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13-02
死教书、教死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教授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教学的根本。
当前,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三本”的教育发展观,即校本发展观、生本发展观、师本发展观。而生本发展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学科教学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素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自课改以来,笔者积极响应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比较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即是:四板块、八策略,四板块就是课堂教学以“课前准备———整体感知———探究研读———拓展延伸”为步骤;八策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品一品”“、赛一赛”“、演一演”、“写一写”。而八策略是在四板块中具体实施,具体操作是:
1 课前准备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在课前自读课文,或通过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图书馆收集一定资料,或通过自学写读后心得等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达到较好的课前准备效果。
2 整体感知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读一读课文(或听一听录音),想一想问题(主要是老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议一议,说一说,最后归纳形成课文内容整体印象。
如教《狼》一文,教师出示课件:请在“狼—狼—狼—狼”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以完成对文章情节结构的认识。教《心声》一文,教师出示课件:请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拟出课文的情节结构。教《春》一文,教师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读,看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些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探究研读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深入赏析课文。它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人情美等,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主要让学生或品一品或说一说或赛一赛或演一演。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要充分让学生活动与实践。
可以围绕文中的精彩片断地行赏析。如教《范进中举》一文,笔者情景主要就范进中举发疯的精彩片断进行探究。“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你觉得范进中举发疯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揭示了什么?”,其中精彩的语言动作还让学生自己来演一演。
可围绕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如教《雨说》一文,“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品一品,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可围绕文中感受最深的情节或画面进行赏析。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课文情节,说说它的精彩在哪里?”再如教《春》一文“,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可围绕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进行赏析。如教《我的信念》一文,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请同学们谈一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
4 拓展延伸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进行对课文的体验和反思,进行思维的延伸发散训练,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让学生或说一说或写一写。
可围绕文章谈谈受到的启发。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安排“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许多的困难,学了本课以后,你又有了怎样的启发?”的环节,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可围绕文章主旨出示思维训练题目。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主旨完成下面的对联题目:上联是:十年思盼同胞好似摇钱树请对出下联,并写出横联。”
可围绕文中人物进行评说。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课文内容学习结束后,笔者情景出示问题:你认为文中最可笑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恨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鄙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谁?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如教《狼》一文,笔者情景在这板块安排“请以‘的屠户,我想对你说……’的格式说一段话。”
可就文章与相同题目或主题的文章作比,让学生谈一谈。如教《风筝》一文后,可安排与周粲的《满天的风筝》的比较,让学生谈一谈两篇文章的异同,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可对文章情节结合今天的现实进行对比,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如教《愚公移山》一文,可就“是移山好,还是绕山开路或干脆搬家好?”的问题自由作谈。如教《孟子两章》后,设计“我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题目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可对文章进行情节改写或续写。如“我的叔叔发财了”、“皇帝游行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对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
可围绕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辩论式比赛。如教《羚羊木雕》一文,围绕“爸爸妈妈让我要回木雕的做法对吗?“”我该不该去要回木雕?”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和长效的工程,需要教师多想办法多添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死教书、教死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教授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教学的根本。
当前,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三本”的教育发展观,即校本发展观、生本发展观、师本发展观。而生本发展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学科教学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素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自课改以来,笔者积极响应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比较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即是:四板块、八策略,四板块就是课堂教学以“课前准备———整体感知———探究研读———拓展延伸”为步骤;八策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品一品”“、赛一赛”“、演一演”、“写一写”。而八策略是在四板块中具体实施,具体操作是:
1 课前准备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在课前自读课文,或通过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图书馆收集一定资料,或通过自学写读后心得等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达到较好的课前准备效果。
2 整体感知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读一读课文(或听一听录音),想一想问题(主要是老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议一议,说一说,最后归纳形成课文内容整体印象。
如教《狼》一文,教师出示课件:请在“狼—狼—狼—狼”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以完成对文章情节结构的认识。教《心声》一文,教师出示课件:请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拟出课文的情节结构。教《春》一文,教师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读,看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些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探究研读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深入赏析课文。它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人情美等,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主要让学生或品一品或说一说或赛一赛或演一演。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要充分让学生活动与实践。
可以围绕文中的精彩片断地行赏析。如教《范进中举》一文,笔者情景主要就范进中举发疯的精彩片断进行探究。“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你觉得范进中举发疯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揭示了什么?”,其中精彩的语言动作还让学生自己来演一演。
可围绕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如教《雨说》一文,“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品一品,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可围绕文中感受最深的情节或画面进行赏析。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课文情节,说说它的精彩在哪里?”再如教《春》一文“,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可围绕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进行赏析。如教《我的信念》一文,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请同学们谈一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
4 拓展延伸
该板块主要让学生进行对课文的体验和反思,进行思维的延伸发散训练,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让学生或说一说或写一写。
可围绕文章谈谈受到的启发。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安排“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许多的困难,学了本课以后,你又有了怎样的启发?”的环节,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可围绕文章主旨出示思维训练题目。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主旨完成下面的对联题目:上联是:十年思盼同胞好似摇钱树请对出下联,并写出横联。”
可围绕文中人物进行评说。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课文内容学习结束后,笔者情景出示问题:你认为文中最可笑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恨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鄙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谁?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如教《狼》一文,笔者情景在这板块安排“请以‘的屠户,我想对你说……’的格式说一段话。”
可就文章与相同题目或主题的文章作比,让学生谈一谈。如教《风筝》一文后,可安排与周粲的《满天的风筝》的比较,让学生谈一谈两篇文章的异同,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可对文章情节结合今天的现实进行对比,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如教《愚公移山》一文,可就“是移山好,还是绕山开路或干脆搬家好?”的问题自由作谈。如教《孟子两章》后,设计“我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题目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可对文章进行情节改写或续写。如“我的叔叔发财了”、“皇帝游行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对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
可围绕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辩论式比赛。如教《羚羊木雕》一文,围绕“爸爸妈妈让我要回木雕的做法对吗?“”我该不该去要回木雕?”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和长效的工程,需要教师多想办法多添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