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夜带刀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歌舒部落的后裔,以部落为姓。苦拨海一役,吐蕃精骑从山顶排三列队疾驰而下,哥舒翰一人立于马上,手持半段枪逆其锋而击,三列人马无不摧垮,自此声名大振,从一名小将一路升至陇西节度副使,带兵多次击退吐蕃军的进攻,使吐蕃不敢再进犯青海,成了威震一方的战将。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前线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朝廷派哥舒翰奔赴潼关“拒贼”。此时的哥舒翰已经年老,加上身患重病,正在家养病。他来到潼关后,分析了形势,决定守险待机。谁知朝内的奸臣杨国忠却害怕哥舒翰对自己不利,不断向唐玄宗进谗言,逼哥舒翰出兵潼关。
  万般无奈之下,哥舒翰知道此行难以生还,大哭一场,集结大兵出关。果然不出所料,大军进入叛军的埋伏圈,唐军全军覆没。看着势如山倒的败兵被敌军追杀过来,本来就身患重病的哥舒翰悲愤异常,再也支持不住,一口鲜血喷出,翻身落于马下。
  醒来的时候,哥舒翰发现自己被绑在铁笼里,正被车子拉着走,旁边还跟着数十人,为首一人正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番将火拨归仁。他问:“怎么会在这里,你们这是去哪儿?”
  火拨归仁叹息一声,说:“都这个时候了,我们还能去哪儿?当然是去投奔安禄山了。”
  哥舒翰哪想到手下的将领此时竟然想去投奔叛军,怒道:“你……”可是由于太激动,只喊了一个字,一口气便接不下来了。
  火拨归仁摇摇头说:“我们也不想啊,可是20万大军,在你手中一天就覆亡殆尽,还能回朝廷面君吗?就算回去了也一样是死!”
  哥舒翰又气又急,一口鲜血吐出,晕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被绑在一根大柱上,面前站着一个大胖子,正是叛军的首领安禄山。此时的安禄山已经称帝,国号为燕,自称雄武皇帝。
  壮年时代万马军中驰骋杀敌的哥舒大将军,从没正眼看过他,此时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人沦为了阶下囚,安禄山不禁一阵得意,决心好好羞辱他一番,以解过去心里的不平衡。他“哈哈”地笑了一声,说:“你平常总是瞧不起我,现在威风哪去了?”
  哥舒翰昂起头,叫道:“我从前看不起你,现在还是一样!”
  安禄山“哼”了一声,说:“看不起又怎么样?你现在已经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性命已经握在我的手上,现在你唯一要走的路就是跪在我面前求饶!”
  哥舒翰大笑一声,说:“你听说过猫会向老鼠投降吗?就算这只猫病得快死了,可它也不会跟老鼠称臣的!”
  安禄山大怒,刷的一下拔出刀来,架在哥舒翰脖子上。可哥舒翰此时已经抱定必死之心,怒声痛骂,气得安禄山举起刀就要砍,幸好身边的人扑了上来,将他劝开。安禄山也知道,一个活着的哥舒翰比死的价值大得多了,只好将他关押起来。
  一连数天,安禄山派几个降将来劝,可都被哥舒翰骂退了。哥舒翰本想激怒安禄山杀死自己,谁知对方并不上当,只好绝食求死。眼见身体越来越虚弱,这天一个人闪身进了牢房里,却是原来手下的将军李信。他仍旧大骂,可李信却一声不吭,任由他一阵臭骂。
  等哥舒翰骂累了,李信往四下看了一眼,见没有看守在旁,就轻声说道:“大帅还是吃一些东西吧,不好好活着,如何能为国尽力呢?”
  哥舒翰一惊,冷笑一声:“你都已经降了,还谈什么为国!”
