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多表位重组抗原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P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病原体,其诊断方法主要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螺旋体血球凝集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梅毒螺旋体包膜蛋白作为诊断性抗原,应用于梅毒感染的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本研究分析选取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N15、TpN17、TpN44.5和TpN47最主要的优势抗原表位,经串联设计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梅毒螺旋体多表位重组抗原,并以之为基础,建立ELISA双抗原夹心法,用以临床检测梅毒感染。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儿女,2岁,石家庄市某县人.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有轻微咳嗽,体温最高38.5 ℃,口服退热药物(具体不详)可降至正常,3~4 d后再次反复发热.当地查血常规提示贫血(具体不详,未见化验单),给予口服铁剂治疗,效果欠佳。
期刊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Kato和Torigoe于1977年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与鳞状细胞癌、子宫颈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临床鲜见血清SCC—Ag在多种皮肤病中升高的报道。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血清SCC—Ag水平,分析探讨SCC—Ag在各种皮肤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1例急性微分化型髓细胞白血病转换为不另作特定分类急性混合表型白血病的诊断过程,并探索其与其他急性微分化型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混合表型白血病病例的异同.方法 采用细胞涂片染色或化学染色方法对1例原发急性微分化型髓细胞白血病转换为不另作特定分类急性混合表型白血病病例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RT-PCR技术进行融合基因的检测.并与
自1988年Okamoto等[1]对HBV进行基因分型以来,各国学者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HBV基因型分布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研究认为HBV可分为A~H 8种基因型,且各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分布特征,与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抗病毒疗效、病毒变异等也存在一定相关性[2]。
期刊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人类有3~4万个基因,分别位于23对染色体上,组成24个基因连锁群[1],如果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异常,则会导致基因群的增减或位置转移,扰乱遗传物质或基因间的平衡,而产生多种畸形或异常综合征.现已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有1万多种,已确定或报道的染色体综合征100多种.最近,我们发现1例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PE)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急性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因血栓引起的PE称为肺血栓栓塞征(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PE的主要类型。PE因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误诊率高,已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PE的栓子90%以上源自患者腿部的深静脉,其他少见的栓子来自深部骨盆静脉、肾静脉、下腔静脉和腋静脉
目的 建立PCR-MALDI-TOF M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针对核苷类药物耐药突变位点的检测方法,探讨PCR-MALDI-TOF MS技术的影响因素,为正确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CR-MALDI-TOF MS检测10份HBV质粒标准品及100份HBV阳性临床标本(均单独或者联合使用过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并用PCR产物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100份HBV阳性
包头医学院秦文斌教授所领导的血红蛋白研究室近期建立了一种新的活态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释放实验(hemoglobin release test,HRT),并发现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释放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期刊
19世纪初,法国学者就发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如伤寒、天花)伴有小细胞性贫血.以后,在临床上逐渐注意到许多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和恶性肿瘤)伴发的贫血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铁的利用障碍,故早期这类贫血曾被称为"铁粒幼细胞贫血伴网状内皮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0世纪后改称为"慢性病贫血".实际上,"慢性病贫血"一词对这类贫血并不是十分恰当[1],且容易与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肝病、肾病及内分泌疾病)伴随
期刊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疱疹及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冬春季节好发于婴幼儿.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遗传物质为双链DNA,基因全长约为125 000 bp,是目前最小的疱疹病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