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句法分析手段多样,本文拟用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句法结构,文章首先提出了几种对该结构的不同划分,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认为进行句法分析若结合各法,博采众长,能弥补各法之不足,而起到较全面地分析的作用。
关键词: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我们可以组合、创造出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句法结构,对这些句法结构进行语义、句法以及语用的分析,是判断这些结构是否真正合理的重要手段。
关于句法分析的手段,我们熟知的有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和配价分析法等。陆俭明(2005)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又列出了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本文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例,谈谈如何对其进行切分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谈谈句法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的特点——没有歧义,我们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划分。
一、问题的来源
选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例子的切分来进行讨论是因为在现代汉语语法课上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给出了几个答案,分别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持三种观点的人数不相上下,各自据理力争,后来老师宣布应该划在“中国”与“人民”之间,即赞同A的划法。课上老师并未给出划分理由,所以同学们仍争论不休,一时意见难以统一。课后再来看这一问题时,我觉得有必要将划分思路理一理。
二、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概念与原则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中心词分析法,也就是句子成分分析法,是由赵元任和丁声树最先提出的,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代表作之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指出:“遇到有中心的短语要分解出中心词和非中心词,把某些中心词或主体定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把非中心词定为附加成分(定语、状语)或连带成分(宾语、补语),因此它又名为‘中心词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赵元任和丁声树两位先生参照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做法,首次运用到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和“二分法”。顾名思义,该法是将一个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并对其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陆俭明的定义是: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并说明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手段就叫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有两大基本原则:一为切分,一为定性。切分是考虑在哪里切分,定性是给切分出来的直接组成成分定性,即确定各成分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1985)一书中指出“把层次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对待,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因为所有的人类语言的语法构造都是有层次的,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既然如此,进行语法分析就离不开层次分析。”因而也就不必单独说层次分析是一种方法。
我们承认语言构造的层次性,也认为朱德熙先生的说法合理,但层次分析法也不无道理。
三、分析问题
前一部分我们回顾了一下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的一些概念,那么我们下面就用这两种方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进行分析。
(一)中心词分析法
顾名思义,该法的关键是要先找出中心词,显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心语在后面的“会议”上,现在就看前面的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与“会议”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
中心词分析法在分析复杂偏正机构时常将其中的定语分成三类:联合附加、递相附加、分别附加。各自的要点分别是:联合附加是并列成分组成的定语,如红的和白的花;递相附加是几个定语中只有最后一个是直接附加于中心词上的,其余都是附加在紧跟着自己后头的那个定语上,如我姐姐的同学的自行车;分别附加是各个定语彼此之间没有关系各自单独地附加在中心词上,如一张新的白色木头桌子。
我们了解了这些关系,再对照例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现,这个句法结构的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是递相附加的关系。“协商”是直接附加于“会议”上的,前面的都是附加在紧跟着自己后头的那个定语上的,也就是呈现为以下关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知道中心词分析法是不承认词组可以做句子成分的,主张遇到有中心的短语要分解出中心词和非中心词。但是我们对上面的例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几个词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的关系并不像上面分析的那样,只跟与自己最近的后头的定语发生关系,实际上,整个句法结构是一个偏正结构做了定语,更确切地说,除了最后一层——中国人民——外,每一层定语本身都是偏正结构,如下图所示: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也就是说,根据中心词分析法,我们是先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会议”,然后对其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加以分析,得出上述图示。我们将这一结论对应到第一部分“问题的来源”中发现,这一划法与C重合。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相对于中心词分析法来说,更为复杂,当然也更为严谨。层次分析法的两个关键点一在于切分一在于定性,二者的含义我们在前文已经有所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那么,我们便先用这两个原则来对第一部分的三种划分法加以分析,我们将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写在横线上表示。 A、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B、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C、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似乎三种方法都说得通,有其存在的依据,但究竟哪一种划法更为合理,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
陆剑明(2005)提出了几点进行层次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一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其中一个如果是合成句法形式,即不是单词,那么这个合成句法形式不能是该句式独有的,必须能在别类句法结构中再现。”
我们参照上述观点对第一部分提出的A、B、C三种切分方法加以验证。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种切分方法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是“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合成句法形式,可以再别类句法结构中再现,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也可以单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就是说,这种划分是合理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一句法结构的两个直接成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能在别的句法成分中再现,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国人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旧政治协商会议”“新政治协商会议”“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等,可见,这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都不是这一句法结构所独有的,因而此划分合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一句法结构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和“会议”,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这一合成句法形式一般只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类句法结构中出现而不能在别的结构中出现,所以这一划分不合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A和B两种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从所举的例子来看,B切分似乎更常见,那么是否A、B真的都合理呢?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
