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号是铜管乐器中声音最高的一种乐器,既可以演奏激情昂扬的旋律,同时也能够表现轻盈柔情的乐段,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然而,当前高校小号教学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弱化了学生的小号表现能力。因此,文章在系统总结小号教学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由此指导高校小号教学工作的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小号教学 现实问题 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与艺术修養也随之增长,对于高雅音乐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促进了小号乐曲创作与表演的发展,不少高校管乐系也纷纷开设小号课程甚至小号专业,培养专业化、高水平的小号演奏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小号教学起步比较晚,其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系列亟待完善的地方,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高校小号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碎片化,尚未形成系统
小号是一种技巧鲜明、表现力极强的乐器,围绕着小号的演奏衍生出持号、嘴型、指法、气息、腔体、长音、连音、断音、吐音以及完整作品的演奏等诸多知识,还涉及到作品欣赏、乐器维护等。每一项内容都是学生提升小号表现力所不可或缺的素质,相互关联、协同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小号知识系统。当前,高校普遍采用“主题课程”和“模块内容”的方式设计小号教学内容,安排有小号作品赏析、技巧训练、作品演奏之类的课程,每一门课又设置一系列模块,其最大优势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而由此也带来了小号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每一个课程、模块都主要围绕着目标知识点来进行,缺乏对其他关联知识的教学。这样看似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全面性的小号教学活动,实则学生掌握的是碎片知识,难以融会贯通,更无法在实际作品分析与演奏过程中能够加以整合应用。
2.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低
小号教学的主体内容集中在“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娴熟、准确地演奏小号特殊技巧和优秀作品。当前,部分教师主要遵循着“熟能生巧”的理念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重复训练某一特定技巧或者是小号作品,逐步深刻记忆并准确掌握其表演方式,从而在真实性的舞台情境之中能够娴熟地加以表现。这是小号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单纯采用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小号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是辛苦、艰难的感受,不仅学习效率比较低,而且还会逐步失去学习小号的兴趣,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学生长期参与小号的训练和表演活动,甚至促使学生质疑个人的声乐才能,从而在更大层面上弱化学生训练和表演声乐艺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3.教学细节不到位,弱化教学质量
小号教学涉及到丰富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又衍生出诸多细节,均会影响到学生的小号演奏能力。目前,部分教师存在明显的教学细节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无法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牙齿、口型、状态情况来准确处理持号角度的能力,从而影响气流的流动与控制,最终导致气息供给不足,声音憋闷暗淡的问题。二是忽视培养学生手指独立性与灵活性素质,造成学生手指僵硬,跟不上演奏速度,无法与其他动作形成有效的配合,从而出现技巧不准确、作品处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忽略对于选择号嘴方法的介绍,学生对于特大型、大型、大直径中型、大杯型、小型号嘴的适用条件和音色效果分辨不清。
4.教学偏重技巧,忽视乐感的培养
小号演奏具有鲜明的技巧性,但掌握技巧仅仅是学习小号的一项基本要求,属于基本功的范畴,要想演奏出优质的小号乐曲,要求学生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乐感,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音准、音色、节奏、韵律效果,继而理应掌握的技巧来演绎小号作品,传达其应有的情感思想。这由此对高校小号教学提出了超出技巧训练之外更高层面审美品味、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教学的要求。当前,高校声乐教师的小号教学活动也存在着偏重技巧、忽视乐感的问题,将大量时间应用于训练气息、腔体、长音、连音、断音、吐音之类的技巧,或者是培养学生娴熟演奏小号作品的能力,忽视了乐感内涵解读和训练活动。这造成学生乐感素养差,演奏小号变成了单纯地展示技巧,失去应有的情感和意蕴。
高校小号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
1.缺乏对小号教学内容的整合谋划
小号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综合提升学生的小号审美感受、技巧处理、乐感表现、作品演奏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小号教学内容既要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必须具有整合效应,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小号知识系统中来整合提升学生的小号表演能力。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以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声乐教师仅注重对小号知识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无法从提高学生小号综合素养的角度来整合小号知识,配合实施特定知识点的教学。这造成学生仅掌握了知识点,而无法与其他知识配合使用,由此便弱化了其单项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整个作品的演奏处理能力。
2.缺乏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关注
所有的小号教学工作都是以提高学生小号演奏能力为核心目标。有效评估学生的小号学习质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提高探索阶段小号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存在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原因之一是声乐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关注,一方面很少与学生就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交流;另一方面无法从学生演示、课后作业、课程考核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诸多问题长期存在,潜在性地破坏了小号教学质量,弱化了学生小号演奏能力,甚至是造成学生排斥抵触小号训练。
3.缺乏创新小号教学活动的动力
作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声乐教师也意识到小号教学内容整合效应差、方法枯燥乏味、细节缺失严重、音乐素养培养不足的问题,然而却缺乏解决小号教学问题、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动力。音乐学院很少严格评估小号课程教学质量,不能有效督促声乐教师创新小号教学方案,更无法为声乐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这在客观上不利于提高声乐教师的小号教学能力,在主观上也降低声乐教师对于小号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按部就班地进行小号教学活动,忽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小号教学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基础能力,而无法整合性、高效性地提高其综合素养,尤其是无法提高其实操能力。 高校小号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1.建构统一教学方案,实施协同教学活动
当前,高校小号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安排一个明确的教学负责人,一方面要立足于小号器乐特征和学生对象学习特点,建构起更加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详细规定每一门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情况,使声乐教师深刻認识到所授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清楚认识到各个知识点的关联性教学的重要意义,能够根据授课方案,规范、高效地进行小号课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学负责人需要积极安排听课活动,准确发现小号教学中所存在的知识碎片化、关联性弱的问题,随后采用教研组座谈、讨论、集体备课,或是开展小组教学的方式来增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效应,提高小号教学质量和效率。
