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角色扮演艺术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乔治·米德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以来,角色理论已成为社会心理学最富有吸引力的理论之一。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与某一社会地位相对应的是一个角色丛,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角色。班主任要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其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与这一地位相对应的也是一个角色丛。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学生对班主任的期望是不同的。有时学生希望班主任象父母,给他们以爱抚与关怀;有时又希望班主任是亲密的朋友,能倾听他诉说心中的烦恼;有时还期望班主任是宽厚的长兄知心的大姐,任他宣泄胸中的怒气……如果班主任不能恰当地选择角色,与学生的角色期待保持动态适应,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导致教育失败。
  例如,体育教师A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由于不能自控与学生对打了起来。校长批评他,A却委屈地说:“我只拍了他一巴掌,而他就打了我三拳。”显然,角色冲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为人师表的角色地位。再如,有位学生不堪忍受班主任的严厉批评,气愤地冲出教室扬言要跳楼。班主任却挖苦说:“有本事就跳下去!”结果悲剧发生了。当学生渴望老师能让步、理解以挽回自尊时,教师却与学生赌气,最终角色冲突恶化,导致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
  在教育过程中,上述事例屡见不鲜。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是教师的师德欠佳,而忽略了教师角色扮演艺术的贫乏。作为教师,并非有意要让学生难堪,更不会置学生于死地,而恰恰是恨铁不成钢,扮演了与学生期待错位的角色,以致酿成角色冲突,导致教育失败,甚至走向了反面。角色冲突易产生角色紧张心理,有碍师生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消除或缓和角色冲突,提高教育效果呢?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认为:社会是主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在互动中人们进行角色扮演,相互沟通。因此,班主任掌握一定的角色扮演艺术,与学生的角色期待保持动态适应,积极地促进角色互动,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班主任要善于识别学生的角色期待
  班主任应善于识别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期待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此,可采取如下方法。
  1.精心观察
  班主任应学会察颜观色,捕捉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表情、姿态,能够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角色期待,恰当地进行角色扮演。她说,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希望老师提问他。这时,即便你不提问他,也要用赞许的目光告诉他,老师已经知道他准备好了。还有的学生环顾左右,慢慢地举手,这类学生多胆怯,也可能对自己的答案没有太大的把握。提问这类学生,就要锻炼他们的胆量,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其豁然开朗。
  2.角色互换
  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心态,满足其角色期待。
  例如,B老师刚到办公室,尾随而至的几个学生告状说:“您放在讲桌上的作业本子全翻到地上了,是H给弄掉的!”如果该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H一顿,除H心里感到难过之外,还会助长班级中的“告状风”。因此,B老师没有选择这种角色,而是到教室里带头捡起撒落在地上的作业本,并对周围的同学说:“H弄翻了作业本,心里也着急呀。大家帮助他把本子捡起。我想H今后做事会仔细的。”班主任设身处地为犯了错误的学生着想,扮演了较为理想的角色,使班级中同学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风气与日俱增。
  3.信息反馈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这一核心地位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期待,不断修正自己的角色行为,使二者保持动态适应。例如,总结经验,与学生交谈,同家长及任课教师交换看法等,都是信息反馈的好方法。班主任如果闭目塞听,我行我素,缺乏多向的信息交流,其角色行为与学生的期待就容易错位。
  二、班主任要恰当地扮演角色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把角色表演的空间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台前和台后。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台后”指的是在没有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空间;“台前”则指的是班主任与学生直接接触的领域。班主任的一天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生的视野之内。因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需要有意或无意地维持自己的正面教育形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使自己受了委屈,或者遇到十分不顺心的事,心中万分恼火,也要竭力克制,不能发作,因为自己是教育者、是人师。但是,长期的压抑对班主任老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建议班主任把“后台”视作休息、放松的场所,是“精神充电”的良机,尽情去挥洒喜怒哀乐情感,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通过积极主动的调整,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充沛的精力、和蔼可亲的神态出现在“台前”。
  在“台前”领域,班主任应善于选择并扮演恰当的角色。例如,两名学生打架时,班主任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扮演一个大发雷霆的莽撞角色,使自己和学生都生一场气,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也可以扮演一个不负责任,听之任之的角色,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顽皮,自己的威信越来越低;还可以扮严父慈母角色,使学生在亲人般的关怀与教育中改正缺点错误;还可以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分析学生缺点错误产生的心理因素,然后指导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纠正缺点。总之,在特定的情境下,班主任注意从“角色丛”中精心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的角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准确地扮演合适的角色呢?除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拥有一颗爱心外,还要求班主任恰当地运用表情,展开角色的具体内涵,促进角色互动。
  表情是情绪、情感的表面特征,丰富的表情可以准确地传情达意,学生更容易接受表情指令。表情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的不同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情绪状态,例如“横眉冷对”、“眉开眼笑”、“含情脉脉”、“扬眉吐气”等成语是面部表情的生动写照。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表情发出信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要求。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如果班主任大声呵斥,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此时,只要用眼神进行暗示(如目光停留在该生身上等),学生多能心领神会,进行自我约束。
  2.姿态表情
  主要是指躯干和四肢的变化所蕴含的情绪状态。班主任要慎重使用体态语言,使之适合师生双方的年龄特征及个性,运用恰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适当的体态语言又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教育失败。例如,女学生L一向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一次考试失利,伏在桌子上伤心地哭了起来,年轻的班主任走了过来,用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想拉她起来,并关切地问:“怎么啦?”结果L一下跳了起来,愤怒地盯着老师说:“老师,你怎么能这样?”逃了出去,尴尬的班主任老师感到迷惑不解。其原因就在于班主任没有考虑到师生间年龄相近,又是异性,且学生性格内向,误用了不当的体态语言,造成了不良后果,使教育失败。
  3.语言表情
  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是教师赖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工具,是联络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语言是否规范化、标准化,是否恰当,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也很大。对于班主任来说,良好的语言修养应具有如下特征。
  规范化。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作用。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熟练地掌握语音、语汇、语法等语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能讲流畅、标准的普通话。
  教育性。教师的角色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而语言是教师藉以完成职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忌讳“冷、硬、辣”,因为刺激性的语言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教师的语言应像“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风”,用真诚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激情。
  审美性。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前者要求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含蓄,常常具有使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后者则是指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的语言必须条理清晰,有启发性,引人入胜,并且要善于使用流畅、形象、生动、准确、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描述研讨对象的鲜明形象,增强教育的感染力。班主任的语言应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听之心情舒畅、愉快,而不能使用粗俗的俚语污染学生的心灵。
  总之,作为班主任,掌握一定的角色扮演艺术,与学生的角色期待保持动态的适应,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 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 甘 璐)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六大经营性互联网和四大非经营性互联网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1年7月的第八次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计算
为提高获取土体压缩模量和先期固结压力的土工试验测试效率,在采用Harris函数描述土体e-lgp曲线的基础上,提出2级加载确定土体压缩特性的固结试验方法,其在确定压缩模量Es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