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岳阳楼记》中的表达方式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简析】
  《岳阳楼记》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悲沉喜乐的抒情,又有精警深刻的议论。文章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又由情入议,层层推进,篇末点题,值得我们学习。
  一、简明叙述,记缘由
  开篇一段记事,仅51字,作者就交代了好友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一年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岳阳楼盛况“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自己受好友之托“作文以记之”等一系列事情。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写得一清二楚,为下文的描写、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二、描写抒情,作对比
  文章第二段由描写巧妙引入抒情。描写用词精简,仅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空间角度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时间角度就展现出巴陵的胜状,在这洞庭湖的雄伟气势和波澜壮阔中也蕴含了作者的胸怀和气度。紧接着,作者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的写景,引入抒情,转换自如。
  文章第三、四段,句式工整,并列行文,描写与抒情相结合,传达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一“若夫”,一“至若”,引领四字短语,层层渲染,描绘了一阴冷、一晴明的诗意画面。两个“登斯楼也”,由景入情,写出迁客骚人或“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或“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一悲一喜之情,照应了上文的“异”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三、精辟议论,点主旨
  文章末尾卒章显志,议论抒情兼而有之。以“嗟夫”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分析议论,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对好友滕子京进行了善意而含蓄的规劝,同时引出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是一种更为崇高的思想境界,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本文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于一炉,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堪称典范。
  【延伸练习】
  1.试简要分析下面选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妙处。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唐]元结《右溪记》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宗璞《报秋》
  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表达方式。
  第一句,_____写出时间流逝之快;第二句,______,用玉簪花开,点明时间已由夏天转入了秋天;第三句,______交代自己当时的吃惊心情;第四句,_______用节气的变化说明时间将很快过去;第五句,______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强烈感叹。
  3.仿写。
  示例:一朵花
  叙述: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
  描写: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地哭泣。
  抒情: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你可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
  议论:不要哭泣,不要流泪。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
  说明:这是一朵朴实无华的孤独小花。
  请你任选一个事物,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短文。可参考下列事物,也可另外选择。
  一盏灯
  一片云
  一棵树
  一支粉笔
  一米阳光
  一颗流星
  一只小鸟
  我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一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地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
期刊
回想起刚刚离我而去的童年,那感觉,似吃了甜甜的棒棒糖、酸酸的草莓,酸甜美味。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最喜欢玩“滑梯”了。我们滑的不是真滑梯,而是选一段陡峭的沙石坡当滑梯,我们先把滑行的路段收拾得光滑一些,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爬上坡顶,坐下,双手一松,便从陡坡顶上迅速滑下去。这时候,只听见耳边呼呼的风声,伴随着一群小伙子的尖叫声。即使磨破裤子,擦伤手指,但只要一玩起来,所有的伤痛都会被抛在脑后。  春夏季
期刊
■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所呈现的某方面现象产生的原因、功能及原理、使用方法及构造特点,或者事物的演變过程等的文章,是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  要判断一篇说明文是否是事理说明文,可速读全文后回想一下,如果文章介绍的是一个有形体、有特征、有作用、有意义的事物的话,就是事物说明文;反之,如果文章讲了一个抽象的道理,说明对象无具体形态,那么就是事理说明文了。  事理说明文重在说
期刊
清江水上郁孤台  王剑冰  前面怎就出现了一个高台,在蓊蓊郁郁的树荫间耸立着。顺着一级级的台阶攀上去,渐渐地,竟然看到“郁孤台”三个大字。好一个郁孤台。是辛弃疾笔下的“郁孤台”吗?别的地方没有听到过。也没有见到过。  台子的位置。在一处古城的角上。上到楼台能看到蜿蜒而去的苍灰的城。这就是红军当年花了不小代价也没有攻下的城墙了。墙很厚实,行人可在上面往来穿行,城外就是浩浩汤汤的一江清水。  以前读到
期刊
【文题呈现】  北京的烤鸭、新疆的烤羊肉串、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触动着家乡人民的神经和味蕾。你的家乡一定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写作指导】  这篇作文主要要求学生有条理地介绍家乡食物,层次清晰明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一、明题——想一想说明对象。学生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家乡食物,确定写
期刊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 ”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题目或正文中如果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⑤不许抄袭套写。  【考题解析】  半命题作文重在补
期刊
“妈妈’,太阳都晒屁股了,你怎么还不起床啊?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一大清早,我就被妈妈的“高音喇叭”给吵醒了。我揉着眼睛依依不舍地从被窝里爬出来,心想:妈妈怎么冲我叫“妈妈”?——对了,今天我们不是互换角色吗?太好了,终于可以不听妈妈唠叨了!  洗漱完毕,我来到“女儿”房间,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哟,真懂事呀!在做作业呢!”我甜甜地说,“女儿’真乖,快告诉我,想吃什么呀?”谁知“女儿”头也不抬地
期刊
【技法简析】  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起来的一把“钥匙”。琦君的散文,很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她的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细微之处,很有情趣。《春酒》中,琦君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發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一、细节凸显童真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
期刊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饱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当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都是游记散文中的经典佳作。  阅读古代游记散文和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一样,也需要弄清文言文实词、虚词
期刊
【技法点睛】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常用词语或句子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语或句子,从而改变原来特定的语义,创造出新意,这种手法叫作仿词。  仿词大都含有嘲讽或诙谐、幽默的意味,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引人深思,显示出一种新鲜而饶有情趣的表现活力。  仿词的类型主要有:  一、谐音仿。如:你会跳舞?我还会跳六呢!这个“舞”和“五”谐音,随着“五”造出一个“六”,具有讽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