2.采用多样评估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案
高校声乐教师主动调查、分析小号教学问题,是创新课程教学方案继而提高小号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声乐教师应率先提高对小号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的重视,采用多样的方式来测评、调查小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在课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听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质量情况,据此分析现有教学方案的实效性;三是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融入理论考试与实操考察两方面内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四是可以邀请其他声乐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以上方式均有助于声乐教师发现小号教学问题,借此有效地创新小号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情况。
3.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声乐教师是开展小号教学工作的主体,对于发现小号教学问题、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重视情况,以及教师本身所拥有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小号教学创新与变革水平,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小号课程教学质量。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以存在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声乐教师不愿意去调查、了解这些问题,甚至是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但却缺乏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主动性和能力,造成相关问题长期遗存。基于此,高校声乐系应积极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责任意识和能力素质。首先是要在院系内进行“师德师风”宣传,增强声乐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案;其次是在小号教研室内,要重点指出小号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鼓励声乐教师积极创新特定课程教学方案;第三是要在小号教研室内选择优秀课程或者是其它高校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案,供小号教师进行学习和借鉴,指导其创新小号教学方案。除此之外,也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培训班、论坛、主题讲座的机会,开阔教师视野,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小号教学工作的发展。
总体来说,目前开设小号课程和设置小号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然而这些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对小号教学内容整合谋划、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关注以及缺陷创新小号教学活动的动力。基于此,文章提出高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学负责人,建构统一教学方案,实施协同教学活动,采用多样评估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案,并且还要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从根源上解决小号教学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攀:《小号的教学发展与演奏艺术探讨》,《北方音乐》2019年第9期,第169-170页。
[2]刘殿栋:《小号进阶教学分析与教学方案》,《艺术评鉴》2019年第7期,第70-71页。
[3]靳启亮:《当前小号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北方音乐》2017年第2期,第142-143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 陕西西安
[关键词]小号教学 现实问题 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与艺术修養也随之增长,对于高雅音乐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促进了小号乐曲创作与表演的发展,不少高校管乐系也纷纷开设小号课程甚至小号专业,培养专业化、高水平的小号演奏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小号教学起步比较晚,其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系列亟待完善的地方,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高校小号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碎片化,尚未形成系统
小号是一种技巧鲜明、表现力极强的乐器,围绕着小号的演奏衍生出持号、嘴型、指法、气息、腔体、长音、连音、断音、吐音以及完整作品的演奏等诸多知识,还涉及到作品欣赏、乐器维护等。每一项内容都是学生提升小号表现力所不可或缺的素质,相互关联、协同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小号知识系统。当前,高校普遍采用“主题课程”和“模块内容”的方式设计小号教学内容,安排有小号作品赏析、技巧训练、作品演奏之类的课程,每一门课又设置一系列模块,其最大优势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而由此也带来了小号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每一个课程、模块都主要围绕着目标知识点来进行,缺乏对其他关联知识的教学。这样看似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全面性的小号教学活动,实则学生掌握的是碎片知识,难以融会贯通,更无法在实际作品分析与演奏过程中能够加以整合应用。
2.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低
小号教学的主体内容集中在“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娴熟、准确地演奏小号特殊技巧和优秀作品。当前,部分教师主要遵循着“熟能生巧”的理念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重复训练某一特定技巧或者是小号作品,逐步深刻记忆并准确掌握其表演方式,从而在真实性的舞台情境之中能够娴熟地加以表现。这是小号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单纯采用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小号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是辛苦、艰难的感受,不仅学习效率比较低,而且还会逐步失去学习小号的兴趣,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学生长期参与小号的训练和表演活动,甚至促使学生质疑个人的声乐才能,从而在更大层面上弱化学生训练和表演声乐艺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3.教学细节不到位,弱化教学质量
小号教学涉及到丰富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又衍生出诸多细节,均会影响到学生的小号演奏能力。目前,部分教师存在明显的教学细节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无法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牙齿、口型、状态情况来准确处理持号角度的能力,从而影响气流的流动与控制,最终导致气息供给不足,声音憋闷暗淡的问题。二是忽视培养学生手指独立性与灵活性素质,造成学生手指僵硬,跟不上演奏速度,无法与其他动作形成有效的配合,从而出现技巧不准确、作品处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忽略对于选择号嘴方法的介绍,学生对于特大型、大型、大直径中型、大杯型、小型号嘴的适用条件和音色效果分辨不清。
4.教学偏重技巧,忽视乐感的培养
小号演奏具有鲜明的技巧性,但掌握技巧仅仅是学习小号的一项基本要求,属于基本功的范畴,要想演奏出优质的小号乐曲,要求学生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乐感,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音准、音色、节奏、韵律效果,继而理应掌握的技巧来演绎小号作品,传达其应有的情感思想。这由此对高校小号教学提出了超出技巧训练之外更高层面审美品味、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教学的要求。当前,高校声乐教师的小号教学活动也存在着偏重技巧、忽视乐感的问题,将大量时间应用于训练气息、腔体、长音、连音、断音、吐音之类的技巧,或者是培养学生娴熟演奏小号作品的能力,忽视了乐感内涵解读和训练活动。这造成学生乐感素养差,演奏小号变成了单纯地展示技巧,失去应有的情感和意蕴。
