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
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比如,以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为龙头的一批重化工业以及住宅业高增长产业群的形成,至少为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搭建起了一个基础平台,但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也引发部分行业突然投资过度、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重等许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社会问题,从而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正确迎接、应对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理应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更应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及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增长不均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一是工业“偏热”、服务业“偏冷”并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按2005年40.3%来衡量,仍然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这种“冷”、“热”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使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推动,缺乏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二是工业内部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等上游行业紧缺、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并存。2000年以来,投资拉动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巨大需求,使得原材料和石油与电力等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上游行业近年来虽快速增长,但仍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与上游行业供应紧缺相反,消费品等下游行业却表现出相对过剩的特征。三是部分工业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仍不完全适应,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一方面,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工业产品仍满足不了国内需求,进口量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部分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第二,产业增长对投资和资源消耗高度依赖。近年来,我国产业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实现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按照与国际可比的支出法计算,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2001、2002分别为36.4%、38%、39.4%,2003年更是高达42.7%,呈不断攀升的趋势,产业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产业增长依靠高投入的同时,消耗也逐年攀升。
在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背景下,产业增长表现出对投资和资源的高度依赖特征,是发展中的问题,有其必然性,但依赖程度过高,已经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一是加剧资源短缺矛盾。由于国内资源不足,许多资源已经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过高的资源消耗不仅国内资源难以支撑,也会引发国际资源矛盾,并且恶化我国资源进口贸易条件。二是造成经济运行绷得过紧,煤电油运超负荷运转。三是造成环境污染。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多。
第三,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加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产值增长而就业减少的趋势。据美国经济学家对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的就业趋势进行的研究,发现1995年至2002年期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200万,降幅超过11%。 其中,减少的幅度,美国为11%,巴西为20%,日本为16%。
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相对规模即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一直在11%左右徘徊。随着体制创新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将进入“加速提高”时期,制造业就业的下降趋势仍将继续存在。
第四,制造业“代工化”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一是OEM(委托加工,俗称“贴牌生产”)制造方式在我国制造业中方兴未艾。近年来,OEM制造方式在我国服装、鞋业、机电尤其是IT业几乎无处不在,IBM、三星、英特尔、AMD等业界巨头都在我国进行不同程度的贴牌生产。二是制造业产业链“两端在外”,我国承接的只是发达国家转移的低附加值产业和生产环节。制造业是一个由设计、研发、加工、营销服务等产业链组成的有机整体,但在整个产业链上,我国目前承接的只是发达国家转移的低附加值产业和生产环节。目前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大,但附加值还相当低,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依然处于中低档产品以及中低端生产环节,所谓“中国制造”主要还停留在低技术水平层次上的组装业上。三是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和技术装备。
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当前产业发展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符合重化工业阶段的基本规律,因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路径和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已和先行工业化国家不同。一是我国工业化是从20世纪50年代建国后开始的,走的是一条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转变的道路,具有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特征。二是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取代了过去较为封闭的环境,但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现有的世界优质矿产资源的开采权也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只能按照和坚持和平共处原则行事,在国际经济往来中我国必须通过市场,也只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面临适应适当接纳全球产业转移,与世界产业结构融合、接轨的形势和任务。并且,要考虑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世界产业分工风带来的威胁。所以,现实的难题和困境要求我们对今后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必须重新做出战略选择:既不能违背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也不能对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环境污染和产业发展的就业能力减弱等问题视而不见,要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今后我国产业政策制定的取向思考
(一)基本思路
在重化工业阶段,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基本原则,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策执行效力,把政策指向更多地从“发展什么”转移到“如何发展”上来,把政策着眼点更多地从“选择性优惠”转移到“功能性规范”上来,把政策重点更多地从“改善供给”转移到“供需调整相结合”上来,合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调控相结合。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不等于放弃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反而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一些外部性极强的战略性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也不会自动退出市场,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强制地淘汰;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也需要政府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监管。此外,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
第二,政策指向从“发展什么”转移到“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就是说,产业政策既要关注优先“发展什么”,更要优先考虑如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要引导和调控政策对象按照“发展什么”的政策导向进行投资生产,更要引导和调控政策对象加快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政策着眼点从“选择性优惠”转移到“功能性规范”。产业政策应减少对特定产业的直接投资和政策优惠,逐步淡化差别对待不同产业的色彩,“选择性”产业政策应集中于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领域,同时应更多地关注着眼于调整、强化、改善和规范市场机制,以提供信息、建立健全市场秩序、维护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的非倾斜式的“功能性”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四,政策重点从“改善供给”转移到“供需调整相结合”。产业政策的重点在考虑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供给的同时,要拓宽作用领域,在创造、刺激和调整社会需求方面有所作为,改善市场需求的条件和质量。
