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歧路灯》中的量词数量众多、千姿百态,是汉语量词发展到18世纪的一个断代专书模型。本文分析了《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选择匹配关系,指出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有专用型、合用型、通用型三种,其中一个名量词可以选择不同的名词,一个名词也能选择不同的名量词,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实现了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制约。
关键词:《歧路灯》 量词 语义
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歧路灯》是清代文人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写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108回,近60万字。在语言学语料价值方面,《歧路灯》记录的日常对话繁多,较忠实地反映了两百多年前清代口语的真实面貌,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歧路灯》中的量词十分丰富,共有名量词298个,动量词135个,可以说为汉语量词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断代的个体模型。对《歧路灯》的量词系统进行分析和描写,不仅有助于认识《歧路灯》语言的时代特色,也能为汉语语法史及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本文仅就《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和双向匹配关系做一粗浅分析。
一、名量词与名词的组合关系
(一)专用型:即一个量词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对象。这类量词语义单一,而且比较具体。
《歧路灯》中量词专用于建筑物。如:
(1)一日火箭势到草房上,烧坏了两间草房。(13)①
(2)叫泥水匠在账房后边盖上两间马棚……(64)
(3)东边一座花园,一座五间三梁起架的大厅……(90)
“出”在《歧路灯》中专用于戏。如:
(4)这是我敬三位爷台三出戏。(18)
(5)戏主又点了几出酸耍戏儿,奉承谭绍闻。(21)
(6)进的庙院,戏台上正演《张珙游寺》一出。(48)
此外,《歧路灯》中的“篇”专用于文章,“尾”专用于鱼,“棵”专用于树,“辆”专用于车,“本”专用于书等。
(二)合用型:一个量词可以计量几种对象。
“盏”在《歧路灯》中可计量灯和液体茶、酒等。如:
(7)桌子上一盏灯儿儿,半灭半明,好不凄枪。(12)
(8)冰梅将兴官儿送与慧娘,掇上三盏茶来……(32)
(9)唯有河道呷了半盏酒,嚼了半个点心……(95)
(10)急令接过去,早已紫苏叶泡上童便半盏……(77)
“枝”在《歧路灯》中可计量“烛、树、枪和钥匙”。如:
(11)厨妪接过烛台,又点上两枝烛,屋内煌煌。(67)
(12)我这一枝黑枪头子,不知扎坏了人世间多少纲常伦理。(70)
(13)冰梅却早见梳匣内放了一枝钱树……(76)
(14)绍闻付与蔡湘一枝儿钥匙……(88)
此类量词还有:“顶”在《歧路灯》中可计量“轿、帽子、巾”等;“件”在《歧路灯》中可计量“事情、器具、服饰”等;“朵”在《歧路灯》中可计量“花、云、翡翠”等。
(三)通用型:此类名量词的义项丰富,虚化程度很高,一个量词可以计量很多类对象。此类量词除了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无异的“个”之外,还有“只”。
“只”在《歧路灯》中可用于计量“禽兽、器官”及具体器物,如“灯笼、鞋、斗、船”等。如“一只披毛大狮子狗”(7);“一只大玃猴”(10);“两只鹰”(15);“狗腿四只,干牛肉三斤,鸡子四只”(54);“一只眼”(5);“一只脚”(73);“一只手”(38);“两只樵夫腿”(61);“四只蹄子”(101);“几只灯笼”(1);“一只小凳”(29);“一只金镯儿”(54);“两只鞋”(60);“七十二只战船”(104);“一只大斗”(108);“一只《荷叶杯》词”(33)等。
“样”在《歧路灯》中可以称量“菜肴、器具、事情、颜色、药物”及一些抽象名词。如“四五样菜儿”(18);“几样器皿”(20);“一样计策”(26);“一样看法”(61);“一样伙计”(61);“一样款项”(69);“一两样金石药物”(75);“十样孩事”(78);“四样时蔬”(90);“三样颜色”(108);“两样功夫”(108)等。
二、名量词与名词的双向匹配
一个量词可以搭配多个名词,反之,一个名词也可以选择多个量词来计量,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量词的近义聚合群。如计量事情的量词有“起、件、宗、桩、项、档子”等,计量等级的量词有“等、级、流、名、第、品”等。一个名词选择不同的量词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实现了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制约。
