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知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现代性考察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金岳霖《知识论》是中国第一部进行知识论相关研究的著作,其對于知识理论研究的开拓不仅丰富了当前中国的哲学研究,还开拓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推进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哲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表述不清晰、研究视野局限的问题,为中国知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知识论研究的现代化转型中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知识论》;金岳霖;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67-02
  金岳霖《知识论》诞生于1948年,其构建的知识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国哲学研究中关于知识的研究空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相关知识理论研究,对中国的知识论现代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知识论》主要是在学习和了解西方的近代和现代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撰写,其主要的结构框架是按照西方的哲学框架完成的。金岳霖所创建的知识论体系中,主要受到英国新实在论哲学家罗素的知识论影响,此外还有休谟所提出的“休谟问题”,以及其他起源于西方的知识论体系的影响,金岳霖在充分思考和总结上述专家学者的思想以及问题之后创建了知识论理论体系。该知识理论体系是为了解决中国传统的哲学知识缺乏对于知识论范畴的思考以及逻辑工具而提出的,并且解决了中国传统哲学知识中对于物理知识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充分吸取了西方现代新时代主义思想中将外物看作成独立存在的思想观点,并认为知识是一种关于外物的相关认识,将知识生产者的感性以及精神因素与外物做出了严格区分,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生产者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是认识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该知识论体系还将外物的可认识性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物理的相关哲学研究,体现出其较强的现代性。
  一、金岳霖知识论体系
  (一)知识对象及其来源
  在金岳霖的相关研究中,对于知识对象和来源的问题使用了“外物”和“正觉”的理论进行研究。金岳霖认为西方近代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知识论研究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唯主方式”,该研究方法对于知识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人的自我认识以及人本身的思想之上,通过人自身的感觉或者认识来推论外物的相关规律,或从外物中获得知识。此类对于知识的研究方法不能够判断外物是否独立存在,也不能够用唯主的方式判断所得到的知识真假。在金岳霖创建的知识理论体系中认为所分析的命题是不可怀疑的。当所分析的命题不具有积极性,或不涉及事实,不能够增加内容,则不能够作为知识论的触发命题。由此,金岳霖创建了自己的知识论研究方式,即在出发题材上认为对于外物的直观认识可以是知识论真正的出发题材,该直观认识不仅能够保证知识论的准确性,还能够成为知识论的起点,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关于外物的相关知识。
  (二)知识的形成
  关于知识的形成问题,金岳霖知识论提出了“所与的收容与应付“理论。金岳霖通过总结西方的知识论体系后,认为在知识的生产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尤为重要,因此其提出了摹状和规律学说。其中摹状是指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一种感性认识,是通过意念所得,其实质是意念借助于抽象工具对当前所存在的事物进行的一种加工过程。规律则是指对于当前所获得的事物进行进一步抽象,将其由感性的认识进一步提炼加工,获得事物所存在的规律,并应用于其他类似客观事物的过程。其对于摹状和规律的阐述表明知识来源于感性的经验,但是需要通过理性的认识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不仅批判了近代知识理论主义中的天赋观念论,又突破了当前经验主义中认为的认识局限于感性经验的理论,体现了知识与实践并行的重要性。
  (三)知识的所与与意念的相互关系
  对于此类关系的研究,金岳霖提出了事实理论。在西方的相关知识论研究中,学者罗素认为事实就是存在于世界中的每一件事物,是判断当前的叙述真伪的条件之一[1]。此外,罗素还用事实来鉴定事物的性质,或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规律以及关系。维特根斯坦则认为,事实的存在高于事物,事实是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是构成事物的根本。在其表述中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2]。金岳霖提出了自己对于事实与事物的相关认识,其认为事实并非是独立于认识者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是脱离了客观实际而仅仅存在于认识自身主观意念的纯粹意象产物,而是一种对于意念和事实存在的混合。在此观点中,金岳霖将客观存在与人的意念产物进行混合来表述认识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辩证观点,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互存关系。
  在意念与所与之间的关系中,金岳霖坚持归纳原则,并提出了归纳永真的观点,将归纳上升到永真的高度。其提出该观点,主要是受到休谟问题的引导。休谟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休谟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当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是通过某种形式依赖于人的具体感官感知而得到的;并且人类的感官感知所获得的信息是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当前人们通过归纳推理所获得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与规律,已超出人们的感官感知范畴以及感觉经验的范围,指向了不可测的未来[3]。因此休谟认为该超越是非法的,其通过归纳推理所获得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人们对于当前的事实存在所进行的一种习惯性联想。在金岳霖的知识论体系中,对于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其坚定地认为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使用论证的方式将归纳原则提升到了永真的高度,认为时间不会停止,则归纳推理的结果永远适用。
