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延滞效应。方法:选择2012~2013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双醋瑞因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吡罗昔康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和医师对疗效的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SF-36健康调查。结果:治疗前、治疗16周后及停药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20 m步行疼痛积分为(45.2±18.6)、(15.1±29.1)和(14.9±16.1)分,对照组为(43.3±26.8)、(13.3±13.0)和(32.9±25.9)分;观察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为(65.2±17.7)、(21.3±20.7)和(20.9±22.2)分,对照组为(62.8±17.3)、(18.4±17.8)和(44.9±39.6)分,2组患者治疗16周后、停药8周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停药8周后与治疗16周后比较,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6周后和停药8周后,患者评价的的总有效率为96.11%(173/180)、91.11%(164/180),对照组为97.22%(175/180)、78.89%(142/180),对照组患者停药8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16周后,且明显低于观察组停药8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6周后和停药8周后,医师评价的总有效率为96.67%(174/180)、92.22%(166/180),对照组为97.22%(175/180)、78.33%(141/180),对照组停药8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16周后,且明显低于观察组停药8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有一定的延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