  李信低声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降的,大家心里还是打算为国捐躯的,只是一直在寻找机会罢了。”他告诉哥舒翰,火拨归仁动员大家归降的时候,好几名将官本来是想杀身成仁的,可想到这样死了也是白死,不如先假降,等进入叛军内部后,再寻找机会策反,这样就算仍是一死,也死得壮烈一些。
  哥舒翰这才叹了一口气,李信原来只是一名兵士,由于作战英勇,得到他的赞赏,这才提拔起来的。此时听李信说出原因,哥舒翰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大家,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希望,于是也不再绝食。李信走的时候说:“你别在表面上让人看出来,我只要对守兵说是来劝你的,他们都会让我进来的。”
  这天,安禄山怒气冲冲来到牢房里,可哥舒翰仍是一言不发,安禄山又气又恨,大声叫道:“你到底还在潼关留下了哪些伏兵?他们藏在哪里?”
  哥舒翰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一看安禄山又急又气的样子,知道肯定是吃了亏,就“哈哈”一笑说:“天下到处都有大唐的伏兵,你折腾不了多少天的!”
  安禄山怒道:“你别得意,就算你再留几手,我也会将地全翻上来,将他们全给灭了,让你见识我的厉害!总有一天,你会乖乖地向我称臣!”安禄山走后,从那些守牢房的兵士嘴里,哥舒翰才知道一点大概,原来占领潼关的军队突然被人给偷袭了,还损失不小。人们都流传说,哥舒翰出征前,曾派了一小部分兵力藏在山中,可大军去寻找时,却一个人都没找到。
  几天后,李信再次来看哥舒翰,他问起了这些事,李信看四下没人,这才笑道:“那是我们做的。”那天,他带着几个兄弟趁天黑将叛军的粮草库给烧了。为了不让安禄山怀疑到他们,他们散布谣言说,哥舒翰出潼关前已经知道不能取胜,私下派了一些兵力藏在潼关周围的一些深山里,万一潼关失利后,还可留作疑兵。安禄山找他们问过,大家都说有这回事,但至于藏在哪里,只有哥舒翰自己知道,安禄山派大军四处搜了几天,也没找到人,这才发怒的。
  哥舒翰大喜,两人正聊着,突然有人“哼”了一声,叫道:“果然是你做的,皇上早就怀疑我们这些降兵,我还向他担保呢,没想到真有此事!”
  李信回头一看,站在身后的竟然是火拨归仁,急得叫道:“没有的事,我正在这里劝降大帅呢,你可别胡说啊!”
  火拨归仁冷哼一声,叫道:“我可什么都听到了,这就向皇上报信去!”说罢转身就走。
  李信急了,叫了一声:“慢走,我有话说!”还没等火拨归仁转过身来,他突然从腰里抽出一把刀来,对着火拨归仁背心扎了下去,顿时鲜血狂喷。火拨归仁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眼见杀了人,李信急忙对哥舒翰说:“不好了,我已经将人杀了,肯定会暴露的,不如现在就救你出去,我们一起逃吧!”
  哥舒翰也没料到事情变得这么快,惊问如何逃,李信说:“我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我去将外面的看守骗进来杀了,拿钥匙将你放了,我们一起杀出去,总比在里面死了好!”
  看来李信并没有把握,哥舒翰想了想,说:“你将火拨归仁的尸体拉到铁栏前吧,再将刀子给我!”
  李信吃了一惊,叫道:“大帅,你这是?”
  哥舒翰笑道:“就说他在劝说的时候被我杀的,你想救也来不及。安禄山一心想招降我,一时不会对我下手,你隐藏不容易,不能让他们看穿你的行动。”
  李信见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将火拨归仁拉到铁栏前,还将刀交到了哥舒翰手上,再将地上的痕迹伪装了一些,这才大叫一声:“哥舒翰杀人了!”往外跑了出去。守在外面的兵士跑进来,看到眼前的情景,都吃了一惊。
  安禄山得到消息,也赶了过来,李信编了一通谎话,说他和火拨归仁来劝哥舒翰,当时他离铁栏较远,火拨归仁却站在铁栏前劝。两人离得太近,没想到哥舒翰突然抽出火拨归仁身上的刀将他刺死了。安禄山怒道:“他好心来劝你,你为何将他给杀了?”