高校小号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
1.缺乏对小号教学内容的整合谋划
小号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综合提升学生的小号审美感受、技巧处理、乐感表现、作品演奏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小号教学内容既要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必须具有整合效应,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小号知识系统中来整合提升学生的小号表演能力。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以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声乐教师仅注重对小号知识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无法从提高学生小号综合素养的角度来整合小号知识,配合实施特定知识点的教学。这造成学生仅掌握了知识点,而无法与其他知识配合使用,由此便弱化了其单项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整个作品的演奏处理能力。
2.缺乏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关注
所有的小号教学工作都是以提高学生小号演奏能力为核心目标。有效评估学生的小号学习质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提高探索阶段小号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存在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原因之一是声乐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关注,一方面很少与学生就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交流;另一方面无法从学生演示、课后作业、课程考核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诸多问题长期存在,潜在性地破坏了小号教学质量,弱化了学生小号演奏能力,甚至是造成学生排斥抵触小号训练。
3.缺乏创新小号教学活动的动力
作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声乐教师也意识到小号教学内容整合效应差、方法枯燥乏味、细节缺失严重、音乐素养培养不足的问题,然而却缺乏解决小号教学问题、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动力。音乐学院很少严格评估小号课程教学质量,不能有效督促声乐教师创新小号教学方案,更无法为声乐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这在客观上不利于提高声乐教师的小号教学能力,在主观上也降低声乐教师对于小号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按部就班地进行小号教学活动,忽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小号教学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基础能力,而无法整合性、高效性地提高其综合素养,尤其是无法提高其实操能力。 高校小号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1.建构统一教学方案,实施协同教学活动
当前,高校小号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安排一个明确的教学负责人,一方面要立足于小号器乐特征和学生对象学习特点,建构起更加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详细规定每一门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情况,使声乐教师深刻認识到所授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清楚认识到各个知识点的关联性教学的重要意义,能够根据授课方案,规范、高效地进行小号课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学负责人需要积极安排听课活动,准确发现小号教学中所存在的知识碎片化、关联性弱的问题,随后采用教研组座谈、讨论、集体备课,或是开展小组教学的方式来增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效应,提高小号教学质量和效率。
2.采用多样评估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案
高校声乐教师主动调查、分析小号教学问题,是创新课程教学方案继而提高小号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声乐教师应率先提高对小号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的重视,采用多样的方式来测评、调查小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在课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听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质量情况,据此分析现有教学方案的实效性;三是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融入理论考试与实操考察两方面内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四是可以邀请其他声乐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以上方式均有助于声乐教师发现小号教学问题,借此有效地创新小号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情况。
3.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声乐教师是开展小号教学工作的主体,对于发现小号教学问题、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重视情况,以及教师本身所拥有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小号教学创新与变革水平,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小号课程教学质量。当前,高校小号教学之所以存在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声乐教师不愿意去调查、了解这些问题,甚至是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但却缺乏创新小号教学方案的主动性和能力,造成相关问题长期遗存。基于此,高校声乐系应积极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责任意识和能力素质。首先是要在院系内进行“师德师风”宣传,增强声乐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案;其次是在小号教研室内,要重点指出小号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鼓励声乐教师积极创新特定课程教学方案;第三是要在小号教研室内选择优秀课程或者是其它高校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案,供小号教师进行学习和借鉴,指导其创新小号教学方案。除此之外,也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培训班、论坛、主题讲座的机会,开阔教师视野,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小号教学工作的发展。
总体来说,目前开设小号课程和设置小号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然而这些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内容碎片化、方法枯燥、细节不到位、偏重技巧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对小号教学内容整合谋划、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关注以及缺陷创新小号教学活动的动力。基于此,文章提出高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学负责人,建构统一教学方案,实施协同教学活动,采用多样评估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案,并且还要开展教师宣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从根源上解决小号教学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攀:《小号的教学发展与演奏艺术探讨》,《北方音乐》2019年第9期,第169-170页。
[2]刘殿栋:《小号进阶教学分析与教学方案》,《艺术评鉴》2019年第7期,第70-71页。
[3]靳启亮:《当前小号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北方音乐》2017年第2期,第142-143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