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网上流传一则关于国社连续发文力挺股市背景的帖子,称过去是基本面决定市值,现在是市值可以决定基本面。本文无意探究传言的真伪,而是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市值是否可以决定基本面?这个问题貌似荒诞,其实非常现实。说荒诞是因为市值决定基本面是本末倒置;说非常现实是因为如果放松监管政策,市值就完全可以决定和改变基本面,重置本末。
股价虚高如何填实
人们对股票市值魔力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股票价格高低与己无关,那是投资者的事,上市公司只要搞好公司经营就好了。随着股市再融资功能的不断发掘,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市值代表一家上市公司的实力,也关乎再融资能力的大小。过去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股价炒高感到恐惧,担心公司业绩提升幅度跟不上股价涨幅,造成公司基本面与股价脱节,以后股价跌下来不好向投资者交代;现在则对股价炒高乐观其成,因为公司市值增长的好处多多,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改变公司原本不太理想的基本面。
亿安科技(现更名为“神州高铁”)是A股市场股票面值拆细为1元后的首只百元股,股价最高涨到126元,不是因为公司基本面有多好,而是因为大股东亿安集团套了4副马甲在炒作自家股票。亿安集团当时主营大型公用事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期长,回报慢,所以寄望通过二级市场炒作来赚快钱。但是股价炒高以后,已经远远超出了投资者理性判断的极限,只能自拉自唱孤芳自赏,庄家无法套现纸上富贵,最终随着监管部门的调查而崩盘。
亿安科技股价炒高以后引起了一些勤于思考的市场分析人士的关注和兴奋,当时有人找上门来和笔者探讨:如何将虚高的股价填实?他们认为,虽然亿安科技的股价是虚高的,但公司猛增的市值是有价值的。当时马钢股份的股价才2元多,公司市值并不高,可以认为马钢股份的股价是真实的。如果亿安科技发行股份收购马钢股份,那就可以将亿安科技的股价填实了。他们当时的见解确实比较超前,但当时这种手段不可能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这种设想行不通,因此,人为炒高的市值无法决定和改变亿安科技的基本面,最终高高在上的股价只能硬着陆了。
收购兼并再助炒作
市值什么时候可以决定和改变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监管政策是否放松。如果监管部门放任上市公司可以随意增发股份收购资产,那么市值越高,上市公司改变自身基本面的能力就越强,不仅虚高的股价可以轻松填实,而且可以反过来助推股价进一步炒高。现实也是如此,现在一些股票的股价能够不断上涨,连续冲上100元、200元、300元,就是因为现在的监管政策很宽松,收购兼并得到鼓励,因此上市公司今天是股价虚高,明天收购了热门资产就填实了股价,甚至又获得了进一步炒作的动力,因为又有新的故事可以讲了。
全通教育原来是做校讯通的,这种业务过去上海也有公司做过,上海不准搞强制推行,因此都做不下去,最后就自生自灭了。全通教育的校讯通是要靠行政力量推动的,但后面也不能推了,所以这个业务也难以为继了。公司上市以后,有了钱,收购了在线教育资产,于是股价就炒了起来,直至冲上348元的天价。但全通教育2014年的净利润仅比上年同期增长6.87%,2015年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22.71%。显然这种基本面支撑不起300元的股价,但全通教育可以利用其高股价高价增发股份去收购热门资产,市场就会视为利好消息而获得继续炒作的动力。
如果监管政策收紧限制增发股份,那么虚高的市值就无法改变公司的基本面,不仅公司玩不转,市场炒作也失去了动力。为什么目前的市场会这么疯呢?原因就在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行为采取鼓励的政策,因此不仅上市公司心安理得,炒家也有恃无恐。现在上市公司定增募集资金动辄就是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这些增发的股份今后都要流向二级市场,过去市场都视为重大利空。