  哥舒翰“哈哈”一笑,叫道:“谁叫他来到我面前呢?你也试试到我面前看看!”尽管哥舒翰此时已经老态龙钟,但过去实在太狠了,安禄山哪敢真靠近?
  又过了几天,李信突然来见哥舒翰,说:“尽管那天我们能骗过去,但安禄山已经起了疑心,我现在已经探得他们的一些秘密,打算偷偷出去,送给唐军中那些带兵的元帅,又怕他们不相信我。毕竟我表面上都降了,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相信。”
  哥舒翰想了想,说:“你找些纸笔来吧,我给你写几封信,那些人以前都曾是我的部下,他们一定会相信的。”
  李信点了点头,隔了一天,他又拿着纸笔偷偷进来了。哥舒翰立即给另外几处关口守军将领写了信,让他们按李信的消息进兵。李信接过信后,收进了腰包,这才离开。
  谁知还没等李信出门,外面便拥进一群人来,为首的正是安禄山。只听他大笑道:“哥舒翰,现在你就算不想降也不行了。”
  哥舒翰大惊,叫道:“原来你们是骗我的?”
  安禄山笑道:“我们其实早就将你已经受降的消息放出去了,现在只不过是想骗你几封信罢了。我会叫人稍做改动,变成几封劝降信给你从前的手下大将,能让他们降了更好,就算不能让他们来受降,但天下人肯定都相信你已经是我的人,你已经没了退路,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真降了!”
  哥舒翰没料到一直相信的人还如此欺骗自己,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说:“想不到你为了我还费这么多事,好吧,我决定降了。”
  安禄山大笑,叫道:“其实你早该这样的。”说罢就叫身旁的人开了锁。身旁那么多卫士,他也不怕一个老人会突然发难,反而能显得信任。毕竟哥舒翰在大唐名气实在太大,得到他对整个唐军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哥舒翰狠狠地盯着李信,怒道:“可我却要亲自杀他!”
  李信顿时面色大变,叫道:“皇上,我可是按您的旨意做的!”身旁的卫士踢了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又递过一把刀子。哥舒翰接过刀,怒吼一声,狠狠地瞪着李信,举刀刺了过去。
  谁知刚刺出去,哥舒翰身子突然一转,直向安禄山扑了过去,众卫士大惊,纷纷挥刀扑了上来。哥舒翰此时已经年老,加上重病缠身,哪还能像年轻时候力敌万人?他只砍倒了一名卫士,身上已经中了几刀,眼见再也无法接近安禄山,他便刀锋一转,对着自己的心口扎了进去。
  眼见哥舒翰已死,安禄山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一边封锁哥舒翰的死讯,一边将哥舒翰的几封信请人稍做改动,成了几封劝降信,送到唐军的几位守将处。诸将得信后,哪会轻易去投降?不过大家却当真认为哥舒翰已经降了。为唐朝出生入死大半辈子的哥舒翰,被人们认为晚节不保,一世英名,皆为流水,史官盖棺定论八个字:“丑哉舒翰,不能死王!”可谓奇冤。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都市喧嚣的生活总是让我感到厌倦,我经常会跑到大自然中好好放松一下。去年,我选择了去云南南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度假。为了好好体验一下轻松悠闲的生活,我决定在邦马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住一段时间。  房东是个50多岁的中年人,叫岩华,他曾在山里跑运输,家里养了几匹地道的云南马,这种马主要产于滇西,体格较小,但脚力不错,耐力很强,特别适合爬山和长途跋涉。它们很聪明,经驯练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  我和岩华
期刊
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不仅有许多是官样文章,是官场例行的公文,而且还有不少是假的。这种假圣旨,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既有别人伪造和冒充的,也有皇帝本人授意或有意为之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梁师成,字守道,开封人,起初只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内侍省书艺局的小宦官,后来专门负责传宣皇帝诏旨,才逐渐被宋徽宗所宠信,当上了武阶官最高的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又获开府仪同三司“使相”。梁
