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隔代抚养日渐勃兴,结合人格发展中主要理论分析发现:幼儿期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人格的独立性、稳定性等方面与亲子抚养的青少年相比都较低,而在忧虑性上较高。
关键词:隔代抚养;人格特点;青少年
抚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但如何实施它,每个家庭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随着社会发展,由祖辈承担孙辈的抚养教育正成为上海家庭的教育特色,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1]。这就引发了议论:隔代抚养究竟利弊何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何影响。
一、隔代抚养
(一)隔代抚养的内涵
隔代抚养,就是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抚养长大。本文讨论的隔代抚养是指从哺乳期结束至青春期后期这段时间的祖辈抚养,该阶段是孩子人格、认知、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隔代抚养的类型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将隔代抚养归结为四种类型[2]:
1.过分关注型
孩子本来自己能做的,祖父母呵护备至,代为为其劳。
2.过分监督型
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
3.严厉惩罚型
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
4.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叙述,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二、隔代抚养下的青少年人格特點
影响人格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早期童年经历等[3]。从热体出生到五、六岁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又多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被认为是“个体性格的工厂”。可以说,在遗传的平台上,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家庭抚养形式和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隔代抚养便是一种抚养形式。老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与亲代抚养相比,负面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一)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忧虑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高。
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合乎逻辑、客观、理性、全面和科学验证的信念,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这样才能促进个体适应环境和社会[4]。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因长期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老年人的思想较为落后、对事求稳不求变的态度使青少年在认知和对目前社会发展的了解受到限制,内化了祖辈的这些认知与信念后,其面对竞争和多变的环境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忧虑和担心。这也是隔代抚养青少年忧虑性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独立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低。
生活上承包着孩子的衣食起居,精神上又倍加疼爱,严重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年轻父母大多趋于理性而老人更加感性。年轻人会更多考虑孩子的成长,着眼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为他们以后更好适应社会、独立生活做准备。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时往往是有求必应,出于疼爱之心,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三)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稳定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低。
霍大同的研究表明,幼儿总是会向母亲寻求爱,人格就是在代际间传递而形成的。但当孩子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离开,他就会形成不安全感,对身边的东西都会担心失去,有很强的焦虑感和不稳定感[5]。孩子出生后与父母的感情尚未牢固就被人为的隔离,去培养与祖辈的感情,感情稳定下来后,再一次分离,去重新培养和亲生父母的感情。这样不稳定的成长经历,人格的稳定性这一特质自然受到影响。
(四)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家庭和社会的依恋性上比亲代抚养的青少年低。
依恋是个人与家庭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感情纽带。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养者更精心的照料后代,对儿童依恋性有着重要的影响[6]。隔代抚养的幼儿,由祖辈替代亲代使其在儿童期的依恋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研究表明:一个安全、归属、爱的需要均满足的人会比一个虽然在安全和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在爱的情感上遭到拒绝,受到挫折的人健康[7]。隔代抚养下的青少年因情感需要的缺失,影响了他对家庭和社会依恋的发展。
(五)隔代抚养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竭斯底里、疑病等人格倾向。
有抽样研究表明:隔代抚养者,性格上与父母直接抚养者有显著差异。前者显示竭斯底里倾向、疑病倾向、偏执倾向和分裂倾向者较多。究其原因是源于对老人的观察学习,或是其他因素的连锁作用还有待考证。
三、应对策略
隔代抚养应注意:接受容纳孩子,支持理解其感情,保证心理安全;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实际生活中也应尽量减少隔代抚养的不良影响。
首先,父母尽量多地回家看望老人和孩子。陪同孩子玩耍,聊天谈心,让其了解父母的生活与工作,缓解儿童心里的的焦虑。
其次,对隔代抚养方式要提出要求。不能过分迁就,也不能让孩子完全遵从老旧的教育模式。以更为开放民主的方式满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需要。
最后,多参与同龄群体。个体能在集体活动中释放焦虑,当关注外部关系与行动时,内心的敏感会适当的减轻。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只有清楚的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易云.“隔代教育”困扰家长.教育文摘周报,2002-10-23.
[2]李径宇.隔代之间隔着什么.新闻周刊,2004,(6):8-10.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62-466.
[4]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163-167.
