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官场奢靡之风
在古代中国,官场上的接待由来已久。古代政府的公务往来,包括上级巡视、督查,官员出差公干,乃至一定秩次的官员调任迁转等,皆由地方政府和官营的驿站提供接待服务。
据史考证,公务接待的理论渊源,其实来自周公的《周礼·天官》中的规定:“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有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不仅如此,周公还对接待不同级别官员,在“配肴上菜、摆列方式、器皿使用以及席间歌舞助兴”等规格上都作了具体规定。早在汉代,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官员接待方面的制度。不过在当时,这些制度都是比较严格的。一些记载表明,汉代官员外出执行公务时,通常由沿途的驿站负责接待,而接待的标准都有详细规定。比如当县令派手下到地方上办事时,办事员需要持介绍信才能得到接待,而介绍信还必须由县政府的三位副职联合署名才能生效。如果一旦发现驿站接待了因私人员,县令就会派人查处。汉代还规定,接待时,官员的级别不同,吃饭的标准也不同。级别高的可有肉有酒,而级别低的则只有少许肉,不能喝酒。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州郡(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城市)甚至设置了“送故主簿”(相当于政府接待办主任)这样专门负责接待的官员。宋朝时,政府曾明文规定“凡点检或商议公事、出郊劝农等,皆准公筵”。可见,古代官场是允许“公款接待”的。历代王朝也大都按照节俭原则,规定了不同级别官员的接待标准。但是自汉代以来,随着政府机构的不断扩充,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公务往来也不断增多,从而滋生出了特殊的官场接待文化。
其实,按规定的标准做好接待工作,是公务活动的保障,本应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古代官场不按标准接待,而是竞相攀比,排场越搞越大,于是惹得天怒人怨。
从明清官场情况上来看,接待排场之风达到顶峰。明朝巡抚驾到的时候,府官、州官和县官,一律要跪在道路两旁欢迎。如果运气不好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即使是知府,也避免不了“陷膝污泥”的命运。在清代,如果遇到钦差大臣经过,“数十里外设马为长探,二十里内设马为短探,无不竭力趋跄”,都想争取给朝廷要员留个好印象。
明代嘉靖18年,兵部尚书翟銮奉旨到塞上犒劳军队,边区文臣武将都全身披挂到郊外恭迎,而且竞相送礼。等到翟部长完成使命返回的时候,财礼塞满了1 000辆大车。官至南京兵部主事的管志道回忆说:“我在乡里做生员时,曾经亲眼看见一位县长向前来视察的巡按百般献媚,拍马屁一直拍到马桶上,甚至到了用貂皮来装饰尿壶、将缎褥铺在厕所里的程度。”
既然规定了接待标准,下级为何不愿去执行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按照官场权力规则,永远是上级掌握着对下级的考核和监察权,决定着下级的升降去留,于是下级逢迎上级,就变成了做下级的本分。
即使曾写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名句的唐朝大诗人李绅也不例外。他迫于官场压力,就“渐次豪奢”起来。据《本事诗》记载:“曾官任司空的李绅,曾邀好友刘禹锡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接待奢靡之风,固然有下级须迎合上级的“潜规则”因素,但上级领导喜欢讲排场,实则是官场奢靡的源头。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流行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法则,于是当那些高级官员到地方上执行公务时,众多的地方官员便会挖空心思巴结奉承。而在民间,老百姓常戏称大官出行是“四大天地”:即“出来是惊天动地,到了以后昏天黑地,弄得老百姓哭天喊地,走了以后大家欢天喜地”。
古代官员奢靡典型
历史学研究表明,从全世界来说,中国皇帝饮食所调动的组织之大、人力之多,是独一无二的。而明朝皇帝的宫膳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的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明代宫廷是全世界最大的食材店和餐厅。御厨每天要准备1万到1.5万人的伙食。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组织,就有光禄寺、尚膳局和尚食局。只光禄寺一个机构的皇帝御膳食材采购人员和厨师的编制人数,宣德朝是9 462人,后来曾降到5 000人,到了成化年间又增长到6 884人。
这么多的采购人员和厨师,给多少人做饭呢?宫廷所有的人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皇帝夫妇、父子,但是,在宫里服务皇帝等人的太监、宫女等也都有一张嘴,都要吃饭。康熙皇帝总结明朝的教训时曾经说,明朝宫廷有宫女9 000人,太监10万人,锦衣玉食,花费怎一个钱字了得!
