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学校信息化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如何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任务驱动法等四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92-0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以不可抵御的态势席卷了整个世界,这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因为善于拥有信息和利用信息是每个人社会生存中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势在必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就已开始进入课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硬件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便是现如今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顾名思义,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每个学科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但一定要应用恰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建文件夹,虽都会建立了,但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用讲授法中的“打比方”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把建立的文件夹结构比喻成树形结构,树干——树枝——树杈——树叶,首先建立一个文件夹,它就相当于是一棵树的树干,在这个文件夹里我们又建立了很多的文件夹,它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树枝,在其中的任意一个文件夹里我们又建立了其他的文件夹,它就相当于树枝上的树杈,然后把文件保存在这些相当于树杈的文件夹里,它就相当于大树的树叶,是一级一级的关系。
二、演示法
教师展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图、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例如讲word——文字处理软件,文字的大小、字体,段落的格式编排等等,我们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接下去就让学生做相应的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这些知识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以上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演示方式来达到同种效果的操作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实践法
一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光凭老师讲,也不能实行满堂灌。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信息技术学科恰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生具有理论基础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实践,就一目了然,而且加深印象。例如学习Windows视窗系列的操作系统、文字的编辑、表格修改等。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那么,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呢?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性极强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主要应用于文字处理系统WPS2000,WORD2000,EXCEL2000表格处理等软件的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与每一个阶段的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密切相关。说得更具体一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是受到软件环境或硬件环境的制约。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制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每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的,也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年8月版.
[2]李艺主.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3]祝智庭,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92-0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以不可抵御的态势席卷了整个世界,这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因为善于拥有信息和利用信息是每个人社会生存中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势在必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就已开始进入课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硬件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便是现如今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顾名思义,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每个学科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但一定要应用恰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建文件夹,虽都会建立了,但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用讲授法中的“打比方”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把建立的文件夹结构比喻成树形结构,树干——树枝——树杈——树叶,首先建立一个文件夹,它就相当于是一棵树的树干,在这个文件夹里我们又建立了很多的文件夹,它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树枝,在其中的任意一个文件夹里我们又建立了其他的文件夹,它就相当于树枝上的树杈,然后把文件保存在这些相当于树杈的文件夹里,它就相当于大树的树叶,是一级一级的关系。
二、演示法
教师展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图、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例如讲word——文字处理软件,文字的大小、字体,段落的格式编排等等,我们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接下去就让学生做相应的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这些知识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以上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演示方式来达到同种效果的操作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实践法
一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光凭老师讲,也不能实行满堂灌。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信息技术学科恰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生具有理论基础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实践,就一目了然,而且加深印象。例如学习Windows视窗系列的操作系统、文字的编辑、表格修改等。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那么,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呢?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性极强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主要应用于文字处理系统WPS2000,WORD2000,EXCEL2000表格处理等软件的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与每一个阶段的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密切相关。说得更具体一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是受到软件环境或硬件环境的制约。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制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每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的,也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年8月版.
[2]李艺主.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3]祝智庭,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