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导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理念,笔者把“学生活中的数学”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概念课也能充满生活情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片断一
师:哎呀,讲桌上有这么多灰尘,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和我一起把讲桌擦干净?
(学生们先是惊讶地看着教师,继而纷纷要求上台,一个叫李明的学生干脆拿着抹布跑上了讲台)
师:你擦电脑屏幕,我来擦讲桌面。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俩谁先擦完?
生:李明先擦完!
师:是这样吗?咱们开始比赛。
(在“加油”声中,李明果然赢了)
师:你们真神!怎么知道我一定会输呢?
生1:李明擦的地方那么小,您擦的地方比他大多了,您当然会输了。
生2:因为讲桌的面大一些,电脑屏幕的面小一些,所以李明会赢。
[反思:本节课是概念课,抽象的概念往往带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感觉,怎样在一开课就吸引住学生呢?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擦灰尘”是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借助这件不起眼的事来创设比赛情境,不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为将要探究新知做好了心理准备。]
片断二
师:在我们身边任意找两个物体,用手摸一摸它们的表面。
(学生很有兴趣地找物体,有的学生甚至闭上眼睛慢慢地摸)
师: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生1:我摸的是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表面,我发现数学书的表面比文具盒的表面大。
生2:我摸的是课桌面和练习本的面,我感觉练习本的表面光滑一些,课桌面粗糙一些。
生3:我摸的也是课桌面和练习本的面,感觉摸课桌面用的时间长一些。
生4:摸的时间越长,说明物体的面越大。
……
师:都说得非常好,还有特别的发现吗?
生5:物体的表面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师:你概括得太棒了!确实,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多媒体出示一组封闭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那么,我们以前认识的这些封闭图形有没有大小呢?
生6(指着屏幕上的图形):封闭图形也有大小之分,看,这个正方形就比长方形要小。
生7:那个圆形比三角形大一些。
师:看来不仅物体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通常我们把它们的大小说成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现在,你们能说说什么是面积吗?
生8: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生9: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大小有认识,只是不能用数学的眼光来捕捉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怎样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在你们的身边任意找两个物体,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摸的时间越长,说明面越大。”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无疑为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铺就了一条坦途。]
片断三
师:黑板面与课桌面相比,谁的面积大一些?
生1:当然是黑板面的面积大,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师:对,用眼睛看其实就是观察,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拿出准备的红纸和绿纸,谁的面积大,看得出来吗?
生2:这用眼睛就看不出来了,但我可以比出来。
师:哦,你来比给大家看一看吧。
生3(把两张纸叠放在一起):看,红纸多出来一些,所以红纸的面积大一些。
师:你真聪明!知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什么吗?叫重叠法。
[反思: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上的许多方法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提炼,而提炼后的方法又常常被运用到生活中。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也有一定的积累,只是还不能够把这些积累加以提炼。如用眼睛看来比较黑板面与课桌面的大小、把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等,这些举动学生常常下意识地就做了,让学生自己先做出来,再用数学语言说出来,学生的感受是深刻的。有了这珍贵的感受,学生还能不热爱数学吗?]
片断四
师:再拿出黄纸,用重叠法比比黄纸与红纸,谁的面积大?
生1:不好比,都有多出来的部分。
生2:估计两张纸的面积一样大。
生3:不对,好像黄纸的面积大一些。
生4:老师,他们都不能肯定,说明用观察法和重叠法不能比较出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
师:那怎么办呢?
生5: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吗?
师:当然可以。我为各小组准备了一些学具,看大家能否用这些学具比较出是黄纸大,还是红纸大。
(一番思考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学具进行实验)
师:大家有结论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6:我们小组是把这两张纸放到方格纸上来量的,因为黄纸占的格子多,所以黄纸的面积就大。(边说边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
生7:我们小组除了在方格纸上比,还在两张纸上摆了正方形(把作品放到投影仪上)。看,黄纸上摆了9个小正方形,红纸上摆了8个,说明黄纸比红纸的面积大。
生8:我们的方法跟你们一样,只不过我们还用圆形和长方形试了试,这是我们的作品(说着也把作品放到了投影仪上),我们感觉用长方形摆起来很麻烦。
生9:我给你们提个意见:圆形没有占满纸,还有很多空隙,怎么能比呢?
生10:你看,两张纸中每一块空隙的大小一样,我们先数圆形,再数空隙,不是也能比吗?
