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的中坚力量。提高青年教师质量,加强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提出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并探索多样化的在职培训途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科层次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已经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教育部官方网站2009年12月23日公布的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统计表显示:普通高校教师总数是123万7451人,其中30岁及以下35万7507人,31-35岁23万3748人,36-40岁20万1652人,将数据合并计算,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79万2907人,占64%。因此,青年教师质量不仅关系着高校的未来,也影响着高校当下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质量,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提高青年教师心理调控、教学、科研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诸多的压力,表现在经济压力、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等多方面,因此,要从提高青年教师心理调控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入手,对青年教师加强继续教育。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够重视。很少有高校主动研究如何疏导青年教师的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引导他们始终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国内学者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4项因子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教师18.8%有轻度心理问题,0.9%有中度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决策部门应及时了解青年教师心理状况,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和爱护青年教师,让每一名青年教师都顺利度过由“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过渡期。高校应安排党委、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相关事宜,为青年教师安排心理讲座与心理辅导,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有轻度心理问题的青年教师要多关心、多引导、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提高教学能力
1 老教师传帮带
名师指导可以少走弯路,教师职业也不例外。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加强指导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高等学校中,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实现老教师传帮带,高校的老教师可分为在职老教师和退休老教师。高校应建立导师制,将在职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按照学科特点进行一对一组合,由导师对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引导方向,在课堂教学上进行示范。退休老教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工作经验,也有充足的时间指导青年教师,有的优秀的退休老教师还在退休后兼任教学督导,参与教学督导工作,可利用督导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的指导,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
2 组织课堂教学观摩、评比
学校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使青年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快速成长,积累教学经验。由于年龄、经历相近,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堂可以对青年教师产生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使青年教师渴望提升教学水平。青年教师通过观摩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能够更好地领悟教学真谛,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课堂评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对于比赛获奖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与考评挂钩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使获奖的青年教师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未获奖的青年教师继续努力,使青年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3 以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
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和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青年教师加入教学研究团队,可以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研究中,使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研究的主线融会贯通,能显著地提高青年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引领青年教师进入教学研究领域。
(三)提高科研水平
1 支持青年教师加入科研梯队
科研是青年教师入职后面临的重要困难之一,晋级、晋职均要考核科研。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然而对于没有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来说,申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难度很大。一些青年教师能够依靠私人关系加入教授的科研队伍,另一些青年教师教学多年都无法参与科研,无法参与科研就不能晋升职称,不能晋升职称又反过来影响了申请科研项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一些有潜力青年教师错过职业成长的黄金时期。学校应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规划自己的最佳职业成长时期,关心、爱护、扶植青年教师,制定详细的计划、建立明确的制度保障青年教师能够加入到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科研梯队中去。一方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另一方面可以补充科研梯队的后备力量,使科研梯队老、中、青搭配,保证科研工作后继有人。
2 设置科研专项青年基金项目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为青年教师设置专项科研基金,不仅能使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使青年人的创新思路得到展示和发挥,还能锻炼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工作并解决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能力。独立负责青年基金项目,对于青年教师今后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置关重要。
二、探索多样化在职培训途径
(一)双语教学培训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了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在本专业将英语与汉语很好地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年教师的英语较好,因此双语教学工作大部分由青年教师承担。高校应定期为担任双语课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进修、访问和在院际间、校际间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英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双语教学水平。
(二)举办高水平讲座
高校要定期聘请知名学者和专家,举办面向青年教师的高水平专题讲座,激励青年教师不断努力,使他们在“象牙塔”内部得以开扩视野、拓宽思路,了解学术前沿最新动态,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各学科最新研究热点,为培育交叉学科创新点打好基础。
(三)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用人企业招不到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中国调查网组织的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些毕业生不太适应在企业发展的原因为:缺乏实践活动,缺乏锻炼占32.9%;专业知识不扎实占24.9%;社交能力欠缺占13.7%;大学生要求太高,不愿意在基层工作占13.6%;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差占9%;其他占5.7%。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学生成为合格的“产品”投入人才市场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质量有着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教师,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目前,青年教师多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参与实践,然而在我国科研与实践仍有一定差距,重学轻术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青年教师仅仅通过科研难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过于重视学术成果等显性指标而忽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束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瓶颈。