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长于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却短于对其职业能力的打造,缺乏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和就业指向。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国务院于2014年做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将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结合地方民办类本科财经院校黑龙江财经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转型。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1-0186-02
Abstract: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capable of fostering students' specialized skills but faulted for its failure to cultivate their vocational competence, and for lacking specific vocational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With changes of the market of the professionals and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s, especially the enact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po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May, 2014,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s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aking HUFE-one of the local private colleg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is essay discusses how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an go through the transition. It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changing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ul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mpetence of the professionals, innov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type" teaching staff.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novation
漢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注重研究型人才或教师的培养,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如此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何去何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的更为严峻的就业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适时提出为该专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契机。
一、以理念转型为先导,确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1],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并为其转型指出了方向。
黑龙江财经学院拥有文理渗透、经管为主,商科特色鲜明的专业群。该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于学校的基础和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确立了“培养技术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要摆脱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市场经济中逐渐被边缘化、被弱化的困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向职业能力及技能的发展,这或将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职业教育”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以能力提高为主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一)凸显专业核心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应是“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走“合格+特长”之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要有着扎实的、丰富的、可超越非此专业人才的“读”、“说”、“写”的能力,以彰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能力特色,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二)增强拓展就业能力
麦可思研究院于2009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汉语言专业首次被列为不看好的本科专业。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多次被列为了黄牌专业[2]。改变这种现状,或将从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选择面入手,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督促学生有目的汲取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3],增强、提升、改变学生的就业能力。
依托于黑龙江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外,还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办公软件运用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编辑与制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基本的财商素养、职业素养。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体系
(一)优化重组专业课——深化核心能力课程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及未来设想,首先要保证其文学、语言、文艺理论、写作课程的专业地位。然后,在职业教育理念下,特别强化核心能力课程。黑龙江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传统的写作课进行拆分,以科学、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设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写作、学术论文写作五门写作课程,并形成“一线性”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求多角度、深发展、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设演讲与口才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增设了书法课程。并配合第二课堂,举行演讲与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书法大赛。这些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活动的举行可使课程体系更加丰满,且能从“读”、“说”、“写”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拓宽专业方向课——扩大就业辐射面
结合职业教育思想,专注学生就业前景,瞄准学生可就业的职业领域,拓宽学生就业的辐射面。在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方面,开设与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的课程,能为学生就业从事文员、高级文秘、企业文化建设、职工培训、编辑或教育等工作打下基础。开设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秘书理论与实务、企业文化实务、办公自动化实务、秘书礼仪等相关专业方向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更清晰、更具体、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一旦进入企事业从事相关的工作,就可以直接独自承担初级的工作。
(三)改革专业选修课——增设职业技能型课程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大多是技能性欠缺、实践性不足的课程,学术意味过强,真正要通过实践的展开、能力的提升这个途径来实现职业教育,应进行必要的压缩实践性不强、应用性较弱的课程,转而增设一些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技能型、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编辑与新闻采访、编辑学、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申论写作、儒商文化等相关课程,既兼顾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四)加强实践教育——努力实现与职业教育对接
实现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就应侧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就业技能,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即用型的人才[4]。
1. 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
于课内教学中,增设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内容和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于课外,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通过作品赏析、写作练笔、剧本排演、影视评论、朗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黑龙江财经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整理了学生的习作,先后出版了《新绿》、《青苹果》两本书。大大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
2. 实行岗位模拟
岗位模拟,主要通过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来完成。
在实训部分,黑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所设置的读书报告写作实训及文学写作实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所设置的企业文化实训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利用学院的综合实验室营造出公司、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模式进行仿真性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要切实的进行校企联合,打造学生的就业能力。
3. 重视职业应用技能训练
在提高學生的专业技能上应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注重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取得如普通话资格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编辑记者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宽阔的就业途径。
四、突显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专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培养在校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一要以支持、协助、奖励的机制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专业对口的单位通过挂职顶岗、专业实践多种形式,使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专业实践技能。
五、结束语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行业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的契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秉承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念,以能力提高为主线,培养应用型、实践性、职业技能较高的人才,注重并培养学生的终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以全面、系统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体系,推荐其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2014-7-3][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7-10.
[2]麦可思研究院(MyCOS).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4-6-9.
