乐农庄馆、农科快轨馆、番茄迷宫馆、乐活园艺馆、梦幻花香馆、百舸争流馆、未来农业科普馆、精品农业展销馆8个场馆组成,代表了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
“农业公园临近黄河,以前是滩涂、沼泽地,农作物收成很低。”郑州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书勤介绍,农业公园包括农业观光休闲、农耕文化展示等内容,不仅能提供都市休闲的好去处,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提出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目标的都市农业发展方针,并结合郑州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丰富完善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依托城市、服务城乡,具有保障城市果蔬供应、改善城市生态、提供观光休闲、保进农民增收等综合功能,基本思路是“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标准、层次比较高,能够与城市和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目前,农业大省河南已确定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6个市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发展都市农业圈,为生活在都市中的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条件。
河南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上述6个城市建设1小时都市农业圈,重点发展会展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抓好休闲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精品线路打造等工作,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和乡村风貌,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市民农园、民居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景区。同时,将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环城市游憩带。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兴业态,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它融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把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革新种植品种,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进来,同时要积极与花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集吃、玩、游、劳动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业链条,真正把都市农业做大做强。”许昌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宏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