[5]霍大同.是俄狄浦斯情结还是代情结——对母亲与儿子的梦的精神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0,(2).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1.
关键词:隔代抚养;人格特点;青少年
抚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但如何实施它,每个家庭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随着社会发展,由祖辈承担孙辈的抚养教育正成为上海家庭的教育特色,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1]。这就引发了议论:隔代抚养究竟利弊何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何影响。
一、隔代抚养
(一)隔代抚养的内涵
隔代抚养,就是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抚养长大。本文讨论的隔代抚养是指从哺乳期结束至青春期后期这段时间的祖辈抚养,该阶段是孩子人格、认知、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隔代抚养的类型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将隔代抚养归结为四种类型[2]:
1.过分关注型
孩子本来自己能做的,祖父母呵护备至,代为为其劳。
2.过分监督型
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
3.严厉惩罚型
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
4.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叙述,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二、隔代抚养下的青少年人格特點
影响人格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早期童年经历等[3]。从热体出生到五、六岁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又多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被认为是“个体性格的工厂”。可以说,在遗传的平台上,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家庭抚养形式和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隔代抚养便是一种抚养形式。老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与亲代抚养相比,负面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一)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忧虑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高。
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合乎逻辑、客观、理性、全面和科学验证的信念,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这样才能促进个体适应环境和社会[4]。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因长期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老年人的思想较为落后、对事求稳不求变的态度使青少年在认知和对目前社会发展的了解受到限制,内化了祖辈的这些认知与信念后,其面对竞争和多变的环境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忧虑和担心。这也是隔代抚养青少年忧虑性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独立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低。
生活上承包着孩子的衣食起居,精神上又倍加疼爱,严重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年轻父母大多趋于理性而老人更加感性。年轻人会更多考虑孩子的成长,着眼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为他们以后更好适应社会、独立生活做准备。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时往往是有求必应,出于疼爱之心,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三)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稳定性上比亲子抚养的青少年低。
霍大同的研究表明,幼儿总是会向母亲寻求爱,人格就是在代际间传递而形成的。但当孩子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离开,他就会形成不安全感,对身边的东西都会担心失去,有很强的焦虑感和不稳定感[5]。孩子出生后与父母的感情尚未牢固就被人为的隔离,去培养与祖辈的感情,感情稳定下来后,再一次分离,去重新培养和亲生父母的感情。这样不稳定的成长经历,人格的稳定性这一特质自然受到影响。
(四)隔代抚养的青少年在家庭和社会的依恋性上比亲代抚养的青少年低。
依恋是个人与家庭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感情纽带。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养者更精心的照料后代,对儿童依恋性有着重要的影响[6]。隔代抚养的幼儿,由祖辈替代亲代使其在儿童期的依恋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研究表明:一个安全、归属、爱的需要均满足的人会比一个虽然在安全和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在爱的情感上遭到拒绝,受到挫折的人健康[7]。隔代抚养下的青少年因情感需要的缺失,影响了他对家庭和社会依恋的发展。
(五)隔代抚养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竭斯底里、疑病等人格倾向。
有抽样研究表明:隔代抚养者,性格上与父母直接抚养者有显著差异。前者显示竭斯底里倾向、疑病倾向、偏执倾向和分裂倾向者较多。究其原因是源于对老人的观察学习,或是其他因素的连锁作用还有待考证。
三、应对策略
隔代抚养应注意:接受容纳孩子,支持理解其感情,保证心理安全;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实际生活中也应尽量减少隔代抚养的不良影响。
首先,父母尽量多地回家看望老人和孩子。陪同孩子玩耍,聊天谈心,让其了解父母的生活与工作,缓解儿童心里的的焦虑。
其次,对隔代抚养方式要提出要求。不能过分迁就,也不能让孩子完全遵从老旧的教育模式。以更为开放民主的方式满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需要。
最后,多参与同龄群体。个体能在集体活动中释放焦虑,当关注外部关系与行动时,内心的敏感会适当的减轻。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只有清楚的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易云.“隔代教育”困扰家长.教育文摘周报,2002-10-23.
[2]李径宇.隔代之间隔着什么.新闻周刊,2004,(6):8-10.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62-466.
[4]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163-167.
[5]霍大同.是俄狄浦斯情结还是代情结——对母亲与儿子的梦的精神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0,(2).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