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头叫王喜,原在一家工厂当车工,因不慎被机器绞断了左手两根指头,伤愈后厂领导就让他当门卫兼收发。那时他还不到五十岁,门卫工作轻闲,没事干就天天读报、看杂志。厂办秘书和宣传干事都是笔杆子,常在省报、市报上发表小文章,王喜挺羡慕,后来也偷偷地练习写。虽然他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但决心很大。杂七杂八的写了好几大本子。什么快板、顺口溜、小故事、小笑话鸡毛蒜皮逮着啥写啥。看的多了,写的也多了,渐渐地有了进步,有时也悄悄地往报社寄。寄的多了碰巧也有三两篇变成了铅字,虽然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小块儿,却激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王老头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乐此不疲,越写越上瘾。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子摞起来简直是“著作等身”了。这些年个人自费出书盛行,王老头也动了出书的念头。当然,现在经济条件也允许。王老头每月能拿到七八百元退休金,王老头和老伴生活上又很节俭,从不乱花钱,现在银行里已经有了两万多元存款,花几千元出本书能办得到,王老汉就把这桩心愿跟老伴讲了。老伴说:“反正也都老了,攒那么多钱也没用。出本书也是很体面的事,身后扬名,子孙后代也光彩。就是不知道你那些玩艺儿够不够出版水平……”王老头说:“我先把那些稿子挑选一下,拿到出版社试试看……”
王老头日夜忙碌终于把稿子整理好了,便兴冲冲地来到本市一家出版社。一位姓刘的中年编辑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又是沏茶又是点烟。两个人对面坐下后,王老头就把要自费出书的事讲了。刘编辑微笑着说:“欢迎欢迎!老先生,把书稿带来了吗?”王老头说:“带来了,就怕你们看不中……”刘编辑说:“老先生不必太谦虚,我们一定竭诚为作者服务。这样吧,您先把书稿留下,再留下您的电话号码,我们看过书稿后再和您联系……”
两个星期后,刘编辑打来电话,告诉王老头说书稿已在编审那里通过,请王老头马上到出版社协商出版事宜。王老头一听高兴了,当即匆匆赶到出版社。经过协商,按出版社选定的篇目确定该书为100个页码,基本印数为1000册。审稿费、出版费、印刷费共计7000元,付印前一次付清,两个月后出书。装帧设计由出版社负责,但书名要作者自定。王老头琢磨来琢磨去不知给自己的著作定个啥书名合适,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写这些玩艺不就是自娱自乐嘛,干脆,就叫《老头乐》。有关事项全部商定后,双方签订了出版合同书。第二天,王老头便将出版费如数送到出版社。
两个月后,书印出来了,王老头便借了一辆三轮车高高兴兴地来到印刷厂。书印得很漂亮,王老头非常满意,捧着墨香扑鼻的书本激动得双手颤颤地抖。这可是自己多少年的心血呀……把沉甸甸的20包书装上车后王老头蹬着车子出了印刷厂。可是,没走出多远,王老头望着三轮车上的书包心里犯了掂掇:这1000本怎么处理呀?书上那些杂七杂八的破文章,又文不通句不顺的,白送人还怕让人家笑破肚皮,捎带骂你花钱出这样的破书简直是个老混蛋!运回家去吧,屋子本来狭小,又没处放。王老头想到这儿就有些后悔了,出这么一本破书这不是自己找憋闷吗!王老头正自为难,一抬头见印刷厂对过有一家废品收购站,王老头立刻有了主意,跨上三轮车一口气蹬到废品站门口。下了车后,打开一包从里面抽出两本书,剩下的统统卖了废纸!然后揣着卖书的钱在一家小酒馆饱餐了一顿。
回到家里后,打着饱嗝儿喷着酒气,拿出那两本书递给老伴一本,笑呵呵地说:“书出来了,嘿嘿嘿……”老伴笑眯眯地接过书本说:“怎么,就印两本啊?”王老头说:“怎么印两本,1000册呢,一出印刷厂就被人家包销了,嘿嘿嘿……”老伴也乐了:“你还真行!”
这天,王老头正独自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地欣赏自己的著作,常和王老头在一起聊天的张老头、李老头、赵老头来了,为首的张老头说:“王哥,听说你出书了,我们哥儿三个特意前来祝贺!”李老头瞧见放在茶几上的书本,伸手拿起来一看:“《老头乐》?老头乐不就是‘痒痒挠’吗?”王老头也笑了:“见笑了,见笑了……”李老头说:“我们哥儿三个有眼不识金镶玉,身边有这么个大作家愣是没看出来!没说的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老王哥,把您的大作赠送我们每人一册吧,我们一定认真拜读……”
王老头皱了一下眉头说:“实在对不起老哥儿们了,书共计印了1000册,出了印刷厂就被一个书贩子全包了,只给我留了两本样书。那一本我老伴整天抱着看不肯撒手,剩下这一本不管怎么说我自己也得留存了……”
赵老头不无遗憾地说:“这么畅销的书才印1000册,实在是太少了。”
王老头说:“请老哥儿们原谅吧,现在真没办法了……”
张老头说:“没关系,既然你老哥有这两下子,接着写嘛!等你出版第二本第三本时可千万别再忘了老哥儿们!”
