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等学校拥有巨大的科技资源,但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政府各级部门采取众多措施推动高校科技资源走向市场化,但收效甚微。高校科技资源社会化不仅能够整合、盘活原有分散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更能够在市场规则和激励机制的影响下,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北京科技大学是全国材料学科重点高校,在新材料及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总值约8亿元,其中材料领域的设备1500多台(套),总资产约2.1亿元,分布在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7个国家级、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材料测试与制备方面,科技条件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但受体制所限,这些科技资源长期只服务于校内教学和科研,且分布分散,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如何提高学校测试资源利用率,盘活自身科技资源,让设备和人员运转起来,实现资源社会化、市场化?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原实验室管理处)就已经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
依附政策转变观念
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钱大益介绍,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学院体制改革,将原有的18个系组建成为9个学院。
为适应新的学院体制要求,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出现,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2001年材料学院试点,2003年实验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底各学院实验中心组建完成。几年间,资产管理处依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全校50多个教研室下设的三级管理实验室,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整合,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全校性基础实验中心、院系实验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科研实验室三个层面的实验教学体系。
这一举措为今后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4年12月,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下,以汇聚行业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为目标,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在京的9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地方测试机构、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北京科技大学位列其中。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承担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委托的课题—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试点建设,成立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这一机制创新旨在推动高校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促进北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服务首都经济建设。
而这一试点工作的承担与开展,也成为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一个新的契机。
北科大对这一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依托自身在新材料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科技资源,对外成立了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对内建立了由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平台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国家大学科技园、各学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制定平台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开展平台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钱大益介绍,为更好地推动平台建设,经多方探讨,提出将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引入到首都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上来,在不涉及产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敏感和难点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科技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为更顺畅地开展工作,提出了设备和人员集中管理、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管理的新思路,同时在平台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学校资产管理处成立虚拟的“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继续推动建立各学院的二级实体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人员及设备使用。
2006年前后,北科大投资配套1800万元资金,开始有计划地将分布在校园内20多处的材料科学相关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集中搬迁到学校主楼和材料测试楼两处,为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维护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在学校支持下,中心把以前由教授管理的实验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了一支200人左右的专业实验队伍,建立市场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仪器设备专人专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校还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细则》,规范公司和实验室的责、权、利,并把实验室的对外测试服务工作量作为实验室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考核机制方面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初期,北京市科委还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机制探索、设备集中和更新工作,并将其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网络,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
集中设备、成立队伍、规范管理……平台试点建设逐步启动和完善,最终集中了北京科技大学工科学院实验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近2亿元的设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外共享服务资质建设,以公司为唯一窗口为社会提供科技和创新服务。
完善资质提升服务
为规范服务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使平台建设得到更优质的提升,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在合理规划检测体系、加强资质建设、规范管理体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使通用的检测设备提高机时利用率,将检测服务从以往课题组、学院的小循环中扩展到全校,进而服务社会的大循环中,资产管理处根据设备资源特点,将检测服务项目整合成力学性能测试、化学分析、金相及热处理、物理性能测试、材料制备、组织结构分析六大体系,并围绕此六大测试体系进行相关的资质建设。
2008年,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和中国计量认证(CM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2009年6月,中心又通过了CNAS和CMA二合一监督和扩项评审,认证认可范围涉及钢铁及合金、铁矿石、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金属及金属制品、岩石、土等7个检测领域120个检测项目,平台服务特色凸显。
2011年实验室接受复评审,同时,向认监委、认可委申报扩大检测认可范围,新增了锰矿石、铬矿石、石灰石、白云石、食品、食品与农产品中残留物、涂料与涂层、焊接接头和焊接试样、混凝土、各项杂类材料等共计10个领域148个检测项目。
到目前为止,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经CNAS和CMA认可认定的检测范围已扩展到15个检测领域共计260个检测项目,实验室资质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规范管理体制方面,中心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样品的接收和处理、实验检测的实施、检测数据的处理、检测报告的形成、客户的跟踪和服务各个环节。
先进的仪器设备、高水准的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的资质建设、规范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学校强大的专家资源,为中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5年来,在分析检验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公司的测试服务项目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体系运转正常,已经能够实现自循环,发展潜力无限。
综合考量多方共赢
钱大益介绍,现在中心已整合了全校材料领域1500多台(套)、价值2.1亿元的检测仪器设备。据初步统计,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单价40万元以上的设备平均机时利用率由2005年(试点前)的40%提高到73%(按额定800机时主要计算),到2010年已提高到162%。
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科研实验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使仪器设备的潜力得到深入挖掘;平台资质建设规范了操作程序及实验方法,保障了实验的可还原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效参考;此外,平台建设扩大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了校企合作,带来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示范”。
而平台建设依托学校,同学校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发展紧密结合,“直接深入服务群体,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测试难的问题,也为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的专业孵化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的北科大分析检验平台在完成分析检验、测试服务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仪器开发等新业务,在帮助新兴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开展实验技术培训以支撑其创新、促使学校与企业研发对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钱大益曾撰文指出,北京科大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内部运行机制设计综合考量了“客户、学校、公司、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之间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模式设计“既回避了比较敏感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隶属关系、考核管理等问题,又能够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模式实现资源的开放和搞活,可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赢,对高校平台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平台建设的显著成效也得到了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到北京科技大学调研时还专程考察了平台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北科大平台在首都高校中第一个实现实验设备向社会整体开放;第一个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市场化运营服务;第一个获得国家CNAS和CMA资质认证。