陆俭明又说:“每一个层面切分所得到的直接组成成分,彼此按句法规则组合起来,在意义上必须跟原先的结构体所表示的意思相一致。具体来说:1、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都必须有意义。2、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彼此在意义上有搭配的可能。3、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它们在意义上的组合,必须跟原结构的意义相等。”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有意义,它们也有搭配的可能,“中国”作为定语,修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们再来对应第3小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都是修饰后一句法结构的,它们组合起来的意思与原结构意义相等,合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和“政治协商会议”都有意义,“中国人民”也是“政治协商会议”的修饰成分,那么这一意义组合是否与原结构相符呢?我们分析中可知:
“中国人民”整个作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定语,在小结构中,“中国”是“人民”的定语而不是后面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们知道,“政治协商会议”是专指1945-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为了与1949年后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区别,此次政治协商会议称为“旧政协”,而1949年后的政协称为“新政协”或“人民政协”,加上修饰语“中国人民”,它们意义上的组合与原结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指1949年后的人民政协)不同,因而该切分是相对不合理的。
可见,根据层次分析法来划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采用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划法更合理,因为这一结构里的两个直接句法成分“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能在其它句法结构中再现,不是本结构独有的,而且这两个句法成分的意义组合与原结构意义相等,而其它两种划法均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所以,A划法更为合理。
四、总结
(一)小结
关于句法分析的方法,我们在开头提到了五种,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的特点——语义上没有歧义,我们只采取了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这两种分析法划分出来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用中心分析法,根据先找中心词原则先划分出中心词“会议”,再对前面的修饰成分进行逐层划分,即: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分析法则是:
A、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可见,两种分析方法由于原则的不同切分出来的成分也不一样。
(二)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每一种句法分析方法都有它们的局限,因此单一的分析方法不可能把所有的句法结构都分析、解释清楚,而且又由于每一种方法也都有其特色,所以能够互相补充,也就是说进行句法分析时,我们应该结合几种方法,综合分析,这样可以弥补各法之不足,从而尽可能将各句法结构分析得清楚明白。
由于笔者学力和学识的欠缺,还无法提出较为系统可靠的分析法原则,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陆俭明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一些观点和朱德熙关于中心词分析法的一些看法,不能说完全正确,毫无瑕疵,但笔者认为相对合理,现行的许多参考书的观点,很多都是在陆俭明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在本身条件限制下,站在巨人肩膀上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思考,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法和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大家的观点。
最后,本文的论证和分析还相对简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力量、许彩云、晁瑞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简介:
汪亚云(1991—),女(汉),湖南常德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研究。
高敏(1992—),女(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关键词: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我们可以组合、创造出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句法结构,对这些句法结构进行语义、句法以及语用的分析,是判断这些结构是否真正合理的重要手段。
关于句法分析的手段,我们熟知的有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和配价分析法等。陆俭明(2005)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又列出了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本文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例,谈谈如何对其进行切分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谈谈句法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的特点——没有歧义,我们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划分。
一、问题的来源
选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例子的切分来进行讨论是因为在现代汉语语法课上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给出了几个答案,分别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持三种观点的人数不相上下,各自据理力争,后来老师宣布应该划在“中国”与“人民”之间,即赞同A的划法。课上老师并未给出划分理由,所以同学们仍争论不休,一时意见难以统一。课后再来看这一问题时,我觉得有必要将划分思路理一理。
二、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概念与原则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中心词分析法,也就是句子成分分析法,是由赵元任和丁声树最先提出的,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代表作之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指出:“遇到有中心的短语要分解出中心词和非中心词,把某些中心词或主体定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把非中心词定为附加成分(定语、状语)或连带成分(宾语、补语),因此它又名为‘中心词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赵元任和丁声树两位先生参照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做法,首次运用到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和“二分法”。顾名思义,该法是将一个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并对其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陆俭明的定义是: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并说明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手段就叫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有两大基本原则:一为切分,一为定性。切分是考虑在哪里切分,定性是给切分出来的直接组成成分定性,即确定各成分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1985)一书中指出“把层次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对待,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因为所有的人类语言的语法构造都是有层次的,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既然如此,进行语法分析就离不开层次分析。”因而也就不必单独说层次分析是一种方法。
我们承认语言构造的层次性,也认为朱德熙先生的说法合理,但层次分析法也不无道理。
三、分析问题
前一部分我们回顾了一下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的一些概念,那么我们下面就用这两种方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进行分析。
(一)中心词分析法
顾名思义,该法的关键是要先找出中心词,显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心语在后面的“会议”上,现在就看前面的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与“会议”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