期刊
明洪武年间,梅花镇上来了一个叫花女,她衣衫褴褛,每日拿个碗,拄根竹拐,从东门街路过。  每次路经云梦娘的院门时,她都会停一会儿,紧盯着那紧闭的院门,仿佛要看穿那扇门,没人知道叫花女的用意何在。如果有人问她是不是认识云家,叫花女就摇摇头走开。  这天,云梦娘的院门忘了关,叫花女乘机拐了进去。一进院门,就被云梦娘的狗咬了一下,疼得叫花女双膝跪地,俯面而泣。  云梦娘赶紧从里屋出来,扶起脏乱的叫花女,问
期刊
泸城的豆腐店多,惯使刀法的老林,切豆腐的手艺堪称一绝。但凡经他切过的豆腐,口感脆嫩,味道清香。所以泸城人喜欢提前站好队,等着老林慢悠悠地从店里出来。店里的伙计早把砧板洗得干干净净,几可照人!泸城人爱吃老林店的豆腐,一则是冲着豆腐味道,二是看老林的表演,够爷们!  老林的刀法,泸城人不懂,但老跑江湖的人说,老林的刀法凶悍,凶中有术,招招惊人,让人忘不了。县令大人吃过老林店的豆腐后,赞不绝口,竟是非老
期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茶商胡大和余仲卖完了从家乡浙江收的茶叶,满载着银子准备衣锦还乡。当二人行至直隶省清苑县时,发现驿道旁有一辆马车陷到了沟里。车上的两人看到胡大和余仲,便请他们帮忙推车。在推车的过程中,胡大和余仲得知这二人和他们是同乡,两人是表兄弟,一个叫钱阿三,一个叫蒋四郎。四人相谈甚欢,眼看天色已晚,钱阿三和蒋四郎便邀胡大、余仲一起住店。  客栈只剩下一间可以住四人的房间,余仲帮钱
期刊
如果你穿越回去的古代社会既没有沙场,也没有江湖,更无法和皇族扯上关系,那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至少,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重仪表、懂礼貌的普通人。  从头发到衣着处处都可做文章  在古代,普通人乱穿衣是不对的。这可不仅关乎时不时尚、养不养眼,首要的问题是—别犯法。换句话说,穿符合你身份的衣服,别僭越。  在物资匮乏的商周时期,差别倒不是很大,大家都穿着上衣下裙的麻布“套装”,贵族在裙子外面再多系一片革制
期刊
隋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收藏黄金。各部酋长都以金子多少论富贵,谁都想更多地占有金子,部族之间经常为此无休止地发生战争。  梁毗是西宁州刺史,他曾贴出文告,禁止这种部族夺金之争,但是毫无效果。不过,因梁毗身为刺史,各酋长都争相送金子给他。  一次,梁毗设宴款待众酋长。酒过三巡,梁毗叫人把各酋长送来的金子端出来放在桌上,忽然对着金子号啕大哭:“此物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你们都为了它相互攻打,使多少
期刊
拜主考拜宰相再拜皇帝  在古代,科举考试及第的“毕业生”们,要参加谢恩、过堂、期集等一系列活动。其“毕业季”的繁忙,比之现在,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是拜谢主考官的“谢恩”。唐代省试放榜之后,凡榜上有名的进士,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感谢座主拔擢之恩。谢恩时,各位及第进士按名次排好队,状元出列致辞,接着进士们一一拜见主考官,作自我介绍,并致感谢之意。  随后,主考官便要带领新科进士到中书省都堂
期刊
清代合州(今属重庆市)有一个士子,本是个不读诗书的纨绔子弟。当年参加县上初试,他出钱雇了个枪手代他答卷,结果竟高居榜首!这厮不通文墨、贪玩厌学,在童生中人人皆知。名次一公布,公众哗然。可是,在紧随其后的由县官亲自点名的考试中,这厮又买通县令的听差,将考卷传递给场外的枪手。四场下来,他仍名列第一。  考生们料定其中必定有诈,纷纷要求县令亲自对他面试一场,不准差役、书童等无关人员靠近。县令也有些疑惑,
期刊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  宋朝“白领”也叫外卖  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南宋笔记《武林旧事》《都城纪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