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监护仪在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功能监护仪应用于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监测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SAH患者21例,列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018年使用脑功能监测进行监测的SAH患者28例,列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入科时并未发生脑疝或脑死亡,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监测,实验组在常规模式上增加脑功能监护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治疗结局、平均住院日、发病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有效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病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脑功能监护仪应用于SAH患者的监护中,护士在病情观察时能及早发现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报告医生处置,从而使得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下降,致残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同时,改善患者状况,住院时间缩短,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学分制研究在中职校的实施较少,在现有的研究呈现问题为资源不足,学生的学习习惯、 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配套设施不完善。在实践中可进行中职的学分制实施方案的研究、学分的认定规则研究、教学管理的平台研究、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  关键词:学生;中职校;学分制;实践。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探索实施学分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