(学生们都点头表示认同)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比较出了黄纸和红纸的大小,现在,咱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你们的发现:先思考方法,再通过做实验来验证。看(多媒体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图),这是你们做实验后的结果,你们认真观察一下,它们有共同点吗?
生11:每次选用的图形都一样。
生12:每次选用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说得真好。如果两张纸选用的图形不同,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3:我认为不能(边说边跑到讲台上,指着屏幕上的两个图)。看,黄纸上摆了9个圆形,红纸上摆着18个小长方形,因为圆形与长方形谁大谁小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能比较出黄纸和红纸的大小呢?
师:非常有道理!无论我们选用什么图形,只要标准一样,就可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单位。根据刚才的实验,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14:我觉得都可以。
生15:圆形不可以,因为圆形的面积不能代表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16:用正方形最好,很方便。
(大家都点头同意)
师:知道吗?你们好伟大,因为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们的不谋而合。
(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反思:让学生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红纸与黄纸的大小,是在学生刚刚知道了观察法和重叠法这两种数学方法后进行的。此时学生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让他们比较这两张纸的大小,无疑为学生继续扩大战果提供了机会。学生在用重叠法比较不出两纸张大小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产生了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比吗?”在这样的氛围下,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探索中发现,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有模有样的科学研究过程,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这种体验更重要呢?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经验被顺理成章地借用了,所以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相同的学具摆在红纸和黄纸上,统一面积单位的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意了。这样的会意,能不使学生的心中升腾起对数学的挚爱之情吗?]
片断五
师:表示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那么,表示面积就要用到面积单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翻开书,认真读P73—74的内容,读的时候,把你认为重要的或不太清楚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们很认真地看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生2:我还知道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
师:谁来说说看?
生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在学生的叙述中,教师分别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到黑板上)
师:在学具袋里找一找有没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找到后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大小。然后在身边或身上找一找,哪个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4(指着衣服上的扣子):这颗扣子的面约有1平方厘米。
生5:这枝铅笔橡皮头的面有1平方厘米。
生6:我的这颗门牙的面,还有食指指甲盖的表面,它们都是1平方厘米。
……
师: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一生举起手做手势,引来了一阵笑声)
生7:不对,这是1分米,不是1平方分米,应该比个正方形出来。
(在他的提醒下,学生们依据黑板上贴的1平方分米的教具,用两只手比出了一个正方形)
师:谁来估一估,咱们数学书的封面约有几平方分米?(生答略)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看到底是多少。
(学生量出约是3平方分米)
师(出示一张1平方米的纸):猜一猜,它有多大?
生:1平方米。
师:黑板约有几平方米?(生有的猜3平方米,有的猜4平方米,还有的猜5平方米)谁估得最接近,怎样知道?
生8:拿这张纸去量就知道了。
师: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地方约有1平方米?
生9:地下的一个方格、天花板每4块拼在一起,我们的4张课桌拼在一起都有1平方米大。
……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用处大不大?
生10:数学的用处太大了,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反思: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是新课标的又一理念。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安排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获得的仅是一个表象,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寻找1平方厘米大的东西、估课本封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给了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的机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面积与面积单位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及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学生们的话就是对数学魅力的最好证明:“这节课学得真开心呀!数学好有意思呀!”]
[点评与拓展]
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概念课给人的感觉总是单调乏味,抽象与枯燥成为它的代名词。如何改变概念课的老面孔,给予它新的生命气息,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是许多数学教师一直困惑而又没能有效解决的教学难题。范文巧老师在此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一、植根现实,启动生活积累
与面积、面积单位有关的事例和现象随处可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把握数学知识,是范文巧老师一贯的教学作风。这节课,范老师更是把每天都要做的劳动(擦讲桌)作为教学的引入,让学生在简单的生活事理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真实与奇妙,不仅愉悦身心,而且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整课教学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如摸一摸书面与文具盒、估一估黑板和课桌面、找一找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等等,教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数学——生活——数学。
二、亲历过程,关注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并指出:“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要获得促进自我发展必备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在“面积单位”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给予了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如用小圆片量、用小长方形量、用小正方形量……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把数学家探索、确定面积单位的漫长过程,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从中我们深深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是寻找“面积单位”过程的真实再现,学生发现的仅仅是知识吗?不,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两大特性。范老师既重视学生想的严谨性,又重视学生说的严密性;既重视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又重视学生智慧的突然闪现。从面积到面积单位的循循善诱,再到估算物体表面面积的充分训练,这些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愿我们的教师始终把握数学教学的最高目标,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理念,笔者把“学生活中的数学”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概念课也能充满生活情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片断一
师:哎呀,讲桌上有这么多灰尘,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和我一起把讲桌擦干净?