那么,皇帝都吃些什么饭菜呢?这里仅举宫廷豆腐一个例子。原来这豆腐根本就不是豆腐,它是用几百只鸟儿的脑髓做成的。仔细想来,这么奢靡的饭菜,这么多的人吃饭,伙食费肯定是一个大数字。宫廷御膳费用的准确数字现在几乎无法计算,但是,明宫廷一年大致花百万两银子用于吃喝不在话下。明朝灭亡后,有宫女谈到皇帝的伙食费标准,说皇帝一天的标准是3 000两银子。现在的历史学家认为是夸大了,或许这是指宫廷的花费而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花费。但根据历史的一些记载,明朝崇祯皇帝的伙食费是每天36两银子,皇后是每天11.5两银子。这些都不包含原料费。这样,皇帝一个月伙食费是1 046两银子。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来说,那时候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一石大米。一石大米一般是120 kg左右。就是说,崇祯皇帝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买12万斤左右的大米,可以让4 000人吃一个月。那么,再往下推,宰相和各部部长,州府县令之类的官僚阶层,吃喝花费大概就难以统计啦!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老儿外,官员奢靡成风,闻名的吃喝者,可谓不少。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载:“有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镂葱丝者也。’”可以想象,有专门雕刻葱丝者,那太师府的厨房至少得有好几百号人。相当于一个营的建制,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又是多么靡费的消耗啊!蔡京的吃喝奢靡可想而知。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仅好食,同时好色。他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性伴侣。为了使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他自然要吃各式各样能够壮阳的东西。食和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戚继光守登州时,专门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一种名叫“腽肭兽”的海兽,取其睾丸,也就是腽肭脐(俗谓的海狗肾),定期送往北京,给这位内阁长官——他的顶头上司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记载,张首辅喝了这种汤以后,奇热攻心,阳亢无比,虽数九寒天,头顶出火,因此张居正冬天不戴帽子。首长如此,下属官员在风雪寒冬的天气里也都效法首辅,一律光头,这就成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有一次回家奔丧,为了让丞相大人旅途舒适,真定知府钱普专门命人为其制作了一座豪华的轿子:轿前有好几重门,门后有考究的寝室以供休息;两旁各有一小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名童子,专门负责打扇焚香。就这样,32名轿夫抬着张居正,浩浩荡荡一路南下。由于听说张居正喜欢美食,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会投其所好,将上百道珍馐美味呈送到饭桌上。可是面对这一切,张居正居然感慨没有下箸之处。幸好钱普是无锡人,能烧得一手吴地菜肴。当张居正吃到钱普亲自烹制的美味后,方才满意地说:“我一路走到这儿,才算吃了一顿饱饭。”
张居正吃到这等离奇荒诞的地步,你得承认,这并不稀奇,他是个会吃、善吃的官。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花的是公帑,用的是支票,财务可报销,还可打白条。因此,凡官皆擅吃,不吃白当官。再则,官虽分大小,但大官有大官的宴请,小官有小官的饭局,被请客,被招待,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于是,逼得厨师的手艺跟着精益求精,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未完待续)
在古代中国,官场上的接待由来已久。古代政府的公务往来,包括上级巡视、督查,官员出差公干,乃至一定秩次的官员调任迁转等,皆由地方政府和官营的驿站提供接待服务。
据史考证,公务接待的理论渊源,其实来自周公的《周礼·天官》中的规定:“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有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不仅如此,周公还对接待不同级别官员,在“配肴上菜、摆列方式、器皿使用以及席间歌舞助兴”等规格上都作了具体规定。早在汉代,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官员接待方面的制度。不过在当时,这些制度都是比较严格的。一些记载表明,汉代官员外出执行公务时,通常由沿途的驿站负责接待,而接待的标准都有详细规定。比如当县令派手下到地方上办事时,办事员需要持介绍信才能得到接待,而介绍信还必须由县政府的三位副职联合署名才能生效。如果一旦发现驿站接待了因私人员,县令就会派人查处。汉代还规定,接待时,官员的级别不同,吃饭的标准也不同。级别高的可有肉有酒,而级别低的则只有少许肉,不能喝酒。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州郡(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城市)甚至设置了“送故主簿”(相当于政府接待办主任)这样专门负责接待的官员。宋朝时,政府曾明文规定“凡点检或商议公事、出郊劝农等,皆准公筵”。可见,古代官场是允许“公款接待”的。历代王朝也大都按照节俭原则,规定了不同级别官员的接待标准。但是自汉代以来,随着政府机构的不断扩充,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公务往来也不断增多,从而滋生出了特殊的官场接待文化。
其实,按规定的标准做好接待工作,是公务活动的保障,本应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古代官场不按标准接待,而是竞相攀比,排场越搞越大,于是惹得天怒人怨。
从明清官场情况上来看,接待排场之风达到顶峰。明朝巡抚驾到的时候,府官、州官和县官,一律要跪在道路两旁欢迎。如果运气不好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即使是知府,也避免不了“陷膝污泥”的命运。在清代,如果遇到钦差大臣经过,“数十里外设马为长探,二十里内设马为短探,无不竭力趋跄”,都想争取给朝廷要员留个好印象。
