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的午后,我在等车,忽然看见了一位熟人——毕业十年,我已经是第二次看到她了。我说看到,而不是重逢,是因为我没有叫她。
我看到她比以前老了,但迈步仍很精神,脸上依旧化了一丝不苟的妆,是一个贤良而有知识的女性的模样。我目送她远去,但没有追上去相认的冲动,就像上次重返学校,在校园门口看见她时一样。
她是教过我的老师。准确些说,是一个对我曾经宠爱有加的老师,我曾经是她引为骄傲的学生,毕业两年后她还曾来信垂询我的情况。——这就让我无法找我们师生关系冷淡而不愿上前相认的借口。而且,记忆里,她是那样一个慈祥热诚的老妇人,我对她的印象很好。
那为什么相见我竟然不想上前叫一声老师?——我想,如果相认了,当然是高兴而有些尴尬的,也许找一个咖啡店坐下,十年相隔,各自不同的道路生活,说彼此状况就要说得累死听得累死。而且,说了,听了,那又如何?之后不过擦肩而过。
相见不如怀念。相认不如念记。
就这样远远地看一看你的背影,各自相忘而不忘于江湖,就很好。
这样想着,就又想起另一个人来。她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叫巧凡姐姐,比我大六七岁,曾经,我是她屁股后面永远不落下的“粘粘糖”,吃饭、洗澡、睡觉,哪一样都不会和她分开。后来,我们各自上学、毕业、嫁人,各自离开了年少时候的那个地方……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事,前年听说她也到了我所在的城市,从亲戚手中接过辗转而来的电话号码,我激动不已,我给她打过去的第一个电话里亦听到了她惊喜的声音。我们说着从前,家人、旧邻居,从童年带来的亲切感可以穿越时空,那是一种不需担忧社交礼节常规的相处。
然而我们始终没有见面,这自然是因为彼此都忙。最重要的,我想,是我们都怕童年的梦破碎吧。想想看,我脑海里的那花季年龄,令小女孩崇拜喜欢的大姐姐,已过不惑之年。而我,又哪里还好意思延续幼时对她的称呼,那声甜腻腻的“巧凡姐姐”?
一个夜晚,我整理抽屉,翻出了一张旧照片,我拨了电话给巧凡,说:“我找到一张照片,似乎是在你家里,你抱着我,你的辫子上扎着蝴蝶结。我将手伸向一个花瓶。呵呵”。她说她记得,那时候我两岁多点,“你时常大大咧咧来找我,要棒棒糖吃,胖乎乎的,呵呵”。我们很愉快地聊了一些旧事,很愉快地挂了电话,心里真是轻松而舒坦。然而,我们都没有提见面的话,见面,还须两个人都精力和心神宽松空闲的时候吧?可什么时候才是那彼此都精力心神有宽松空闲的一天?
——和这两个故人都相遇不相见的事,终于让我明白:我一定在有意无意地逃避着重逢——这件本令异乡客心灵温暖的幸事。无论对错,我的真实感受是:人,有时候仅仅籍着回忆,那些回忆可以温暖心灵,已足矣。
太久的隔离,会产生许多陌生。旧人在我们的心灵收藏里,全是年少的青春活泼生动的年华。除却相见本身带来的欢愉,更多的许是感叹吧,又更多的,许是一个尴尬问题:多年的不联系,除了说点旧事,实在怕没有别的话题……
多喜欢日语里的一个词: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将人与事都当作只此相逢,就此无缘,人便会珍惜。我珍惜那些回忆里的人们,以确认自己一路走来的生命坐标。我因此也懂得了:如果要做一生一世的朋友,须保持经常的联系,若是隔了多年的空白,再回首,往往已满目物是人非。
张爱玲说:“我们回不去了。”时间川流不息的河床,什么都回不去了,因此,人生是孤独的,教人念惜。
编辑/乃清
我看到她比以前老了,但迈步仍很精神,脸上依旧化了一丝不苟的妆,是一个贤良而有知识的女性的模样。我目送她远去,但没有追上去相认的冲动,就像上次重返学校,在校园门口看见她时一样。
她是教过我的老师。准确些说,是一个对我曾经宠爱有加的老师,我曾经是她引为骄傲的学生,毕业两年后她还曾来信垂询我的情况。——这就让我无法找我们师生关系冷淡而不愿上前相认的借口。而且,记忆里,她是那样一个慈祥热诚的老妇人,我对她的印象很好。
那为什么相见我竟然不想上前叫一声老师?——我想,如果相认了,当然是高兴而有些尴尬的,也许找一个咖啡店坐下,十年相隔,各自不同的道路生活,说彼此状况就要说得累死听得累死。而且,说了,听了,那又如何?之后不过擦肩而过。
相见不如怀念。相认不如念记。
就这样远远地看一看你的背影,各自相忘而不忘于江湖,就很好。
这样想着,就又想起另一个人来。她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叫巧凡姐姐,比我大六七岁,曾经,我是她屁股后面永远不落下的“粘粘糖”,吃饭、洗澡、睡觉,哪一样都不会和她分开。后来,我们各自上学、毕业、嫁人,各自离开了年少时候的那个地方……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事,前年听说她也到了我所在的城市,从亲戚手中接过辗转而来的电话号码,我激动不已,我给她打过去的第一个电话里亦听到了她惊喜的声音。我们说着从前,家人、旧邻居,从童年带来的亲切感可以穿越时空,那是一种不需担忧社交礼节常规的相处。
然而我们始终没有见面,这自然是因为彼此都忙。最重要的,我想,是我们都怕童年的梦破碎吧。想想看,我脑海里的那花季年龄,令小女孩崇拜喜欢的大姐姐,已过不惑之年。而我,又哪里还好意思延续幼时对她的称呼,那声甜腻腻的“巧凡姐姐”?
一个夜晚,我整理抽屉,翻出了一张旧照片,我拨了电话给巧凡,说:“我找到一张照片,似乎是在你家里,你抱着我,你的辫子上扎着蝴蝶结。我将手伸向一个花瓶。呵呵”。她说她记得,那时候我两岁多点,“你时常大大咧咧来找我,要棒棒糖吃,胖乎乎的,呵呵”。我们很愉快地聊了一些旧事,很愉快地挂了电话,心里真是轻松而舒坦。然而,我们都没有提见面的话,见面,还须两个人都精力和心神宽松空闲的时候吧?可什么时候才是那彼此都精力心神有宽松空闲的一天?
——和这两个故人都相遇不相见的事,终于让我明白:我一定在有意无意地逃避着重逢——这件本令异乡客心灵温暖的幸事。无论对错,我的真实感受是:人,有时候仅仅籍着回忆,那些回忆可以温暖心灵,已足矣。
太久的隔离,会产生许多陌生。旧人在我们的心灵收藏里,全是年少的青春活泼生动的年华。除却相见本身带来的欢愉,更多的许是感叹吧,又更多的,许是一个尴尬问题:多年的不联系,除了说点旧事,实在怕没有别的话题……
多喜欢日语里的一个词: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将人与事都当作只此相逢,就此无缘,人便会珍惜。我珍惜那些回忆里的人们,以确认自己一路走来的生命坐标。我因此也懂得了:如果要做一生一世的朋友,须保持经常的联系,若是隔了多年的空白,再回首,往往已满目物是人非。
张爱玲说:“我们回不去了。”时间川流不息的河床,什么都回不去了,因此,人生是孤独的,教人念惜。
编辑/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