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划、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载体,而语文教材则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责任者”.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挖掘其思想内涵与具体教学内容着手.传统文化分布在统编教材的各个内容板块,样态异彩纷呈,内容丰富多样,价值多元一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划、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载体,而语文教材则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责任者”.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挖掘其思想内涵与具体教学内容着手.传统文化分布在统编教材的各个内容板块,样态异彩纷呈,内容丰富多样,价值多元一体.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发行之后,掀起了一阵语文教学深层改革的春风.新课标中规定的四个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与其他三项紧密联系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元素.语言是交际工具,需要我们去理解去实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通过语言来呈现;语言又是最基本的审美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基于语言的活动得到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1];语言文字又是一切文化的平台,文化的理解基于对语言
我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采用的“男1000/女800米跑”存在测量效度问题,而传统台阶试验按固定频率上下台阶,属于定量负荷的心血管机能试验,难以测出最大负荷条件下心血管的最大潜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传统台阶试验进行改进,提出以最大能力上下台阶运动频率可变的“变频台阶试验”,可为学生体质测量工作提供一种简易实用的心血管机能测量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交频台阶试验可有效测评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课型定位上做了调整,改“精读”为“教读”.“教读”的功能是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统编教材强调,在一个单元中,教读是关键,它是实现单元目标的基础知识”,[1]15只有在“教读课学方法”,才能在“自读课试方法”“课外阅读用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在“教读”中教会学生使用阅读方法的职责.阅读教学“教读”学什么、怎样学会、如何评价等?我们探索四方面的优化策略
文本是沟通读者与作家的桥梁,研读文本从根本上扫除了与作家交流的障碍.研读文本的要旨在于把文本揉碎、咀嚼、品味、升华,按照阅读流程,应先把文本读厚,然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接着再把文本读薄,就能在内涵上把握住文本的灵魂.而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就等于深入到文本的灵魂.关键的语句总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快速地攫住我们的目光:“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仔细品味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便豁然开朗,“平常的自己”无非是对现实庸常生活的强调,“另一世界”则是对精神空间的形象说
小学阶段是学生脑力开发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如果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诗词的性质和普通的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更多的学习技巧才能够体现古诗词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方式以及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朱立元在《美学》中对审美活动的概念作出解释,他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即在审美中,人主要发挥着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量,通过精神性的劳动在从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的.因此,考察主体在审美中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要具体解释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精神活动的独特状态与根本特征.对审美主体存在状态的把握,在读者理解和评价文本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解读《湖心亭看雪》时,可以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分为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落地,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双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学习者阅读力、写作力与思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然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批判性思维与独立精神有待建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读”与“写”两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各自为“政”,不能互相守望,很难达成深度生成的效应.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系统,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结合才能构成符号.[1]因此,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内容的教学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随意化,碎片化,无序化,非语文化等积弊很深.著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是集团性地、长时期地、大面积地出现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合适.”[1]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力求革除以上弊端.“统编教材创新设计,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以较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学生认知层次的螺旋式提升,语文课堂呼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创设情境,从任务入手,带动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思考、探索搭建平台和支架,将传统的教授式教学转变为多维互动任务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发生.在《我爱这土地》教学中,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情境化教学和任务群设计,组织学生录制一个《艾青诗选》的有声读物并通过活动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