中国平安曾经推出千亿再融资计划,二级市场因此被吓得趴下。现在全反过来了,圈钱越多利越大,因为上市公司都懂得投市场所好,什么资产热门就收购什么。因为都是圈来的钱不心疼,所以对标的资产都给出高得离谱的估值。被收购者也乐得高价套现,公司股价大涨,投资者也大赚,皆大欢喜。可谁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
股价虚高如何填实
人们对股票市值魔力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股票价格高低与己无关,那是投资者的事,上市公司只要搞好公司经营就好了。随着股市再融资功能的不断发掘,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市值代表一家上市公司的实力,也关乎再融资能力的大小。过去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股价炒高感到恐惧,担心公司业绩提升幅度跟不上股价涨幅,造成公司基本面与股价脱节,以后股价跌下来不好向投资者交代;现在则对股价炒高乐观其成,因为公司市值增长的好处多多,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改变公司原本不太理想的基本面。
亿安科技(现更名为“神州高铁”)是A股市场股票面值拆细为1元后的首只百元股,股价最高涨到126元,不是因为公司基本面有多好,而是因为大股东亿安集团套了4副马甲在炒作自家股票。亿安集团当时主营大型公用事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期长,回报慢,所以寄望通过二级市场炒作来赚快钱。但是股价炒高以后,已经远远超出了投资者理性判断的极限,只能自拉自唱孤芳自赏,庄家无法套现纸上富贵,最终随着监管部门的调查而崩盘。
亿安科技股价炒高以后引起了一些勤于思考的市场分析人士的关注和兴奋,当时有人找上门来和笔者探讨:如何将虚高的股价填实?他们认为,虽然亿安科技的股价是虚高的,但公司猛增的市值是有价值的。当时马钢股份的股价才2元多,公司市值并不高,可以认为马钢股份的股价是真实的。如果亿安科技发行股份收购马钢股份,那就可以将亿安科技的股价填实了。他们当时的见解确实比较超前,但当时这种手段不可能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这种设想行不通,因此,人为炒高的市值无法决定和改变亿安科技的基本面,最终高高在上的股价只能硬着陆了。
收购兼并再助炒作
市值什么时候可以决定和改变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监管政策是否放松。如果监管部门放任上市公司可以随意增发股份收购资产,那么市值越高,上市公司改变自身基本面的能力就越强,不仅虚高的股价可以轻松填实,而且可以反过来助推股价进一步炒高。现实也是如此,现在一些股票的股价能够不断上涨,连续冲上100元、200元、300元,就是因为现在的监管政策很宽松,收购兼并得到鼓励,因此上市公司今天是股价虚高,明天收购了热门资产就填实了股价,甚至又获得了进一步炒作的动力,因为又有新的故事可以讲了。
全通教育原来是做校讯通的,这种业务过去上海也有公司做过,上海不准搞强制推行,因此都做不下去,最后就自生自灭了。全通教育的校讯通是要靠行政力量推动的,但后面也不能推了,所以这个业务也难以为继了。公司上市以后,有了钱,收购了在线教育资产,于是股价就炒了起来,直至冲上348元的天价。但全通教育2014年的净利润仅比上年同期增长6.87%,2015年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22.71%。显然这种基本面支撑不起300元的股价,但全通教育可以利用其高股价高价增发股份去收购热门资产,市场就会视为利好消息而获得继续炒作的动力。
如果监管政策收紧限制增发股份,那么虚高的市值就无法改变公司的基本面,不仅公司玩不转,市场炒作也失去了动力。为什么目前的市场会这么疯呢?原因就在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行为采取鼓励的政策,因此不仅上市公司心安理得,炒家也有恃无恐。现在上市公司定增募集资金动辄就是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这些增发的股份今后都要流向二级市场,过去市场都视为重大利空。
中国平安曾经推出千亿再融资计划,二级市场因此被吓得趴下。现在全反过来了,圈钱越多利越大,因为上市公司都懂得投市场所好,什么资产热门就收购什么。因为都是圈来的钱不心疼,所以对标的资产都给出高得离谱的估值。被收购者也乐得高价套现,公司股价大涨,投资者也大赚,皆大欢喜。可谁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