[3]王志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需求、控制与转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长于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却短于对其职业能力的打造,缺乏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和就业指向。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国务院于2014年做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将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结合地方民办类本科财经院校黑龙江财经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转型。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1-0186-02
Abstract: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capable of fostering students' specialized skills but faulted for its failure to cultivate their vocational competence, and for lacking specific vocational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With changes of the market of the professionals and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s, especially the enact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po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May, 2014,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s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aking HUFE-one of the local private colleg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is essay discusses how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an go through the transition. It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changing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ul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mpetence of the professionals, innov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type" teaching staff.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novation
漢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注重研究型人才或教师的培养,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如此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何去何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的更为严峻的就业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适时提出为该专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契机。
一、以理念转型为先导,确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1],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并为其转型指出了方向。
黑龙江财经学院拥有文理渗透、经管为主,商科特色鲜明的专业群。该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于学校的基础和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确立了“培养技术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要摆脱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市场经济中逐渐被边缘化、被弱化的困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向职业能力及技能的发展,这或将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职业教育”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以能力提高为主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一)凸显专业核心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应是“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走“合格+特长”之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要有着扎实的、丰富的、可超越非此专业人才的“读”、“说”、“写”的能力,以彰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能力特色,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二)增强拓展就业能力
麦可思研究院于2009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汉语言专业首次被列为不看好的本科专业。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多次被列为了黄牌专业[2]。改变这种现状,或将从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选择面入手,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督促学生有目的汲取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3],增强、提升、改变学生的就业能力。
依托于黑龙江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外,还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办公软件运用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编辑与制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基本的财商素养、职业素养。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体系
(一)优化重组专业课——深化核心能力课程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及未来设想,首先要保证其文学、语言、文艺理论、写作课程的专业地位。然后,在职业教育理念下,特别强化核心能力课程。黑龙江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传统的写作课进行拆分,以科学、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设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写作、学术论文写作五门写作课程,并形成“一线性”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求多角度、深发展、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设演讲与口才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增设了书法课程。并配合第二课堂,举行演讲与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书法大赛。这些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活动的举行可使课程体系更加丰满,且能从“读”、“说”、“写”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拓宽专业方向课——扩大就业辐射面
结合职业教育思想,专注学生就业前景,瞄准学生可就业的职业领域,拓宽学生就业的辐射面。在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方面,开设与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的课程,能为学生就业从事文员、高级文秘、企业文化建设、职工培训、编辑或教育等工作打下基础。开设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秘书理论与实务、企业文化实务、办公自动化实务、秘书礼仪等相关专业方向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更清晰、更具体、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一旦进入企事业从事相关的工作,就可以直接独自承担初级的工作。
(三)改革专业选修课——增设职业技能型课程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大多是技能性欠缺、实践性不足的课程,学术意味过强,真正要通过实践的展开、能力的提升这个途径来实现职业教育,应进行必要的压缩实践性不强、应用性较弱的课程,转而增设一些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技能型、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编辑与新闻采访、编辑学、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申论写作、儒商文化等相关课程,既兼顾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四)加强实践教育——努力实现与职业教育对接
实现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就应侧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就业技能,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即用型的人才[4]。
1. 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
于课内教学中,增设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内容和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于课外,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通过作品赏析、写作练笔、剧本排演、影视评论、朗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黑龙江财经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整理了学生的习作,先后出版了《新绿》、《青苹果》两本书。大大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
2. 实行岗位模拟
岗位模拟,主要通过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来完成。
在实训部分,黑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所设置的读书报告写作实训及文学写作实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所设置的企业文化实训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利用学院的综合实验室营造出公司、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模式进行仿真性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要切实的进行校企联合,打造学生的就业能力。
3. 重视职业应用技能训练
在提高學生的专业技能上应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注重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取得如普通话资格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编辑记者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宽阔的就业途径。
四、突显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专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培养在校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一要以支持、协助、奖励的机制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专业对口的单位通过挂职顶岗、专业实践多种形式,使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专业实践技能。
五、结束语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行业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的契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秉承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念,以能力提高为主线,培养应用型、实践性、职业技能较高的人才,注重并培养学生的终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以全面、系统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体系,推荐其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2014-7-3][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7-10.
[2]麦可思研究院(MyCOS).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4-6-9.
[3]王志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需求、控制与转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