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在完成初中数学新授课任务之后,对初中阶段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梳理深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初三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考的备考尤为重要。而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总复习达成巩固数学双基、整合中考考点、提高答题技能、规范解题过程的目的。这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本文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来谈谈笔者在复习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首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第一轮复习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备复习课要精心准备.如果教师急着赶进度,让学生囫囵吞枣,不扎实巩固基础知识,则会使学生在复习中对于一些易错的概念,如有理数的分类、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坡比等理解不清.故应放慢复习速度,必要时可让学生翻开书本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第一轮复习千万不能急着赶进度,更不能跳过学生的知识盲区.力求做到:1.准确理解每个概念,纠正知识缺陷,澄清模糊认识;2.把每个知识点前后串联起来,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3.平时训练应注意加强速度训练与准确性要求.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夺取高分的信心,除了紧跟教师的正常复习外,还要安排他们做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目的是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要经常给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并解决.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优点,找出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对于那些不但成绩差而且表现也很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每上完一节课,都要主动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的优点,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哪怕他们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稳定他们的情绪.因此,在最初的复习阶段,调整好教育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二、复习应注意合理分类
初三新课结束后,学生所学的知识通常是零碎的,不能形成知识体系和结构.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主动在已建构的记忆网络中提取有关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是科学本身的需要,只有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才利于知识的提取和激发.我通常采取将原来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打乱,分成几个单元,如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函数;5.概率统计;6.图形与图形变换;7.解直角三角形等.在复习每个单元时,先讲概念,同时要注意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一般的教师在复习课上分析试卷往往因为时间有限,卷面内容比较多,所以讲得特别快,学生对每部分内容也不会有太深的印象.在课堂上,则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主观认为该讲才讲,做到有的放矢.许多学生在考前复习时习惯于多做模拟题,而不对考试的内容做全面的梳理,只做书后的习题,认为做的题越多越好.其实,按照教材的体系是没有合理分类的,在运用时会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只重视过程的积累而忽视合理分类的做法是应当引起注意的.通过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同类题进行对比、分析解法,找到解决此类题的技巧和方法。
三、强化训练,减少过失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还面临着系统复习与重点复习,复习基础与提高能力的矛盾,学生往往复习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后面又忘了前面。在这很短的复习时间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除了提高课堂效率外,还应重视“练习”或者说是“考试”的作用。在系统复习时,不妨穿插每周一练,每周一练的题目要具有“短、平、快、全”的特点。短:题型短小,知识点单一,转弯少;平:难度不大,简单易解;快:解题速度快,一般学生耗时约20至25分钟,信息反馈快;全:知识点覆盖整个初中数学体系,考察全面。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并且强化了双基,为最后阶段的重点复习打下基础。同时将系统复习与考试穿插进行,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
在复习练习中,还应重视纠错训练。对易错问题进行分析,对结果不唯一的题目有目的地训练,让学生考虑周全,做到解题步骤规范准确,减少过失性失分。
四、掌握基础知识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通过解题方法训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几个月的突击就可以达到的.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也曾认为学生丢分比较多的是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所以在总复习时常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一味地让学生做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这种做法也许对个别尖子生有好处,但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教师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
五、钻研考纲,把握方向
考纲是当年考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坚决克服和避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现象,要加大对考纲的研究力度,了解考纲中试题总体结构,难度设定,内容分值分布,题型举例等。对中考命题特点和趋势,特别是加强对中考创新题,探究题,开放题等试题的认识,关注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在实际、具体情景下运用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明确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考察要求。例如:按课标要求在代数部分弱化数,式计算或化简题的繁杂程度,弱化对方程(组),不等式(组)解法多样性,技巧性和繁难程度的要求,注重考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几何由论证转向考查发现,猜测或建立在猜测之上的计算和探究,降低了证明难度,弱化了平面几何与其他内容(特别是方程与函数)的综合程度;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基本杜绝只单纯考公式和纯计算技巧的作法,转变为与实际相结合,着重考查统计概率的过程与方法,全面培养同学们的统计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和利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另外,还要关注考试内容的多元化,除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外,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活动过程也成为新中考考查的对象。