  (四)知识真理性问题的研究
  知识的真理性即命题的真或假问题,金岳霖通过阅读近代西方关于真理的学说并进行归纳,总结出四种观点,分别为融洽说、一致说、有效说和复合说[4]。根据金岳霖提出的观点可知,当前金岳霖所提出的理论是对于西方近现代真理观的内容进行的整合与发展,在其内涵中坚持了对于真的唯物主义反应论的认识,对于真的认识的标准,则使用融洽说、一致说和有效说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可知金岳霖所提出的知识论理论体系的理论框架、内容以及探讨的问题,均是在西方近现代知识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尤其是一些问题的提出,也是参照于西方近现代相关学者的研究。但是金岳霖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则是出于自身的见解。由此可知,金岳霖当前的知识理论体系是以西方的相关哲学研究作为理论背景,使用逻辑分析法,构建了由知识生产者、知识对象、知识形成、知识来源、知识的真伪性等组成的知识理论系统。其对于当前知识认识中的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等均进行了进一步地论述。
  二、对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研究中,对于知识的研究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相关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对于知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自身的身心修养等问题,相关概念比较笼统,且主要是立德树人。金岳霖在其知识理论体系中对于知识的追求主要是自然中存在的具体的知识,是对于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以及人的感性认识之间的相关探讨,其对于中国知识理论系统的研究具有现代化的指导意义,并实现了对于知识类别的现代化转型。其对于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中知识理论相关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拓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野
  中国传统的哲学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于人自身修养的研究以及天地万物的笼统整体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忽略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的感性之间的相关研究,也并没有将知识进行定义。在金岳霖的知识论体系中,首次提出了知识是什么的概念以及知识应该如何获得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领域中开创了一个新的知识研究领域。其所撰写的《知识论》中,将西方哲学家所研究的思想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引用以及发展,丰富了中国哲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范畴以及视野。
  (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表达方法进行了创新
  金岳霖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意思并不明确,且指出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所进行的哲学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具有逻辑意识以及认识论意识,在进行自身研究思想的表达时,有时会显得逻辑不连贯,导致一些哲学家习惯使用惯性思维,对当前的这个思想进行思辨,从而得到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理论知识,导致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研究不能更进一步。由于在古代的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较少,因此其哲学研究所得出的理论以及概念大多是具有暗示性和启示性的相关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表述性概念,导致不同哲学思想之间进行交流出现困难,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对当前的理念认识产生一定的误差。在金岳霖撰写的《知识论》中创新性地引用了逻辑分析方法,对知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明确、层次清晰、严格地论证,为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三)开启了中国知识研究的进程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奠基,哲学对于知识论的研究一直都是中国学术界的迫切需求。金岳霖的《知识论》体系的创建,是中国人在知识论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为中国知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虽然在其研究中以当前的视角来看,仍旧有许多不妥之处,例如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不够清晰、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但是作为中国进行知识论研究的第一人,其所做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不仅为当代中国哲学中知识论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先进的研究方向,还为各种知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的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的借鉴。
  參考文献:
  [1]陈波.休谟问题和金岳霖的回答——兼论归纳的实践必然性和归纳逻辑的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1,000(003):35-46.
  [2]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J].学术月刊,2005,(11):12-20.
  [3]王中江.金岳霖与实证主义[J].哲学研究,1993,
  (11):47-50.
