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新天地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女儿小时候跟很多小朋友一样,不爱喝水,这个问题当时挺让我头大的。
  后来,在陪她玩耍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试试把喝水这件事和她喜欢的玩偶、卡通人物,或认识的英文单词联系起来呢?于是,我尝试给她喝下去的每一口水,都起一个名字:
  小猴子水、苏菲亚公主水、orange 水、通常,只要我起了两个名字,她就会兴致勃勃地接龙联想,跟我分享她想到的每一个新名字。她每说一个名字,我就给她喝一口水。于是,喝水就变成了一种玩得很过瘾的游戏。
  有一次,她主动拿起杯子喝水,喝完一口以后,很认真很自豪地跟我说:“这是开心水,爸爸教我的。”
  当时听得我心都融化了。
  从女儿喝水这件事上,我越来越喜欢思考怎样育兒,怎样设计更贴近孩子的沟通互动方式。

先搞清楚思考的原理,再思考育儿方法


  每一天,我们都在思考。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思考怎样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思考怎样展示明天的方案……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思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在经典教育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说:
  “思考在你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在工作记忆中组合时发生。”


大脑思考的原理

这个定义里面,提到了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我先跟大家科普一下这两个概念:


  长期记忆是大脑里的一个记忆系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大脑的仓库,用来存储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性知识,比如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以及程序性知识,比如做饭的步骤、开车的技能。
  而工作记忆,负责对来自长期记忆和来自环境的信息进行处理,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有点像电脑的内存。
  平时,长期记忆的所有信息都处于沉睡状态,等到我们开始思考,需要调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它们才会被激活,进入工作记忆的区域里。打个比方,长期记忆有点像大脑里面信息的家,工作记忆更像它们上班的地方。
  一旦信息量过大,就很容易“宕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一心二用,同时处理多线程的任务。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我结合一位朋友的小困惑,进一步讲解思考的原理:


  有一次,她的家人生病,需要在家里静养,这时候,她犹豫是否要让孩子安静点,以免影响家人休息。犹豫是因为她担心说了以后,孩子会不高兴。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更好地长大成人(从长期记忆里提取的信息)。现在家人需要静养(环境信息),让孩子安静点,可能会让他们不高兴一会儿,但体谅父母,克制自己,正是长大成人的必修课。所以,从教育的责任以终为始地倒推回来,应该果断抓大放小,叮嘱孩子尽量保持安静。



  瞧,这就是在工作记忆区域发生的思考过程。

我从思考原理中学到的亲子沟通法则


  “更好地长大成人”是一个目标,把它分解到日常行为的话,就是在当下的场景中,给孩子提供更有效的互动,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合理的行为。套用思考的原理来看,我们和孩子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共同构成了“当下的场景”。“更有效的互动”是指我们根据场景中的环境信息,在大脑中提取长期记忆中的相关信息,进而形成亲子互动的言语和行为。(如下图)



  那么,怎样才能够在当下的场景中,给孩子提供更有效的互动呢?
  通过下面的育儿小故事,我和大家分享对这个问题的个人思考。
  有一次,我们带女儿在湖上玩电动船,她负责开船,我和太太当乘客。第一次开船,她兴奋得很,加速、漂移、穿过桥底、追赶天鹅,玩得不亦乐乎。转眼间,就到了游船的结束时间。坐在后排的太太让女儿靠岸,兴致正浓的她怎肯答应。无奈之下,太太给我悄悄“下达命令”—想办法让女儿靠岸。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留意到码头上有一个欧式拱顶。我灵机一动,对女儿说:“你看到那座“城堡”(指着拱顶)吗?原来黑夜怪刚刚捉了公主,把她关在那里了!小王子,我们快点去救她吧!”小王子智斗黑夜怪,救出公主,是她最近经常听和讲的一个故事。果然,她一听,马上就“入戏”了,正气凛然地说:“好!公主你等我,我马上就来救你!”一边说,一边全速朝码头方向飞驰。估计她当时的内心戏是这样的:哇!这次可以开着船去救公主,太拉风了!

这个小故事可以理解为运用游戏力进行有效亲子沟通的案例,但我更愿意从思考的原理出发,分析这个案例,提炼出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留意到欧式拱顶这个环境信息,这个信息激发了我对于城堡、王子、公主的联想,这些元素都是我跟女儿日常互动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的,都是我和她的长期记忆里共享的信息。
  然后,我沿着这些元素的方向,在脑海中进一步搜寻相关的故事情节。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情节:
  ● 情节能够跟欧式拱顶这个环境信息相结合。
  ● 能够让女儿代入角色。
  ● 在代入角色以后,角色的行为可以自然地带动女儿靠岸。