(一)不同的量词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如计量“人”的量词。
1.“个”称量人时比较随意,没什么特殊的感情色彩。如:
(15)……何不叫先生引两个孩子走走呢?(2)
(16)本街有个宋裁缝,就认在他跟前。(3)
(17)灵輀过去,有几个老头儿叹道……(63)
2.“名”专称有某种身份或某种职业的人。如:
(18)前年县里老爷,赏了我一名差,单管押女人的官司。(13)
(19)传四名轿夫,把乔师爷坐的二人轿子,准备伺候……(92)
(20)村庄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二十名干役,知县带了衙兵捕快共五十名……(92)
3.“员”专用于官员。如:
(21)及下船时,跪下几十员官,中军官喝一声“免!”(107)
(22)五六位大人,起身出棚,百十员官员都起了身……(4)
(23)这数十员官员,文员之胥役是棍板……(107)
4.“位”一般计量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色彩上多含敬意。如:
(24)六位大员各有门役引着,陆续寻了撒膜地方。(95)
(25)望见厅上烛火辉煌,中间坐着一位六品冠服长官……(52)
(26)我一怒之间,着人去苏州聘了两位教师……(22)
5.“干、起、号”称量人多含贬义。如:
(27)后来结交一干匪类……(1)
(28)你与这一起光棍厮混……(46)
(29)这一号儿人,那的会悔?(70)
(二)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形象色彩不同
1.如计量“钱”的量词
(30)你家未必有赌筹,快取四五吊钱,做码子。(20)
(31)小的又随即与原写代书十个钱……(71)
(32)没有时,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23)
(33)又在石板下挖出一个半截挫缸,上边一层钱……(97)
(34)眼睁睁看着有一股子钱……(40)
(35)我就带一锭出外城……(102)
“吊”称量钱时表现的是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的集掇状;“串”称量钱时表现的是一组连贯而成的、穿满一绳子的钱的形状;“个”称量钱时表示的是单独的一枚钱;“文”称量钱时表示的是面值很小的一枚钱;“层”称量钱时呈现的是呈重叠状、层次状的大量的钱;“股子”称量钱时呈现出的是长条状的大量的钱;“锭”称量钱时呈现出的是块状的钱。
2.计量书籍的量词
(36)一部《礼记》,言丧者居半……(62)
(37)跟了一个人,拿了十来套书,说是送少爷的。(97)
(38)回头何处寻津岸,架上尘封几卷书。(88)
(39)取出书目一册……(99)
(40)怎的一本《西厢记》,就把我害的这样苦!(95)
都是称量书籍,“部”表现的是页码较多,份量较重;“套”呈现出的是合成一组的大量的同类的书;“卷”和“册”侧重于成套书中的一本;“本”呈现的是通常的书的形态。
(三)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单复数不同。如计量服饰的量词:
(41)……穿的一件大褐衫,图跟戏子吃些红脸饭。(42)
(42)明日少不了你一领皮祆穿哩。(21)
(43)又教买一身估衣……(3)
(44)及至往田宅唱戏时节,各个都是一色软衣……(23)
(45)到楼下换了一套衣服,掂出一千钱,丢与赵大儿。(32)
(46)……进士小唐巾一顶,红色小补服一袭,小缎袜一双,小缎靴一双,小丝绦一围。(78)
上述例句中,量词“件”“领”“顶”“围”计量服饰时为单数,“身”“色”“套”“袭”“双”计量服饰时为复数。
三、结语
《歧路灯》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其语言从一个平面展示了中原官话发展到18世纪时的基本面貌。《歧路灯》中的量词数量众多、千姿百态,为汉语量词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断代的个体模型。本文分析了《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和双向匹配关系,指出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有专用型、合用型、通用型三种,其中一个名量词可以选择不同的名词,一个名词也能选择不同的名量词,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选择不同的量词表达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也会不同,选择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名词的单复数也会不同等,从而实现了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制约。
注 释:
①括号里的数字为此例在《歧路灯》中的页码,下同。
参考文献:
[1][清]李绿园.歧路灯[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
[2]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3]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
1993,(3).
