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研究表明,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在产量形成期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籽粒则具有较高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淀粉积累速率。因此,其产量水平和反映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粒叶比均高于多穗型品种(豫麦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