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学重点。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良好途径。本文针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核心素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培养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 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可能性。身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与时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提升其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从语言技巧出发培养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古人作诗时对语言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古诗词中,语言技巧主要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古诗词句子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表达方式是结合思想情感表現的需求而使用的表达形式,表现手法可以使古诗词整体、部分具有强烈鲜明的印象,进而实现感染读者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不同语言技巧进行辨析,在概念明确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涵义做进一步感受。
  例如,在讲解《锦瑟》时,因诗中较多词语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学生难以理解诗意,进而影响到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从语言技巧出发,对诗中象征、用典等语言技巧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其中的朦胧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言技巧,学会灵活地对语言进行构建和运用。
  二、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诗旨培养核心素养
  语言的本质是思维,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把培养思维作为核心内容。从先秦,到明清,虽然古诗词具有较广的时代跨度,但是其始终追求的是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对自身心志表达。因此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古诗词的立意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先为学生介绍作者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六十六岁时,其主战建议屡次被南宋当权者忽视,在登临京口北固亭时,以此词抒发其报国无门的感慨,表达了对当时执政者屈辱求和的谴责和想要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后续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语言凝练,结构精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语言特色进行讲解,还要注重对诗词结构特色的讲解。例如,分析《登高》的结构特点为:开头破题,对高、远这两个字做了突出,颔联主要描写景物,颈联突出变化,尾联结合新愁旧恨。从这样的结构中,可以突出整首诗的情景交融,表达出了作者忧国伤时、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等多种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通过鉴赏古诗词培养核心素养
  古诗词意境深远,学生的理解很难深刻,需要教师在诗歌鉴赏方面进行指引。诗词作者通过意象传递思想情感,表达审美倾向,因此教师需要指引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联想古诗词意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古人创作时非常注重营造意境,这主要是因为意象有限,而意境可以虚实相生、情景结合,不会被篇幅所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讲解《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西风、黄花等意象进行赏析,并且把古时候在重阳节时有赏菊饮酒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学生,进而理解和感受李清照想要表达的思念亲人和触景生情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兴雄《立足古诗词文本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名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2] 陈易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第2期。
  [3] 王艳梅《诗媒相携无穷趣,赏的古诗别样美—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与多媒体的实践结合》,《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7期。
  [4] 蒋月、许采娟《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研究—以苏教版七年级倍(上)语文教材为例》,《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第6期。
  [5] 李楚恒《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以边塞诗为例》,《文教资料》2020年第7期。
  [6] 吴景生《扬想象风帆,品古诗词曲神髓—浅谈想象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曲中的运用》,《学周刊》2011年第8期。
  (张凤荣,1981年生,女,内蒙古赤峰市人,汉族,大学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诗词鉴赏)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在技巧上鼓励学生大胆地借鉴,在素材上分类积累文本的亮点,在训练上有效合理地进行拓展,高效利用教材,把写作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其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材 写作教学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这样描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
师承杜威的陶行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促进品德教育的“知行合一”,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  一、秉承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德育活动的意义  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既需要有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处理日常琐事。面对压力,中职班主任应积极开展班本德育主题活动,将陶行知
摘 要:初中语文中含有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应基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延伸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以传统文化为媒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传统美德的发展。本文结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实践,试图探究出一条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渗透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积极展开传统文化渗透,利用教学模式的延伸,切实开展传统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获得优秀的传
抓基础,抓时效,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是“甘肃省快乐示范校”—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近年来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尚德立人,为生命之美奠基”,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快乐校园,是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不懈的追求。近年来,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依托体艺教育,走出了一条德育新路。  一、在体艺教育活动中锤炼养成教育的细节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学校的学生管理重在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由传授语文知识向家庭教育倾斜,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家庭教育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孝道教育、亲子关系教育,以及对学生生活态度教育的影响与促进。通过语文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家庭教育 孝道 亲子关系  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学生回到
摘 要:主义是思想、是信念、是精神、是力量、是文化、是知识、是信仰、是道德,更是文化。清末,国家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的不断侵略下,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受到冲击。为了救亡图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自己的思想,使国家摆脱现状,三民主义思想由此诞生。三民主义产生后,慢慢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迅速传播。三民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文化,不仅影响着近代政治、经济、文化,而
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容易因为诗词表达的特点,常会出现理解不深刻,分析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把握古诗词,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方法,首先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古诗词教学 学习方法  一、观察生活的标本—培养学生联动生活的古诗词学习意识  提高古诗词学习效率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生活的标本,使学生理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除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它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所以我认为
摘 要:在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便是创新能力。因此,很多老师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是一门为小学生学习打基础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任务,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摘 要:针对培智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需要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记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则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论述多媒体技术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培智学生 语文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当今特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特殊教育因其本身的特点也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个可以大显身手的环境。从实践看,多媒体逐渐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