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GPS观测资料,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刚体运动学模型,对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地壳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场,主应变率等值线,线应变率等值线,面应变率和最大剪应变率等值线分布图。并根据台北GPS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两岸地壳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造成福建沿海地壳运动特征的力源作了初步探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GPS观测资料,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刚体运动学模型,对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地壳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场,主应变率等值线,线应变率等值线,面应变率和最大剪应变率等值线分布图。并根据台北GPS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两岸地壳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造成福建沿海地壳运动特征的力源作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文章从一般差分GPS(DGPS)入手,重点介绍了逆向差分(IDGPS)的理论与方法,并且与DGPS进行了对比。最后还给出了IDGPS的潜在应用领域。
导出了由于GP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的基准点定位误差而引起的大地坐标误差、高斯平面坐标误差、转换参数误差及转换后GPS点坐标误差的微分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对公式的正确性进行了检验。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平差理论的整周模糊度搜索方法。整周模糊度搜索可以在坐标域、模糊度域或两者域内进行搜索。此方法能应用坐标和模糊度残差判据,搜索和固定好最佳模糊度整数。在用于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KSGSoft》软件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向公众宣布,美国将在午夜开始停止人为降低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有效性的技术政策。我们具体地称之为Selective Availability(SA)。这意味着民间用户的定位精度可比目前提高十倍。以卫星为基础的GPS系统具有双重应用目的,可向用户提供精确的位置与时间信息。在我1996年3月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由于其独特的轨道特性而在通信等方面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利用GPS对GEO(同步地球轨道)星定轨是GPS应用的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某时刻GPS星对于GEO星的可用数为从0到4颗。本文考虑了卡尔曼滤波在利用GPS对GEO星定轨中的应用,并且讨论了利用GPS来提高在现有地面测控站的测控方式所达到的定轨精度。本文的研究对其它种类的用户星(如LEO星、HEO星)也有借鉴作用。
GPS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已发展成为一种真三维工具。然而完成一项工程主要还是处理测高问题。本文探讨了用GPS测高的局限性,包括GPS测量、大地水准面和基准问题。GPS测高可应用于形变监测、GPS实时测量、机器的监测和引导三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GPS测高通常涉及3个方面:1.用GPS测量大地高;2.用于建立大地水准面模型;3.调整正高(或正常高)以拟合于垂直基准。这3个方面的应用都会有些
1999年2月丹麦发射了一颗奥斯特小卫星,它装载了两台GPS接收机,其中一台用于电离层和中性大气掩星测量,另一台用于自主定位。本文给出了1999年10月奥斯特/GPS掩星与日本MU雷达和数字测高仪的联合观测结果。奥斯特掩星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剖面与地面雷达观测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基和地基雷达观测的电子密度是一致的。文章还给出利用GPS的单频信号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技术和3维射线追踪技术模拟掩
SA是美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在GPS卫星信号中加入了干扰信息,人为降低了用户实时定位精度的技术,使携带GPS接收机导航的武器难以准确击中目标,具体做法是降低卫星星历的精度,同时在测距所依赖的时间基准中加入随机抖动的频率,这样就降低了起算位置与测距的精度,难以完成高精度的动态定位。
1976年初,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应用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提出以“飓风”卫星为基础来设计Glonass系统的技术建议,1976年1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部署Glonass完整太空系统》的决议。由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应用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负责系统总体设计和Glonass卫星及卫星控制软件的设计工作;航天仪器制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