游戏力沟通的思考过程

  最后,我找到了“黑夜怪把公主关在城堡里,小王子前去营救公主”的情节。并且将这个情节与眼前的环境信息,以及女儿的长期记忆糅合起来:把欧式拱顶当作城堡,让女儿代入小王子的角色,把开船靠岸跟营救公主画上等号。曲线救国,让女儿在享受角色扮演的同时,顺势达成了我们的目标。
  从这个小故事里,你有没有发现一点可迁移的经验:平时,有意识地整理跟孩子的共同回忆,看看里面有哪些人、事、物、地、时的信息是重复出现的。这些元素都是我们跟孩子在长期记忆里共享的信息,沉淀了浓浓的亲子情感,作为孩子感兴趣的沟通媒介,在亲子沟通中发挥奇效。
其他文献
大约从1岁开始,小宝宝们便会呈现出分离焦虑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担心母亲的消失,在母亲即将离开的时候嚎啕大哭、焦虑不安。分离焦虑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一直到幼儿园大班甚至小学都有可能发生。  分离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婴幼儿对母亲产生的情感依恋,另一方面是由于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没有产生“客体永存性”的意识。“客体永存性”指的是儿童可以理解物体是作为独立的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不出现在眼前,物体也
期刊
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哪些问题?※ 与父母的矛盾加剧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中职生从小受父母的溺爱,会产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进入中职以后,对新的环境不适应,自然产生一种失落感。中职生通常被看作是中考大军的“残兵败将”,一部分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想破灭后,对孩子就产生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并把这种心态传染给了孩子,从而造成了亲子交往隔阂严重。※ 师生间交往不良  中考
期刊
李璐是一个爱交朋友、很有个性的孩子。这天早上,妈妈送李璐去上学。路过小区的花坛时,他们看到月季开花了,映着朝霞,五颜六色的鲜花美丽极了。妈妈想起璐璐在少年宫的绘画班正在学习画月季花,于是对她说:“璐璐,你不是正在学习画月季嘛,你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天咱们出来的早,好好观察一下吧!”璐璐听了心想,今天我本来可以早点到学校写早自习作业的,如果老师没来,我还可以和同学聊聊天呢。可是妈妈的话也有道理,于是,
期刊
余秋雨认为,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自古就有,其后又经过儒家多年的选择、阐述和提升,形成了一种非常鲜明的人格思想,那就是君子。“君子”有别于西方最常见的绅士和圣徒,是中国最独特的文化标识,具备了鲜明的“集体主义”特征,追求自身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相统一;“君子”也有别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中的觉者和真人,具备了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讲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理论体系,而这两个特征又与社会工作不谋而合。就“集
期刊
影片开始后不久,徐伊万的妻子张璐要去美国,徐伊万想让她带走台灯,但张璐说她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台灯。然后,徐伊万很惊讶地说:“你不喜欢这个台灯吗?”随后,借着这个台灯的事,张璐终于说出了憋在心中许久的话,她对徐伊万说:“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我,我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期刊
汪女士今年46岁,是一位公司高管,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人事关系复杂,让她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经常熬夜加班,各地出差导致她作息也不规律,长期服用各种安眠药物助眠。近半年来,经常偏头痛让她痛苦不堪,有时候是针刺样的痛,有时候是搏动性的痛,有时候像头上戴了个紧箍咒一样,疼起来还会伴有眩晕、恶心等。由于近两年处于围绝经期,她的情绪也是极其不稳定。情绪差、疲劳的时候偏头痛也会加重,每次持续1至3天不等。每
期刊
● “吃货”小赵的困扰  看到小赵推开门进入诊室的时候,我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微胖略显笨拙的女生,可听了她的经历之后,我不禁讶异于她的毅力和勇气,也不禁感慨,当“吃”演变成了一种负担后,我们的身心健康或许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开始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姑娘还很羞涩,并没有将她的故事详细告诉我,只是跟我讲“最近心情很糟糕,对于一切似乎都没有了兴趣,高兴不起来,不知道生活是为了什么,睡眠不好,很容易醒,
期刊
疫情之下,焦虑是大家共有的情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焦虑之下理性地做事。前两天,我在某视频中看到一位大姐,不愿意戴口罩,被小区保安制止进出,她火大了之后,直接跳河逃生。  这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嫌戴口罩麻烦,难道跳河就不麻烦吗?  想必当时一口气和保安怼上了,说什么就是不从,宁可付出更高的代价,损人不利己。  生而为人,真的需要愚蠢地被情绪驱使而做傻事吗?  今天就来谈谈我们每个人都常常犯的错误:赌
期刊
◢ 危机干预与疫情心理热线  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危机干预有三个目标: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景的直接严重的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  疫情心理热线是危机干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心理急救而不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疫情心理热线主要有三个目标
期刊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持续存在或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PTSD主要表现为三类症状  重新体验:表现为头脑里不自主地闪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回避和麻木:主要表现为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回避创伤的地点或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