(王向阳 河南 新乡学院文学院 453000)
关键词:《歧路灯》 量词 语义
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歧路灯》是清代文人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写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108回,近60万字。在语言学语料价值方面,《歧路灯》记录的日常对话繁多,较忠实地反映了两百多年前清代口语的真实面貌,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歧路灯》中的量词十分丰富,共有名量词298个,动量词135个,可以说为汉语量词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断代的个体模型。对《歧路灯》的量词系统进行分析和描写,不仅有助于认识《歧路灯》语言的时代特色,也能为汉语语法史及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本文仅就《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和双向匹配关系做一粗浅分析。
一、名量词与名词的组合关系
(一)专用型:即一个量词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对象。这类量词语义单一,而且比较具体。
《歧路灯》中量词专用于建筑物。如:
(1)一日火箭势到草房上,烧坏了两间草房。(13)①
(2)叫泥水匠在账房后边盖上两间马棚……(64)
(3)东边一座花园,一座五间三梁起架的大厅……(90)
“出”在《歧路灯》中专用于戏。如:
(4)这是我敬三位爷台三出戏。(18)
(5)戏主又点了几出酸耍戏儿,奉承谭绍闻。(21)
(6)进的庙院,戏台上正演《张珙游寺》一出。(48)
此外,《歧路灯》中的“篇”专用于文章,“尾”专用于鱼,“棵”专用于树,“辆”专用于车,“本”专用于书等。
(二)合用型:一个量词可以计量几种对象。
“盏”在《歧路灯》中可计量灯和液体茶、酒等。如:
(7)桌子上一盏灯儿儿,半灭半明,好不凄枪。(12)
(8)冰梅将兴官儿送与慧娘,掇上三盏茶来……(32)
(9)唯有河道呷了半盏酒,嚼了半个点心……(95)
(10)急令接过去,早已紫苏叶泡上童便半盏……(77)
“枝”在《歧路灯》中可计量“烛、树、枪和钥匙”。如:
(11)厨妪接过烛台,又点上两枝烛,屋内煌煌。(67)
(12)我这一枝黑枪头子,不知扎坏了人世间多少纲常伦理。(70)
(13)冰梅却早见梳匣内放了一枝钱树……(76)
(14)绍闻付与蔡湘一枝儿钥匙……(88)
此类量词还有:“顶”在《歧路灯》中可计量“轿、帽子、巾”等;“件”在《歧路灯》中可计量“事情、器具、服饰”等;“朵”在《歧路灯》中可计量“花、云、翡翠”等。
(三)通用型:此类名量词的义项丰富,虚化程度很高,一个量词可以计量很多类对象。此类量词除了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无异的“个”之外,还有“只”。
“只”在《歧路灯》中可用于计量“禽兽、器官”及具体器物,如“灯笼、鞋、斗、船”等。如“一只披毛大狮子狗”(7);“一只大玃猴”(10);“两只鹰”(15);“狗腿四只,干牛肉三斤,鸡子四只”(54);“一只眼”(5);“一只脚”(73);“一只手”(38);“两只樵夫腿”(61);“四只蹄子”(101);“几只灯笼”(1);“一只小凳”(29);“一只金镯儿”(54);“两只鞋”(60);“七十二只战船”(104);“一只大斗”(108);“一只《荷叶杯》词”(33)等。
“样”在《歧路灯》中可以称量“菜肴、器具、事情、颜色、药物”及一些抽象名词。如“四五样菜儿”(18);“几样器皿”(20);“一样计策”(26);“一样看法”(61);“一样伙计”(61);“一样款项”(69);“一两样金石药物”(75);“十样孩事”(78);“四样时蔬”(90);“三样颜色”(108);“两样功夫”(108)等。
二、名量词与名词的双向匹配
一个量词可以搭配多个名词,反之,一个名词也可以选择多个量词来计量,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量词的近义聚合群。如计量事情的量词有“起、件、宗、桩、项、档子”等,计量等级的量词有“等、级、流、名、第、品”等。一个名词选择不同的量词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实现了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制约。
(一)不同的量词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如计量“人”的量词。
1.“个”称量人时比较随意,没什么特殊的感情色彩。如:
(15)……何不叫先生引两个孩子走走呢?(2)
(16)本街有个宋裁缝,就认在他跟前。(3)
(17)灵輀过去,有几个老头儿叹道……(63)
2.“名”专称有某种身份或某种职业的人。如:
