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上的浮雕艺术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砑画葫芦工美大师张福来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葫芦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在天津,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年人,他叫张福来,20余年来,无师自通,潜心钻研传统民间葫芦艺术,不仅把明清时期盛行的葫芦砑花艺术传承下来,还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砑花工艺源自清代,砑花的原理与阳刻很相像,相同之处都是花纹周围的部分提出,使花纹凸显出来,不同的是雕刻要挖出不需要的部分,而砑花要把不需要的部分按压下去,是表面具有立体感,形成美轮美奂的浮雕图案,可以长久保存完好。砑花没有刻损皮质,纹理的产生不见丝毫的斧凿痕迹,而是用金属刀片、玛瑙等制成的砑花刀具,在葫芦表面压挤出花纹,形成花卉、山水、风景等浮雕效果。
  张福来,56岁,天津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天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中国亚州经济发展协会委员会非遗中心副主任、天津中环葫芦商会会长、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他是天津津派砑花葫芦第四代传承人,其作品《开光花卉》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天工艺苑百花杯展”被评为银奖;作品《寿字开光山水》在“第三届民间艺术展”中获得铜奖;《戏剧人物故事》在“第十四届工艺美术国信百花杯展”中,再获铜奖;2012年,当他携作品《秋菊图》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儒仕儒家百花杯展”上一经亮相,便赢得一片赞叹之声,最终在专家众口一词的褒奖中,《秋菊图》一举摘得金奖,成为那次展事的一颗耀眼之星。如今张福来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大展并屡屡收获大奖,其作品被全国葫芦爱好者喜爱并收藏。作为一名工艺大师,张福来不仅技压群芳,其人品亦为人称道,曾荣获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情暖津门-百名民间文艺家走进意式风情区”贡献奖。

初遇砑花


  走近张福来,就走进了一个充满神奇而又五彩缤纷的葫芦世界。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20多年来,他全部的心思都在精心收藏研究全国各地的珍奇名品葫芦,刻苦钻研在葫芦上的各种工艺绘画作品,并潜心研究葫芦画制作技术。
  张福来微胖的身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让人看到会心情愉悦。他雕刻时看着葫芦的双眼充满执着、勤奋。谈及自己的“从艺”路,生性乐观豁达的张福田笑侃说:“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我与葫芦结缘,并由此走上了砑花葫芦这条道路。 ”
  张福来的葫芦不仅工艺精妙绝伦,而且所刻画的形象个个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各种造型在葫芦上错落有致,让人叹为观止。张福来的葫芦艺术作品都属原创,作品有烙、砑、雕、塑、葫艺、彩绘、剔雕、浮雕八大艺术技艺。特别是砑绘山水、花卉、人物,其技艺国内领先称绝。在砑花上经过20年的研究,张福来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
  在文玩圈中,张福来被誉为砑花大师,他的作品被众多藏友视为重器精品备受追捧,其价值更是不菲。生性乐观豁达的他总是笑侃说:“说白了,这其实是朋友给我带来的商机。”
  张福来37岁正处而立之年时,突遭下岗,而且在随后的半年中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恰在这时,一位朋友拿着一把砑花葫芦找到他,并介绍说,这种砑花工艺葫芦很受文玩爱好者的喜爱,只是目前制作和销售的都很少。朋友的无意之说令张福来灵机一动,暗想,凭着自己20年来深厚的绘画功底,学会这门手艺一定不成问题。由此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学习砑花葫芦手艺。这些年来,张福来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靠着这门手艺,如今57岁的他每月收入轻松过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自创“福来刀”


  自小喜爱绘画的张福来参加工作后,一直都是单位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工作之余,张福来从没放弃对绘画技艺的学习和积累。1997年,张福来所供职的单位愈加不景气,伴随着“买断潮”的到来,张福来买断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葫芦。开始他只是在葫芦上烙花,在不断的烙画过程他发现烙花价格便宜,而这个时候他了解到了砑花葫芦,砑画葫芦是专属天津市的一种手法,他开始痴迷于此,于是开始了砑花葫芦技法的探索。
  和所有的初学者一样,张福来在刚接触砑花葫芦的时候也遇到了許多困难,他只知道制作砑花葫芦的工具是玛瑙刀,但是究竟如何使用玛瑙刀并没有人指导。不过很快这位天资聪慧的有心人就把砑花葫芦的讲究及制作技法“偷”学过来。
  为了尽快掌握砑花工艺的技术,张福来几乎天天“泡”在各个出售砑花葫芦的摊位上。他买来7个葫芦,开始实际操作。张福来的处女作是小象。这件作品为他换得了300元,这一下,他的信心大增,往往两三天便能完成一件成品,且价格也实现了翻番。