  [4]金岳霖.知识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宋代墓志铭中常见对志主或其先辈、家人经营土地致富的记述,这是“不抑兼并”土地政策、契约租佃关系以及“富而助民”思想等影响的结果。而且部分墓志铭中所反映的耕种为重、勤耕可致富、扩耕可保富等观念,这是对农民经营土地致富的一种认可。经营土地致富是宋代富民阶层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根据墓志铭的记载,探究农民经营土地致富的现象及原因,有助于促进宋代富民阶层的认识。  【关键词】 宋代;墓志铭;
期刊
【摘要】 接受美学走向读者的研究意味着美学领域研究重点的转移,走向读者并非弃绝作家创作和作品本文,没有作家创作及其成果,就失去了读者存在的可能性。从读者接受的视角,研究“隐含的读者”与创作活动的关系,不仅新颖而且富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文学;“隐含的读者”;作者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40-02  “隐
期刊
【摘要】 诗词赋与音乐有着天生的联系,在对称、和谐的规律运动下,让诗词赋具备了节奏与韵律,也表现出音乐美,发出动听、美妙的声音。音乐性为诗词赋带来了内在韵律,也使之具备了外在节奏,诗词赋中承载着古人对音乐、文学的钟爱,创造出美的旋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文分析了音乐与诗词赋的关系,探讨诗词赋中的音乐美。  【关键词】 诗词赋;音乐美;渊源;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从宗族到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一般性规律。孝文化内生于宗族乡党,作为德育之本是形而上的哲学内核;和文化则是孝文化的价值接受者的自觉行为规范,在宗族乡党之间实现“齐家”,随后追求治国与平天下的哲学境界,内圣而外王。二者哲学与价值上的内涵在宗族中合二为一,追求家和万事兴;外延在社稷中实现统一,讲求以和为贵。  【关键词】 道德之维;孝文化;和文化;哲学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B823
期刊
【摘要】 北宋末年朱彧的笔记《萍洲可谈》记载了以广州为中心的海外贸易情况,包括市舶司的设置,进口货物的登记、征税、博买等贸易制度,商船出海的时间、习俗,海上航行情况以及海外大国三佛齐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等,是研究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广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宋经济的高速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广泛使用为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
期刊
【摘要】 人的情感体验、情绪记忆、生命意识与价值观等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文学大师沈从文,自1923年抵京到1988年在北京谢世,近50年的在京经历与体验,使其审美式地呈现了北京的社会、文化、历史等信息。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北京书写的文学作品,在现实与浪漫主义之间想象并建构北京新形象。沈从文从自身的空间经历、空间体验到空间审美表述实践,其中既含有他厚重深沉的国家情怀,又包含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理性,其北
期刊
【摘要】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创作的,她凭借《最蓝的眼睛》奠定了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最蓝的眼睛》进行解读,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角色内心世界,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内心冲突,从而对作品表达的思想形成深层次认识。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针对《最蓝的眼睛》中人物内心冲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小说中主人公灵魂的展现实质上是主人公在寻找自我并使自我得到释放的精神过程。  
期刊
【摘要】 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发生了全面碰撞和深度交流,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也逐渐由模糊走向明晰。在毛姆《面纱》和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中,尽管都存在西方作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描绘,但其内在的情感态度、创作意图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创作意图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两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面纱》;《情人》;东方形象;对比  【中图分类号】I561
期刊
【摘要】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源地和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在清朝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和都城,在入主中原之后,则扮演着陪都的角色。清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后,依然惦念着祖宗的基业,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进行了十次东巡。但由于各次东巡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局不同,它们在时间、路线、规模、作用等方面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清帝;东巡;盛京;谒陵  【中图分类号】K2
期刊
【摘要】 戏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不可避免地承载和体现着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从中西方戏剧的角度着手,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本文选取两位伟大剧作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比较来看这两部作品在戏剧冲突、戏剧结构和戏剧语言方面的特点,以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在戏剧艺术的表现。  【关键词】 戏剧冲突;戏剧结构;戏剧语言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