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不同类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类型进行分组(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分为A组与B组;所有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于病发6h内应用20%的甘露醇治疗,每次200mL,每8小时一次,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CS及Fugl-Meyer积分、Cr及BUN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无变化率为25.45%、恶化率为7.28%,B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48.89%、无变化率为37.78%、恶化率为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好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损伤性脑出血的疗效,但存在水盐电解质平衡紊乱、肾功能下降及渗透压失衡的风险,应严格控制甘露醇的使用剂量及疗程。
【关键词】 脑出血 甘露醇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脑出血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脑实质出血,与脑血管意外及颅脑创伤密切相关。根据脑出血类型可分为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损伤性脑出血是指外力强烈刺激头部,导致脑组织直接与外界接触性开放性创伤,出现颅脑血肿,常继发颅内动脉内壁损伤及痉挛性收缩;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导致脑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性顺应性降低,在应激状态刺激下出现脑动脉破裂出血[1]。由于脑出血的典型症状为出血病灶处,在血小板生理活性作用下,形成局部血肿炎症性脑组织坏死病灶及脑组织微循环障碍;颅内缺血区在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合并应激状态时,导致颅内压显著升高,显著增大顺应性低的动脉内壁继发破裂出血及脑疝形成的风险。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不同类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类型进行分组(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分为A组与B组;A组5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49.7~76.6岁、平均年龄(52.4±8.6)岁;殼核出血30例、丘脑出血9例、脑叶出血5例、桥脑出血7例、脑室出血4例;B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2.5~71.2岁、平均年龄(53.5±7.2)岁;壳核出血15例、丘脑出血8例、脑叶出血8例、桥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9例;所有患者均体无完肤没有肝、肾、脑功能不全等疾病,没有先天性智障以及精神疾病,没有药物过敏的历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于病发6h内应用20%的甘露醇治疗,每次200mL,每8小时一次,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GCS意识状态评分:GCS 积分中15分表明意识清楚、8~14分表明意识障碍、小于8分表明昏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积分小于50分表明严重运动功能缺失、50~95分表明中度或明显运动功能缺失、大于95分表明轻度运动功能缺失或正常;临床效果: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8%以上、预后良好表明临床转归好转;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小于18%,轻度残疾表明无变化;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减小,重度残疾或植物状态或死亡表明恶化[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及Fugl-Meyer积分、Cr及BUN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效果对比
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无变化率为25.45%、恶化率为7.28%,B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48.89%、无变化率为37.78%、恶化率为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改善预后、消除病灶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同类型脑出血的治疗侧重点有所差异、疗效存在特异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病灶血肿持续增大,导致脑室梗阻性积水、颅内压增大性脑疝及病灶处坏死性感染发生。在常规治疗脑出血的基础上,仍需降低颅内压及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预防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利尿剂可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可快速缓解高血压、消除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改善脑组织的供氧及改善出血病灶的症状[3]。甘露醇作为利尿疗效显著及安全性较高的利尿剂,通过脱水药理活性,显著降低血压及颅内压;由于甘露醇具有高渗透压活性,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及降低颅内压的靶向性高,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颅内高压[4]。GCS积分通过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方面,综合评估脑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可判定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可作为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5]。由于甘露醇具有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组织脱水、高渗透性肾病,出现肾功能下降的风险。而Cr及BUN均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缓解病情,可作为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首选治疗用药;而损伤性脑出血应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的疗效重复性较差;但甘露醇对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的风险,需严格控制甘露醇的使用剂量及疗程。本研究中,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显著大于B组的48.89%;表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好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损伤性脑出血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195-198.
[2]冯磊,王金燕.甘露醇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4,08(4):101-102.
[3]徐玉春.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8):210-211.
[4]杨海申,蔺玉芝,陈志荣等.早期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24):1413-1414.
[5]夏广文,夏玉军.不同剂量甘露醇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398-400.
【关键词】 脑出血 甘露醇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脑出血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脑实质出血,与脑血管意外及颅脑创伤密切相关。根据脑出血类型可分为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损伤性脑出血是指外力强烈刺激头部,导致脑组织直接与外界接触性开放性创伤,出现颅脑血肿,常继发颅内动脉内壁损伤及痉挛性收缩;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导致脑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性顺应性降低,在应激状态刺激下出现脑动脉破裂出血[1]。由于脑出血的典型症状为出血病灶处,在血小板生理活性作用下,形成局部血肿炎症性脑组织坏死病灶及脑组织微循环障碍;颅内缺血区在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合并应激状态时,导致颅内压显著升高,显著增大顺应性低的动脉内壁继发破裂出血及脑疝形成的风险。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不同类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类型进行分组(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分为A组与B组;A组5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49.7~76.6岁、平均年龄(52.4±8.6)岁;殼核出血30例、丘脑出血9例、脑叶出血5例、桥脑出血7例、脑室出血4例;B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2.5~71.2岁、平均年龄(53.5±7.2)岁;壳核出血15例、丘脑出血8例、脑叶出血8例、桥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9例;所有患者均体无完肤没有肝、肾、脑功能不全等疾病,没有先天性智障以及精神疾病,没有药物过敏的历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于病发6h内应用20%的甘露醇治疗,每次200mL,每8小时一次,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GCS意识状态评分:GCS 积分中15分表明意识清楚、8~14分表明意识障碍、小于8分表明昏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积分小于50分表明严重运动功能缺失、50~95分表明中度或明显运动功能缺失、大于95分表明轻度运动功能缺失或正常;临床效果: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8%以上、预后良好表明临床转归好转;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小于18%,轻度残疾表明无变化;GCS 积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减小,重度残疾或植物状态或死亡表明恶化[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及Fugl-Meyer积分、Cr及BUN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效果对比
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无变化率为25.45%、恶化率为7.28%,B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48.89%、无变化率为37.78%、恶化率为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改善预后、消除病灶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同类型脑出血的治疗侧重点有所差异、疗效存在特异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病灶血肿持续增大,导致脑室梗阻性积水、颅内压增大性脑疝及病灶处坏死性感染发生。在常规治疗脑出血的基础上,仍需降低颅内压及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预防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利尿剂可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可快速缓解高血压、消除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改善脑组织的供氧及改善出血病灶的症状[3]。甘露醇作为利尿疗效显著及安全性较高的利尿剂,通过脱水药理活性,显著降低血压及颅内压;由于甘露醇具有高渗透压活性,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及降低颅内压的靶向性高,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颅内高压[4]。GCS积分通过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方面,综合评估脑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可判定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可作为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5]。由于甘露醇具有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组织脱水、高渗透性肾病,出现肾功能下降的风险。而Cr及BUN均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缓解病情,可作为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首选治疗用药;而损伤性脑出血应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的疗效重复性较差;但甘露醇对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的风险,需严格控制甘露醇的使用剂量及疗程。本研究中,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显著大于B组的48.89%;表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好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损伤性脑出血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195-198.
[2]冯磊,王金燕.甘露醇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4,08(4):101-102.
[3]徐玉春.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8):210-211.
[4]杨海申,蔺玉芝,陈志荣等.早期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24):1413-1414.
[5]夏广文,夏玉军.不同剂量甘露醇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