总之,愉悦、省时、高效、高质(分)是初三师生在数学复习中追求的理想目标。将所有初中数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初三数学复习的具体任务。而复习的方案与过程也可谓五花八门不拘一格,也很难说哪种方法是最有效的。
一、首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第一轮复习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备复习课要精心准备.如果教师急着赶进度,让学生囫囵吞枣,不扎实巩固基础知识,则会使学生在复习中对于一些易错的概念,如有理数的分类、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坡比等理解不清.故应放慢复习速度,必要时可让学生翻开书本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第一轮复习千万不能急着赶进度,更不能跳过学生的知识盲区.力求做到:1.准确理解每个概念,纠正知识缺陷,澄清模糊认识;2.把每个知识点前后串联起来,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3.平时训练应注意加强速度训练与准确性要求.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夺取高分的信心,除了紧跟教师的正常复习外,还要安排他们做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目的是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要经常给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并解决.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优点,找出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对于那些不但成绩差而且表现也很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每上完一节课,都要主动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的优点,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哪怕他们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稳定他们的情绪.因此,在最初的复习阶段,调整好教育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二、复习应注意合理分类
初三新课结束后,学生所学的知识通常是零碎的,不能形成知识体系和结构.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主动在已建构的记忆网络中提取有关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是科学本身的需要,只有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才利于知识的提取和激发.我通常采取将原来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打乱,分成几个单元,如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函数;5.概率统计;6.图形与图形变换;7.解直角三角形等.在复习每个单元时,先讲概念,同时要注意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一般的教师在复习课上分析试卷往往因为时间有限,卷面内容比较多,所以讲得特别快,学生对每部分内容也不会有太深的印象.在课堂上,则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主观认为该讲才讲,做到有的放矢.许多学生在考前复习时习惯于多做模拟题,而不对考试的内容做全面的梳理,只做书后的习题,认为做的题越多越好.其实,按照教材的体系是没有合理分类的,在运用时会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只重视过程的积累而忽视合理分类的做法是应当引起注意的.通过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同类题进行对比、分析解法,找到解决此类题的技巧和方法。
三、强化训练,减少过失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还面临着系统复习与重点复习,复习基础与提高能力的矛盾,学生往往复习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后面又忘了前面。在这很短的复习时间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除了提高课堂效率外,还应重视“练习”或者说是“考试”的作用。在系统复习时,不妨穿插每周一练,每周一练的题目要具有“短、平、快、全”的特点。短:题型短小,知识点单一,转弯少;平:难度不大,简单易解;快:解题速度快,一般学生耗时约20至25分钟,信息反馈快;全:知识点覆盖整个初中数学体系,考察全面。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并且强化了双基,为最后阶段的重点复习打下基础。同时将系统复习与考试穿插进行,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
在复习练习中,还应重视纠错训练。对易错问题进行分析,对结果不唯一的题目有目的地训练,让学生考虑周全,做到解题步骤规范准确,减少过失性失分。
四、掌握基础知识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通过解题方法训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几个月的突击就可以达到的.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也曾认为学生丢分比较多的是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所以在总复习时常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一味地让学生做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这种做法也许对个别尖子生有好处,但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教师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
五、钻研考纲,把握方向
考纲是当年考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坚决克服和避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现象,要加大对考纲的研究力度,了解考纲中试题总体结构,难度设定,内容分值分布,题型举例等。对中考命题特点和趋势,特别是加强对中考创新题,探究题,开放题等试题的认识,关注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在实际、具体情景下运用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明确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考察要求。例如:按课标要求在代数部分弱化数,式计算或化简题的繁杂程度,弱化对方程(组),不等式(组)解法多样性,技巧性和繁难程度的要求,注重考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几何由论证转向考查发现,猜测或建立在猜测之上的计算和探究,降低了证明难度,弱化了平面几何与其他内容(特别是方程与函数)的综合程度;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基本杜绝只单纯考公式和纯计算技巧的作法,转变为与实际相结合,着重考查统计概率的过程与方法,全面培养同学们的统计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和利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另外,还要关注考试内容的多元化,除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外,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活动过程也成为新中考考查的对象。
总之,愉悦、省时、高效、高质(分)是初三师生在数学复习中追求的理想目标。将所有初中数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初三数学复习的具体任务。而复习的方案与过程也可谓五花八门不拘一格,也很难说哪种方法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