  在张福来探索砑花葫芦技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玛瑙刀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断裂,于是张福来想到用白钢条磨成玛瑙刀的形状,并在玛瑙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这把张福来自己制作的刀具更加灵活且不易断裂。时间久了,行里人便把这样的刀具称作“福来刀”。“福来刀”是一套由3种刀型组成的全新砑花刀具。“福来刀”确实给张福来带来了福音。
  尽管没有师父指导,但张福来还是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砑花葫芦画法。张福来的砑花葫芦在艺术表现力上最突出的是他发明的六层砑花,即所砑的花卉、人物、山水,按层次分六层砑绘,一层压一层,层次清晰,透视感和立体感极强,这不仅是对传统版画技法的超越,也是在以往砑花葫芦创作中,难以突破的技术手法。   几年来,他潜心钻研传统民间葫芦艺术,成功复原了明清时期兴起而后失传多年的葫芦砑花技术,而且结合现代审美元素,进一步挖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传统风格,其线条流畅、圆润、飘逸,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在他的刻刀下,不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飞禽走兽,都被雕刻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精益求精


  在张福来的工作室里,笔者见识了他的砑花。在书架上、书桌上,到处都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砑花葫芦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有莲花、有山水,也有花鸟,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葫芦世界。随着张福来的名气一天天地传开,他的作品也得到了书画界的认可,许多藏家也慕名而来。艺术家的肯定和收藏,是他今天艺术生命的另外一大动力。
  张福来说:“砑葫芦的第一步,是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底稿,把你要砑的图案画在上面。”嘴里说着,张福来的笔下瞬间已经出现一朵惟妙惟肖的牡丹花。
  端详片刻,他放下铅笔,又拿起一把10多厘米长的玛瑙刻刀。“这第二步,就是用这把刻刀,在图案边缘处向两边轻轻挤压,使线条凸起。”张福来告诉记者,这一步完了是修饰,用来加强图案的层次感。完成一个不太复杂的作品,在流程上一般需要一周时间,但多个作品可以同时来做。
  张福来说:“以前我一个月大概能做30件,现在忙的事情越来越多,追求的工艺也更繁复、更精细,一个月也就只能做四五件。在葫芦上砑花,仅有精湛的技艺是不行的,还必须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因为葫芦砑花的题材非常广泛,唐诗宋词、花鸟鱼虫、故事典籍等,无不涉及。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砑花的时候才能更深厚、更有神韵。”
  在张福来还未成名的时候,张福来的砑花葫芦往往是低价多销,活儿多的时候张福来常常背疼得无法起床,肩膀也是没有知觉,只能每天晚上用毛巾热敷。提起往事,张福来仍感叹当时的艰辛,并表示:“那时候堆的活儿多,卖得便宜,现在不会了。”与此同时,张福来参加展会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展会上,张福来总会请当时砑花葫芦界的高手为自己的作品指导。像当时张福来向前辈请教技法一样,现在常会有初学者来请张福来“指点迷津”,张福来总是会很细心地为后辈讲解砑花葫芦操作的技法。
  他在很少有人问津的白皮葫芦上进行的砑花创作,其工艺不仅得到了玩家的一致首肯,而且其价格也一路飙升。然而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他并不满足,又开始针对清末民初时期砑花层浅图平的不足问题进行大胆创新。在反复试验中,他发明了反刀正砑法,此技艺能在薄薄的葫芦表皮上雕刻出六层画面,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人物和花卉的动感和气势。在他的刻刀下,不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飞禽走兽,都被雕刻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代表作《秋菊图》就是巧妙运用了六层技法,远观整件作品主题明确、图案丰满、立体感极强,细看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草虫逼真、秋菊层次分明。专家给其的评价是:“这是京津一带葫芦砑花的经典之作。”由此,《秋菊图》当之无愧地问鼎“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这是砑花葫芦首次获得如此高的奖项。
  手艺成吃饭行当,张福来向记者讲述了他与葫芦砑花结缘的始末。1997年他对葫芦砑花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便开始自学。因为以前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因而上手就比较快。最初只是当个爱好,现在专门干这个了。”