(学生们先是惊讶地看着教师,继而纷纷要求上台,一个叫李明的学生干脆拿着抹布跑上了讲台)
师:你擦电脑屏幕,我来擦讲桌面。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俩谁先擦完?
生:李明先擦完!
师:是这样吗?咱们开始比赛。
(在“加油”声中,李明果然赢了)
师:你们真神!怎么知道我一定会输呢?
生1:李明擦的地方那么小,您擦的地方比他大多了,您当然会输了。
生2:因为讲桌的面大一些,电脑屏幕的面小一些,所以李明会赢。
[反思:本节课是概念课,抽象的概念往往带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感觉,怎样在一开课就吸引住学生呢?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擦灰尘”是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借助这件不起眼的事来创设比赛情境,不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为将要探究新知做好了心理准备。]
片断二
师:在我们身边任意找两个物体,用手摸一摸它们的表面。
(学生很有兴趣地找物体,有的学生甚至闭上眼睛慢慢地摸)
师: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生1:我摸的是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表面,我发现数学书的表面比文具盒的表面大。
生2:我摸的是课桌面和练习本的面,我感觉练习本的表面光滑一些,课桌面粗糙一些。
生3:我摸的也是课桌面和练习本的面,感觉摸课桌面用的时间长一些。
生4:摸的时间越长,说明物体的面越大。
……
师:都说得非常好,还有特别的发现吗?
生5:物体的表面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师:你概括得太棒了!确实,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多媒体出示一组封闭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那么,我们以前认识的这些封闭图形有没有大小呢?
生6(指着屏幕上的图形):封闭图形也有大小之分,看,这个正方形就比长方形要小。
生7:那个圆形比三角形大一些。
师:看来不仅物体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通常我们把它们的大小说成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现在,你们能说说什么是面积吗?
生8: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生9: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大小有认识,只是不能用数学的眼光来捕捉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怎样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在你们的身边任意找两个物体,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摸的时间越长,说明面越大。”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无疑为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铺就了一条坦途。]
片断三
师:黑板面与课桌面相比,谁的面积大一些?
生1:当然是黑板面的面积大,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师:对,用眼睛看其实就是观察,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拿出准备的红纸和绿纸,谁的面积大,看得出来吗?
生2:这用眼睛就看不出来了,但我可以比出来。
师:哦,你来比给大家看一看吧。
生3(把两张纸叠放在一起):看,红纸多出来一些,所以红纸的面积大一些。
师:你真聪明!知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什么吗?叫重叠法。
[反思: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上的许多方法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提炼,而提炼后的方法又常常被运用到生活中。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也有一定的积累,只是还不能够把这些积累加以提炼。如用眼睛看来比较黑板面与课桌面的大小、把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等,这些举动学生常常下意识地就做了,让学生自己先做出来,再用数学语言说出来,学生的感受是深刻的。有了这珍贵的感受,学生还能不热爱数学吗?]
片断四
师:再拿出黄纸,用重叠法比比黄纸与红纸,谁的面积大?
生1:不好比,都有多出来的部分。
生2:估计两张纸的面积一样大。
生3:不对,好像黄纸的面积大一些。
生4:老师,他们都不能肯定,说明用观察法和重叠法不能比较出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
师:那怎么办呢?
生5: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吗?
师:当然可以。我为各小组准备了一些学具,看大家能否用这些学具比较出是黄纸大,还是红纸大。
(一番思考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学具进行实验)
师:大家有结论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6:我们小组是把这两张纸放到方格纸上来量的,因为黄纸占的格子多,所以黄纸的面积就大。(边说边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
生7:我们小组除了在方格纸上比,还在两张纸上摆了正方形(把作品放到投影仪上)。看,黄纸上摆了9个小正方形,红纸上摆了8个,说明黄纸比红纸的面积大。
生8:我们的方法跟你们一样,只不过我们还用圆形和长方形试了试,这是我们的作品(说着也把作品放到了投影仪上),我们感觉用长方形摆起来很麻烦。
生9:我给你们提个意见:圆形没有占满纸,还有很多空隙,怎么能比呢?
生10:你看,两张纸中每一块空隙的大小一样,我们先数圆形,再数空隙,不是也能比吗?