高校应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长期合作的培训平台,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鼓励青年教师带薪到企业参与锻炼,使青年教师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科层次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已经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教育部官方网站2009年12月23日公布的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统计表显示:普通高校教师总数是123万7451人,其中30岁及以下35万7507人,31-35岁23万3748人,36-40岁20万1652人,将数据合并计算,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79万2907人,占64%。因此,青年教师质量不仅关系着高校的未来,也影响着高校当下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质量,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提高青年教师心理调控、教学、科研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诸多的压力,表现在经济压力、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等多方面,因此,要从提高青年教师心理调控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入手,对青年教师加强继续教育。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够重视。很少有高校主动研究如何疏导青年教师的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引导他们始终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国内学者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4项因子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教师18.8%有轻度心理问题,0.9%有中度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决策部门应及时了解青年教师心理状况,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和爱护青年教师,让每一名青年教师都顺利度过由“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过渡期。高校应安排党委、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相关事宜,为青年教师安排心理讲座与心理辅导,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有轻度心理问题的青年教师要多关心、多引导、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提高教学能力
1 老教师传帮带
名师指导可以少走弯路,教师职业也不例外。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加强指导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高等学校中,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实现老教师传帮带,高校的老教师可分为在职老教师和退休老教师。高校应建立导师制,将在职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按照学科特点进行一对一组合,由导师对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引导方向,在课堂教学上进行示范。退休老教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工作经验,也有充足的时间指导青年教师,有的优秀的退休老教师还在退休后兼任教学督导,参与教学督导工作,可利用督导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的指导,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
2 组织课堂教学观摩、评比
学校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使青年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快速成长,积累教学经验。由于年龄、经历相近,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堂可以对青年教师产生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使青年教师渴望提升教学水平。青年教师通过观摩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能够更好地领悟教学真谛,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课堂评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对于比赛获奖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与考评挂钩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使获奖的青年教师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未获奖的青年教师继续努力,使青年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3 以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
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和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青年教师加入教学研究团队,可以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研究中,使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研究的主线融会贯通,能显著地提高青年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引领青年教师进入教学研究领域。
(三)提高科研水平
1 支持青年教师加入科研梯队
科研是青年教师入职后面临的重要困难之一,晋级、晋职均要考核科研。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然而对于没有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来说,申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难度很大。一些青年教师能够依靠私人关系加入教授的科研队伍,另一些青年教师教学多年都无法参与科研,无法参与科研就不能晋升职称,不能晋升职称又反过来影响了申请科研项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一些有潜力青年教师错过职业成长的黄金时期。学校应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规划自己的最佳职业成长时期,关心、爱护、扶植青年教师,制定详细的计划、建立明确的制度保障青年教师能够加入到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科研梯队中去。一方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另一方面可以补充科研梯队的后备力量,使科研梯队老、中、青搭配,保证科研工作后继有人。
2 设置科研专项青年基金项目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为青年教师设置专项科研基金,不仅能使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使青年人的创新思路得到展示和发挥,还能锻炼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工作并解决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能力。独立负责青年基金项目,对于青年教师今后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置关重要。
二、探索多样化在职培训途径
(一)双语教学培训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了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在本专业将英语与汉语很好地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年教师的英语较好,因此双语教学工作大部分由青年教师承担。高校应定期为担任双语课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进修、访问和在院际间、校际间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英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双语教学水平。
(二)举办高水平讲座
高校要定期聘请知名学者和专家,举办面向青年教师的高水平专题讲座,激励青年教师不断努力,使他们在“象牙塔”内部得以开扩视野、拓宽思路,了解学术前沿最新动态,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各学科最新研究热点,为培育交叉学科创新点打好基础。
(三)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用人企业招不到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中国调查网组织的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些毕业生不太适应在企业发展的原因为:缺乏实践活动,缺乏锻炼占32.9%;专业知识不扎实占24.9%;社交能力欠缺占13.7%;大学生要求太高,不愿意在基层工作占13.6%;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差占9%;其他占5.7%。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学生成为合格的“产品”投入人才市场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质量有着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教师,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目前,青年教师多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参与实践,然而在我国科研与实践仍有一定差距,重学轻术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青年教师仅仅通过科研难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过于重视学术成果等显性指标而忽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束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瓶颈。高校应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长期合作的培训平台,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鼓励青年教师带薪到企业参与锻炼,使青年教师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