  張福来的葫芦作品不局限于一种技艺,他先是将烙画和彩绘结合在葫芦上进行创作,之后又潜心研究葫芦砑花技艺,现在她使用的工艺还包括“堆漆”“掐丝”“雕刻”等,使她的葫芦作品风格十分丰富。
  除了在展会上会有一些初学者向张福来请教技法以外,还有不少通过网络或是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如今,张福来的徒弟遍及全国,不少已经成为砑花葫芦界颇有名气的手艺人。谈及自己的徒弟,张福来告诉记者:“与徒弟们结识全是靠缘分,我从不收取学费,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尊师重道,对于有意拜入门下的年轻人,我总是会先考察一两年的时间再将其收入门下。还没出师的时候,外地的徒弟们通常是每周来一次,然后给他们留作业,再通过网络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张福来的徒弟们不仅仅是那些以砑花葫芦为生的手艺人,还不乏一些普通的砑花葫芦爱好者,张福来正是用这种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砑花葫芦,使砑花葫芦这门古老工艺增添新的技艺,也开创了天津张氏葫芦砑花之独立门派。
  张福来说:“雕刻之路无任何诀窍,有的只是平淡的不断改良和创新。我所能做的是改进雕刻的处理手法,不丢弃传统民族文化中灵魂性的传承。”
其他文献
进入11月,市场继续稳中攀升,以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为首的白马股继续走强,连创历史新高,市场赚钱效应持续发酵,沣沅弘(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为,短期的事件性扰动需要关注,包括资管新规落地的预期、人民银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以及金融监管人事调整的预期,这些都可能构成大盘的短期回调。但从中期来看,宏观流动性和金融监管的预期依然是稳定的,经济增长有韧性,稳中向好是大概率情形。  10月中下旬“十九大”胜
期刊
中国迈出改革开放的步伐至今已接近40个年头。第一代的企业家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现如今,民营企业家们正面临企业交接传承的问题,而民企二代也陆续开启新的篇章,追赶父辈步伐,打造属于他们的全新时代。  《福布斯》对内地上市家族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 在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共1112家,较2016年新增200家。其中有10家上市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了由一代到二代的权力交接。
期刊
近年来,中国投资者慢慢将目光转向了欧洲购房移民项目,申请人已经开始逐渐从初期的了解走向了熟知的程度,购房移民项目一人申请全家移民。继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希腊等欧洲国家陆续出台购房移民相关政策后,老牌国家意大利也加入此行列。意大利购房移民以审批速度快以及30万欧元的低价永久房产成为欧洲移民的新宠,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投资人士。  走近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简称“意大利”,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
期刊
鉴于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在财富增值、保值和传承方面的家族财富管理特征并不明显,而曾国藩在不同时期的收支结构数据基本翔实且具有分析意义,因此我们以此为脉络分析曾氏家族的家族财富管理策略,即收支结构。纵向而言,曾国藩在京官前期、京官时期和督抚时期的收支结构呈现明显的“克己奉公”特征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克己的程度逐步加强,进而将更多的收入花在奉公上,除必要的公务支出外,其他支出项为照顾亲友、资助贤士
期刊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产外骨骼机器人或将诞生千亿级市场  对于脊髓损伤和脑卒中(中风)患者来说,站立行走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外骨骼机器人的诞生,将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所謂外骨骼机器人,通俗来说就是“套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它是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也称“可穿戴机器人”,外骨骼的坚硬外部可为人体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主要针对肢体残疾患者,帮助他们实现坐、站、行走、上下楼梯等基本
期刊
王石:京津高鐵导致天津受损  都说高铁改变中国,我看因为京津高铁反而导致天津受损了,因为到北京太方便了,它就像黑洞,把天津的资源全吸到北京去。原来到天津还得住一晚上,现在住都不用住了,办完事回来了。  天津将会受益于雄安新区的建设。天津有几十所大学,雄安的年轻人成了天津的正流量。北京的一些机关和职能要外移,现在移到雄安去?不可能,移到石家庄去?也不可能,往哪儿外移呢?天津!不要局限于雄安谈雄安,雄
期刊
1.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  本期18家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共发行4735款产品,累计发行资金规模40368.13亿元。五大行发行规模及数量处于领先地位,交通银行为发行数量及资金规模均最大的银行,分别占比28.98%和27.57%。从平均发行规模来看,中信银行最大,平均33.73亿元/只;浙商银行最小,平均2.85亿元/只。如图1、图2所示。  综合考
期刊
在日本,长寿公司数量之多、历史之久令人瞩目:创业史超过1000年的日本企业有7家,超过500年的有39家。2008年,韩国央行发布的《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显示,在全世界寿命200年以上的企业中,有3146家在日本,约占总数的60%。东京商工的调查数据称,超过5万家日本企业的历史超过百年,为世界之最。  其中最为知名的千年老企,是专营建筑的株式会社金刚组(Kongo Gumi,以下简称“金
期刊
这期,我们为您介绍两种有关联但又所区别的瓷器: 青瓷与青花瓷。  青瓷一直被称为母亲瓷,据资料记载,它起源于商,成熟于汉,唐宋时达到巅峰,元明清虽无太大建树,但仍是士人雅玩的主流。宋被称为“瓷的时代”,而闻名天下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皆盛产青瓷器,民国陶瓷专家郭葆昌说青瓷:“宋东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诸窑器,釉色虽有浓淡、浅深不同,大抵皆青。”(郭葆昌《瓷器概说》)唐代白瓷诞生,后在北方发
期刊
商湯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话题愈演越烈。而现实中,人工智能也的确在金融、商业、安防甚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穿梭往来。  前不久,聚焦人脸识别技术的中国创业公司商汤科技,宣布获得4.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超过15亿美元。商汤科技为何如此值钱?它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绝非偶然,这与商汤科技背后超强大的团队力量必然分不开。近日,本刊记者有幸特约到了商汤联合创始人杨帆。与生俱来的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