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5例报告)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诊断问题.方法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35例中消化道内32例,其中胃21例(60.0%)、小肠9例(25.7%)、直肠2例(5.7%);消化道外3例,分别肠系膜、腹膜后、肠系膜及腹膜后混合各1例(8.6%).免疫组化表达,CD117(+)100%、Vim(+)97%、CD34(+)84.4%、NSE(+)54.4%、Actin(+)50%、SMA(+)33.3%、S-100(+)33.3%、Syn(+)16.7%、Des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β-catenin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β-catenin膜表达
为什么说创业之脸就是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可以“美颜”商业模式吗?本文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从商业模式与人脸的关系开始,借用名画《蒙娜丽莎》和名著《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的形象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肺癌转移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SGF快速检测诊断试剂盒对临床确诊的75例肺癌患者(其中局限组39例,远
通过对二十多个有关通信电缆、连接器及其组件屏蔽效率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目前较常用的五种测量屏蔽效率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各种试验方法的原理、适用的产品
主要讨论由于大功率电磁攻击造成的信息通信系统的安全评估与管理问题。给出了大功率电磁故意攻击对通信系统威胁程度的一种评估方法,确立了威胁等级和设备的脆弱性分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