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8日,日本首相、66岁的安倍晋三宣布辞去首相一职,理由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这是他继2007年首次辞任首相后,因同一原因再次辞任。据悉,安倍从17岁开始患该病,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腹痛和腹泻,有时一天要跑30次厕所。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好比肠道变成硬“管子” “溃疡性结肠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或黏液便,严重的会合并关节炎、发热、皮疹等。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感染及免疫因素相关。”北京宣武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池添雨介绍,该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整个结肠。近几年,国人发病率呈倍速增长态势,沿海地区更多見。
“得这个病很痛苦,好比肠道变成了一根硬‘管子’,无法再吸收水分,也不能正常运送排泄物。”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说,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愈,患者常反复发作,病程为几年甚至几十年。
可癌变,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多数患者是轻中度,可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合理选择中药或西药,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大多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一般疗程都较长,需要坚持用药。”北京中医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张声生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治法是口服药物,如美沙拉嗪。
对重度患者来说,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都有帮助,但有效率都不能达到100%。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排便正常就可不再吃药,其实肠黏膜可能还未愈合。不规范治疗易导致病情反复或治疗不到位,令癌变的概率明显增加。
对于病程较长者,建议每年都复查肠镜,避免或减少癌变。
专家指出,该病无法针对病因预防,更强调早诊、早治。一般推荐40岁后每年做粪便潜血试验,每5至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有大肠癌高危因素者,如有肠道病史或家族史,或有大肠腺瘤的病人,每年要做结肠镜。
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习惯,多吃纤维素高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避免发生感染性肠炎。因为有的患者就是在感染肠炎后出现了溃疡性结肠炎。
(《新民晚报》等)
好比肠道变成硬“管子” “溃疡性结肠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或黏液便,严重的会合并关节炎、发热、皮疹等。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感染及免疫因素相关。”北京宣武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池添雨介绍,该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整个结肠。近几年,国人发病率呈倍速增长态势,沿海地区更多見。
“得这个病很痛苦,好比肠道变成了一根硬‘管子’,无法再吸收水分,也不能正常运送排泄物。”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说,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愈,患者常反复发作,病程为几年甚至几十年。
可癌变,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多数患者是轻中度,可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合理选择中药或西药,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大多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一般疗程都较长,需要坚持用药。”北京中医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张声生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治法是口服药物,如美沙拉嗪。
对重度患者来说,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都有帮助,但有效率都不能达到100%。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排便正常就可不再吃药,其实肠黏膜可能还未愈合。不规范治疗易导致病情反复或治疗不到位,令癌变的概率明显增加。
对于病程较长者,建议每年都复查肠镜,避免或减少癌变。
专家指出,该病无法针对病因预防,更强调早诊、早治。一般推荐40岁后每年做粪便潜血试验,每5至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有大肠癌高危因素者,如有肠道病史或家族史,或有大肠腺瘤的病人,每年要做结肠镜。
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习惯,多吃纤维素高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避免发生感染性肠炎。因为有的患者就是在感染肠炎后出现了溃疡性结肠炎。
(《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