中心词分析法在分析复杂偏正机构时常将其中的定语分成三类:联合附加、递相附加、分别附加。各自的要点分别是:联合附加是并列成分组成的定语,如红的和白的花;递相附加是几个定语中只有最后一个是直接附加于中心词上的,其余都是附加在紧跟着自己后头的那个定语上,如我姐姐的同学的自行车;分别附加是各个定语彼此之间没有关系各自单独地附加在中心词上,如一张新的白色木头桌子。
我们了解了这些关系,再对照例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现,这个句法结构的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是递相附加的关系。“协商”是直接附加于“会议”上的,前面的都是附加在紧跟着自己后头的那个定语上的,也就是呈现为以下关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知道中心词分析法是不承认词组可以做句子成分的,主张遇到有中心的短语要分解出中心词和非中心词。但是我们对上面的例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几个词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的关系并不像上面分析的那样,只跟与自己最近的后头的定语发生关系,实际上,整个句法结构是一个偏正结构做了定语,更确切地说,除了最后一层——中国人民——外,每一层定语本身都是偏正结构,如下图所示: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也就是说,根据中心词分析法,我们是先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会议”,然后对其定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加以分析,得出上述图示。我们将这一结论对应到第一部分“问题的来源”中发现,这一划法与C重合。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相对于中心词分析法来说,更为复杂,当然也更为严谨。层次分析法的两个关键点一在于切分一在于定性,二者的含义我们在前文已经有所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那么,我们便先用这两个原则来对第一部分的三种划分法加以分析,我们将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写在横线上表示。 A、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B、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C、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似乎三种方法都说得通,有其存在的依据,但究竟哪一种划法更为合理,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
陆剑明(2005)提出了几点进行层次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一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其中一个如果是合成句法形式,即不是单词,那么这个合成句法形式不能是该句式独有的,必须能在别类句法结构中再现。”
我们参照上述观点对第一部分提出的A、B、C三种切分方法加以验证。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种切分方法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是“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合成句法形式,可以再别类句法结构中再现,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也可以单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就是说,这种划分是合理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一句法结构的两个直接成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能在别的句法成分中再现,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国人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旧政治协商会议”“新政治协商会议”“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等,可见,这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都不是这一句法结构所独有的,因而此划分合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一句法结构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和“会议”,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这一合成句法形式一般只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类句法结构中出现而不能在别的结构中出现,所以这一划分不合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A和B两种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从所举的例子来看,B切分似乎更常见,那么是否A、B真的都合理呢?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
陆俭明又说:“每一个层面切分所得到的直接组成成分,彼此按句法规则组合起来,在意义上必须跟原先的结构体所表示的意思相一致。具体来说:1、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都必须有意义。2、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彼此在意义上有搭配的可能。3、切分所得的各个直接组成成分,它们在意义上的组合,必须跟原结构的意义相等。”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有意义,它们也有搭配的可能,“中国”作为定语,修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们再来对应第3小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都是修饰后一句法结构的,它们组合起来的意思与原结构意义相等,合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和“政治协商会议”都有意义,“中国人民”也是“政治协商会议”的修饰成分,那么这一意义组合是否与原结构相符呢?我们分析中可知:
“中国人民”整个作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定语,在小结构中,“中国”是“人民”的定语而不是后面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们知道,“政治协商会议”是专指1945-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为了与1949年后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区别,此次政治协商会议称为“旧政协”,而1949年后的政协称为“新政协”或“人民政协”,加上修饰语“中国人民”,它们意义上的组合与原结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指1949年后的人民政协)不同,因而该切分是相对不合理的。
可见,根据层次分析法来划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采用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划法更合理,因为这一结构里的两个直接句法成分“中国”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能在其它句法结构中再现,不是本结构独有的,而且这两个句法成分的意义组合与原结构意义相等,而其它两种划法均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所以,A划法更为合理。
四、总结
(一)小结
关于句法分析的方法,我们在开头提到了五种,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结构的特点——语义上没有歧义,我们只采取了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这两种分析法划分出来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用中心分析法,根据先找中心词原则先划分出中心词“会议”,再对前面的修饰成分进行逐层划分,即: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分析法则是:
A、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定 中
可见,两种分析方法由于原则的不同切分出来的成分也不一样。
(二)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每一种句法分析方法都有它们的局限,因此单一的分析方法不可能把所有的句法结构都分析、解释清楚,而且又由于每一种方法也都有其特色,所以能够互相补充,也就是说进行句法分析时,我们应该结合几种方法,综合分析,这样可以弥补各法之不足,从而尽可能将各句法结构分析得清楚明白。
由于笔者学力和学识的欠缺,还无法提出较为系统可靠的分析法原则,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陆俭明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一些观点和朱德熙关于中心词分析法的一些看法,不能说完全正确,毫无瑕疵,但笔者认为相对合理,现行的许多参考书的观点,很多都是在陆俭明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在本身条件限制下,站在巨人肩膀上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思考,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法和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大家的观点。
最后,本文的论证和分析还相对简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力量、许彩云、晁瑞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简介:
汪亚云(1991—),女(汉),湖南常德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研究。
高敏(1992—),女(汉),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留学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