(学生们都点头表示认同)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比较出了黄纸和红纸的大小,现在,咱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你们的发现:先思考方法,再通过做实验来验证。看(多媒体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图),这是你们做实验后的结果,你们认真观察一下,它们有共同点吗?
生11:每次选用的图形都一样。
生12:每次选用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说得真好。如果两张纸选用的图形不同,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3:我认为不能(边说边跑到讲台上,指着屏幕上的两个图)。看,黄纸上摆了9个圆形,红纸上摆着18个小长方形,因为圆形与长方形谁大谁小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能比较出黄纸和红纸的大小呢?
师:非常有道理!无论我们选用什么图形,只要标准一样,就可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单位。根据刚才的实验,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14:我觉得都可以。
生15:圆形不可以,因为圆形的面积不能代表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16:用正方形最好,很方便。
(大家都点头同意)
师:知道吗?你们好伟大,因为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们的不谋而合。
(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反思:让学生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红纸与黄纸的大小,是在学生刚刚知道了观察法和重叠法这两种数学方法后进行的。此时学生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让他们比较这两张纸的大小,无疑为学生继续扩大战果提供了机会。学生在用重叠法比较不出两纸张大小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产生了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比吗?”在这样的氛围下,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探索中发现,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有模有样的科学研究过程,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这种体验更重要呢?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经验被顺理成章地借用了,所以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相同的学具摆在红纸和黄纸上,统一面积单位的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意了。这样的会意,能不使学生的心中升腾起对数学的挚爱之情吗?]
片断五
师:表示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那么,表示面积就要用到面积单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翻开书,认真读P73—74的内容,读的时候,把你认为重要的或不太清楚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们很认真地看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生2:我还知道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
师:谁来说说看?
生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在学生的叙述中,教师分别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到黑板上)
师:在学具袋里找一找有没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找到后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大小。然后在身边或身上找一找,哪个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4(指着衣服上的扣子):这颗扣子的面约有1平方厘米。
生5:这枝铅笔橡皮头的面有1平方厘米。
生6:我的这颗门牙的面,还有食指指甲盖的表面,它们都是1平方厘米。
……
师: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一生举起手做手势,引来了一阵笑声)
生7:不对,这是1分米,不是1平方分米,应该比个正方形出来。
(在他的提醒下,学生们依据黑板上贴的1平方分米的教具,用两只手比出了一个正方形)
师:谁来估一估,咱们数学书的封面约有几平方分米?(生答略)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看到底是多少。
(学生量出约是3平方分米)
师(出示一张1平方米的纸):猜一猜,它有多大?
生:1平方米。
师:黑板约有几平方米?(生有的猜3平方米,有的猜4平方米,还有的猜5平方米)谁估得最接近,怎样知道?
生8:拿这张纸去量就知道了。
师: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地方约有1平方米?
生9:地下的一个方格、天花板每4块拼在一起,我们的4张课桌拼在一起都有1平方米大。
……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用处大不大?
生10:数学的用处太大了,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反思: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是新课标的又一理念。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安排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获得的仅是一个表象,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寻找1平方厘米大的东西、估课本封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给了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的机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面积与面积单位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及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学生们的话就是对数学魅力的最好证明:“这节课学得真开心呀!数学好有意思呀!”]
[点评与拓展]
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概念课给人的感觉总是单调乏味,抽象与枯燥成为它的代名词。如何改变概念课的老面孔,给予它新的生命气息,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是许多数学教师一直困惑而又没能有效解决的教学难题。范文巧老师在此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一、植根现实,启动生活积累
与面积、面积单位有关的事例和现象随处可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把握数学知识,是范文巧老师一贯的教学作风。这节课,范老师更是把每天都要做的劳动(擦讲桌)作为教学的引入,让学生在简单的生活事理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真实与奇妙,不仅愉悦身心,而且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整课教学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如摸一摸书面与文具盒、估一估黑板和课桌面、找一找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等等,教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数学——生活——数学。
二、亲历过程,关注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并指出:“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要获得促进自我发展必备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在“面积单位”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给予了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如用小圆片量、用小长方形量、用小正方形量……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把数学家探索、确定面积单位的漫长过程,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从中我们深深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是寻找“面积单位”过程的真实再现,学生发现的仅仅是知识吗?不,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两大特性。范老师既重视学生想的严谨性,又重视学生说的严密性;既重视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又重视学生智慧的突然闪现。从面积到面积单位的循循善诱,再到估算物体表面面积的充分训练,这些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愿我们的教师始终把握数学教学的最高目标,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