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政治·职业生活》中的道德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潮流影响下,中职学生的经济道德现状令人担忧,中职学校的《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经济道德要求,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经济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笔者结合多年的德育课教育教学经验,探索如何把经济道德教育融入《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教学中,实现教、学、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职 德育课 道德教育
  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曾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而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是指人因道德而崇高。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潮流的影响下,中职学校学生的消费道德的现状令人担忧,为攀比,为盲目追求个性、追求时尚而奢侈浪费,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甚至不择手段的会去偷去抢。有的学生不会科学的规划用钱,月初当地主,月中当贫农,月末当债主,经济道德素质低下。我们的学生现在是消费者,将来要成为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投资者、纳税人。因此《经济政治·职业生活》的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经济道德要求,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经济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因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成为我们德育课教师关注的热点。
  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教学的现状
  1.1 道德教育特色不明显。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先说不合拍,所以对德育课程不是那么的感兴趣,经常一上哲学、经济、三生等课程就开始请假,即使人坐在教室里,一表现的心不在焉,课堂上有睡觉的,讲小话的,玩手机的,刺绣的,让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1.2 过高的道德要求导致德育实效降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发展应该是从低水平发展到高水平,即从简单的是非好坏,发展到社会责任感,中间是有层次的,不可超越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道德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也应该从低水平的基本道德要求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有达到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才有可能去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但现行的学校德育往往存在着把道德教育拔高,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注重的是上线道德教育,强化对学生进行完美的英雄人物的教育,过高的道德要求反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在实践中变味,影响实效。
  1.3 学生经济道德素养现状。在滚滚商潮的冲击下,还仅仅只是消费者的一些中职学生,却暴露出了经济道德素养缺乏的现象。有些学生在价值观赏表现出了拜金的倾向,盲目追求物质生活,把赚大钱做为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学习上,不刻苦、不努力,不认可学习改变命运;在生活上,讲吃讲穿,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有些学生同社会上一些不正当人交往,谋取小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述现状无不折射出加强德育课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利用《经济政治·职业生活》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经济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是我们德育课老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2 《经济政治·职业生活》中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2.1 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强化道德教育。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仅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道德的完善比知识更为重要。《经济政治·职业生活》中道德教育的内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用心抓住了这些内容去挖掘、扩宽,就能找到道德教育的契机,这样不仅能使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例如,讲货币及投资理财时,通过对货币、投资理财知识的学习,最终落实到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达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共识;讲消费时,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学生做理智消费者,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讲税收,联系个人所得税等知识,从而确立自觉诚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内容的讲授对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
  2.2 把生活融入教学,形成道德认知。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良莠不齐,学生对负面现象有着天生的敏感和超强的关注度,多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形成道德认识。德育课的任务就是要把正确的观点讲得让人信服,把错误的东西分析透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以理服人很重要,绝不能填鸭式硬塞,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循循善诱。尽管我们经常讲:“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市场交换关系又赤裸裸地向我们展示了金钱的不可缺失性。对于这一点,我在讲课时没有否认,因为这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反过来问学生,既然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那用金钱能买健康吗?能买到真正的有钱吗?在同学们的讨论及思索中再让学生阅读教材P12页的一段小字: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利用职权受贿517.1万元,说明“金钱万能”的危害。随后例举了许多名人慷慨捐款,救灾救人的善举,让学生真正认识了金钱的本质。以此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生活、金钱的理性思考,逐步形成了道德认知。
  2.3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道德体验。道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以主体参与为载体的实践,没有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就成了无源水,因此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正确的价值、引领道德教育蕴含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之中。在讲消费时,我让学生动笔记录自己一个月的生活开支明细,以此反观自己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记录的:每月固定生活费1000元,支出伙食费大概600元;抽烟大概300元;手机费大概100元;周末逛街、玩游戏大概100元;商店买面包、饮料、方便面大概300元。超支400元。我问他超支的400元从什么地方来,他告诉我一些是向同学借,一些是哄骗家长比如生病打针之类。我把这份明细开支在班上不点名的做了公布,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带着问题进行有关消费的学习,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强化了道德教育。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塑造灵魂、培养道德的课程,在《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教学过程中只有用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汇涓流成大海,积小善而成大德,真正发挥德育课“育人”的功能,实现教、学、用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8
  2 张伟.经济政治·职业生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 张建华.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新学术论坛,2009,12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学生提到作文课就有点皱眉头,不怎么乐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阅历浅,没东西可写。刚入学的学生对她身边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具备了把所见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我们教师就要把握住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针对以
期刊
【摘 要】 多途径开发各类实验资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并能变废为宝,让学生开展各类实验,设计各种开放式实验,使实验意识渗透到教学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探究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能力,并不断提高他们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并能运用知识服务生活。  【关键词】 关注 物理实验 培养 能力  从物理教学理念的角度看,物理实验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营造良好的与人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创造力 培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无法想象的,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
期刊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课程实施探索之路上,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创新教育呢?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主要应当从激发创新兴趣意识、突出创新方法、强化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1 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人为本,也就是
期刊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中,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更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它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1 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鼻祖孔子说过:
期刊
【摘 要】 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是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培养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中,生物教师要依托日常教学,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验课 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生物学的重大科学发现也都是经过大量的探究实验而获得的。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日常教学中有关实验探究内容的教学,抓
期刊
【摘 要】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语感 培养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语感包括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带来得情感体验等,所以语感是建立在听说训练上的
期刊
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意志。浓厚的兴趣能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如果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有兴趣,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享受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直到成功。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应首先
期刊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总是有部分同学一上数学课就“头痛”,而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类同学不愿学数学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是对数学根本就没有学习兴趣而导致一上数学课就“头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个人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1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