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的试点工作,为鼓励更多的高校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联盟内其他成员建立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技服务和创新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带动完成了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开放式发展的同时,完善了资质、规范了管理、提升了水平,增强了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实验室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钱大益,1966年生于安徽,副研究员、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主要致力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安全及环境工程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是全国材料学科重点高校,在新材料及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总值约8亿元,其中材料领域的设备1500多台(套),总资产约2.1亿元,分布在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7个国家级、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材料测试与制备方面,科技条件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但受体制所限,这些科技资源长期只服务于校内教学和科研,且分布分散,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如何提高学校测试资源利用率,盘活自身科技资源,让设备和人员运转起来,实现资源社会化、市场化?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原实验室管理处)就已经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
依附政策转变观念
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钱大益介绍,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学院体制改革,将原有的18个系组建成为9个学院。
为适应新的学院体制要求,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出现,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2001年材料学院试点,2003年实验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底各学院实验中心组建完成。几年间,资产管理处依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全校50多个教研室下设的三级管理实验室,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整合,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全校性基础实验中心、院系实验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科研实验室三个层面的实验教学体系。
这一举措为今后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4年12月,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下,以汇聚行业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为目标,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在京的9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地方测试机构、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北京科技大学位列其中。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承担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委托的课题—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试点建设,成立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这一机制创新旨在推动高校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促进北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服务首都经济建设。
而这一试点工作的承担与开展,也成为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一个新的契机。
北科大对这一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依托自身在新材料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科技资源,对外成立了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对内建立了由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平台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国家大学科技园、各学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制定平台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开展平台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钱大益介绍,为更好地推动平台建设,经多方探讨,提出将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引入到首都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上来,在不涉及产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敏感和难点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科技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为更顺畅地开展工作,提出了设备和人员集中管理、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管理的新思路,同时在平台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学校资产管理处成立虚拟的“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继续推动建立各学院的二级实体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人员及设备使用。
2006年前后,北科大投资配套1800万元资金,开始有计划地将分布在校园内20多处的材料科学相关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集中搬迁到学校主楼和材料测试楼两处,为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维护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在学校支持下,中心把以前由教授管理的实验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了一支200人左右的专业实验队伍,建立市场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仪器设备专人专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校还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细则》,规范公司和实验室的责、权、利,并把实验室的对外测试服务工作量作为实验室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考核机制方面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初期,北京市科委还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机制探索、设备集中和更新工作,并将其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网络,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
集中设备、成立队伍、规范管理……平台试点建设逐步启动和完善,最终集中了北京科技大学工科学院实验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近2亿元的设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外共享服务资质建设,以公司为唯一窗口为社会提供科技和创新服务。
完善资质提升服务
为规范服务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使平台建设得到更优质的提升,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在合理规划检测体系、加强资质建设、规范管理体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使通用的检测设备提高机时利用率,将检测服务从以往课题组、学院的小循环中扩展到全校,进而服务社会的大循环中,资产管理处根据设备资源特点,将检测服务项目整合成力学性能测试、化学分析、金相及热处理、物理性能测试、材料制备、组织结构分析六大体系,并围绕此六大测试体系进行相关的资质建设。
2008年,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和中国计量认证(CM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2009年6月,中心又通过了CNAS和CMA二合一监督和扩项评审,认证认可范围涉及钢铁及合金、铁矿石、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金属及金属制品、岩石、土等7个检测领域120个检测项目,平台服务特色凸显。
2011年实验室接受复评审,同时,向认监委、认可委申报扩大检测认可范围,新增了锰矿石、铬矿石、石灰石、白云石、食品、食品与农产品中残留物、涂料与涂层、焊接接头和焊接试样、混凝土、各项杂类材料等共计10个领域148个检测项目。
到目前为止,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经CNAS和CMA认可认定的检测范围已扩展到15个检测领域共计260个检测项目,实验室资质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规范管理体制方面,中心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样品的接收和处理、实验检测的实施、检测数据的处理、检测报告的形成、客户的跟踪和服务各个环节。
先进的仪器设备、高水准的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的资质建设、规范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学校强大的专家资源,为中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5年来,在分析检验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公司的测试服务项目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体系运转正常,已经能够实现自循环,发展潜力无限。
综合考量多方共赢
钱大益介绍,现在中心已整合了全校材料领域1500多台(套)、价值2.1亿元的检测仪器设备。据初步统计,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单价40万元以上的设备平均机时利用率由2005年(试点前)的40%提高到73%(按额定800机时主要计算),到2010年已提高到162%。
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科研实验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使仪器设备的潜力得到深入挖掘;平台资质建设规范了操作程序及实验方法,保障了实验的可还原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效参考;此外,平台建设扩大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了校企合作,带来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示范”。
而平台建设依托学校,同学校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发展紧密结合,“直接深入服务群体,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测试难的问题,也为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的专业孵化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的北科大分析检验平台在完成分析检验、测试服务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仪器开发等新业务,在帮助新兴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开展实验技术培训以支撑其创新、促使学校与企业研发对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钱大益曾撰文指出,北京科大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内部运行机制设计综合考量了“客户、学校、公司、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之间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模式设计“既回避了比较敏感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隶属关系、考核管理等问题,又能够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模式实现资源的开放和搞活,可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赢,对高校平台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平台建设的显著成效也得到了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到北京科技大学调研时还专程考察了平台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北科大平台在首都高校中第一个实现实验设备向社会整体开放;第一个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市场化运营服务;第一个获得国家CNAS和CMA资质认证。
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的试点工作,为鼓励更多的高校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联盟内其他成员建立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技服务和创新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带动完成了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开放式发展的同时,完善了资质、规范了管理、提升了水平,增强了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实验室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钱大益,1966年生于安徽,副研究员、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主要致力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安全及环境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