(二)产业政策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把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为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优先发展集成电路、数字电视等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和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群。深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二是抓大促小、促进竞争,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应鼓励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竞争主体的市场结构;对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等组成的产业,应支持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的市场结构;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产业,应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以大企业的力量带动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融合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进服务和监管,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健全规范竞争秩序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从法制化、规范化的层面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打破和消除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对竞争性产业,要规范竞争秩序,公平竞争;对垄断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合理引导重组,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信息、生命、新材料等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支持建立国家层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系,力争在关键科技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继续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立产业层次的科技创新产业化体系,重点解决关联度大的产业的技术研发问题,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建立产业层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贴息、加速折旧、无偿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鼓励外商转移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支持外商在我国成立研发总部和相应的研究机构,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合理再创新,加大技术外溢成效。
四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从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的地方优先发展能源、交通和资源加工项目。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立足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促进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产业等产业带的形成。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继续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作为产业政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进一步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鼓励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支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重点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鼓励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能源等资源消耗。
六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实现内外资企业协调发展。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形成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已经向外资开放的领域要加快向内资开放,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行业准入制度,在外资仍受限制的行业,率先对内开放,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限制,通过国内竞争和整合,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七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创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
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比如,以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为龙头的一批重化工业以及住宅业高增长产业群的形成,至少为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搭建起了一个基础平台,但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也引发部分行业突然投资过度、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重等许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社会问题,从而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正确迎接、应对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理应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更应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及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增长不均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一是工业“偏热”、服务业“偏冷”并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按2005年40.3%来衡量,仍然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这种“冷”、“热”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使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推动,缺乏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二是工业内部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等上游行业紧缺、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并存。2000年以来,投资拉动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巨大需求,使得原材料和石油与电力等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上游行业近年来虽快速增长,但仍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与上游行业供应紧缺相反,消费品等下游行业却表现出相对过剩的特征。三是部分工业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仍不完全适应,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一方面,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工业产品仍满足不了国内需求,进口量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部分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第二,产业增长对投资和资源消耗高度依赖。近年来,我国产业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实现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按照与国际可比的支出法计算,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2001、2002分别为36.4%、38%、39.4%,2003年更是高达42.7%,呈不断攀升的趋势,产业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产业增长依靠高投入的同时,消耗也逐年攀升。
在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背景下,产业增长表现出对投资和资源的高度依赖特征,是发展中的问题,有其必然性,但依赖程度过高,已经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一是加剧资源短缺矛盾。由于国内资源不足,许多资源已经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过高的资源消耗不仅国内资源难以支撑,也会引发国际资源矛盾,并且恶化我国资源进口贸易条件。二是造成经济运行绷得过紧,煤电油运超负荷运转。三是造成环境污染。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多。
第三,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加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产值增长而就业减少的趋势。据美国经济学家对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的就业趋势进行的研究,发现1995年至2002年期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200万,降幅超过11%。 其中,减少的幅度,美国为11%,巴西为20%,日本为16%。
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相对规模即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一直在11%左右徘徊。随着体制创新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将进入“加速提高”时期,制造业就业的下降趋势仍将继续存在。
