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hh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和形象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把多媒体教育技术引入初中数学教学,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卓有成效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有益的探索,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象、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路刺激,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米老鼠要坐车去找唐老鸭,先坐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坐椭圆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了,但是车子不稳,颠得厉害。最后,它坐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那么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儿童化的语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萌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实物的图象来支持。比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要讲清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个教学难点,如果光靠教师嘴巴说,学生肯定不好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类似于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学生就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出圆和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多媒体教育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观察的重点得到突出,思维也从具体向抽象过渡,教师教学的难度得以降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反馈更即时。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用CAI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象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事实说明,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参与数学教学过程,改变数学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寓教于乐,事半功倍。教师可以教得轻松,学生可以学得愉快。让学生爱上数学,迷上数学,数学水平就会不断跃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实践思考
  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有独特的动画特技,能全过程地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人,机器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1、当学生思维受阻或反思的时候,利用计算机可以模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展示知识的结构,变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特别是在学生“顿悟”的一刹那对思维的发展最有效。
  2、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学生面对计算机通过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选择学习内容,还能自由探试自己发现的规律,验证猜想,自由讨论,自由发问,计算机能及时向每一位学生作出反馈,实现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过去的“听”数学,变为现在的学数学,“做”数学。
  信息技術与数学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应用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即整合。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学习因鼠标而轻松,生活因网络而精彩。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改变,必将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其他文献
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把情感与能力的培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基于此,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教师,不但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而且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以完成对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的建构。  一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做到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更要做到的是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才能为适应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在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为教师要
期刊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偏执;敏感多疑;自卑、焦虑、寂寞、忧郁;学习态度不良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城郊“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
期刊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体系迅速形成,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从而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已经进入教学实践。新时期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应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开发应用教学信息资源已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中心  我们知道,现
期刊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課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