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福工程》中写道,“但我还应该更幸福。”这种追寻已经风靡全美,变成一场举国运动。到底应该幸福到什么程度?鲁宾也不确定。为了消解“忧郁、不安、低落和四散的内疚”,她开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出行动清单,每周买3本新杂志,不断收拾衣橱……
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鲁宾承认她仍在挣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让自己更不幸福了。”
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年的奥秘”之一:“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现代社会学研究支持了她的说法。“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一个很棒的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
而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
我和同事由此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是肯定的。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儿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时,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他说:“学步的孩子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倒,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事实上这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他先适应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他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向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
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學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都说,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这也许就是有一些病人,最终会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的原因。
“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布卢姆认为,很多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离开,因为父母依赖孩子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
我问他为什么叹气,他解释道:“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我曾无数次告诉家长,他们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在孩子的身上投入过多的关注。”
“每年都有家长找到我,问:‘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为什么他不能接受拒绝?’我会说:‘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绝,是因为你们从来不拒绝。’”
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会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施瓦兹告诉我:“我的意思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去尝试其他。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他在斯沃斯莫尔学院毕业班的学生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现象。“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想法:选择一种兴趣或者机会就要放弃其他,所以他们花费多年,希望能找到完美答案。他们没弄明白,他们应该寻找‘过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无法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事实上,在我们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就像温迪·莫吉尔说的:“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
(摘自“优知网”)
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鲁宾承认她仍在挣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让自己更不幸福了。”
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年的奥秘”之一:“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现代社会学研究支持了她的说法。“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一个很棒的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
而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
我和同事由此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是肯定的。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儿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时,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他说:“学步的孩子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倒,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事实上这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他先适应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他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向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
心理免疫力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
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學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都说,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这也许就是有一些病人,最终会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的原因。
“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布卢姆认为,很多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离开,因为父母依赖孩子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
我问他为什么叹气,他解释道:“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我曾无数次告诉家长,他们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在孩子的身上投入过多的关注。”
选择与安全感
“每年都有家长找到我,问:‘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为什么他不能接受拒绝?’我会说:‘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绝,是因为你们从来不拒绝。’”
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会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施瓦兹告诉我:“我的意思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去尝试其他。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他在斯沃斯莫尔学院毕业班的学生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现象。“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想法:选择一种兴趣或者机会就要放弃其他,所以他们花费多年,希望能找到完美答案。他们没弄明白,他们应该寻找‘过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无法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事实上,在我们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就像温迪·莫吉尔说的:“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
(摘自“优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