(18)前年县里老爷,赏了我一名差,单管押女人的官司。(13)
(19)传四名轿夫,把乔师爷坐的二人轿子,准备伺候……(92)
(20)村庄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二十名干役,知县带了衙兵捕快共五十名……(92)
3.“员”专用于官员。如:
(21)及下船时,跪下几十员官,中军官喝一声“免!”(107)
(22)五六位大人,起身出棚,百十员官员都起了身……(4)
(23)这数十员官员,文员之胥役是棍板……(107)
4.“位”一般计量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色彩上多含敬意。如:
(24)六位大员各有门役引着,陆续寻了撒膜地方。(95)
(25)望见厅上烛火辉煌,中间坐着一位六品冠服长官……(52)
(26)我一怒之间,着人去苏州聘了两位教师……(22)
5.“干、起、号”称量人多含贬义。如:
(27)后来结交一干匪类……(1)
(28)你与这一起光棍厮混……(46)
(29)这一号儿人,那的会悔?(70)
(二)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形象色彩不同
1.如计量“钱”的量词
(30)你家未必有赌筹,快取四五吊钱,做码子。(20)
(31)小的又随即与原写代书十个钱……(71)
(32)没有时,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23)
(33)又在石板下挖出一个半截挫缸,上边一层钱……(97)
(34)眼睁睁看着有一股子钱……(40)
(35)我就带一锭出外城……(102)
“吊”称量钱时表现的是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的集掇状;“串”称量钱时表现的是一组连贯而成的、穿满一绳子的钱的形状;“个”称量钱时表示的是单独的一枚钱;“文”称量钱时表示的是面值很小的一枚钱;“层”称量钱时呈现的是呈重叠状、层次状的大量的钱;“股子”称量钱时呈现出的是长条状的大量的钱;“锭”称量钱时呈现出的是块状的钱。
2.计量书籍的量词
(36)一部《礼记》,言丧者居半……(62)
(37)跟了一个人,拿了十来套书,说是送少爷的。(97)
(38)回头何处寻津岸,架上尘封几卷书。(88)
(39)取出书目一册……(99)
(40)怎的一本《西厢记》,就把我害的这样苦!(95)
都是称量书籍,“部”表现的是页码较多,份量较重;“套”呈现出的是合成一组的大量的同类的书;“卷”和“册”侧重于成套书中的一本;“本”呈现的是通常的书的形态。
(三)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单复数不同。如计量服饰的量词:
(41)……穿的一件大褐衫,图跟戏子吃些红脸饭。(42)
(42)明日少不了你一领皮祆穿哩。(21)
(43)又教买一身估衣……(3)
(44)及至往田宅唱戏时节,各个都是一色软衣……(23)
(45)到楼下换了一套衣服,掂出一千钱,丢与赵大儿。(32)
(46)……进士小唐巾一顶,红色小补服一袭,小缎袜一双,小缎靴一双,小丝绦一围。(78)
上述例句中,量词“件”“领”“顶”“围”计量服饰时为单数,“身”“色”“套”“袭”“双”计量服饰时为复数。
三、结语
《歧路灯》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其语言从一个平面展示了中原官话发展到18世纪时的基本面貌。《歧路灯》中的量词数量众多、千姿百态,为汉语量词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断代的个体模型。本文分析了《歧路灯》中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和双向匹配关系,指出名量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有专用型、合用型、通用型三种,其中一个名量词可以选择不同的名词,一个名词也能选择不同的名量词,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选择不同的量词表达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也会不同,选择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名词的单复数也会不同等,从而实现了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制约。
注 释:
①括号里的数字为此例在《歧路灯》中的页码,下同。
参考文献:
[1][清]李绿园.歧路灯[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
[2]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3]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
1993,(3).
(王向阳 河南 新乡学院文学院 453000)