第四,制造业“代工化”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一是OEM(委托加工,俗称“贴牌生产”)制造方式在我国制造业中方兴未艾。近年来,OEM制造方式在我国服装、鞋业、机电尤其是IT业几乎无处不在,IBM、三星、英特尔、AMD等业界巨头都在我国进行不同程度的贴牌生产。二是制造业产业链“两端在外”,我国承接的只是发达国家转移的低附加值产业和生产环节。制造业是一个由设计、研发、加工、营销服务等产业链组成的有机整体,但在整个产业链上,我国目前承接的只是发达国家转移的低附加值产业和生产环节。目前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大,但附加值还相当低,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依然处于中低档产品以及中低端生产环节,所谓“中国制造”主要还停留在低技术水平层次上的组装业上。三是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和技术装备。
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当前产业发展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符合重化工业阶段的基本规律,因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路径和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已和先行工业化国家不同。一是我国工业化是从20世纪50年代建国后开始的,走的是一条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转变的道路,具有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特征。二是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取代了过去较为封闭的环境,但当今世界经济秩序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现有的世界优质矿产资源的开采权也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只能按照和坚持和平共处原则行事,在国际经济往来中我国必须通过市场,也只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面临适应适当接纳全球产业转移,与世界产业结构融合、接轨的形势和任务。并且,要考虑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世界产业分工风带来的威胁。所以,现实的难题和困境要求我们对今后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必须重新做出战略选择:既不能违背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也不能对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环境污染和产业发展的就业能力减弱等问题视而不见,要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今后我国产业政策制定的取向思考
(一)基本思路
在重化工业阶段,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基本原则,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策执行效力,把政策指向更多地从“发展什么”转移到“如何发展”上来,把政策着眼点更多地从“选择性优惠”转移到“功能性规范”上来,把政策重点更多地从“改善供给”转移到“供需调整相结合”上来,合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调控相结合。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不等于放弃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反而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一些外部性极强的战略性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也不会自动退出市场,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强制地淘汰;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也需要政府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监管。此外,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
第二,政策指向从“发展什么”转移到“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就是说,产业政策既要关注优先“发展什么”,更要优先考虑如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要引导和调控政策对象按照“发展什么”的政策导向进行投资生产,更要引导和调控政策对象加快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政策着眼点从“选择性优惠”转移到“功能性规范”。产业政策应减少对特定产业的直接投资和政策优惠,逐步淡化差别对待不同产业的色彩,“选择性”产业政策应集中于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领域,同时应更多地关注着眼于调整、强化、改善和规范市场机制,以提供信息、建立健全市场秩序、维护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的非倾斜式的“功能性”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四,政策重点从“改善供给”转移到“供需调整相结合”。产业政策的重点在考虑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供给的同时,要拓宽作用领域,在创造、刺激和调整社会需求方面有所作为,改善市场需求的条件和质量。
(二)产业政策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把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为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优先发展集成电路、数字电视等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和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群。深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二是抓大促小、促进竞争,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应鼓励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竞争主体的市场结构;对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等组成的产业,应支持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的市场结构;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产业,应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以大企业的力量带动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融合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进服务和监管,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健全规范竞争秩序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从法制化、规范化的层面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打破和消除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对竞争性产业,要规范竞争秩序,公平竞争;对垄断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合理引导重组,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信息、生命、新材料等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支持建立国家层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系,力争在关键科技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继续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立产业层次的科技创新产业化体系,重点解决关联度大的产业的技术研发问题,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建立产业层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贴息、加速折旧、无偿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鼓励外商转移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支持外商在我国成立研发总部和相应的研究机构,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合理再创新,加大技术外溢成效。
四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从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的地方优先发展能源、交通和资源加工项目。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立足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促进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产业等产业带的形成。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继续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作为产业政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进一步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鼓励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支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重点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鼓励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能源等资源消耗。
六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实现内外资企业协调发展。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形成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已经向外资开放的领域要加快向内资开放,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行业准入制度,在外资仍受限制的行业,率先对内开放,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限制,通过国内竞争和整合,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七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创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