王老头苦笑了一下说:“嘿嘿嘿,那是,那是……”
送走了三个老伙伴后,王老头回到屋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心里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儿。自己这一辈子没在任何人面前说过半句假话,现在老了却居然学会撒谎骗人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王老头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乐此不疲,越写越上瘾。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子摞起来简直是“著作等身”了。这些年个人自费出书盛行,王老头也动了出书的念头。当然,现在经济条件也允许。王老头每月能拿到七八百元退休金,王老头和老伴生活上又很节俭,从不乱花钱,现在银行里已经有了两万多元存款,花几千元出本书能办得到,王老汉就把这桩心愿跟老伴讲了。老伴说:“反正也都老了,攒那么多钱也没用。出本书也是很体面的事,身后扬名,子孙后代也光彩。就是不知道你那些玩艺儿够不够出版水平……”王老头说:“我先把那些稿子挑选一下,拿到出版社试试看……”
王老头日夜忙碌终于把稿子整理好了,便兴冲冲地来到本市一家出版社。一位姓刘的中年编辑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又是沏茶又是点烟。两个人对面坐下后,王老头就把要自费出书的事讲了。刘编辑微笑着说:“欢迎欢迎!老先生,把书稿带来了吗?”王老头说:“带来了,就怕你们看不中……”刘编辑说:“老先生不必太谦虚,我们一定竭诚为作者服务。这样吧,您先把书稿留下,再留下您的电话号码,我们看过书稿后再和您联系……”
两个星期后,刘编辑打来电话,告诉王老头说书稿已在编审那里通过,请王老头马上到出版社协商出版事宜。王老头一听高兴了,当即匆匆赶到出版社。经过协商,按出版社选定的篇目确定该书为100个页码,基本印数为1000册。审稿费、出版费、印刷费共计7000元,付印前一次付清,两个月后出书。装帧设计由出版社负责,但书名要作者自定。王老头琢磨来琢磨去不知给自己的著作定个啥书名合适,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写这些玩艺不就是自娱自乐嘛,干脆,就叫《老头乐》。有关事项全部商定后,双方签订了出版合同书。第二天,王老头便将出版费如数送到出版社。
两个月后,书印出来了,王老头便借了一辆三轮车高高兴兴地来到印刷厂。书印得很漂亮,王老头非常满意,捧着墨香扑鼻的书本激动得双手颤颤地抖。这可是自己多少年的心血呀……把沉甸甸的20包书装上车后王老头蹬着车子出了印刷厂。可是,没走出多远,王老头望着三轮车上的书包心里犯了掂掇:这1000本怎么处理呀?书上那些杂七杂八的破文章,又文不通句不顺的,白送人还怕让人家笑破肚皮,捎带骂你花钱出这样的破书简直是个老混蛋!运回家去吧,屋子本来狭小,又没处放。王老头想到这儿就有些后悔了,出这么一本破书这不是自己找憋闷吗!王老头正自为难,一抬头见印刷厂对过有一家废品收购站,王老头立刻有了主意,跨上三轮车一口气蹬到废品站门口。下了车后,打开一包从里面抽出两本书,剩下的统统卖了废纸!然后揣着卖书的钱在一家小酒馆饱餐了一顿。
回到家里后,打着饱嗝儿喷着酒气,拿出那两本书递给老伴一本,笑呵呵地说:“书出来了,嘿嘿嘿……”老伴笑眯眯地接过书本说:“怎么,就印两本啊?”王老头说:“怎么印两本,1000册呢,一出印刷厂就被人家包销了,嘿嘿嘿……”老伴也乐了:“你还真行!”
这天,王老头正独自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地欣赏自己的著作,常和王老头在一起聊天的张老头、李老头、赵老头来了,为首的张老头说:“王哥,听说你出书了,我们哥儿三个特意前来祝贺!”李老头瞧见放在茶几上的书本,伸手拿起来一看:“《老头乐》?老头乐不就是‘痒痒挠’吗?”王老头也笑了:“见笑了,见笑了……”李老头说:“我们哥儿三个有眼不识金镶玉,身边有这么个大作家愣是没看出来!没说的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老王哥,把您的大作赠送我们每人一册吧,我们一定认真拜读……”
王老头皱了一下眉头说:“实在对不起老哥儿们了,书共计印了1000册,出了印刷厂就被一个书贩子全包了,只给我留了两本样书。那一本我老伴整天抱着看不肯撒手,剩下这一本不管怎么说我自己也得留存了……”
赵老头不无遗憾地说:“这么畅销的书才印1000册,实在是太少了。”
王老头说:“请老哥儿们原谅吧,现在真没办法了……”
张老头说:“没关系,既然你老哥有这两下子,接着写嘛!等你出版第二本第三本时可千万别再忘了老哥儿们!”
王老头苦笑了一下说:“嘿嘿嘿,那是,那是……”
送走了三个老伙伴后,王老头回到屋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心里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儿。自己这一辈子没在任何人面前说过半句假话,现在老了却居然学会撒谎骗人了,这叫什么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