明代嘉靖18年,兵部尚书翟銮奉旨到塞上犒劳军队,边区文臣武将都全身披挂到郊外恭迎,而且竞相送礼。等到翟部长完成使命返回的时候,财礼塞满了1 000辆大车。官至南京兵部主事的管志道回忆说:“我在乡里做生员时,曾经亲眼看见一位县长向前来视察的巡按百般献媚,拍马屁一直拍到马桶上,甚至到了用貂皮来装饰尿壶、将缎褥铺在厕所里的程度。”
既然规定了接待标准,下级为何不愿去执行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按照官场权力规则,永远是上级掌握着对下级的考核和监察权,决定着下级的升降去留,于是下级逢迎上级,就变成了做下级的本分。
即使曾写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名句的唐朝大诗人李绅也不例外。他迫于官场压力,就“渐次豪奢”起来。据《本事诗》记载:“曾官任司空的李绅,曾邀好友刘禹锡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接待奢靡之风,固然有下级须迎合上级的“潜规则”因素,但上级领导喜欢讲排场,实则是官场奢靡的源头。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流行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法则,于是当那些高级官员到地方上执行公务时,众多的地方官员便会挖空心思巴结奉承。而在民间,老百姓常戏称大官出行是“四大天地”:即“出来是惊天动地,到了以后昏天黑地,弄得老百姓哭天喊地,走了以后大家欢天喜地”。
古代官员奢靡典型
历史学研究表明,从全世界来说,中国皇帝饮食所调动的组织之大、人力之多,是独一无二的。而明朝皇帝的宫膳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的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明代宫廷是全世界最大的食材店和餐厅。御厨每天要准备1万到1.5万人的伙食。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组织,就有光禄寺、尚膳局和尚食局。只光禄寺一个机构的皇帝御膳食材采购人员和厨师的编制人数,宣德朝是9 462人,后来曾降到5 000人,到了成化年间又增长到6 884人。
这么多的采购人员和厨师,给多少人做饭呢?宫廷所有的人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皇帝夫妇、父子,但是,在宫里服务皇帝等人的太监、宫女等也都有一张嘴,都要吃饭。康熙皇帝总结明朝的教训时曾经说,明朝宫廷有宫女9 000人,太监10万人,锦衣玉食,花费怎一个钱字了得!
那么,皇帝都吃些什么饭菜呢?这里仅举宫廷豆腐一个例子。原来这豆腐根本就不是豆腐,它是用几百只鸟儿的脑髓做成的。仔细想来,这么奢靡的饭菜,这么多的人吃饭,伙食费肯定是一个大数字。宫廷御膳费用的准确数字现在几乎无法计算,但是,明宫廷一年大致花百万两银子用于吃喝不在话下。明朝灭亡后,有宫女谈到皇帝的伙食费标准,说皇帝一天的标准是3 000两银子。现在的历史学家认为是夸大了,或许这是指宫廷的花费而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花费。但根据历史的一些记载,明朝崇祯皇帝的伙食费是每天36两银子,皇后是每天11.5两银子。这些都不包含原料费。这样,皇帝一个月伙食费是1 046两银子。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来说,那时候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一石大米。一石大米一般是120 kg左右。就是说,崇祯皇帝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买12万斤左右的大米,可以让4 000人吃一个月。那么,再往下推,宰相和各部部长,州府县令之类的官僚阶层,吃喝花费大概就难以统计啦!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老儿外,官员奢靡成风,闻名的吃喝者,可谓不少。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载:“有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镂葱丝者也。’”可以想象,有专门雕刻葱丝者,那太师府的厨房至少得有好几百号人。相当于一个营的建制,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又是多么靡费的消耗啊!蔡京的吃喝奢靡可想而知。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仅好食,同时好色。他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性伴侣。为了使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他自然要吃各式各样能够壮阳的东西。食和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戚继光守登州时,专门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一种名叫“腽肭兽”的海兽,取其睾丸,也就是腽肭脐(俗谓的海狗肾),定期送往北京,给这位内阁长官——他的顶头上司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记载,张首辅喝了这种汤以后,奇热攻心,阳亢无比,虽数九寒天,头顶出火,因此张居正冬天不戴帽子。首长如此,下属官员在风雪寒冬的天气里也都效法首辅,一律光头,这就成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有一次回家奔丧,为了让丞相大人旅途舒适,真定知府钱普专门命人为其制作了一座豪华的轿子:轿前有好几重门,门后有考究的寝室以供休息;两旁各有一小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名童子,专门负责打扇焚香。就这样,32名轿夫抬着张居正,浩浩荡荡一路南下。由于听说张居正喜欢美食,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会投其所好,将上百道珍馐美味呈送到饭桌上。可是面对这一切,张居正居然感慨没有下箸之处。幸好钱普是无锡人,能烧得一手吴地菜肴。当张居正吃到钱普亲自烹制的美味后,方才满意地说:“我一路走到这儿,才算吃了一顿饱饭。”
张居正吃到这等离奇荒诞的地步,你得承认,这并不稀奇,他是个会吃、善吃的官。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花的是公帑,用的是支票,财务可报销,还可打白条。因此,凡官皆擅吃,不吃白当官。再则,官虽分大小,但大官有大官的宴请,小官有小官的饭局,被请客,被招待,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于是,逼得厨师的手艺跟着精益求精,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