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女儿小时候跟很多小朋友一样,不爱喝水,这个问题当时挺让我头大的。
后来,在陪她玩耍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试试把喝水这件事和她喜欢的玩偶、卡通人物,或认识的英文单词联系起来呢?于是,我尝试给她喝下去的每一口水,都起一个名字:
小猴子水、苏菲亚公主水、orange 水、通常,只要我起了两个名字,她就会兴致勃勃地接龙联想,跟我分享她想到的每一个新名字。她每说一个名字,我就给她喝一口水。于是,喝水就变成了一种玩得很过瘾的游戏。
有一次,她主动拿起杯子喝水,喝完一口以后,很认真很自豪地跟我说:“这是开心水,爸爸教我的。”
当时听得我心都融化了。
从女儿喝水这件事上,我越来越喜欢思考怎样育兒,怎样设计更贴近孩子的沟通互动方式。
先搞清楚思考的原理,再思考育儿方法
每一天,我们都在思考。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思考怎样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思考怎样展示明天的方案……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思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在经典教育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说:
“思考在你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在工作记忆中组合时发生。”
这个定义里面,提到了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我先跟大家科普一下这两个概念:
长期记忆是大脑里的一个记忆系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大脑的仓库,用来存储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性知识,比如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以及程序性知识,比如做饭的步骤、开车的技能。
而工作记忆,负责对来自长期记忆和来自环境的信息进行处理,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有点像电脑的内存。
平时,长期记忆的所有信息都处于沉睡状态,等到我们开始思考,需要调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它们才会被激活,进入工作记忆的区域里。打个比方,长期记忆有点像大脑里面信息的家,工作记忆更像它们上班的地方。
一旦信息量过大,就很容易“宕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一心二用,同时处理多线程的任务。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我结合一位朋友的小困惑,进一步讲解思考的原理:
有一次,她的家人生病,需要在家里静养,这时候,她犹豫是否要让孩子安静点,以免影响家人休息。犹豫是因为她担心说了以后,孩子会不高兴。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更好地长大成人(从长期记忆里提取的信息)。现在家人需要静养(环境信息),让孩子安静点,可能会让他们不高兴一会儿,但体谅父母,克制自己,正是长大成人的必修课。所以,从教育的责任以终为始地倒推回来,应该果断抓大放小,叮嘱孩子尽量保持安静。
瞧,这就是在工作记忆区域发生的思考过程。
我从思考原理中学到的亲子沟通法则
“更好地长大成人”是一个目标,把它分解到日常行为的话,就是在当下的场景中,给孩子提供更有效的互动,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合理的行为。套用思考的原理来看,我们和孩子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共同构成了“当下的场景”。“更有效的互动”是指我们根据场景中的环境信息,在大脑中提取长期记忆中的相关信息,进而形成亲子互动的言语和行为。(如下图)
那么,怎样才能够在当下的场景中,给孩子提供更有效的互动呢?
通过下面的育儿小故事,我和大家分享对这个问题的个人思考。
有一次,我们带女儿在湖上玩电动船,她负责开船,我和太太当乘客。第一次开船,她兴奋得很,加速、漂移、穿过桥底、追赶天鹅,玩得不亦乐乎。转眼间,就到了游船的结束时间。坐在后排的太太让女儿靠岸,兴致正浓的她怎肯答应。无奈之下,太太给我悄悄“下达命令”—想办法让女儿靠岸。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留意到码头上有一个欧式拱顶。我灵机一动,对女儿说:“你看到那座“城堡”(指着拱顶)吗?原来黑夜怪刚刚捉了公主,把她关在那里了!小王子,我们快点去救她吧!”小王子智斗黑夜怪,救出公主,是她最近经常听和讲的一个故事。果然,她一听,马上就“入戏”了,正气凛然地说:“好!公主你等我,我马上就来救你!”一边说,一边全速朝码头方向飞驰。估计她当时的内心戏是这样的:哇!这次可以开着船去救公主,太拉风了!
这个小故事可以理解为运用游戏力进行有效亲子沟通的案例,但我更愿意从思考的原理出发,分析这个案例,提炼出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留意到欧式拱顶这个环境信息,这个信息激发了我对于城堡、王子、公主的联想,这些元素都是我跟女儿日常互动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的,都是我和她的长期记忆里共享的信息。
然后,我沿着这些元素的方向,在脑海中进一步搜寻相关的故事情节。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情节:
● 情节能够跟欧式拱顶这个环境信息相结合。
● 能够让女儿代入角色。
● 在代入角色以后,角色的行为可以自然地带动女儿靠岸。
最后,我找到了“黑夜怪把公主关在城堡里,小王子前去营救公主”的情节。并且将这个情节与眼前的环境信息,以及女儿的长期记忆糅合起来:把欧式拱顶当作城堡,让女儿代入小王子的角色,把开船靠岸跟营救公主画上等号。曲线救国,让女儿在享受角色扮演的同时,顺势达成了我们的目标。
从这个小故事里,你有没有发现一点可迁移的经验:平时,有意识地整理跟孩子的共同回忆,看看里面有哪些人、事、物、地、时的信息是重复出现的。这些元素都是我们跟孩子在长期记忆里共享的信息,沉淀了浓浓的亲子情感,作为孩子感兴趣的沟通媒介,在亲子沟通中发挥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